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明知养廉银不能“养廉”,为何还要推出?

作者:赵立波

雍正即位后,面对大小官史贪赃枉法,吏治极端腐腐败,十分焦灼。1723年,也就是雍正元年,山西巡抚诺岷向朝廷提出了“养廉银”制度,这一“高薪养廉”的制度立即得到了雍正的同意和支持。“养廉银”制度出现了。

雍正朱批

一、清朝官员的官俸太低,由此不得不进行一次大普调。

北魏时期有“以酬廉吏”的尝试,宋代有“给赐过优”的待遇,明朝实行“量增官俸”的措施,到了代,又被称为“养廉银”。

清朝实施养廉银的出发点就是朝廷认为官员们之所以贪赃枉法,是因为他们的俸禄比较微薄。《大清会典》卷二一记载的“文职官之俸”条如下“一品岁支银一百八十两,二品一百五十两,三品一百三十两,四品一百五两,五品八十两,六品六十两,七品四十五两,八品四十两,正九品三十三两有奇,从九品、未入流三十一两有奇。”此为基本工资,称“正俸";而“京员(中央机关和京城地方官员)例支双俸”,即在基本工资之外加发同样数目的津贴,称“恩俸”:此外“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大学士、 六部尚书侍郎加倍支给”,称“俸米”;三者相加,就是清朝官员的官俸了。由上可知,即使是清朝的封疆大吏、一品总督, 年俸也不过一百八十两银子,而七品知县的官俸折合每月只有三两七钱银子。这样荒唐的“工资”大约只能养家糊口,但作为一个朝廷官员,如果只是能够养家糊口,勉强度日,在任何朝代都是说不过去的。

雍正画像

清代进士何刚德在其《春明梦露》说:“一般大臣坐的都是四人抬的轿子也有大臣坐车的。但这只以贫富论,不以官职分。如果大臣坐轿,必须要八个人才好,因为可以轮班倒。路途遥远,还必须在后面跟随一大板车,倒班的人坐在上面休息。这样下来,一年费用,至少非八百金不可。坐车的花费要比这省一倍,许多京官都喜欢坐车,因为省银子。”

何刚德任京官十九年,最后做到五品郎中,他后来说,自己刚到京城做官时,都雇车而坐,几年后才以二十四金买一骡,雇了一个仆人。后来因为公事较忙,又买了一骡子,一个月要之出十金,里是这样的生活,“在同官汉员中以算特色,盖当日京官之俭,实由于俸给之薄也。”

五品官员年俸银百十两、米六十斛,这百二十两银子刚好付每月十两的骡马费,何刚德一家的生活,六十斛米又如何能够维持,势不能不于官俸之外另行设法。

清代官银

《春明梦录》也多少透露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如云:“京官官俸极薄,所赖以挹注着,则以外省所解之照费、饭食银,堂、司均分,稍资津贴耳。”讲到他自己,则“有印结银,福建年约二百金左右(他在史部分管福建),有查结费,与同部之同乡轮年得之,约在印结半数,此外即饭食银也,每季只两三金耳,得掌印后,则有解部照会,月可数十金,然每司只一人得之,未得掌印,则不名一钱也。”

何刚德之所以,“在同官汉员中已算特色”,就是因为他“得掌印”的缘故。那么可想而知,那些没有“特色”的官员是如何度日的。

清朝的各级官俸到底低到什么程度,可以与各朝的官员俸禄做一个对比。明朝官员的俸禄就已经很低了,但与清朝比仍然是比较高的。拿一品来讲,明朝正一品官的俸额为清朝正一品官的二点七倍,明朝最低的正九品官俸也为清朝正九品官俸的一点三倍。若同唐朝的官俸相比,清朝官俸之低难以让人想象。经推算,唐正一品的俸额为清朝的五倍,唐最低的正九品官的俸额也是清朝的将近四倍。

喜好读历史的清朝皇帝们不会不知道自己官员们的薪水之低,也对贪污现象有了“本质”的认识,这种“本质”认识让他们做出推行“养廉银”制度的决定。

二、养廉之资从何而来?羊毛出自百姓的身上。

那么养廉之资从何而来呢?皇帝们绝对不会自己掏腰包,更不可能取自于民间,增加人民的负担。倘若取之于民间,正于朝廷推行养廉银制度本意相​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相关文书

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的养廉银资是从“耗羡”​中来的。当时,凡是州、县官,主要靠征收钱粮是时进行盘剥。钱粮就是田赋,最初征收实物,后来改成“折色”,即征收银子。无论征收实物或银子,都有一种“耗羡”陋规,所谓“耗羡”即指在征收银粮时,以弥补损耗为由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倘若是银子,就是指将碎银熔成银锭子时所受的损耗。

一般情况下,征收的银两中,每两加征四至五钱作为火耗,粮一石加征二升到一斗几升,整个州、县总量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实际上这笔耗羡并不归公,完全入了州、县官的私囊,成为公开的、照例的好处。由此可知,这所谓的“耗羡”​实际上是地方官借耗损之名,而征收的一种在各种杂派中最苛重的一项的附加税罢了。

推行养廉银的同时,雍正也推行了“耗羡归公”​制度。他谕令各省把原来被大小官员贪污的耗羡银两全部提解归公,上交藩库,并从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养廉之资。这部分银子并不是随意发放的,而是按照官员的官职高低、政务之繁简、地方之冲僻以及耗羡之多少来决定。这种做法可谓是“厚俸以养廉”而不是以往的“俭以养廉”了。官员们领取了养廉银,不许再有乱收胡收之举,否则就要受到严惩。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清代高级官员薪俸表

实行“厚俸以养廉”​制的结果,化私费为公款,将原来的对百姓的侵夺银两变成了制度化的合法收入,各种陋规大受压制,民众负担大为减轻。雍正这种做法被史学家们大为赞赏。

清朝推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至少对雍乾二朝发生了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史治稍得澄清:​二是理足国帑:三是百姓减轻了负担。在那一段时间,社会矛盾比较缓和,局势也较为安定。但乾隆后期,这种情况便不存在了,官员们愈发“放肆”起来,贪污现象更加严重。

三、“养廉银”到底能不能净化清代官场?答案是否定的。

实施“养廉银”制度后,在外官员其数额往往超过正俸几十倍,而京官是没有这个“额外”收入的。提出“养廉银”山东巡抚诺岷的养廉银一年高达三万一千七百两,为原俸的二百零四点五倍。河南巡抚田文镜亦达二万八千九百两,为原俸的一百八十六点五倍。正俸遂微不足道了。

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就是同为总督,有的高者可达二万二千两,而有的却只有一万三千两,同为七品知县,养廉银也有四百两至二千两之别。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雍正书法

这种差距让许多官员心里觉得不舒服,所以,他们仍旧在钱粮上打主意。他们可以借口银子成色不好,也可以借口粮食质量不好,而任意敲诈勒索,而且田赋可以用钱交纳,经手官员就任意把钱价压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市价二千文合一两银子,他们可以定为两千五百文合一两;田赋上缴有一定数量, 通常缴到八成就算完成了任务,如果有水灾、旱灾明明收成是七成,却以五成来报,农民实际田赋不少缴。多收的银粮都到州、县官和他们爪牙的腰包里了。

由于乾隆本人对“养廉银"制度推行的不认真,他又是个喜欢铺张浪费的人、开销不断增大,国家财政不敷,只好转向加摊派、兴捐献上。在摊派、捐献中,各级官员层层加码,各有截留,贪污之风又再刮起,腐败现象再度从上而下遍及各级官员。乾隆虽也多次惩办贪污,但都是阵发式的措施,过后又起,难以阻止腐败的燎原之势。“养廉银" 制度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它只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与特定的历史人物(雍正)那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过后,它便凋敝了。

本文标题: 雍正明知养廉银不能“养廉”,为何还要推出?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8729286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2条)

料友:果核 2022-07-29 17:58
我也期盼着高薪养廉
料友:春天到天气回 2022-07-30 17:24
法治法制法致
相关文章
49岁的左宗棠还只是个师爷,为何只用了4年时间,他就成了封疆大吏?
左宗棠能够在晚清横空出世,还真的要感谢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大家或许对左宗棠起家之前的人生履历不是很了解,我们可以简单看一看。左宗棠的老爹左观澜,是湖南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左宗棠在书香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小时候读书非常厉害。16岁那年,在长沙府试
标签左宗棠,太平天国,曾国藩,湖南,洪秀全,张亮基
名将施琅两次降清的原因
1645年(南明隆武元年)七月,南明隆武政权此时名义上仍然保有福建、江西、两广、湖广、贵州、云南等七省之地,隆武帝将行在设在福州改为福京,踌躇满志的隆武帝朱聿键欲让福建实权人物郑芝龙兄弟率军西进,援助江西建昌被围明军,并籍此打通与湖广的战略
标签施琅,朱聿键,郑成功,黄道周,湖广,郑芝龙
365年前 那场令人唏嘘的江南科考案
《南围放榜图》吴兆骞顺治帝顾贞观纳兰性德顺天府贡院及考棚 365年前,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丁酉舞弊案,是中国自有科考以来史无前例的大案巨案。20岁的顺治皇帝亲自上阵打大鱼小鱼,主考官、同考官总共20人全部斩立决,新举人们全部用
标签江南,吴兆骞,顺治,方章钺,钱开宗
石达开抢渡大渡河失败,32岁被凌迟处死,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同治二年(1863年),文武兼全叱咤风云的石达开因抢渡大渡河失败,带着无穷的遗憾甘愿以“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舍命保三军,只身前往清军阵营。不料中了敌人的计策,于6月27日,32岁的他在成都被凌迟处死,也牺牲了他的广大将士。在历
标签石达开,泸定桥,大渡河,清军,成都
全人类都知道金三角是毒窝,为何一直不派兵剿灭?
臭名昭著的金三角,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毒品发源地,也成为暴力犯罪的滋生、不法分子窝藏的乱土。毒品的危害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提倡禁毒。那既然如此,为何人类能长期容忍金三角这样的存在,而不派兵一口气将其剿灭呢?金三角
标签金三角,三国
明朝的十大忠臣良将都有谁?他们都曾做过什么贡献?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明朝时候的十大忠臣良将,看看是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大臣.第一位名叫于谦,他在永乐十九年的时候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一开始,他的仕途是比较顺利的,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让自己成为了明宣宗朱瞻基的身边的红人。几年后,朱瞻基意识到于
标签明朝,于谦_历史人物,朱元璋,朱棣,刘伯温,张居正,徐达,思想家,戚继光,李贽,王守仁,袁崇焕,方孝孺,海瑞,明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