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靳辅悲剧:能臣怎样能善终?好性格比有才更重要

影视剧以陈潢这样的“落魄秀才”作为主人公的情况极为少见,但在编剧手中陈潢的同年、经历是那么厉害,与高士奇、徐乾学竟然是好兄弟,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陈潢就不会因诗而得靳辅重视了。同时,明珠等人那些低级的小把戏,在历史上也根本不可能再现。

无论是索额图还是明珠,他们首先也是很有能力和智谋的人,其次才是贪官污吏。与和珅一样,他们都不可能靠溜须拍马、做戏得到赏识,首先要工作能力好,然后再善解人意。

当然,影视剧和历史之间历来就有差距,影视是影视、历史是历史。影视剧让人看到的是好的情节、让人爱听的对白、可以得到某种享受的观感。历史则需要真实。影视剧大概其就行了。除非给反面人物洗白的历史剧外,对于历史剧我基本不从历史考虑。

今天咱们聊的却是历史,作为《天下长河》的书胆性人物靳辅、陈潢,他们的死关系着两个问题。康熙要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对靳辅和陈潢进行围攻的人大多是清官、帮助靳辅的人反而都是贪官。

靳辅之死,纯粹是康熙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对权臣一党的敏感

靳辅(1633-1692年)乃是汉军镶黄旗人,16岁当笔贴式(文书,八旗进入官场第一渠道)两年后进入翰林院编修,29岁成为兵部职方司郎中,37岁做了《世祖(顺治)实录》的副总裁官。47岁被任命为安徽巡抚,55岁成为河道总督,主管水利治河。对于治理黄河,靳辅的工作在当时还是比较有效的,8年无大灾。

康熙等人认为黄河可被驯服,因此要求靳辅改变治河方式。这里面一是康熙轻看了黄河治理的难度;二是治河的其他官员对其治河方式不认可,或者希望搞掉靳辅自己上位,在其面前说过一些不好的话。然而,靳辅这个人比较拧,康熙虽然屡次敲打他,他仍然认为自己的治河方式是对的。

为此,著名的清官汤豆腐(汤斌)、著名的治河名臣小于成龙等都对其进行了攻击。这里的大小于成龙需要区分。大于成龙(1617-1684年)汉人,两江总督。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小于成龙(1638-1700年)汉军镶黄旗人,1691年任河道总督,以疏、堵并重方式修通永定河。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明珠等人却支持靳辅,形成清官、皇帝亲信反对靳辅,贪官、权臣支持靳辅的局面。这就越来越让康熙觉得靳辅乃明珠一党。其实,明珠这个人虽然是贪官、权臣但做事比较清醒,他认为自己不懂治河那就得听懂行的。因此,他才支持靳辅。当然,他支持靳辅也在于让世人误会靳辅也是他的人。

一者,靳辅这个人性格相对善搞权斗的人来说比较粗糙;二者,治河需要大量的钱财,明珠等人对于靳辅的要求大体都答应了,因此,靳辅对明珠等人的恶感虽有但并非极为强烈。这就造成康熙误会。

靳辅

更重要的是,康熙一心要彻底打服黄河,靳辅作为臣子不知道顺着皇帝,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反而与皇帝唱对台戏,这是康熙更为生气的地方。但康熙忘记了,你治理天下要的是能臣而非事事都做你的蛔虫的臣。说句难听的话,越是有能耐的人脾气越大、性格越葛。

靳辅与清官们的对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靳辅要求修大坝、减水阀,以便调解水势大小。康熙一看立刻就说:你这么做会导致拆迁发生,对民生影响太大。就在双方争论的时候,江苏等地发生湖灾,按照修筑大坝这一方式治河的靳辅治河之道受到很多人的怀疑。

最终康熙决定将水引入大海,也就是“疏”的方式,安徽按察使于成龙负责这一工程的修建,在这一工程修建中,靳辅和于成龙又发生矛盾。

靳辅一直认为修堤坝比引水入海更合适,因为海口高内地五尺,如果发生海潮侵害的话其水灾危害更大。康熙、小于成龙等人皆认为:鲧和大禹的历史就充分说明,大禹的“疏导”比鲧的“堵”更有效,这是圣人之道。而且堵太劳民伤财了。靳辅则说你们行政和审判能力可以、也很清廉,但你们不懂治河。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争论到康熙二十七年前,靳辅的河道总督权力已经基本被架空。就在这时,著名的“郭三本”站出来说了一番今天也能看到的逻辑:你靳辅今天讲筑堤,明天讲修坝。要想富就搞工程,你看看支持你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郭琇之后,御史陆祖修更说靳辅是恶贯满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靳辅立刻反驳说,自从我担任河道总督后,各项疏通、堤坝费用户部给了六百万两,而我经过节省后用了三百万,如果我要贪污我省什么钱?你们说我贪腐,拿出证据来,别东拉西扯地说那些。你们说我结党营私,你再看看你们。郭琇和于成龙是结拜兄弟、郭秀和孙在丰是同年,刘楷、陆祖修是慕天颜的门生,慕天颜等人都是我要修筑堤坝圈地内的大地主,他们反对我修筑堤坝,难道不是因为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吗?

小于成龙讽刺靳辅,江南百姓一听你的名字,恨不得吃你的肉剥你的皮。

靳辅立刻反驳:老百姓种的是地主富豪的田地,那些为官清廉、享有盛誉的人却占有大量良田,现在被查了出来当然急了,这关老百姓什么事儿?不要拿百姓压我,我治河又不是沽名钓誉。

小于成龙又问,你治河就治河为什么要加重百姓负担?靳辅问,我加重什么了?小于成龙问,你让百姓收集柳枝有何用?这关治河有啥用?靳辅回答:你不懂治河就不懂治河,你说柳枝不用治河又用在何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靳辅手稿

被靳辅取笑后,小于成龙便请教懂治河的人,经过虚心学习,最终他成为治河名臣,然而,仅在靳辅时期,小于成龙只是在吏治监察、行政治理方面有才能,对于治河并不在行。

靳辅之死,康熙很后悔

康熙二十七年,靳辅被罢官,康熙三十一年病逝,在家期间主要是回答一些关于河道工作的问题。

靳辅被罢官、病逝后,康熙在与河道官员谈论相关问题,在下江南期间与下级官员和百姓谈论河道问题时,人们对于靳辅的肯定深深触动了康熙。有感于靳辅之后,任命的一些河道总督贪腐无能的表现,康熙非常后悔,曾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发出如下感慨:

靳辅自受事以后,斟酌时宜,相度形势,兴建堤坝,广疏引河,排众议而不挠,竭精勤以自效,于是黄、淮故道次第修复,而漕运大通,其一切经理之法具在,虽嗣后河臣互有损益,而规模措置不能易也。至于创开中河,以避黄河一百八十里波涛之险,因而漕挽安流,商民利济,其有功于运道民生,至远且大。朕每莅河干,遍加咨访,沿淮一路军民感颂靳辅治绩者众口如一,久而不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那么,如何看待靳辅晚年的失败呢?靳辅之死在于性格,有性格且有才能的人往往被领导上级、皇帝又恨又爱。既想重用又不敢重用。

正如后期的左宗棠,不同于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的善解人意,左宗棠的性格强悍,在与沙俄、法国的较量中,慈禧等人惧怕其一意孤行挑起战争,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调离其岗位进入军机处。这就是有性格有才能的大臣最好的归宿了。更悲惨的诸如岳飞、狄青等人同样如此。

在封建社会皇权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既有才又懂得站在君王角度而不是做事角度看待问题的人。具体到靳辅一案,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精英与非行业精英之间面对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靳辅作为治河名臣经验丰富,但也可能造成沉迷于经验而不能自拔;非行业人才则更麻烦,很容易造成道德钳制(例如鲧和禹之间的古老故事)、外行人说外行话做外行事。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精英间的各种观点就应该进行碰撞,而不是以外行人的意志为前提。

本文标题: 康熙与靳辅悲剧:能臣怎样能善终?好性格比有才更重要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9712458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张珊珊是张蕴钰将军的重孙女?假的!张蕴钰将军的一生堪称传奇
这两日,最火的女子是“张珊珊”了吧!一个人竟然担任几十家核酸公司的监事。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消息,盛传张珊珊是将门之后,父亲是张核子,爷爷是北京卫戍区装备部前部长张旅天,曾祖父是张蕴钰将军。 11月28日,张旅天亲自出来辟谣,声明:仅有一个女
标签张蕴钰,将军_军事,张珊珊,张核子,张旅天,核武器
罗马教皇指责车臣人是俄罗斯军队中最残忍的,卡德罗夫的回应很给力!
11月29日,俄罗斯联邦车臣领导人、俄国民近卫军上将拉姆赞·卡德罗夫回应了罗马教皇方济各的无端指责。 卡德罗夫说:“祝你平安(As-Salamu Alaykum),朋友们!教皇宣称车臣人和布里亚特人是俄罗斯军队中最残忍的人。 我可以提醒
标签拉姆赞·卡德罗夫,教皇,车臣人,俄罗斯_历史
有人说张核子的父亲是开国少将张蕴钰,那么,张蕴钰到底是什么人
这几天,张核子与张珊珊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这两人的背景可不小,张核子的父亲就是我国第一任核实验基地司令、开国少将张蕴钰。 不过,张蕴钰将军的儿子张旅天出来辟谣说,这个张核子与张蕴钰完全没有关系,自己也不认识这个张核子。 张核子的问题有相关
标签张蕴钰,张核子,开国,张旅天
雍丘之战:张巡一战封神,与令狐潮对战三百余次,次次不落下风
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 在这期间,涌现出无数保家卫国的忠臣良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大唐王朝的尊严,张巡就是其中一位。 世人皆知惨烈的睢阳保卫战,却很少知道同样由他组织的雍丘保卫战,其惨烈程度不亚于睢阳保卫战。 张巡,蒲州河东人。开元
标签张巡,令狐潮,雍丘,叛军
五代十国的王氏前蜀为什么会二世而亡?
我看中国历史之六六:十国篇前蜀后蜀      五代十国的王氏前蜀为什么会二世而亡?               文    和运超      唐天复七年(907,天复本是昭宗李晔的最后一个年号,只用了四年,朱温扶立哀帝李柷后改天祐,但王建继续
标签前蜀,五代十国,王建,忠武军,朱温,王宗佶,唐道袭
今天的人类都是贵族的后代,很励志,也很无奈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网上看到个直男的吐槽贴,说自己堂堂的圣人后代,就因为大学时选的专业不好,现在只能送外卖。外卖行业都内卷,挣不着钱就娶不上老婆,看来自
标签家族,皇族,沙特_历史,清朝,日本_历史,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