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愚蠢,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阴谋

项羽乌江自刎的场景一直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多少人为之惋惜,为之意难平。很多人都不解,项羽跟刘邦对峙这么多年,从无败绩,为何仅乌江战败就自刎而亡了。他当时大可以渡江逃难,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为何他这么愚蠢,为了面子选择自杀,让刘邦白白捡了便宜。其实项羽并不是因为蠢,而是这其中有着更大的隐情。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当时秦国灭了楚国,项羽也因此沦为了普通人。但他心里时刻都想要光复楚国,因此勤学苦练,成为了一个武力超群的人。项羽从小就不喜读书,只专注于武学,因此他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是他后期会失败的重大原因。毕竟作为一个当权者,不能光靠武力,还得靠圆滑的处世和谋略,才能让下属臣服自己,让百姓归顺。

但项羽恰恰缺乏了这样的能力,才会被刘邦这个市井小混混捡了大漏。刘邦虽然人到中年都没什么出息,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做人,做事圆滑,拥有一套做人处事的方法。不然他这么一个没背景又没实力的人,如何能招揽这么多的能人异士为他效命,靠得就是他的慧眼识珠和善于用人。

项羽最大的优势,无非是楚国后裔的身份以及他万人敌的武力,既有了名分,也有了能力,几乎是统一天下的霸主最佳候选人。在灭秦起义打响之后,他也迅速拉起了一支队伍,打着复楚的旗号开始招兵买马。而就在他成为最强势力,大家一度以为他是最后的赢家之时,刘邦出现了。项羽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觉得他的队伍是乌合之众。项羽此时胜券在握,心里多少也有点飘了。当范增提醒他设鸿门宴杀了刘邦之时,项羽居然对他手下留情。

当然,这其中也有项伯的通风报信,才让刘邦可以及时逃走。但如果项羽想要杀他的话,即使刘邦有防备也挡不住,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分分钟就能将刘邦杀死。范增为此气到不行,但项羽却不以为然,觉得是范增疑心太重。而项羽不知道的是,错失了这个机会,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项羽因为过于自负,干过的蠢事还不止这一件。好不容易请来了范增,但是却处处不听话,甚至还听信奸人之言疏离他,以至于范增含恨而终。项羽失去了范增,就相当于失去了大脑,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除此之外,还失去了韩信,这么好的一位武将,居然处处受到项羽的压制,以至于他最终倒戈刘邦,成为了打败项羽最大的助力。而这一切都是项羽自身性格缺陷导致的,也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项羽最终兵败垓下,军队只剩下了八百余人,他们拼死突围到了乌江边上。原本乌江亭长已经前来接引,让项羽渡过乌江就能保住性命。毕竟项羽只要活着,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是项羽最终却选择了拔剑自刎,其实他不是蠢,而是发现了刘邦的阴谋。

原本他确实可以逃,自己从没打过败仗,如今却被打得一败涂地,丢脸是肯定的。就算他头脑简单,也不至于不顾自己的性命。而刘邦也知道这一点,一旦让他逃走,那肯定是后患无穷,于是才命人演奏了楚国的歌曲,让寥寥无几的士兵都情难自控,不仅瓦解了军心,还让项羽无地自容。说好的光复楚国,一切都成了泡影,如今连远离家乡追随他的士兵都纷纷战死,实在是无颜回去。再加上心爱的女人也惨死在自己的面前,使得项羽失去了斗志,与其回去苟且而活,还不如现在了结自己,这是他最后的一点尊严。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项羽在历史上留下了“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这样经典的故事,一直让后人为他惋惜。这样的霸主却没能笑到最后,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杀人诛心,不得不说,刘邦确实是个合格的谋略家。

本文标题: 项羽为何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愚蠢,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阴谋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7564859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7条)

料友:秋末 2022-03-30 01:01
发现了啥阴谋?
料友:八戒与白菜 2022-03-30 09:14
他发现了一个什么阴谋?
料友:老资料网友440 2022-04-01 10:51
驴唇不对马嘴
料友:科霖 2022-04-01 11:19
发现了一首楚歌吗?
料友:八戒与白菜 2022-04-01 14:11
像这种怎么举报?
料友:秋末 2022-04-01 19:46
项羽发现了刘邦把他的鞋偷走了,所以他走不了,只能自刎
料友:一生何求 2022-04-02 20:49
项羽算到如果正常死亡,2200年后小编会刨他的坟,所以宁愿自刎也不过江。
相关文章
李隆基一日连杀三子,霸占儿媳,他到底受了啥刺激,为何如此疯狂?
公元736年,大唐最后一位名相的张九龄,被李隆基罢免了。当时的大唐如日中天,所以李隆基的这个决定,没有引发过大震动。但从事后来分析,却是大唐由盛而衰的关键转折点。因为一个张九龄,就压制住了大唐的三大罪人。 第一位是安禄山,张九龄最早认识到此
标签李隆基,武惠妃,张九龄,杨玉环,武则天,安禄山
广州一45岁女护士看报纸,竟发现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是自己的丈夫
1950年5月19日的 《文艺汇》 上发布的一张肖像引起了一位四十多岁的 广东女护士 的注意。 看到照片后这名女护士眼泪当即涌满了眼眶,她一边尽力压制自己的情绪,一边哽咽地不停 说着照片中的男人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李瑞。 围观的人笑着摇头,
标签胡志明,曾雪明,曾锦湘,邓颖超,蔡畅,余博文
这是秦始皇调兵遣将的“虎符”,被郭沫若十块钱就收入囊中
郭沫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同时郭沫若还是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著作如《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等。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 四堂
标签虎符,郭沫若,嬴政,重庆,文物
张之洞:晚清名臣,63岁生了一个儿子乐开花,儿子后来却成了汉奸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他一心支持洋务运动,坚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为当时几近崩溃的清朝带来了一线生机。虽然最终还是没能挽回清朝的败局,但是他的行为鼓舞了很多的政治家和实业家,掀起了办西学、办工厂这样的救国风潮。张之洞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
标签张之洞,晚清,汉奸,张仁蠡,清朝,洋务运动
都是朝廷的一品大员,正一品和从一品究竟有何区别?是正副关系吗
在看史书或看古装剧时,常常看到某某升为正几品或者从几品。这不禁令人疑惑:明明是在同一个官品里面,为什么要用正、从来区分呢?难道仅仅只是区别正副关系吗?可许多同品正、从官员之间并没有正副关系,甚至不在一个机构办公啊!这是为什么呢? 一、官品
标签正一品,从一品,九品中正制,官吏,曹操,陈长琦
康熙口误念错一水果名字,后人也跟着叫错三百年,至今仍没改
康熙作为清朝时期的明君,执政期间亲征朔漠,和善蒙古,平定匈奴战乱;大力发展农业,完善土地制度,兴修水利;治吏亲民,恢复官吏考核制度,允许百姓觐见,下令不允许士兵阻止百姓靠近皇上,康熙的开明治国理念,一直被后人所称赞。 但其实在康熙身上还发生
标签康熙,清朝,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