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子守国门:与唐朝大将守边相比,朱棣战略眼光更强

1425年,继位不到一年的仁宗朱高炽病逝,太子朱瞻基从南京星夜兼程,避开汉王朱高煦的防线,顺利回到燕京继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防御策略,因朱高炽提前病逝而定下来。如果朱高炽多活几年,明朝的京师将从燕军重新回到南京,成祖朱棣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1402年,燕王朱棣夺取皇位,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营造燕京,将其作为京师。1421年,燕京主要工程大体上已经完工,朱棣下令迁都燕京,将南京作为六部,保留有六部等中枢机构。1424年,朱棣病逝,朱高炽继位,又想将京师迁回南京,并让太子朱瞻基去南京考察。

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十几年,对江南深有感情,不喜欢寒冷的北方,再加疏通运河的困难,有了将京师迁回南京的想法。从治理国政角度看,朱高炽一位理想的君王,仁慈、宽厚,对大臣、将领都很不错,但迁都南京则是个错误。

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一举灭了元朝。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但将何处作为“京师”则依然在犹豫。开封、燕京、凤阳、洛阳、南京、长安,都曾考虑过。1379年,朱元璋将南京改为“京师”,总算是暂时结束了争论。

漠北战事的频繁,太祖朱元璋也感觉到南京的“缺点”,不利于出兵北伐,对边防事务力不从心。1391年,朱元璋让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准备在关中建造京师。1392年,朱标病逝,朱元璋心灰意冷,不再考虑迁都之事,将其留给后代去解决。

1402年,燕王朱棣夺取皇位,迁都之事再次提起。朱棣下令营造燕京,并在昌平修造长陵,燕京成为京师是板上钉钉的事。京师靠近边境,直接面对来自草原上的游牧骑兵,许多大臣为了皇帝的“安全”,都上书反对。杨荣、夏原吉等眼光长远,他们支持朱棣营造燕京。

1421年,朱棣下令迁都,以燕京作为京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明朝边防策略初步定下来。1426年,朱瞻基继位,不再打算将京师迁回南京,燕京作为京师的地位得以确立。困扰明朝几十年的“京师问题”也解决了。

相对唐朝的“大将守边”,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策略是一大亮点,从中看出朱棣的战略眼光非同一般。强敌环伺的时代,如果不是“天子守国门”,明朝想持续276年,概率非常低。

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入关中,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抢先行动,在玄武门处死李建成、李元吉,夺取帝位。唐朝建立初期,李渊、李世民效仿汉朝的“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并临时处置政务、军务。

监察区一般设置“总管”,职责并未明确,多为临时。突厥、吐谷浑、薛延陀、吐蕃、回纥、契丹、奚等部族的崛起,边境防御压力增大。为此,唐朝在靠近边境的“道”,设置节度使,主管军务、政务、民事,俨然如同一方诸侯。

边境设置节度使,这是唐朝“大将守边”策略的延续。唐朝初年,李靖、李绩、郭孝恪、李艺、段志玄、柴绍等人都经常驻扎边境,抵御突厥,并多次击败游牧骑兵,赫赫战功。节度使的设置,则让将领“固定”了防区,提高军队战斗力。

“大将守边”策略,效果确实明显,唐朝疆域在高宗、武皇、玄宗时期,达到了极盛。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的设置,唐朝的影响力扩展到中亚、西亚;漠北都督府、营州都督府的设置,唐朝的影响力达到岭北、辽东。

薛仁贵、王孝杰、王忠嗣、张守珪、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薛讷、安禄山、史思明,这些名将镇守边境,开疆拓土。猛将守卫边陲,麾下精兵悍将众多,击败游牧骑兵难度不大,但王朝的根基也由此受到影响,让中原陷入混战之中。

为了提高作战效率,唐朝授予节度使很大的权力,再加上“府兵制”的崩溃,以及“募兵制”的推行;节度使可以自己招募兵马,士兵只认可将领,而不知有皇帝,这是“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15万精兵悍将没啥犹豫,立刻追主帅南下,连克洛阳、潼关、长安。

“安史之乱”,是唐朝“大将守边”策略的苦果,唐朝由盛转衰,在藩镇混战中走向灭亡。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哀帝,唐朝灭亡。那么,为何“大将守边”策略会让将领权力增大,最终演变成割据一方的诸侯呢?

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原王朝,为了抵御游牧骑兵、维护王朝稳定,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春秋战国时期,士兵多为临时招募,战斗结束返回原籍,没有一支常备军。大将吴起组建“魏武卒”,这是常备军的开始,却带来财税上的困扰,不但财政开支过大,且容易导致将领专权。

魏晋南北朝以来,推广“军屯”“府兵制”等,实行“兵农合一”。士兵平日耕种土地,农闲则集中训练,战时自备武器、粮食、物资,随同将领出征。“府兵制”的推广,让王朝有了一支强大的兵力,也省下了不少钱。

唐朝的“府兵制”、明朝的“卫所制”,都是“兵农合一”的代表。从维护王朝稳定的角度看,“兵农合一”确实不多,却也很脆弱。首先,封建社会下,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府兵制、卫所制推广与稳定,前提是有土地。没有土地支持,“军户”逃亡增加,王朝的兵源遭遇危机。

“兵农合一”下,如果经常出兵作战,尤其是远征漠北,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农业生产的时间,以及需要的劳动力,都会受到影响。唐朝初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府兵制”顺利推广,后期则不行。唐玄宗之后,为了应付边境战斗的需要,实行“募兵制”,将领自己招兵,粮饷也主要自己解决。

“大将守边”期间,将领长期与游牧骑兵交战,以及“募兵制”的推广,皇帝还远离边陲,将领与士兵之间就有了某种隶属关系。如此,士兵只知道将领,而不知有皇帝;士兵的升迁与否,主要看将领的脸色。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大将守边”的弊端,朱棣自然是知道的。明朝初期,为了抵御游牧骑兵,朱元璋也是授予“淮西旧将”大权,让他们镇守从嘉峪关到山海关,长期数千公里的防线。长城之外的开平、大宁,也是大将镇守。

大将守卫边陲,效果很明显,弊端也不少。明朝初期,将领畏惧朱元璋,还算安分守己,却已有尾大不掉之势,蓝玉就是典型。蓝玉养子众多,在军中安插亲信,把持要职,引起朱元璋不满,结果“剥皮食草”,殃及一万余人。

草原方面的压力,历朝历代都有,明朝也不例外。既然“大将守边”不行,就由皇帝亲自上阵,“天子守国”,将京师设置在靠近边境的地方。那么,“天子守国门”有何好处呢?答案显而易见。

皇帝亲自坐镇边陲,将领作战积极性高,无论是兵马调动,后勤补给,都比较容易解决。皇帝坐镇,便于兵马调动,将领也不敢擅自作做主,拥兵自重;唐朝节度使那种“帝王鞭长莫及”的情况,在明朝并未出现。

京师靠近边陲,皇帝、大臣、将领,及其家属都在京师,将士只能奋勇向前,容不得退缩。1449年,明英宗轻信王振之言,五天时间召集20万兵马,导致土木堡之战惨败,明朝精锐损失殆尽。

“土木堡惨败”,人心惶惶,但明朝并未退缩,而是全力以赴,赢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瓦剌溃逃,也先只好放了明英宗。晋朝的“五胡之乱”,宋朝的“靖康之耻”没有在明朝上演,“天子守国门”的防御策略是关键。

可以说,与唐朝的“大将守边”策略相比,朱棣的“天子守国”眼光长远,效果非常好。天子守国门,便于皇帝指挥前线兵马,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又能凝聚人心,可谓是良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清朝延续明朝策略。1673年,吴三桂等三藩之乱,横扫江南;草原上的蒙古骑兵在察哈尔亲王布尔尼的率领下,朝着京师进发,配合吴三桂作战。此时,八旗兵马已经调往南方,京师兵力不足,人心惶惶。

京师就在前线,一旦康熙撤退,清朝就此终结。文武百官及其家属,都在京师,一旦撤退,蒙古骑兵掩杀而来,结果可想而知。为此,康熙让图海招募兵马,全力以赴,方才扭转颓势,保住了清朝。

参考书目:《明史》

本文标题: 明朝天子守国门:与唐朝大将守边相比,朱棣战略眼光更强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976145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776 2022-12-08 07:30
就一个理由:龙兴之地能交给别人镇守吗?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史:最能打的5位武将,分别是谁?
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李靖、徐达,都不算“最能打”。以弱胜强,遇强更强,这5位武将当仁不让,应该是中国史上最能打的5个武将。 一、吴起 没有兵不要紧,只要国君重用我,就一定能获胜,不管对手多强悍,这是吴起的军事格言。白起、王翦、廉颇、李
标签吴起,项羽,李牧,秦军,韩信,白起,岳飞,魏国,刘邦,王翦,秦国
1896年,1.83米的李鸿章身穿黄马褂惊艳美国街头,归来后一言不发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8月28日,73岁的李鸿章带着使团来到美国纽约街头。整个纽约街人头攒动欢呼声四起,礼炮、军、警和豪华马队排了很远,他们都在应着号子齐声呐喊,欢迎李鸿章的到来,媒体工作者举着相机包围了李鸿章,纷纷对准这位身穿黄马褂的
标签李鸿章,美国_历史,黄马褂,清朝,华尔道夫酒店,纽约
南京城易守难攻,太平军为何轻易破城,仅用十余天时间?
1853年3月7日,太平军抵达南京城的聚宝门外。对于清朝而言,南京是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因此设有重兵防守,兵力仅次于北京。另外,南京城易守难攻,“东有钟阜之高,西有长江之险,南连峻门,北枕后湖”,是虎踞龙蟠之地。然而,仅仅
标签太平军,南京城,南京,余天,清军
90年前,经公安局长首倡,红棉就被定为广州市花
一、首倡以红棉为广州市花者,为广州市公安局长邓世增 邓世增(1889-1954),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5年 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担任团长、副师长、参谋长等职。1928年 任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兼广州卫戍司令、广州
标签木棉,邓世增,刘纪文,南京
政委设“鸿门宴”,三道保险统统失效,3名叛徒命运如何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0年10月7日,安徽怀远县龙亢村豫皖苏边区淮上行署。 豫皖苏边区书记、八路军4纵6旅政委吴芝圃,刚刚一个晚上骑马260里从永城大李家赶到淮上八路军4纵司令部,紧接着就在特别会议上,接受了纵队司令员彭雪枫交代的紧急任务
标签鸿门宴,耿蕴斋,吴芝圃,刘子仁,吴信容,彭雪枫,吴二人
最年轻的开国少将,命大福大!三进三出鬼门关,奇迹生还
作者:莫孤烟 1933年3月初的一天,红军在四川大巴山深处的木门场扩红招兵。一位连长讲了参加红军的十大好处,围观者无不拍手叫好。 连长见火候已到,喊道:“我喊一二三,想当红军的到左边来,不想当的到右边去。”话音未落,只见一个小孩从人群中钻出
标签开国,鬼门关,红军,吴忠,黄猫垭,红四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