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有六个兵团撤到台湾,兵团司令后来怎样

大家都知道,1948年8月,国军决定恢复原来的军、师两级番号,并组建以兵团为主的机动力量和以各绥靖区为主的防御力量。

其中,番号为数字的兵团有二十二个,编为1—22兵团。无数字编号的兵团全为西北马家军所部,即青海兵团、宁夏兵团以及为了反攻咸阳临时组建的海固兵团。

然而,自三大战役后,国军基本上丧失了抵抗能力,这些重建或新组建的兵团要么全军覆没,要么起义,每个兵团都有被歼灭后重建的历史。据统计,二十二个有数字番号的兵团先后组建了四十六次,平均每个兵团重建两次以上,最牛第四兵团重建了四次。也可以说,国军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一共组建了四十九个兵团(含马家军三个兵团),兵团司令的头衔可以说已经不怎么值钱了。

这四十九个国军兵团在我军打击下,能撤离大陆到台湾的所剩无几,笔者通过查阅一些有限的军事资料,认为国军有第一、第四、第八、第十八、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等六个兵团(含重建)能保留建制成功撤到台湾。

这六名兵团司令官,笔者也认为算是国军中的人精,能带部队逃过我军雷霆万钧之打击全身而退,这本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具备的。

第一个说说第一兵团。比较幽默的是,作为编号为一的兵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起义了两次。第一次是郑洞国在长春起义,第二次是陈明仁在长沙起义,这算是老天爷给老蒋开的天大玩笑。

但陈明仁起义时,第一兵团不少部队受蛊惑叛变,计有第71军部和第87师、第88师;第14军军部和第10师、第62师、第63师1个团;第100军第19师两个团、第197师一个团,共4万人。

正为陈明仁起义而焦头烂额的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大喜过望,任命国防部次长兼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国军宿将黄杰为司令官。

黄杰,熟悉抗战兰封会战的读者也很熟悉此人了,他是老蒋宠臣爱将之一,但能力就很一般了。

黄杰,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分配到黄埔军校教导团任侦察队排长,起点不算高,可后来进步速度令人咂舌,并不是浙江人的黄杰为何升迁如此迅速?原因在于黄杰救了老蒋三次。

第一次是东征时,老蒋因指挥失误被陈炯明围攻,黄杰冒死前来报信,之后,陈赓大将背着老蒋撤退,掩护他俩的还是黄杰和他的侦察队。因此功,黄杰火线提拔为连长,毕不到两年就升任营长。

第二次是济南事变,日军蓄意在济南闹事,袭击我军,老蒋下令撤退,时任第二师第七团团长的黄杰率部掩护校长撤离济南。到济南城外后,黄杰不放心老蒋安危,亲自站岗,给老蒋留下了深刻印象,半年后升任第五旅旅长。

第三次是中原大战,老蒋指挥第二军团轻兵冒进,误入冯玉祥包围圈,第二军团全线崩溃,在柳河车站指挥作战的老蒋也被西北军威胁,多亏了黄杰和韩练成各率步骑兵救驾,因此功,黄杰在两年后升任国军嫡系——第二师师长。

可惜,黄杰本人军事指挥能力实在太水。抗战时期,校长和薛岳决心集中重兵在兰封围歼冒进的土肥原师团(第14师团),当薛岳指挥东集团12个师在兰封一带奋力拼杀,缩小包围圈时,黄杰指挥的第八军却轻易放弃外围重要据点商丘,使前来增援的日军16师团威胁国军侧背,兰封会战功败垂成。此战过后,黄杰就被校长闲置,调任成都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

六年后,黄杰再次复出,出任第六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副司令,滇西反攻时靠宋希濂捞了不少战功。反攻胜利前夕,黄杰却状告宋希濂谎报军情,导致宋被调离,黄杰如愿以偿接任集团军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黄杰又一次被闲置,任中央训练团教育长兼军官训练团教育长。到1948年8月才复出担任国防部次长兼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陈明仁起义后,白崇禧以叛逃部队为基础重建第一兵团,黄杰接任第一兵团司令官。

但黄杰水平实在太臭。一战衡宝,被白崇禧当成偏师的第一兵团损失了100军全部和14军62师。二战广西,第一兵团拼命南撤,还是被四野39军追歼了71军和重建的14军62、63师。撤越部队保存比较完整的只有14军10师和兵团部直辖部队,加上第一兵团散兵,共六千人。

抵达越南后,黄杰积极收拢其他兵团的散兵、眷属、百姓、地方警察、游杂人员等,总计达三万三千四百人。

然而,当时越南实际统治者是法国人,法军对这批流亡官兵和百姓并不友好,没多久,官兵百姓被法国人关进金兰湾和富国岛两大集中营看押。到1952年10月,国军和法国人达成协议,分几批撤出在越人员。

黄杰回到台湾以后被称为“海上苏武”,历任台北卫戍司令、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台湾警备总司令等职,1960年晋升一级上将,可以说迎来事业第二春,1996年在台北病逝。

第二个说说第四兵团司令沈发藻。

沈发藻,江西大余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毕业后分配到第一师,从见习排长一直升到国府警卫第一师团长。一二八事变前,国府警卫第一师改编为87师,升任87师261旅522团团长,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战功赫赫。1934年2月调升第87师259旅旅长,参与镇压福建事变。

抗战时,沈发藻升任87师副师长,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并在淞沪会战中火线升任87师师长,算是国军中少有的打满淞沪、南京全场的师长之一。1939年5月26日调升第二军副军长。11月调任中央军校第8分校副主任,之后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到1944年2月才短暂调任暂二军军长。

抗战胜利后,沈发藻再次离开部队,历任中央训练团干部总队总队长、陆军总司令部编制训练署署长、陆军装甲兵编练总处处长、国防部部队动员复员厅厅长。解放战争后期才再次复出掌军,任第3编练司令部(辖第23军、第70军)司令官,驻扎江西。

1949年5月,第三编练司令部改编为第4兵团,沈发藻仍任司令官。此时,后到江西的胡琏为了重建十二兵团,在江西省主席、土木系战友方天的鼎力帮助下抢了不少师管区的兵源,引起沈发藻严重不满,沈发藻甚至和黄埔老学长、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大将联系(陈赓曾任黄埔二期入伍生连连长),打算起义。

然而,沈发藻起义有个条件,要求我军先打国府江西省政府驻地吉安,帮助他消灭方天,但陈赓没同意,先打南昌,沈发藻认为我军“没诚意”。加上老长官顾祝同的劝说,沈发藻打消了起义的念头,率部从江西撤到广东,再撤台湾,第四兵团保存较为完整,两个军仍有两万人。

到台湾后,沈发藻历任台湾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73年2月4日病逝于台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三个说说第八兵团司令官、冯玉祥十三太保、西北军五虎之一的刘汝明。

刘汝明,河北省献县人,家境贫寒,为了养活弟弟妹妹,刘汝明于1912年元月到景县去投军,投的是陆建章组建的左路备补军,所在营的管带就是著名将领冯玉祥。

入伍后,刘汝明从文书做起,在军中一路升到冯玉祥警卫旅旅长、第十师师长。北京政变后,奉冯反目,奉军大举进攻南口,刘汝明指挥所部和佟麟阁的十一师浴血奋战四个月,最后全身而退,成为冯军中保存完好的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后,刘汝明的第十师又一马当先,击败了包围西安的镇嵩军刘镇华所部,冯玉祥赞叹道:孤军当南口之险,走马解西安之围!

西安解围之后,刘汝明历任西北军第二军军长、第二集团军特务师师长、第10军军长。中原大战时任第5路军总指挥,率领3个军出潼关增援,被围鲁山,经过激战突围,北渡黄河进入山西。冯玉祥下野后,败退到山西的冯军残部被张学良收编,整编为第29军,宋哲元任军长,刘汝明任副军长、暂二师师长。

长城抗战时,刘汝明率暂二师在罗文峪与日军拼杀,力挫日军多次进攻,生擒敌指挥官3人,杀敌1000余人,因功劳晋升为中将。1936年6月任察哈尔省主席兼保安司令、143师师长。

抗战时期,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143师扩编为第六十八军,刘汝明任军长,参加了平津抗战和徐州会战,并在徐州会战中担任殿后任务。1943年3月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刘汝明部队不断遭受解放军的打击,不过刘汝明打仗也非常滑头,指挥的第八兵团辖55军、68军、96军,在淮海战役中增援黄维兵团,不算特别积极。渡江战役时,刘汝明第八兵团奉命守备江防。刘汝明早料到长江会被突破,提前做好的跑路的准备,渡江战役一开始就撒开脚丫子南逃,从江苏一路逃到厦门,再从厦门逃到高雄,全军仍有1.6万人,其中西北军班底的55、68军有5600多人。

到台湾后,第八兵团各部除96军外一律被撤编,刘汝明也因厦门防御不力被撤职,从此郁郁寡欢,1975年4月28日在高雄病逝。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四个说说这六个人中最为有名的兵团司令——第十二兵团司令官胡琏。

一提起胡琏,读者都很熟悉了,什么“对阵我军没有败绩、十个西北王(胡宗南)抵不上一个金门王(胡琏)”等,胡琏也的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国军将领。

胡琏,陕西华州人,早年从家乡高小毕业后投国民军担任文书,1925年到广州投考黄埔四期,毕业后历任国军第二十师排,连长。1928年12月对胡琏来说是人生最大转折,因治兵严谨被陈诚看中,调到十一师第六十一团连长,从此成为土木系的一员干将。

在中原大战、与红军作战中,胡琏逐渐崭露头角,历任十一师营长、十一师六十六团团长。淞沪会战爆发后,胡琏率六十六团参与整场会战最惨烈的罗店战斗,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又组织机枪火力网封锁日军前进通道,胡琏甚至亲自跃出阵地与日军进行肉搏,一昼夜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因功升任第六十七师一一九旅旅长。

1939年后,胡琏率部开赴湖南,先后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枣宜会战,在当阳与日寇激战一周,重创敌军,1941年调任福建预备第九师师长,1942年调回第十一师师长。1943年,胡琏率十一师与日寇血战石牌要塞,甚至写下了“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绝命书,杀退了日军进攻(但十一师参谋长赵秀昆晚年回忆此为捏造),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并晋升为十八军副军长。一年后正式成为土木系主要干将——十八军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18军整编为11师,胡琏任师长,在章缝集、南麻击退了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进攻,并谎称大捷。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整十一师奉命尾追,在大别山一带给我军带来不小伤亡,升任整十八军军长。

1948年9月初,国民党军队取消整编军番号,恢复原来的军师番号,原整十八军的部队并入新组建的第十二兵团。可校长却让书呆子黄维任兵团司令、胡琏任副司令。胡对此大为不满,以父亲病重和医治牙病为由,请假离开部队跑到武汉。

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被围,校长又想起了胡琏,将其空降到双堆集协助黄维指挥作战。12月15日,我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胡乘战车冲出了重围。

1949年2月,胡琏被任命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第十二兵团司令,在老战友、江西省主席方天的支持下,十二兵团很快就组建了18、19、67三个齐装满员的军,总兵力达9万人。1949年10月25日增援金门,给我军登陆部队带来不小伤亡。后一直担任金门防卫司令,曾指挥偷袭南日岛战斗,占了一些便宜,但在东山岛战斗中被我军击败,损失三千多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958年冬,胡琏调离金门,历任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驻南越大使、“总统府”战略顾问,并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1977年6月22日因患心脏病在台北逝世。

第五个说说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刘安祺。刘安祺,山东省济宁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编入教导团突击队,参加东征,历任见习排长、机关枪连连长、教导师第七连连长、五十八团二营营长、团长,担任校长警卫。1933年2月升任八十七师二六一旅旅长。

1937年8月,刘安祺率部增援上海,参与了淞沪会战,火线提拔为六十一师副师长,撤出上海后调任四十师师长,先后参加了对日兰封会战、徐州会战、灵宝战役等。青年军组建时,太子特地钦点刘安祺调任青年军205师师长、青年军第六军军长,担任陪都的卫戍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刘安祺历任青年军军官训练团团长、七十一军军长,协助陈明仁守备四平街,结果刘安祺因怕死没去四平,躲在新民。四平大捷后反倒升任第七兵团司令。1948年6月,校长电调刘安祺接替王耀武担任济南守备,刘安祺又怕死不去,校长只得改调他去青岛守备,任二十一兵团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

1949年5月14日,刘安祺接到密令,率二十一兵团撤离青岛,调往海南,一月后撤到台湾,在高雄登陆。到台湾后,刘安祺历任台湾中部防守区司令、五十军军长、陆军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第二军团司令官、陆军总司令、三军联合大学校长,1970年晋升为一级上将,1974年退役,转任“中央信托局”理事会主席,1995年病逝于台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最后说说第二十二兵团司令李良荣。

李良荣,福建同安人,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军校教导团工作,后调到第一师,历任上尉参谋、连长、营长、团副,一二八抗战后升任八十八师补充团团长、三十六师二一一团团长,参与镇压福建事变,升任旅长兼泉州城防司令,调充蒋介石侍从武官。1935年后任航空特务警备团团长、中央军校特务旅旅长。

抗战爆发后,李良荣历任第二十七军四十六师副师长、师长、侍从室少将参谋、福建师管区新兵训练处处长。1941年4月,日军侵占福州,李良荣率新兵补充团由邵武急奔闽侯,击溃来犯日军,因功升任八十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李良荣历任二十八军军长、整二十三师师长军长、第九绥靖区司令,曾在苏北、鲁南一带与我军作战。1948年9月调任国防部第一训练处处长,10月被委为福建省政府主席。1949年调任福州绥署副主任、二十二兵团司令,辖二个军驻扎厦门。1949年8月进驻金门布防,10月被任命为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的十二兵团抵达前,由李良荣指挥二十二兵团和我军作战,后奉调前往台湾。

1957年,李良荣退役,赴马来西亚定居,开办大石水泥厂并任经理。1967年6月2日在吉隆坡因车祸去世,终年59岁。

本文标题: 国军有六个兵团撤到台湾,兵团司令后来怎样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8179016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唐家三叶 2022-05-23 02:06
抗日中的国军精锐死的死伤的伤,组建再组建的部队的战斗力哪能与之前的(根本就没得比);具有军事才干的将领本来就少,甚至很多优秀未得晋升(下层军官)在抗日战斗中负伤或牺牲了;即使天才军事家,所领导的部队没有什么战斗力,胜利的希望也是渺茫的。
料友:唐家三叶 2022-05-23 10:51
[生气]没有人发现这个261旅522团团长很熟悉么,然后参加淞沪会战,这不跟雪豹里的周卫国的经济一模一样么,部队番号都一样
料友:唐家三叶 2022-05-24 00:00
第四兵团给江西留下了不少江西台胞
相关文章
开国少将段苏权,授衔仪式上怒撕肩章,逝世后不穿军装入殓,为何
1955年,在中南海礼堂内,全军将领都得到了相应军衔,十位元帅、十位大将等,穿着新式将装,每一位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唯有段苏权将军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在授勋仪式上,他被授予少将,显然,这和他的赫赫战功不匹配,在一众老首长面前,他不敢发作,可
标签段苏权,开国,红军
明朝真定之战:65岁老将耿炳文兵败,“淮西旧将”谢幕
1400年,真定传来战报,13万精兵战败,耿炳文、郭英退守城池,燕王朱棣率兵撤退。消息传来,朱允炆惶恐不安,难道四叔这么能打,爷爷留下来的名将都不堪一击吗?真定之战,南军13万兵马溃败:“淮西旧将”时代已经落幕,新生代的名将初露锋芒,崭露头
标签耿炳文,明朝,燕王朱棣,郭英,朱元璋,真定
1962年,毛主席宴请皇帝溥仪,席间询问:大清的玉玺在哪里
导语:秦始皇的出现结束了战国时期的乱象,而且秦始皇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祖国大一统的皇帝,他的成就是卓越的,作为始皇帝,秦始皇必须要寻找到一个足以证明自己身份,并且让皇帝之位持续传承下去的信物,这就是传国玉玺。 因为传国玉玺是属于皇帝
标签溥仪,毛泽东,传国玉玺,清朝,光绪皇帝,慈禧
民国混世魔女,一生未嫁却有三妻四妾,逼高官给她的狗让座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乏有很多嚣张跋扈、仗势欺人的富二代和官二代。而在民国时期,南京人最害怕的,便是“孔二小姐”。当时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叫你出门碰上孔二小姐。”可见这孔二小姐的凶名,已经在南京城传得沸沸扬扬。那这位“
标签民国,孔令伟,蒋介石,宋美龄,龙三公子,孔祥熙
白崇禧放弃优渥的起义条件,以30万硬抗四野54万,图什么?
1948年11月18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即将开始。给林、罗、刘(刘亚楼)的电报中,有这么一段消息:傅作义经过彭泽湘以及符定一和我们接洽投降,据说称傅投降大致已定。这便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开端,但从最初到和平起义,双方是经历过三次谈判的
标签白崇禧,起义,四野,傅作义,李宗仁,淮海战役
1909年光绪帝被抬过卢沟桥 桥护栏因此被拆除 他一生都没如此威风过
清德宗光绪皇帝,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前任。他一生懦弱无能,几乎都是被各种失败缠绕的经历。 不妨数一数看: 1874年(同治十三年)年仅4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大统,成为光绪皇帝。幼年即是傀儡,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
标签载湉,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