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大年初一,毛主席请党外人士开会,为何仅用肉末挂面招待?

一九五七年的大年初一,毛主席在中南海居所宴请了四十多位党外人士,结果上的菜只是“一碗肉末挂面”。

当时赴宴的人都没有座位,大家齐刷刷地站在一起“埋头苦干”,短短十分钟就把这一餐吃完了。堂堂的国家主席请客吃饭,又是在大年初一,为什么吃得如此节省呢?

吃得节省也就算了,为什么客人们还只能“站着吃”呢?要知道,这四十多人全部都是像黄炎培、陈嘉庚、章伯均这样的“党外”民主人士。

黄炎培是前清举人出身、同盟会元老、中国民主建国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

陈嘉庚是著名的南洋华侨,当时的职务是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章伯钧是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光明日报社》的社长。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毛主席都绝不可能怠慢他们。要知道“真相”,还得从毛主席请客的地方——中南海颐年堂说起。

毛主席为何在大年初一请人吃面?

中南海的颐年堂,其实是毛主席故居的一部分。一九六六年以前,毛主席一直都居住在中南海的丰泽园。

丰泽园原本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曾被北洋军阀拿去作为“总统府”。这个园子占地十亩,当中有一亩三分地是留给清代皇帝演习“耕礼”的地方。

进丰泽园大门正对着的地方就是颐年堂,这里是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们会见外宾的地方,算是一个客厅。毛主席本人的居所,就在这个“客厅”的后面,叫“菊香书屋”。

雷启文当年是毛主席的警卫战士,他曾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颐年堂空间不大,中间是主席接待外宾的地方左右两旁的是警卫战士的住处,其中应该包括一间厨房。

毛主席平时会见外宾,来的都只有一两个客人,就算把他们的保镖和工作人员都算上,估计也不会超过十个人。

但是一九五七年春节当天,毛主席一下子请了四十多个人到这里来,房间里放了四十多张椅子,桌子就放不下了,所以吃面条的时候,大家只有站着吃。

毛主席大年初一“请客”,其实主要不是为了和这些党外民主人士吃饭。原来那一天,他是突然有事,想找大家临时开一个会议。

不过毛主席担心大家没有吃早饭,所以特地让厨房煮一碗“肉末挂面”。开会时候吃面条,原来也是中央领导们一个固有的习惯。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百废待兴,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事务繁忙,经常要在丰泽园开会。这种会议召开的时间往往很长,而他们当时已经不年轻了,所以体力和精神跟不上。

为了给大家尽快补充体力,同时也让大家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放松,毛主席通常会吩咐厨师在开会的中间煮几碗面条。

黄炎培、陈嘉庚等人显然早就知道这回事,所以当厨师把肉末挂面端上来时,他们一点都不奇怪。何况毛主席已经在八届二中全会上,还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

而且毛主席向来讨厌干部间请客送礼的腐败风气,客人们对这一点也表示出充分的理解,纷纷说道,“这是延安精神的延续”。

毛主席之所以会在这一年春节的当天,突然把大家叫过去吃面,其实是遇到了一个难题,想和大家商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就在上一年,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大事情。一九五六年,毛主席曾发表过《念奴娇·  鸟儿问答》,批评苏联赫鲁晓夫走“修正主义”路线,抹黑斯大林和马克思。

当时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苏联高层领导人,妄想与美国人达成和解,平分天下霸权,为此他们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去讨好美国。

赫鲁晓夫等人还发动了欧洲二十多个国家,朝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泼脏水,诬蔑中国挑起“热核战争”。国际形势的突然恶化,让中央领导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九五六年,由于经济上的问题,导致社会阶级关系出现波动。城市就业问题,农村粮食生产等问题集中爆发。同时,工人、农民、学生和知识分子间,也发生了一些思想上的冲突。

当年的四月,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希望促进和调动当时全国五百万知识分子集体建设国家的积极性,让大家为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结果有一些作家,发表了一些“格调低沉”的讽刺现实作品,导致另一些人对此产生了严重不满。比如前作协主席王蒙,当时写了一篇《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故事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机关里面的官僚主义作风,结果就有人说王蒙把首都的国家机构全都写成了官僚主义机构。四川的流沙河写了一些诗歌,也有人觉得他思想上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社会上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舆论风波。那么,毛主席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一九五七年的二月份,也就是当年春节前几天,毛主席就发表了一篇讲话稿,标题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呼吁大家不要把知识分子全部当成敌人,而是应该当成“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毛主席发布任何讲话,都不是草率决定的。他每一次在遇到重大议题时,都喜欢先找人来谈一谈,听听别人的意见。

一个人无论怎么英明睿智,在思考问题时总会有疏忽大意的时候。时常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可以减少判断失误的概率。所以毛主席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再说回舆论风波的事,毛主席坚持认为,一些知识分子对国家当时的政策不满意,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人民的敌人。

诗人张光年在《颐年堂听毛泽东谈“双百”方针》中提到,当时有很多人骂王蒙,甚至有几个“某队作家”提出要把他抓起来,张光年说:

我记得他(毛主席)大声指责说:我跟王蒙又不是儿女亲家,我为什么要保他。你们要抓他,派一团人把他抓起来就是了。

这件事发生在毛主席请陈嘉庚他们吃饭之前,大概是一九五七年二月十六日。前面提到“吃肉抹挂面”那一次,是在一九五七年的三月一号。

两次座谈时间相差半个月左右,一次约的人主要是党外名人,另一次约的主要是文化圈子里的人。因为时间隔得非常近,所以推测讨论的议题也是相关的。

说完了毛主席请客的理由,让我们再说回请客这件事情本身。原来一九五七年二月十六号当天,毛主席也请张光年他们吃过饭。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当时也是没有坐处,不过吃的是中午饭,所以菜品相对丰富一些。毛主席让人在隔壁的房间准备了两桌菜,有五花扣肉、炒牛肉片与一个素菜,拿了四大盆儿装着。

张光年的一只手有伤,端着吃不方便,周总理还让他找个凳子坐着吃,不过他见大家都站着吃,就没好意思坐下。

结语

张宝昌曾经是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工作人员,他说毛主席早年爱吃红烧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晚年的毛主席爱上了特级厨师韩阿富做的爆炒回锅肉。

不过尽管毛主席很喜欢吃扣肉、回锅肉,但是他吃东西的时候,不怎么讲究“精细加工”,尤其是在工作的时候请客吃饭。

张光年说:“他夹起一大块五花扣肉,一呼噜就吞下去了。他也是第一个吃饭,然后就走到前厅,拉着我漫谈。”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可见对于毛主席而言,美食也就是一个“下饭菜”,春节也未见得比平时更特别。总之饭有得吃就吃,并不需要什么仪式感。

一九五七年的大年初一,黄炎培、陈嘉庚他们在颐年堂吃到的那一碗肉末挂面,真正的原因是——那是一个适合吃面的“早晨”。

本文标题: 1957年大年初一,毛主席请党外人士开会,为何仅用肉末挂面招待?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022899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标签: 毛泽东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新华每日电讯|“国幸有左宗棠也”
汤乙清 先生已逝,心中无限哀思。去年八月惊闻陈明福教授在大连海边游泳时突发疾病,踏浪西行了。十年的亦师亦长辈的忘年情分,让我一直不敢翻看与先生过往的邮件微信。却为他抗争的命运、倔强的精神、智慧的坚守而鼓舞。 多年前,我曾读过陈明福教授的《晚
标签左宗棠
柏林会战:斯大林放弃黄金赔偿,却将几百车皮工业设备拉回苏联?
1945年4月30日夜晚,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飘扬起了一面鲜红的镰刀锤子旗,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将苏联的旗帜插在了楼顶上,这一标志性的画面代表着苏联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 而在短短9天后,德军统帅部便宣布向盟国投降,二战距离结束又
标签苏联_历史,柏林,斯大林
韦国清:享誉中外的壮族开国上将,抗法援越助其打赢立国之战,主政广西二十载后重返军界官至副国级
文/夏明星 苏振兰 1989年6月14日,韦国清上将逝世。在讣告中有这样的评价:“在军事斗争中,他善于学习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发挥我军政治工作的威力,审时度势,捕捉战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战役、战斗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政治工作
标签广西
杭州岳庙秦桧跪了几百年,其后人要求拆除,《满江红》一播没声了
《满江红》绝对是近期最为热门的话题,从谈电影到聊演员,从岳飞的爱国到对秦桧的憎恨,成为了无数国人谈论的话题,甚至有人还跑去岳王庙砸秦桧的跪像。不管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作秀博眼球,《满江红》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历史,也激发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说到秦
标签杭州,南宋,岳飞,秦桧
妃嫔被打入冷宫就难以翻身了,为何太监和宫女还抢着去服侍她们?
看古装宫廷剧的人都知道,在古代哪个妃嫔干坏事了,或者惹皇帝生气了,就会把某某妃嫔打入冷宫。而打入冷宫的妃嫔意味着她们很难再获得皇帝宠幸,这一生都只能在冷宫中孤独凄惨的生活,很难再翻身成为宫廷女主了。 但是即便如此,在古代宫廷中还有很多太监争
标签皇帝,太监
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和总政委,因为一步走错,人生截然不同
作者:相忘于江湖 作家柳青有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对崛起于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来说,人生路上至关重要的3步,影响了他们的一生。而徐向前和陈昌浩人生路上的这3步,都出现在红四方面
标签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