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敌军“由胜转衰”的历史节点是啥?并不是豫东战役

许多军事爱好者肯定认为是粟裕将军指挥的“豫东战役”,笔者是不完全同意的。

从全国战局来看,解放战争若想实现局势的“真正逆转”,其关键点还是在东北战场:东野发育成熟后一旦入关,则全国胜利毫无悬念。

解释一下,在解放战争进程的六大阶段中,1947年6月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只是“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本质上仍然属于战略拉锯期,因为蒋军的基本盘还在,无非是放弃了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而已。

但是在华北战场、西北战场、中原战场和山东战场,敌人的总体力量仍居优势,尤其是在大别山,刘邓的南征野战军12万人马,遭到白崇禧33个整编旅的疯狂围攻,形势并不乐观。

这个时候,硬说我军转入了全面战略反攻,显然是不客观的。

那么在全部五大战场上,只有东北野战军对敌构成了“相对优势”,如果这种优势能够扩大为“绝对优势”,则东北全境解放指日可待。

而一旦东北野战军70多万兵力挥师入关,华北、山东和中原战局的僵持形势瞬间会被打破。

这个道理明摆着:傅作义50多万人在对付华北军区20多万野战部队,顾祝同(两个绥署)70万人对付华野加陈谢兵团44万人,白崇禧约20余万人对付中野主力15万人。

不计西北战场的话,关内几大战场敌我兵力比较,约为140万对85万(不计双方的地方部队数量)。

那么东野如果迅速构成绝对优势,吃掉东北的50多万敌军再大举南下,整个长江以北我军总兵力将上升到160万左右,则可全面转入战略进攻。

而解放军的素质又大大优于敌人,质量数量同时实现反超,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简单点说,关内各战场的我军,不断用运动战撕扯敌人的防御体系,不断吃掉敌人的建制部队,拖住了蒋系军队的大部野战主力,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给东北野战军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

所以在解放战争的前三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确实承担的任务更重,歼敌数量也最多,这个之前介绍过,因为序幕期、战略防御、战略拉锯期都非常艰苦。

同样,老蒋明明知道东北已处劣势,但是一不增兵二不撤退,就是要利用卫立煌的部队,拖住东野取得决定性胜利和杀入关内的脚步,以便有机会在华北、中原和华东战场上,能够取得一些战果,摆脱逐渐不利的局面,再尝试增援东北。

换句话说,东北战场的胜负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它何时倒下,直接影响着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表。

关于这一点,敌我双方统帅部都很清楚,我们在关内战场是“熬”,老蒋在关外战场是“拖” ,就看哪一方能率先破局。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也是1947年下半年的整体形势,这一时期,白崇禧围攻大别山,范汉杰侵占胶东解放区,胡宗南猖狂一时,华野分兵以后也连战不利,其实陈谢兵团也折损不少,读者有机会不妨参考下陈赓司令员的报告,部队伤亡很大且非常疲劳。

东北野战军此时出手了,于1947年12月15日开始,正式发起“冬季攻势”。

这次大规模攻势持续了三个多月,一直打到1948年3月13日,最后是用“彻底攻克四平”给这次战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李天佑一雪前耻。

在这次攻势中,东北野战军首次全歼了敌人一个美械军(新编第5军),消灭敌军总数多达156000余人(超过豫东战役歼敌数字), 缴枪69000余支、大小口径火炮1200余门,解放了四平、吉林、辽阳、鞍山、营口等18座城市。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至此,东北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东北全境的97%,解放区人口占比达到的86%,敌人被完全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至山海关三个孤立区域内,并且在战役中完成了大兵团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实践。

在这个节点以后,东北我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具备了“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的能力,入关只是时间问题。

刘统先生在《东北解放战争》书中评价道:“冬季攻势从根本上扭转了东北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我军最后解放东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东野1947年底的冬季攻势,才是人民解放军全面大反攻的开始,当然也是老蒋所谓“由盛转衰”的节点。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此之后,东北野战军又连续发起了1948年“春季攻势”,将东北敌人进一步压缩,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展到98万余人(含东北军区和东野两大部分)。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都知道东北全境解放不会太远了,辽沈战役是后来命名的,它的最初名称应该是:东北野战军秋季攻势

那么华野的豫东战役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场爆发于1948年5月的会战,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它彻底打垮了敌人野战兵团的士气,提前完成了中原战场的破局,迫使敌军全面转入防御,但它仍然不是敌人走下坡路的决定性节点。

毕竟,粟裕结束豫东战役是“撤出战场”的,同时还遭到邱清泉、刘汝明和黄百韬三个兵团的追击,撤退期间亦有损失。

如果说这次战役是敌人“由盛转衰”的节点,这几个兵团还敢追着屁股咬我们两口?如此下结论就有些勉强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再推演一下,假如没有豫东战役的胜利,华野和中野跟敌人继续处在战略拉锯期,并且这个时间持续到1949年初,等到东北野战军联手华北军区击败傅作义后,百万大军自北向南压来,蒋军还能守得住中原?那得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因此才说,只要东野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就已经敲响了敌军的丧钟,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即将倒下,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解放战争的胜利了。

而豫东战役则起到了加上一把火的重大作用,使中原和华东战场提前进入了战略大反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比如郑洞国1948年3月去长春任职时,就心情非常低落,他后来回忆说:“怀着临危受命,义不容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情”,啥意思?东北的形势对敌人来说,那已是完全绝望苟言残喘罢了,而这时候豫东战役还没有打响呢。

两段话总结:东北野战军1947年冬季攻势完胜,使解放战争“五年取得胜利”的论断板上钉钉;华东野战军主力(含中野11纵)打赢豫东战役,让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大提前:“三年左右即可打垮敌人”。

因为关内外的我军,由此可以同时步入第五个阶段:战略大决战,所以淮海战役只比辽沈战役晚打响了两个月而已,且由华野和中野独自承担即可,已经不需要东野南下加持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本文标题: 解放战争期间,敌军“由胜转衰”的历史节点是啥?并不是豫东战役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917367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1条)

料友:腾讯网友 2022-09-22 16:32
东北野战军入关之日,便是国民党军队由胜转衰之时,这是大势所趋,局势使然。
料友:用户_sody8r 2022-09-22 17:09
辽沈战役胜利了,中国革命就大局已定。剩下的都是时间问题,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完全放心高枕无忧了!
料友:石林 2022-09-22 17:12
转折看主力,华东不过偏师,看都不用看。东北的转折还不清楚?夏季攻势,这不转守为攻了?打完大局已定,以当时东北解放区的战争潜能,在林远远超出任何对手的卓越领导下,国方已经没了翻盘的可能。要知道三下江南,林在数量只有国军三分之一,质量远逊的条件下,北满已经开始进攻。
料友:天下 2022-09-22 17:50
营口击溃廖耀湘是转折点。
料友:九牧世家 2022-09-22 18:03
解放战争…战略态势转变准确地说应该是伟人神来之笔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真正的野战军机动作战…从由蒋军预设战场我军内线(根据地防御)转变为野战机动外线作战;由始起;被攻转变为互有进攻;蒋军拖在防御兵力大大增加;而林帅东北所为;正是基于伟人指南打北拖守中原大战略下的必然结果,蒋军实无力应对!东北之战应该是视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典基!挺进大别山才是战略态势的起始;所有后来的战局佳为此战的反应!
料友:zh 2022-09-22 18:05
我觉得决定性一役在塔山阻击战成功阻止蒋从葫芦岛增援。
料友:腾讯网友 2022-09-22 18:32
的确如此!
料友:david 2022-09-22 18:51
四野也不容易,最难的时候差点去了苏联
料友:用户_sody8r 2022-09-22 18:51
那一场胜利也很重要,必须要全面胜利
料友:用户onpm83t 2022-09-22 19:15
东野,华野在战略上相互制衡了敌人,只要有一方吃了大亏另一方也会极为不利
料友:神经蛙 2022-09-23 00:02
毛主席的战略布局和用人、用兵之道才是关键。林总中央委员领导政治局委员和东北全局,使得东北盘活全胜,华东起用粟裕盘活山东和豫东战局而定天下。
料友:用户onpm83t 2022-09-23 03:25
不懂的是,消灭敌人十五万多,缴枪六万多,敌人三人一支枪,还是逃走的敌人把枪带走,或者打仗时候,敌人临死把武器销毁了?总之,缴获的枪支远远少于敌人人数,难道敌人那些人没有抢?不懂
料友:zh 2022-09-23 06:22
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收复台湾。
料友:石林 2022-09-23 10:01
转折点就是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料友:九牧世家 2022-09-23 10:04
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在辽沈战役,辽沈战役转折点在攻克锦州,锦州战役转折点在塔山。
料友:用户onpm83t 2022-09-23 15:58
没有粟裕山东战场,东北能稳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必争论了!
料友:用户eid4z50 2022-09-23 16:02
本人非常敬佩粟裕,在山东,以极弱的兵力拖住了敌人!
料友:用户_9thkka 2022-09-23 16:59
解放战争的真正转折点是1948年1月份的济南战役,从那场战役起,解放军实现了战略上的进退自如。
料友:用户3953722 2022-09-23 17:25
第四野战军如果沒有卫立煌将军的暗助,绝对的没有以后的战绩。这是史实事实。
料友:驿站 2022-09-23 17:28
七战七捷孟良崮豫东惊天动地,淮海大战上海渡江定乾坤。→→大将军粟裕。
相关文章
古代太上皇自称“朕”,那皇帝该怎么自称?唐睿宗李旦给出了答案
太上皇一般是退位皇帝或者皇帝在世父亲的称号,比如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后追封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刘邦建立汉朝后尊在世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而明朝朱祁镇的太上皇称号则来得有些特殊,他是在北狩期间被弟弟朱祁钰遥称为太上皇。 这些人虽然都为太上皇,但受
标签太上皇,皇帝,自称,唐睿宗李旦,李隆基,李旦,太平公主,乾隆
陈玉成17岁成统帅,二十二岁封王,曾国藩评价汉唐以来最凶狠对手
文|赵固仁 ​1862年,太平军中后期将领陈玉成被苗秀霖押送清兵大营,《被掳纪略》记载:苗将英王陈玉成五花大绑送给胜保。叫陈玉成下跪时。陈玉成大骂说:“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本总裁在天朝是开国元勋,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
标签陈玉成,曾国藩,洪秀全,安庆,洪仁玕,湘军
51年,“人体螺丝钉”史阜民,用血肉之躯捍卫了18列军车的物资
前言“你这种办法是会死人的!我不同意!”连队的指导员声嘶力竭的大喊,然后叉着腰在铁路旁焦急的走来走去,汗水从他的额头上不断滴下。 “指导员!现在只有这种办法了,你让我试试吧!军列马上就要来了!”副班长史阜民手里拿着一把扳手恳求指导员批准自己
标签史阜民,志愿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美军,战士,铁道部
曹操有4位女婿:除了汉献帝,另外三位分别是谁?
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的儿子有25位,包括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曹彰等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除了二十多位儿子,曹操的女儿也有不少,可考证者有6位。对于曹操的6位女儿,被许配了4个人,也即曹操有4位女婿。
标签曹操,夏侯楙,曹丕,刘协,何晏,荀彧,荀恽,máo,子林,汉献帝刘协,曹植
平阳公主三婚三嫁,三任丈夫皆是权贵,临死前为何选择与卫青合葬
汉朝的婚姻可能是封建社会最自由的,已婚生育的女子可以嫁给皇子并当上皇后,比如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已经结婚并生育过一个女儿,寡妇可以不断改嫁,比如平阳公主,三次结婚三次出嫁,其三任丈夫都是列侯。 汉朝一直都有皇室成员与功臣贵勋联
标签平阳公主,卫青,刘彻,卫子夫,皇后,夏侯颇,列侯
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
本章所讲述的主人公便是明朝时期北平(现称:北京)藩王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朱高炽出生于公元1378年,因深受他爷爷朱元璋的喜爱,于公元1395年被册封为燕世子,未来继承朱棣的燕王爵位。后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得皇位继承大统,朱棣驾崩后朱高炽
标签燕王朱棣,明朝,朱高炽,朱元璋,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