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留下四位大将可防朱棣,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建文元年,大明朝刚刚完成权力交接,结果北平一声炮响,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大明朝再起风云。

在这场大动荡中,燕王朱棣初始只有800人,其所辖之地不过北平一隅。反观朝廷,前代洪武大帝常备军近八十万,军户预备役能扩充至百万,并且拥有江南江北所有赋税。

但就是这么差距悬殊的战争,却以燕王朱棣获胜告终。每每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总是归结于洪武大帝屠杀武将,致使明帝国无将可用,所以百万大军如同无头苍蝇。而且从史书来看,朱棣一路追亡逐北,明朝似乎还真没什么能打的将领。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真的把武将杀光了,没有留下一个种子吗?

众所周知,洪武皇帝是历史上最别扭的一位帝王,他是诸多帝王中真正心系百姓的人,但同时也是最不讲体制规律,只知道以力证道的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洪武四大案,前两个为了反贪所进行的郭桓案与空印案,虽然本心是好的,但是却将整个文官体系杀了个干干净净,以至于朝堂人数大减少。

而在打压的文官之后,武将集团又崛起,于是洪武帝又开始疯狂的打压武将集团,这就有了四大案中的另两大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

在这两个大案件中,仅存的文官老臣被灭,新崛起的武将勋贵也被杀得一空。除了少数几个武2代以外,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名将名相们,早已被带入尘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等到建文元年朱允炆上台之时,硕果仅存的名将居然只剩下了耿炳文一个,而且此人的特长就是防守。

所以,在看后来的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以后起之秀打遍,明朝无敌手,而且每次都是10万破20乃至于50万,我们总会感慨,都是朱元璋好心办坏事,导致他的孙子无将可用,空有百万大军,只能徒呼奈何?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的确从前后的因果关系来看,建文朝的崩溃,朱元璋要负有很大的责任。但我们也不能全怪朱元璋,因为这位老人在当时的背景下必须要拔草,而且他也并没有给建文帝留下武将。

从史料记载来看,洪武皇帝应该至少留下了4个非常能打的名将,虽然他们的名气可能不是很大,但对付燕王朱棣却绝对绰绰有余,更何况是背后拥有将近百万军队。那么是哪4位名将呢?

其一,徐辉祖。回顾燕王朱棣的崛起历史,个人以为,燕王朱棣最头疼的人物绝对要属徐辉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根据明史记载,徐辉祖在燕王朱棣的崛起路上,至少有三次让朱棣走向崩溃。

第1次是燕王朱棣害怕进京,所以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同去祭拜朱元璋。多数学者认为,朱棣此举绝对是昏招。事实上,徐辉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坚决认为,高阳王朱高煦是一位名将,朝廷一定要将其解决掉。而且不管局势怎么变化,一定要控制三位王子,这样就会使得朱棣无法起兵。假如我当时能成功,那么毫无疑问,朱棣在起兵的路上,一开始就被扼住了咽喉。可惜,没成功。

第2次是燕王朱棣装病,在家里图谋造反。当时,燕王朱棣以为自己做的面面俱到,没有人知晓。但谁都没有想到,徐辉祖居然通过和自己姐姐的联系,早已发现了燕王朱棣的一切举动,然后随时报告中央。这才有了后来北平布政使要一纸诏书,捉拿燕王及其属下的惊险时刻。但还是失败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3次则是耿炳文溃败和灵璧大战高潮时。朝廷30万大军崩溃,徐辉祖凭借惊人的实力,保存了大军完美断后。灵璧大战时,燕王朱棣一路高歌猛进,但就在他狂飙突进之时,结果撞上了徐辉祖的运粮部队,然后被打的头破血流,自己差点丧命。

可以说,徐辉祖绝对是燕王朱棣最大的对手,而且朱元璋早就对他非常看好,在洪武朝的时候就安排他带兵打仗。但可惜,如此人物却只能断后以及押运粮草,白瞎了这么一位名将。

其二,耿炳文。虽说此人在历史上名声极其差劲,主要是他带着朝廷的第1波军队,居然被燕王不到10万人的部队打垮。所以朝廷唱衰他,历史学者笑话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耿炳文是唯一当年在众星云集的时代,拥有属于自己高光时刻,并且活下来的名将。

别看耿炳文打的不行,但人家耿炳文在守长兴城,不管对手来多少人,都能够以少量军队岿然不动。而且,在30万大军被击溃以后,他依旧能够快速收拾残兵败将与燕王朱棣展开拉锯,并且岿然不动。

客观的评价,耿炳文是最牛的守将,但建文帝不会用人。而且,假如不把耿炳文给换了,凭燕王朱棣那10万人,连打一个4万人的残兵城池都搞不定,耿炳文完全可以凭借莫大资源消耗到朱棣崩溃。但可惜,建文帝抛弃了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其三,盛庸。从历史时间线来看,盛庸也是被朱元璋看好的将领,只不过当时牛人太多,而且,盛庸的确是一个后起之秀,所以他在洪武皇帝时期,只是一个都指挥使。

但是,此人能够跟着耿炳文,成为他手下重要的都督将领,那么毫无疑问,此人是被寄予厚望的种子选手。

事实上,这位种子选手,在与燕王朱棣的大战中,也是屡次爆发高光时刻。例如李景隆50多万大军崩溃时,盛庸和铁铉大人死守山东,三个月不落,而且转瞬偷袭燕军,导致燕王朱棣损失惨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之后,两军进入拉锯阶段,盛庸又凭借自己对火器的重视,直接打乱了燕军的骑兵阵型,而且通过计谋让燕王朱棣陷入重围。可惜,燕王朱棣魅力太大,所以众人纷纷赶来抢救。但即使如此,盛庸还是在大乱之中杀了谭渊,宰了张玉。而这两人分别是燕军的第一和第三号将。盛庸之能,简直逆天。但可惜,碰上了个无能的主将,结果只能悲剧。

其四,宋晟。宋晟也是朱元璋时期一代后起之秀,当年老朱就曾经让他平乱广西,后来又和燕王朱棣一起搞定漠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可以说,如果要说边疆地区的名望,燕王和宁王真不一定比得上宋晟。但就是这么猛的人,结果因为和燕王朱棣有勾连,然后被排除局外。

因此,结合以上历史来看,朱元璋的确杀了很多名将,但是他又留下了很多种子,这些种子也差点灭了朱棣,或者有能力灭朱棣。但可惜,朝廷有人却不用,结果才变成了所谓的无将可用的悲剧状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标题: 朱元璋临死前,留下四位大将可防朱棣,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8571635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964 2022-07-07 22:35
小编应该写一篇重生明朝之类的小说
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谥号文正的大臣?他们是否都是实至名归?
文正,这个谥号很了不起,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绝对是王朝的栋梁之才。其实文正原本叫“文贞”。在宋朝之前,一直都是这么叫。 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名叫赵祯,为了避讳他的名字,所以才将“文贞”改成了文正。不过没关系,意思大体上差不多,而且读起来
标签文正,谥号,李世民,陆象先,宋朝,魏征
南明灭亡后,郑成功为何不扶持逃往台湾的宗室当皇帝?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名将,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郑成功并没有跟随父亲,而是率领郑芝龙旧部继续在东南沿海抗清。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可惜实力不济,被清军击退,最后只得退守厦门、金门。但
标签延平王,南明,台湾,朱明,朱由榔
他的官为何越做越小,还被三次羞辱,最后干脆投置闲散,抑郁而终
大家都知道,黄埔一期学生中,有个流传最广的说法: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在后面战争中,这句话几乎沦为了笑柄。 贺衷寒一开始是复兴社创始人,后来因想独霸复兴社,加上西安事变附和何应钦,被弃之不用。 李默庵在1946年苏中战役中
标签胡宗南,黄埔军校,贺衷寒,李默庵,蒋介石集团,戴笠
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真的被李自成用鹿一起炖着吃了吗?
撰文|赵立波 崇祯十三年冬(1640),李自成对万历皇帝最为溺爱的三儿子福王朱常洵封地洛阳发起进攻,在俘获肥头大耳三百多斤体重的福王后,李自成斥责他说:“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分发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命令左右把他拉下去痛
标签明神宗,万历,福王,李自成,朱常洵,王锡爵
满朝文武死于同一天,京城各门排队出殡,这个王朝最黑暗的一天发生了什么?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这是史学大佬司马光写给古都洛阳的一句诗,只有真正深刻了解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苦难,才能写出如此深刻经典的千古名句。 而司马光无疑就是读懂洛阳的人。 洛阳城北有一座绵延几十公里的邙山,横亘于市区和黄河之间,
标签洛阳,北魏,尔朱荣,胡太后,孝明帝,六镇
卖断货,被盗版!“马踏飞燕”文创团队发声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神马来了”IP系列下的铜奔马文创产品在网络爆红,相关产品销售一空,掀起了大众的讨论热潮。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联系到甘肃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团队,挖掘“马踏飞燕”玩偶走红背后的故事。 “铜奔马文物正面也是咧着嘴的
标签崔又心,铜奔马,文创产品,文化创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