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自述》真实性到底有多可靠?难怪不能让他活着进京

1962年,曾国藩后人曾约农将一份曾被曾氏家族视为绝密的《李秀成自述》拿出来交给出版社出版,至此,围绕太平军重要将领的李秀成真面目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包括大量的真实历史资料还原了历史真相,李秀成本人是否有资格做洪秀全的“忠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是事情似乎到这里远远没有结束,直到1977年,曾国藩的另一位后人的一句话揭示了《李秀成自述》的本来目的打算,甚至隐藏着李秀成的一个重大战略目的。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的最后自述有怎样特点?被俘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1857年是李秀成的人生高光时刻。由于他率兵解除镇江之围后,洪秀全为了表彰其突出功绩,赐其名“李秀成”,因洪秀全本人名字中有“秀”,赐李秀成之名而不避“圣讳”,堪称最大褒奖。

二十八岁参加太平军后由于战功卓著被封为“右后四军军师”,加之粗通文墨,不久他就成了“地官副丞相”,俨然是太平军中后期的迅速升起的一颗新星。

天京事变后,放眼四外无人,洪秀全开始对其格外重用,封其为“副掌帅”,指挥太平军的第二把手。在1858年,由于大破清军北大营,洪秀全封他为“忠王”。显然,洪秀全希望他能将“忠”字贯彻到底。然而,李秀成最终没有成为洪秀全寄托希望拯救天京的那个人。同治三年,(1864)伴随着几声巨大的爆破声响,天京陷落,长达十一年的战争终于结束,李秀成为了护送幼主洪天贵福把自己的好马给他逃跑,自己骑个驽马因此被俘。

曾国荃

曾国荃对这位从未谋面却恨之入骨的老对手李秀成亲自进行审问,盛怒之下,并且要士兵用刀细割李秀成臂膀,鲜血直流,李秀成一声不吭。最后在幕僚赵烈文的提醒下,曾国荃才停止用刑。

第二天,赵烈文对李秀成进行提审,此时的李秀成已经不再是怒目圆睁,而是有问必答。他简要对赵烈文说:“自己现在四十二,当初烧炭为业,后来被忽悠入会,都称洪秀全是洪先生,我是被他们胁迫加入,在石达开部下。”赵烈文问他几位大王孰好孰坏时,李秀成表示“独服石王”。赵烈文又问:“你在伪朝知道洪秀全不能成事呢?还是觉得他肯定能成功?”李秀成回复说:“如骑虎不得下耳。”

曾国藩首席幕僚赵烈文

总之这次审讯,李秀成相当配合,只是在最后不知为什么忽然这样对赵烈文说:“天上有数星,主要是预示夷务不靖,十余年必得验证。”赵烈文详细问是那颗星星什么名字后?得到回答后,深谙易学的赵烈文认为“皆鄙俚俗说而已。”

最后赵烈文问他有什么打算吗?李秀成说:“肯定是死了,只是我还有些旧部,想给他们写信遣散,则瞑目无憾。”赵烈文看他的言行后认为“有乞活之意”,赵烈文最后向他表示说:“汝罪大,当听中旨,此言非统帅所得主也。”李秀成于是“俯首不语”。

赵烈文已经将李秀成心理底数大致摸清,为曾国藩进一步审问李秀成提供重要依据。五天后,曾国藩从安庆赶到,亲自处理李秀成问题,因此在这几天,就产生了《李秀成自述》。从7月29日写起,一直到8月7日,李秀成写了七万多字的“供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李秀成自述

纵观李秀成的自述,大概有七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金田起义详情;二是有关“天京事变”前后的历史;三是有关六解天京之围的情况;四是叙述在上海等地与“常胜军”交战的情况;五是为太平天国的军政民政做辩解;六是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几大失误;七是表达他自己要为曾国藩收服太平军余部的愿望。

要不要先斩后奏处死李秀成?一项保守的曾国藩为何不经批准就提前处死李秀成?

在曾国藩看后《李秀成自述》后的晚上,赵烈文到曾国藩处闲谈。曾国藩问他:“我打算将李秀成就地正法,不必等朝廷指示,你觉得可以吗?”赵烈文说:“活捉李秀成十多天了,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且又遵照您的吩咐,录下了他的口供,应当不会让任何人怀疑。况且李秀成这个人十分狡诈,不能把他押送到朝廷处理。”显然,在处死李秀成的问题上,曾国藩与赵烈文的意见完全一致。

三天后,曾国藩再次来到囚禁李秀成的地方,与他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 曾国藩也看出李秀成依旧有求生之意。曾国藩对他说:“对你的处理要等候朝廷指示,不是我能决定的。连日来我也为此事反复考虑,等朝廷有了明确指示再告诉你。”第二天,曾国藩派人通知李秀成:“国法难逃,中堂不能为你开脱罪责。”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相关画面

李秀成颇为感恩戴德地说:“中堂厚德,铭刻不忘。今世已误,来生图报。”

说明曾国藩了解全部事实真相之后,心里有不能不这样做的苦衷,也就是他不敢把李秀成解送到北京。期间利害关系,大体有这么三点:首先是太平天国“圣库"财物被曾国荃纵兵抢掠空,李秀成对此知之甚详,将他解送至京,势将供出实情,对曾国荃和湘军其他将领极其不利,曾国藩也难逃失察之责,一项谨小慎微的曾国藩不能不对此做深度考量。

其次是曾国藩兄弟多次奏报战绩,南面有所夸饰,为人“十分狡诈”的李秀成到了北京后,为了讨好朝廷,乞求活命,难免“搬弄是非”,一旦将其拆穿后果不堪设想。第三是金陵城破之后,湘军只顾抢掠,对太平军毫无防范,致使幼天王洪天贵福轻易逃脱以及李秀成为方山村民活捉等等一系列事实真相都将大白于天下,这对曾国藩兄弟包括整个湘军的声誉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害。(左宗棠不久对此弹劾)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曾国藩奏折

因此,迅速处死李秀成灭口,对于曾国藩来说,显然益处更大。

曾国藩在给朝廷上疏解释为什么要提前处死李秀成说:“臣窃以圣朝天威,灭此小丑,除僭号之洪秀全外,其余皆可不必献俘,陈玉成、石达开既有成例可援。且自来元恶解京,必须诱以甘言,许以不死。李秀成自知万无可逭,在途或不食而死,或窜夺而逃,翻恐逃显戮而贻巨患。与臣弟国荃熟商,意见相同,辄于七月初六日将李秀成凌迟处死。”曾国藩的理由让朝廷无懈可击,因为有先例可循。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曾国藩最重要的奏折

曾国藩到底“篡改”过《李秀成自述》,成为后世史学争论焦点。

据赵烈文在其日记中记载,李秀成的亲笔自述供词有五六万字。到了同治三年七月六日曾国藩日记说是四万余字。同治三年七月七日曾国藩《谕纪泽》信中又说:“伪忠王自写亲供,多至五万余字。两日内看该酋亲供,如校对房本误书,殊费目力。”照此看来,李秀成的供词有五六万字之多是比较准确的。李秀成的自述非常翔实,且叙说的非常有条理,赵烈文读完后感叹李秀成“在贼中不可谓非桀黠矣”,认为他是个人才,只不过李秀成文化不高,笔墨不算流畅,还有很多白字和错字,但这些都不足影响李秀成自述的珍贵价值。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曾国藩日记

另据曾国藩日记记载,早在七月五日,曾国藩就开始亲自校阅李秀成供词,当天看了八页纸。第二天,曾国藩又对李秀成供词一-进行审查,这一天总共看了二万余字,尚有十页没有看完。晚上,他对第二天要寄走的奏折,再次进行了修改。七月七日上午,曾国藩把剩下的八九千字供词看完。

如此看来,校阅修改李秀成供词的工作,首先是曾国藩自己在做,赵烈文只是在他审阅修改的基础上再通读一遍 ,最后润色把关而已。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能静居日记

这说明,曾国藩对这份供词是极其重视的,每一个字句都不放过,都必须经过自已严格审查;凡不利于自己的地方,都被他做了精心删改。这还不够,最后还得让走烈文认真通读一遍, 他才放心报送军机处,这件事情完全映照了在复杂的环境中历练的曾国藩将谨慎和滴水不漏做到了最高境界,

于是历史上的《李秀成自述》的本来原件就被保存在曾国藩故乡,长期不允许外人参观阅读,尽管这已经是被修改过得,可见敏感度对于曾国藩来说是关系整个家族命运的。

1962年,曾国藩后人曾约农将一份曾被曾氏家族视为绝密的《李秀成自述》拿出来交给出版社出版,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是未能有进一步的解释,当时一位深谙历史的大学问家对此批评说:“忠王不忠,铁证如山,晚节不忠,不足为训。”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曾国藩后裔关系图

直到1977年12月,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缜,在中过风又白内障的情况下,给一位专家手书其母(曾国藩孙女曾广珊)亲口告诉她的“李秀成劝文正公做皇帝,文正公不敢”。这是可信的。联系供词全文、李秀成性格、当时处境、国内外环境李秀成写这供词。决不只是保存太平军史,为自己留个传,他的最高期望值是,曾国藩能拥兵称帝,那么他可能就有机可乘,重整太平军,最终再度形成“三家争天下”的局面,显然李秀成高估了自己的自述效果,他对曾国藩的本人和格局缺乏基本的判断。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中,多有对太平军溢美化、神圣化的描写,但是,除了一些水分,他对忠王李秀成的直觉和描述倒是非常客观:”他看起来约有三十五岁,但由于精神体质各方面的烦劳,使他的外貌显得更憔悴些,更苍老些。他的体态是轻快的、活泼的、强健的,有种特别优美的姿态,虽然他的身体似乎够不上普通中国人的中等高度;他的举止态度尊严而高贵,他的行动迅速而庄严。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李秀成画像

他的面貌是引人注意的、富于表情的、好看的,虽然不算美,如照中国人的观点来看:他略微带些欧洲人的形象,因而使他们不很喜欢。他的鼻子较普通中国人稍直;嘴是小的,几乎近于纤巧,配着他那嘴巴的形状和轮廓分明的嘴唇,表现出绝大的勇气和决心。他的肤色是黑的,但是他的眉与眼却可以直接告诉其观察者,使知他所遇到的乃一个伟大的非凡的人物。”然而历史上的李秀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许可以继续留给后人进行讨论。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料简辑》、《能静居日记》、《赵惠甫先生烈文年谱》、《曾国藩全集》等

本文标题: 《李秀成自述》真实性到底有多可靠?难怪不能让他活着进京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890131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7条)

料友:用户a85rjzb 2022-08-17 10:10
时来运去而已
料友:老资料网友837 2022-08-17 12:04
当时即使老曾敢称帝也难成气候。
料友:宁少爷 2022-08-17 17:31
家父生前我曾问他曾国藩可有南据之心?他答复“文正公破天京,己用尽心力,前对众将士重刑重诺,记名总兵封至千余,众多怀恨而觑利,城破之日,放任搜杀,非无军纪,实乃任其一泄愤气,天京破后,众勇舐血横行,曾氏兄弟畏兵如虎,岂敢号令再向虎山?况八旗绿营将养已毕,远环湘军耽耽作黄雀之势,岂敢异动焉?文正公虽对朝庭有怨憎之意,權衡再三,唯以一朝一臣全家节名,一忠到底…”
料友:菠萝 2022-08-18 11:56
英雄人物也
料友:宁少爷 2022-08-19 07:40
换位思考,弟兄们提着脑袋,拼死拼活帮你把南京城打下来,不让弟兄们趁机发点财,以后谁跟你混。
料友:用户zstfuog 2022-08-23 08:08
想学姜维
料友:༒࿈丽༙྇的༙྇盛༙྇宴༙྇࿈༒ 2022-08-23 18:59
本人对于满清的历史,没有一丁点兴趣可言!相反,有的只是排斥、反感、憎恶、咒骂……
相关文章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多少个亲外孙?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前言:一个王朝的气运,和皇帝的生育能力也有关系?这件事听上去像个笑话,但有时候冥冥中却也有些联系。比如说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自咸丰帝奕詝子嗣艰难开始,清朝的国运就开始一路下滑。而同治、光绪两任皇帝绝嗣,更是让3岁的末帝溥仪登上皇帝宝座,最
标签朱元璋,明朝,皇帝,开国,清朝,燕王朱棣,李茂,临安公主,梅永贞,梅殷
琅琊是什么意思?琅琊山、琅琊台、琅琊郡、琅琊国,有何区别?
旅游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琅琊”这个词,很有古典韵味,不过,很多人弄不清楚,“琅琊”是何意思?甚至,产生了联想,想到了“琅琊榜”,或者是“狼牙山五壮士”,很显然,琅琊榜是杜撰的,而狼牙山五壮士,跟“琅琊”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么,琅
标签临沂,琅琊台,琅琊山,南琅琊郡,狼牙山五壮士
太监王朝南汉,为避免贪污腐败,所有官员都必须是太监
太监王朝,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王朝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之所以称呼南汉为太监王朝,是因为这个王朝末代皇帝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就是所有的官职都让太监担任,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避免贪污腐败。我们先看一下太监王朝的大致状况。南汉建立于
标签太监,南汉,王朝,刘鋹,刘谦
郑维山被平反后,依旧生活困难,徐帅怒斥总政部主任:不要踢皮球
1979年,徐向前收到一代名将郑维山的来信,信上说他生活困难。徐帅立马给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打电话,生气地说道:不要推来推去,来回踢皮球!在红四方面军,郑维山绝对是排名前五的一员“悍将”,每次打大仗、恶仗,均少不了他。逢山开路,遇水造桥,阵阵
标签郑维山,徐帅,徐向前,韦国清,总政治部
丘吉尔:如果不是被原子弹炸过,日本这个国家也许就消失了
“原子弹救了大和民族,如果没有原子弹,日本这个国家就消失了。”这句看上去严重不符合逻辑的话,是二战时期,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称为“三巨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说的。丘吉尔这个人,好发一些在当时人看来,有点夸大其词的言论,比如那场拉开冷战序幕的“铁
标签日本_历史,原子弹,丘吉尔,美国_历史,苏联_历史,二战
省会城市变更最多的省份:河北省,50年间变更10余次!
在中国各大省份行政区中,省会城市变更最频繁的,莫过于河北省。若从军阀割据的民国时期算起,至1968年石家庄成为省会,在这短短50年间,河北省会竟然变更了11次!这还没算上战乱时期的“临时性省会”。可以说,河北的省会变迁史,就是一部河北近代史
标签河北事件,保定,天津,石家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