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被我们称为外蒙,那他们叫中国什么?网友:感觉受到了侮辱

这是文章头部

引言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政府对我国国民党政府上项照会,业经奉悉,表示满意,兹并声明苏联政府将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外蒙))之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二战结束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了不平等的丧权辱国条约,其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承认了外蒙地区的独立。所谓“外蒙”也就是指蒙古国,是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区别开来的一种口头称呼,那么我国称蒙古国为外蒙,那蒙古国是如何称呼我国的?

01

要说内蒙和外蒙之间的关系,那基本上可以用“一家人”来形容。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都属于我国的一部分。早在公元1206年的时候,崛起于蒙古草原的蒙古族就建立了蒙古政权,随后对附近的西夏、辽国、金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到公元1259年大汗蒙哥去世的时候,

其疆域已经东到朝鲜半岛,西至欧洲大陆了。

▲忽必烈

公元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大汗宝座导致硕大的蒙古帝国解体,分裂出了几大汗国,现在的外蒙和内蒙仍然在一起。公元1260年到1264年之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激斗数十次,最终忽必烈胜出,建立了元王朝。

元朝、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加在一起组成了蒙古帝国。

▲元朝时期疆域

在元朝统治我国的97年时间里,内蒙地区和外蒙地区都合为一体囊括其中。明朝建立后蒙古族退回草原,在现在的外蒙以北建立游牧政权,不时与明朝争斗,后来几经演变,一直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存在,

终明一朝也没能很好的解决。

02

事情的转折点在17世纪清朝建立以后,由于满洲人和蒙古人之间特殊的关系,在清王朝时期蒙古诸多部落合并统一,并且臣服于清王朝,这样蒙古全境得以划归我国版图,所以我们在看清朝地图的时候就会发现,根本没有内蒙和外蒙之分。之后清朝日益腐败,共和时代到来,

清王朝对于蒙古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弱,蒙古贵族趁机形成独立的态势。

▲旅拍蒙古草原景象

至于称呼上,在我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和其中居民种族的不同都有过变化,他们对于中原汉人的称呼也大都随着中原政权的更迭而变化。只不过这些都是官方层面或者历史记载上的称呼方式。如果你现在到了蒙古国工作或者旅游,

就会发现他们称我国人为“胡扎”,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古代山西通关隘口

蒙古话中的“胡扎”其实是最早山西话中的“伙计”一词,属于谐音的一种演变。为什么会是山西呢?在历史上山西已经属于我国的西北边境,那个时候的新疆、青海等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化,

而且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也很难被征服。所以战时山西是戍边要塞,和时山西是通关贸易的隘口。

03

从清朝开始,中原的商人都会把米、面、布匹、茶叶等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山西,由这里和蒙古人进行贸易,久而久之在蒙古人眼中似乎我国人就和山西人一样了。照理说蒙古人喊我们“伙计”也不错,还有点亲切的意味,但实际上“伙计”演变成的“胡扎”带有一定的讽刺,属于一种蔑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古代集市贸易作图

原来在双方贸易的过程中,有不少非法的商人会官商勾结欺骗蒙古人,什么缺斤少两这种不诚信的事不用多说,

杀人掠货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这给蒙古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胡扎”也从最初合作伙伴的意思变成了无恶不作和不可靠的代名词,就这样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蒙古国民众

如今在蒙古国内我们可以发现“胡扎”应用非常普遍,代指的东西也比较广泛,小到每一个来自我国的商人、学生,大到对整个我国的表述都是用这个词。当然了这完全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和官方是没有关系的。

不过想要改变蒙古人对我国的这个称呼,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结语

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不守法的人,一件不守法的事都会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形象上的巨大破坏,这种在很多人心中不值一提的小事,一旦长年累月的积累起来,就会变成一种思维定式,这显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大家今后出国旅行学习,务必要谨记自己的身份,我们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国家,切勿做出有辱祖国形象的事情。

这是文章尾部

本文标题: 蒙古被我们称为外蒙,那他们叫中国什么?网友:感觉受到了侮辱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809781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付佩然 2022-05-14 14:50
就象习惯把蒙古国称外蒙一样,外蒙区别内蒙。外就有很多种解释啰,伙伴可当朋友解释的。
料友:付佩然 2022-05-16 12:31
不要瞎写,大元王朝西边边境,最多也就刚过额尔齐斯河。
料友:老资料网友638 2022-05-16 23:51
李易莲
相关文章
方志敏如果没牺牲,建国后能否被评为元帅?
方志敏是与毛主席、澎湃齐名的农民运动大王,他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弋阳人,没有出过国留过学,只到过南昌、上海和广州。方志敏出生于1899年,8岁入私塾,读了4年后就辍学帮助家人干农活,17岁才在亲友们的帮助下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21岁时考入江西省
标签方志敏,毛泽东,农民运动,江西,上海,南昌
李德生:毛主席钦点的国家副主席,血战救下邓小平,葬礼堪比国葬
李德生的部队有多么能打?邓小平晚年的时候说过:“王近山手下有‘三剑客’,肖永银、尤太忠、李德生,李德生的部队被称为铁军,他们三位都救过我和刘伯承的命!” 李德生将军的军装照 邓小平提到的这件事情正是当年二野血战汝河的经历,当时李德生担任着
标签李德生,毛泽东,邓小平,刘伯承,陈锡联
朝鲜王室后裔李海媛登基自称大韩帝国女皇,韩国为什么不处罚她
2006年9月29日下午,在韩国首尔希尔顿酒店内举办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活动,在50多名朝鲜李氏王朝后代成员的簇拥下,一名耄耋老妇人坐在象征皇权的龙椅上举行加冕仪式,正式宣布大韩帝国复辟。 这名妇人被大韩帝国皇室协会共同推举为女王,对外代表皇室
标签朝鲜_历史,李海媛,大韩帝国,韩国_历史,女皇,朝鲜王朝
朱瞻基PK朱允炆:为什么前者稳赢后者惨败?
朱瞻基PK朱允炆:一个完虐反王,一个削藩把自己皇位削没了…… 为什么朱瞻基完虐朱高煦、朱棣大败朱允炆呢?我们尝试来分析一下。 一、从小接受教育不同:朱瞻基允文允武,朱允炆偏文,这导致后来朱瞻基能御驾亲征,朱允炆却派了一个给朱棣开城门的李景隆
标签朱瞻基,朱允炆,朱棣,朱标,朱高煦,朱元璋
朱元璋为何不考虑次子朱樉,后者为何惨死,其六子二女结局如何
众所周知,朱元璋一直以来,都将嫡长子朱标视为唯一的继承人。他悉心栽培朱标成才,所有人都知道,朱标的储君之位不可撼动。然而人不敢撼动,天却可以,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悲痛欲绝,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考虑继承人选。最终,
标签朱樉,朱元璋,六子,于洪武,朱标,朱棣,朱允炆,于永乐
朱元璋第十九子:反对朱棣靖难,提三千铁甲入京护驾却坑惨朱允炆
一、让专家错愕的明朝藩王大墓 2005年4月,长沙的蚂蚁山附近,工人师傅正在忙碌施工。突然传来一片惊呼,发现了一座古墓——连忙保护现场,通知相关部门。 很快专家就带人赶来了。经过勘测后,专家非常自信地告知:就凭墓葬这规格,必是明朝藩王的大墓
标签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朱橞,靖难之役,明朝,张妙寿,李景隆,郭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