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和“县令”有什么不同?别看一字之差,两者其实天差地别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

广阔的国土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物质资源,悠久的历史又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精神食粮。

虽然历史的本质是不变的,但是它总会在不同时期,换一副面孔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只有那些掌握历史规律的人,才能够拨开迷雾去看清它。而大部分人仅仅因地名和职务名称的变化就迷失了方向。

在许多取材考究的古装电视剧里,曾经出现过“知县”和“县令”这两个名词。

许多观众对此不明就里,往往会把他们混为一谈,认为无非是现在县长的旧称,然而考证下来却发现,一字之差,两者其实大不同。

“县令”的来历

相比较“知县”,县令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

它甚至还要早于制定六部九卿制的秦始皇。

当秦始皇消灭六国,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时候,“县令”这个称呼已经出现一两百年了。

当中国的历史走到战国的时候,周王室的影响力进一步缩水。

虽然名义上周天子还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他要兵没兵,要地没地,只能困守在洛邑一隅成为摆设。

为了利益,诸侯各国丝毫不顾及周天子的存在,他们之间你攻我伐,为了土地和财富而不惜大打出手。

弱小的诸侯国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变得更加强大。

随着土地的增多,诸侯们不再管理辖区内的一两个城池,有的诸侯国辖区内甚至多达百城。

为了便于当地的行政管理,诸侯们纷纷任命所属的大臣到这些城池去担任一城的行政长官,这个时候“县令”这个称呼就应运而生了。

这些县令归诸侯国的国君直接管理,负责当地的税收、粮食征收、人口造册、治安管理等基本行政工作,他们需要定时向国君进行工作汇报,是国君管理地方的左右手。

到了秦始皇的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秦始皇在李斯的辅佐下取消之前的分封制,改为六部九卿这种层级制。

六部九卿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官员一级管理一级,秦始皇只需要对位极人臣的几位大臣负责就可以了。

而那些处在地方上的官员,也只需要向自己的直属上级汇报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一来国土过大,秦始皇已经不可能有精力管理到大秦帝国的边边角角;二来当地官员都有一定的权限和职责,能够及时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去处理当地事务。

县令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从这个时候起才有了编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在后续的朝代中,县令始终作为一县之长,手中权限也随着朝代的变更而增增减减。

“知县”的来历

在国家稳定的时候,一般行政长官的称呼是不会变的,一旦到了中央权力被压缩,地方权力过大的时候,双方的博弈就开始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为了获得对地方的管控权,中央不敢直接任免已经树大根深的地方官员,他们只能派遣中央官员以新的官职前去地方分权,这个时候“知县”这个名称就诞生了。

唐末藩镇割据,地方权力过大,由此逐渐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这些国家为了避免属下再次出现藩镇割据,就产生了新的官员——知县。

他们由中央直接派遣到地方任职,和县令共同管理地方。

到了宋代,国家又归为一统。

“知县”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了一种正规编制的官员,继续停留在基层工作。

“知县”和“县令”的区别

“知县”既然是到地方从“县令”手中分权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看似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之间的职能范围却有天差地别。

既然中央要对地方加强管控,那么这些从中央派遣下来的“知县”们势必在权限上要大于“县令”。

从宋朝以后,许多通过科举中榜的进士都会被中央派遣到各个地方担任“知县”进行基层锻炼,等到锻炼期限结束,他们就会被抽调回中央部门担任一定的职务,把“知县”的空位让出来交给继任者。

从而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知县”。

因为任期一般不长,他们在任内不可能有太多的作为,所以他们更多像是皇帝派往地方的耳目和眼线,用来制约和管理“县令”的。

他们所掌控的权力,一方面是对县令的监督、赏罚、任免和举荐;另一方面也往往是那种至关重要,但是平时却往往用不上的权力,例如当地的军事管理权,兵员调度权。

国家一旦出现变动,皇帝能够直接命令“知县”采取行动,取代“县令”手中的一切权力,从而控制住地方。

这样看起来,“县令”仿佛活得很憋屈,但实际上“县令”才是一县之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知县”干几年就被调回中央任职了,但是“县令”却会一直干下去。

他们熟门熟路,负责当地的行政、司法裁决、征收赋税、教育民众等具体工作。

因为他们所做的都是贴近劳苦大众的具体工作,所以基层经验丰富,拥有着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知县”是远远比不上他们的。

他们的晋升也不同于“知县”,“知县”大多是自幼饱读诗书的书呆子,调回中央之后,大多数也是在文职工作中耗尽一生。只有个别能力突出的,才会被皇帝看中,赋予实权工作。

“县令”通过业绩考核,可以晋升为更高一级(州、郡、府)的行政长官,手中一直牢牢掌握着当地的行政管理权。

这样的实权,自然能够获得巨大的好处,即使被京官牢牢地监控着,又有何妨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知县和县令合并

到了明朝,出身贫农的朱元璋再次进行官员体制改革。

他深知基层百姓的疾苦,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官场舞弊案,他就下决心缩减官员的数量。

他看到“知县”和“县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力交叉,而且他又深信自己的朱家人能够控制好江山。

他就把“县令”这个职务取消了,只留下了“知县”作为基层单位的管理者。

而且他又重新开启了消失了上千年的分封制,把自家的大朱、小朱、小小朱分封到地方去。

这些王爷们没有行政司法权,但是却拥有一定的监督权,又变相地拥有了原来“知县”的部分权力。

又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直到清朝灭亡,“知县”才被“县长”这个新名称所代替。

无论是“县令”还是“知县”都终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文标题: “知县”和“县令”有什么不同?别看一字之差,两者其实天差地别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8815636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标签: 知县 县令 嬴政

料友留言(数量:9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399 2022-08-06 23:12
县长
料友:神经蛙 2022-08-07 00:52
实际就是县委书记罢了
料友:规划好 2022-08-07 04:02
乱写,知县和县令是每个朝代对一县最高官职的称呼不同而已。哪有什么一字之差。
料友:用户q6mu10f 2022-08-07 10:16
告诉你吧,小编,知县全称″知X县事″,级别比县令要低,权力也不如县令大,后来二者才合二为一,统称县官。
料友:老资料网友399 2022-08-07 11:49
县长与县委书记
料友:钻石 2022-08-07 17:20
越长大,书读的越多,认知越多,就越认可秦始皇。
料友:用户dwboqxz 2022-08-07 19:14
一正一副,正的是外地的,副的是本地的。
料友:清风 2022-08-08 16:21
胡说八道,知县就是县令,每个时代的叫法不同而已
料友:用户6lwqsye 2022-08-09 16:02
一个是县委书记,一个是县长。
相关文章
八路军撤退时,发现士兵在路边小解,杨成武立刻说:前方有埋伏
“那是谁的士兵?怎么这么不懂纪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敢在路边上撒尿?”1939年11月的一天,一支十几个人的八路军小分队,正沿着一个小村落的下路向南疾进。突然之间,一个人轻轻地挥了一下手,大家都立刻隐蔽了起来。此人指着前面的一个人影,向自己
标签杨成武,八路军,日军,阿部规秀,晋察冀
纵观历史-台湾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领土的?
这几天一直持续火热的话题就是美国国会众议院长佩洛西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严正干涉窜访中国台湾,极大的伤害了中美人民的感情。佩洛西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么有多少人知道台湾的历史,和台湾是如何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呢?在历史
标签台湾,佩洛西,澎湖,澎湖巡检司,郑成功
唐绍仪:中华民国第一总理,被女婿坑惨,蒋介石以为投敌而被误杀
1938年9月,在上海福开森路的一座花园洋房门口,潜伏着几名国民党军统特务,他们的身上时刻带着已经上了膛的手枪,眼神一直在盯着这座花园洋房的大门打开,等待着里面的主走人出来。可是,一连好几天过去了,军统特务们却始终都没有等到他们要等的人出来
标签唐绍仪,蒋介石,上海,谢志磐,军统,赵理君
曹操麾下的八大谋士,都为他提供了哪些计策助他成就大业
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各地诸侯趁势而起,曹操也抓住时机趁势而起,在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曹操麾下网罗了一大批的谋臣武将,可谓是人才济济,这一点刘备的蜀汉阵营和孙权的东吴阵营都不如曹操。正是这些谋士们出谋划策,武将们征战四方,曹操才
标签曹操,谋士,荀彧,袁绍,刘晔,南阳,司马懿,河内郡,淮南,颍川,贾诩,郭嘉,许攸,建安,荀攸,程昱
统一的大业
公元1210年,正月。85岁的南宋诗人陆游,一病不起。临终前,他给儿子们写了一首遗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死了,一了百了,但我还是会心痛,痛心看不到国家统一。如果有一天,朝廷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
标签大业,南宋,陆游,宋朝,北宋,秦朝
雍正王朝:隆科多已是重臣,为何还要和八爷党一起向雍正逼宫?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的一生犹如坐过山车般大起大落,从最初的落魄去卖宝刀,到中途的位极人臣,稳坐权力中枢,再到最后的沦为阶下囚,可谓一波三折。究其原因,其实与隆科多本身的赌徒个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剧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桥段把隆科多好赌的个
标签雍正,隆科多,佟国维,雍正王朝,康熙,胤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