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反骑兵”神器:铁蒺藜到底厉害在哪儿?

今天从藏友的手里匀了这么几个有意思的小东西, 虽然看起来很粗陋,也不是很精致,但是它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非常有价值的几件文物。

我们看这个东西,其实大家可能在很多的书籍,或者说一些影片中见到过它,但是它们更古老,这个东西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叫作“铁蒺藜”,有的军事古籍中把它直接称为“蒺藜”。说的直白一点,这就是“刺马钉”。我们看,它是采用一个四尖椎的造型,无论你怎么布放,总是有一个尖椎会朝上。那么这个朝上的尖椎呢,当敌人的战马以及步兵经过的时候,就会刺伤战马的足部,或者说步兵的腿部或者脚部。这样就会迟滞敌人的进攻,给敌人造成比较大的麻烦。

这种铁蒺藜,我们现在看到这个铁蒺藜,真的是铁做的,它的造型很有意思。

我们看,它的造型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它的年代,这应该是宋元时期的铁蒺藜。它的造型实际上是两片柳叶形的铁皮,那么其中一片被开叉成为两角,那么另外一片是不开叉的,那就是单角。那么把两片铁皮,最后在顶端用在加热的时候打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四尖椎的铁蒺藜。而且我们会发现,在铁蒺藜的中部,在两片柳叶形的铁片合拢的位置,会有一个方形的或者圆形的穿孔,大部分都是方形的。可能是在打制的时候,用一个方形或者圆形的这个铁锥穿透的,所形成这样一个穿孔。

这个穿孔是干嘛用的?是携带和布放铁蒺藜的时候使用的。我们试想,古人会用一个很细的这个绳索,把很多铁蒺藜穿在一起,这样行军的时候便于携带。而布放的时候,也很容易把一批铁蒺藜,直接布放到一个很大的区域里。

你看,这5个铁蒺藜,它们的工艺其实都是一样的,说明当时的军队制作铁蒺藜的时候,已经高度的工艺标准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信号。以这种铁制打制的方式制作铁蒺藜,应该说还是在宋元时代已经是比较的合理,显然是古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琢磨,寻找了一个工艺效率最高的办法,来制作这样的铁蒺藜。

如果我们再晚,看明代的铁蒺藜,我们会发现比这种铁蒺藜,它的构型更加的合理,而且制作也要更精巧。但是在工艺上,实际上比它的效率还要高一些,制作出来的铁蒺藜会更规范。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如果我们再往前看,到汉代,那个时候的铁蒺藜是青铜制作的,而且是一次浇筑成型,中间也是带这样一个环形的穿孔,但是它是凸起在中央部位之外的。可见,那时的铁蒺藜,制作要更为的费工、费时,因为它是泛筑的,所以需要把铜熔炼以后,在模范里浇筑成型。但是这个铁蒺藜的使用方式,跟后世是一样的,都是对敌人的步兵和骑兵构成威胁。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事实上,铁蒺藜在使用的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就是随意的一撒。因为这样很容易被敌人直接目视发现,那么敌人也不会轻易的涉足这样的险境。真正的使用,实际上铁蒺藜可能是更多的是用这个浮土覆盖一下,或者用植被伪装一下。这样铁蒺藜在土中,它只会露出一个尖锥,有很强的隐蔽性。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史书上曾经记载,在南宋的时候,宋军的将领曾经用铁蒺藜来对抗金军的骑兵。他先是在自己的阵地上布了铁蒺藜,然后佯装撤退,等金兵的骑兵大举进攻的时候,就误入“铁蒺藜阵”。据说,当时是战马中,10匹战马有七八匹都摔倒,这样就给了宋军以还击的机会。

到了明代,戚继光的步兵小组里,他的藤牌手都要携带6串铁蒺藜,每串是10个。所以戚继光的文章里,很形象的说了“串”的概念,那么可以想见,这个小孔就是在干这个用的。6串铁蒺藜,就是60个,那么如果很多步兵班组都携带这样的铁蒺藜的话, 在战术应用上就会给指挥官以更多的空间。尤其是在防御作战的时候,在迎垒的周围布上铁蒺藜,就有点像今天的地雷这样的效果。能够威慑敌人,同时敌人真的进攻的话,他的速度也不可能提升得太快,为己方赢得一定的主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就是历史上的铁蒺藜,虽然看似粗陋,但它们是宋元时期古代战争史的见证。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反骑兵”神器:铁蒺藜到底厉害在哪儿?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9225048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标签: 骑兵 步兵

料友留言(数量:4条)

料友:孤独星的眼泪 2022-09-30 11:50
蒺藜原为一种植物,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武器,四角分叉,安置在地上时其中一角自然向上。用来阻碍敌军的人马通过,铁制的称为铁蒺藜。 也因为状似鸡爪,又称鸡爪钉,利用尖锐的利角能有效地刺破轮胎的特性。可用于阻拦车辆前进,例如警察追缉开车的嫌犯就能派上用场。
料友:滴滴的那些事 2022-10-01 11:16
这家伙就是现代对付步兵也厉害 一个人踩上去或者轮式车压上去就失去行动能力了
料友:孤独星的眼泪 2022-10-01 14:46
现在也有啊,修车店专用产品
料友:黑森峰学园 2022-10-01 18:06
土地雷
相关文章
走进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为什么会互派质子?
我们读到春秋战国时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国家之间互派质子。在我们印象中,质子肯定是没什么价值的人,可以被随意抛弃。 可为什么这些看似被抛弃的质子,到后期甚至经常会混得风生水起呢? 今天我就带你以质子的身份来揭开个中缘由。 你是韩国公子 你是韩
标签楚国,春秋战国,韩国_历史,君主
一代乱世君王,回顾秦昭襄王的一生!
他,秦国超长待机君王;他,结束周朝800年统治。他,无数语文课本中的超级大反派;他,在位56年,收回政权,驱逐四贵。有人说是他奠定了秦始皇大一统的胜利基础;有人说他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最佳执行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秦国雄主秦昭
标签秦昭王,秦国,白起,赵国,楚怀王,秦武王
武则天称帝时,为什么以“周”为国号,而不是“武”呢?
在古代历史上,权倾天下的皇后和太后有很多,但是,真正成为大一统王朝皇帝的,只有武则天这一人。武则天出自并州文水县,位于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一带。14岁的时候,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被赐号“武媚”。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后,李
标签武则天,李治,李唐,李世民
安史之乱是强盛的大唐王朝走向衰落的根源?
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辉煌的一个朝代。唐朝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鼎盛。唐朝也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强国,经济、
标签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唐朝,李隆基,安禄山,长安城
湖北发现人类头骨化石!证实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多地取得新发现
2022年9月28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通报了新发现,在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距今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介绍道: “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
标签考古
湖北郧县惊现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他们到底算不算我们的祖先?
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公布,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遗址考古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1具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并命名为“郧县人3号头骨”,其保存完好程度世所罕见。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
标签直立人,古人类,头骨化石,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