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01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月黑风高。

一伙全副武装的衙役,闯进了亳州驿站,拔刀就砍。

一溜烟的功夫,驿站内便多了几具尸体。

待到天明,消息传出,震惊了整个大唐!

原来是,亳州刺史闾丘晓杀了龙标(地名,今湖南省黔阳县)县县尉。

问题来了——

1、

龙标尉从品级上来说,是从九品下,几乎没什么地位。

乱世之秋,一州刺史杀个小小县尉,跟踩死一只蚂蚁没多大区别。

换而言之,一州刺史为什么跟一个小县尉较劲?

闾丘晓杀王昌龄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2、

闾丘晓杀的,可不是阿猫阿狗,而是大唐诗家天子,王昌龄。

而闾丘晓官面上给出的理由是,王昌龄没有朝廷旨意擅离职守。

王昌龄确实没有旨意。

王昌龄没有会朝擅离职守呢?他要干嘛?

02

王昌龄,山西太原人。

自幼贫寒,穷得叮当响。

王家祖上曾经也阔过,据说是琅琊王氏之后(是不是真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反正王昌龄打小就和村里的孩子一样,每天放牛,干农活。

唯一不同的是,王昌龄每天都会读书写字。

勤学苦读多年,文采斐然,才名远播。

古人读书为了啥?

无非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开元八年(720年),王昌龄22岁了,决定辞别父母,出去混个名堂。

他去了河南嵩山,做了一个道士。

嗯?

不是应该去帝都长安参加科举吗?

03

在大唐,读书人进入仕途,无非3种途径:

1、军功

2、科举考试

3、举荐

王昌龄选择做道士,属于第3种。

为什么不选择科举?

因为大唐科举这条路是太难了。

当时的科举,能否中第,比试卷水平更更更重要的是名人的“公卷”延誉和“通榜”。

简单说就是:

考试之前,考生要把自己的作品给朝中的硕学名儒传阅评判。

硕学名儒根据自己对考生诗文的评判,向主考官推荐一个预选榜,这就是“通榜”推荐。

试卷不糊名,主考官根据“通榜”推荐和考生临场试卷,综合决定名次高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要想成功,不仅自己要行,还得有人说你行,而且说你行的人得行。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6次落榜......

李白多金多才,为什么会倒插门入赘名门望族?

都是这个原因。

PS:

唐诗为什么如此兴盛?

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干谒诗和拜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而拜谒诗是知识分子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的诗文,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

04

所以,王昌龄选择了去做道士。

因为道教是大唐的国教。

能做出名堂,自然就能和权贵打成一片,进而踏入仕途。

但,王昌龄干了三年道士,终究没能搞出什么名堂。

王昌龄无奈只有主动去寻求权贵的赏识了。

现实在于,大唐王朝还很看重门阀背景,王昌龄要背景,没背景,要人脉,没人脉。

光有才华有什么用?

王昌龄依旧处处碰壁,一无所获。

这可咋办?

05

大唐对开疆拓土有着异常的热情。

北进草原,西征吐蕃、西域,南拓南召,几乎无岁不战。

朝廷经常号召天下士民,踊跃参加。

王昌龄一拍大腿,决定弃笔从戎,远赴边塞从军。

开元十二年(724年),王昌龄西出玉门关,来到大漠戈壁,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建功立业的热忱之心,边塞戈壁的苍凉壮阔,戍边将士的风餐露宿,彻底释放了王昌龄的才情。

从此,大唐多了一位边塞诗大家。

一首又一首美轮美奂、慷慨激昂的边塞诗,惊艳了世人。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这些脍炙人口的壮美诗篇,为边塞诗闯出片新天地,引领一代诗风,奠定了王昌龄在诗坛的地位,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美名不胫而走。

06

名,王昌龄有了。

可建功立业他还差得远。

干了几年,王昌龄还是个小兵小将,很快就被复员了。

回家途中,他走到扶风,入住一间客栈。

心情郁闷的王昌龄自怨自艾:未经大战,寸功未立,情可以堪?

正好,客栈老板是个退伍老兵,两人把酒谈心,举杯共饮。

老板老泪纵横,悲歌一曲《行路难》,说起了自己的往事——

十五岁当兵,连年征战不休。

最后一战,大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几十万人马,只有他一人活着回到了长安......一将功成万骨枯......

老板劝王昌龄赶紧另谋出路......

王昌龄大受感触,决定从头开始,去走那条最稳也是最难的路——科举!

07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大唐科举,以进士科最为光荣,也最为难考。

王昌龄一咬牙、一跺脚,拿出退伍费,在长安郊区租了个房子,头悬梁,锥刺股,认真备考。

开元十五年(727年),第一次参加科举的王昌龄非常幸运的高中进士。

然后,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王昌龄,又“幸运地”被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

也就是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

微末小官,权力小的可怜,晋升也十分艰难。

唯一宽心的是,校书郎的工作胜在清闲,王昌龄得以认识了很多朋友,诸如王维、孟浩然等诗坛大咖都成了他的好友。

唐朝寒门士子就算考中进士,官路依然非常坎坷,唐朝高官大员更多的还是看背景,这个情况直到宋朝才发生根本性改观。

08

壮志难酬的王昌龄不甘就此沉沦,要用才华拼出一条通天大道!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昌龄继续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

他再次登顶,升任博学宏辞,后来担任河南汜水县尉(类似公安局长)一职。

但王昌龄并没有高兴起来。

他的同年早就升官进爵,大权在握。

而他次次成绩优异,每次都做到了极致,却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王昌龄的心累了,开始闹情绪,懈怠工作......

09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奸相李林甫扳倒了宰相张九龄,上位执政。

朝堂日益黑暗,乱象丛生。

王昌龄见不惯李林甫倒行逆施、胡作非为,忍不住替张九龄说了几句话话。

结果不消说,很快,一顶“言事犯上”的帽子扣在了王昌龄头上。

既然你这么爱为张九龄抱不平,那就一起陪他去岭南吧。

可刚到岭南没多久,唐玄宗又大赦天下,王昌龄得以北还。

这年冬天,王昌龄改任江宁丞,又是一个小官。

王昌龄一干就是八年,却纹丝未动!

本就斗志不高的王昌龄,开始选择躺平,上班摸鱼,下班游山玩水,写诗作曲......

政务荒废。

......

天宝七年(748年),得罪了顶头上司,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贬吧,贬吧,反正这辈子做官是没啥希望了。

此生唯有写点诗,方能证明自己不枉此生!

10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乱,唤醒了王昌龄沉寂已久的壮志。

他决心冒险北上,勤王报国,守护家乡。

结果行至毫州,就发生了开篇那一幕。

闾丘晓下令截杀了王昌龄。

而真实动机,仅仅是闾丘晓嫉恨王昌龄的才华。

噩耗传出,王昌龄的好友们气愤填膺。

可此时的大唐王朝内忧外患,朝廷又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龙标尉得罪一个亳州刺史!

11

朝廷没做任何处理,但事情还没玩......

至德二年(757年),河南节度使张镐领兵出战,驰援睢阳张巡。

张镐第一道军令就是命令闾丘晓火速引兵救援。

可闾丘晓却畏敌不进,致使睢阳被叛军攻陷。

张镐火冒三丈,要杖杀闾丘晓。

闾丘晓自知理亏,赶紧低头服软,装可怜,声泪俱下:我上有八十岁老母......

张镐不是别人,正是王昌龄的好友!

张镐冷冷说道:就你有老母?王昌龄就没有父母吗?

闾丘晓无言以对,引颈就戮!

本文标题: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024937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标签: 唐朝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为何不能选择一个合理的接班人?背后原因复杂
《北史》卷四十四:古人云:太子国之根本,不可动摇。 太子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接班人,是一国政权的根本,一旦皇帝出现意外,太子就能名正言顺继位,不立太子对于一国政权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皇帝无法理政或者突然去世,国家就会陷入争夺皇帝之
标签秦国,嬴政,齐国,六国
周文雍与陈铁军在刑场上完婚,牺牲前留下唯一合照,敌人的枪声成为结婚的礼炮
文/毛峥嵘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广州起义的英雄周文雍1928年初被反动派杀害前写在监狱墙壁上的一首不朽诗篇。周文雍以这首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诗,表达了他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表现
标签革命
明明歼敌1.5万,毛主席为何改成歼敌6千?长津湖之战后才知真高明
1950年11月7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非常出色的战绩——中国军队以1万人的伤亡,不成建制的消灭了1.5万敌军,其中大部分是南朝鲜兵。 第一次战役让志司大概摸清了南朝鲜军队的真实实力,与美军王牌骑一师的强势对决,也让志愿军士气高涨。不
标签毛泽东,美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朝鲜_历史,彭德怀,长津湖
1919年,冯国璋病逝,他的5儿4女及后代都如何了?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突然病逝,他和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于同一年,时年60岁。冯国璋在临终前对徐世昌总统口授遗言: “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希望总统一力主持,早日完成。” 据当时的统计,冯国璋留下的遗产总值大概在300万元
标签袁世凯
二战老照片:法国男性的复仇,数十万法国女性被剃光头、扒衣服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二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拍摄于二战战后的真实历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影像。 当二战结束之后,属于大部分人的战争结束了,但对于某些人的斗争却没有结束,在欧洲
标签二战,老照片,德军,德国_历史
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有刘宗敏,杀明朝官员为什么都那么残忍?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两个人都自立当了皇帝,在起义过程中,李自成和张献忠无一例外,都对明朝的宗室和官员下了狠手,将他们残忍杀掉。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
标签明朝,崇祯,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