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遗体如何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后移放中山陵

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操劳,到晚年时,孙中山在积劳成疾的情况下仍昼夜伏案工作,这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也越来越严重。1925年,孙中山病情恶化,年仅59岁的他永远倒在了病床上,一时间举国悲痛、山河失色。

病逝前夕,孙中山强撑着病躯立下遗嘱,嘱托后来人继续革命,并对自己的后事做了简单的交代,人们将在北京吊唁后把遗体移交至南京中山陵埋葬。

此时,孙中山先生遗体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一番曲折后,人们才最终决定将遗体从永久保存供人们瞻仰到用混凝土封固,而这一过程费了一些周章。孙中山一生为理想的事业奋斗,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多大呢?他的后事处理又遇到过什么麻烦呢?

先驱的革命之路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中山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曾在澳门工作,因此年幼的孙中山经常跟随父母在两地之间来往,他也深受两地文化的感染。

稍长些后,孙中山在中美之间辗转学习,他不仅受到了丰富的西式教育,还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孙中山不仅拥有先进的思想,还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情怀。

返回香港后的孙中山主修医学,晚清政府和国家的倾颓被他看在眼里,孙中山开始接触国内一些先进的著作,他渐渐意识到清政府的掌控会使国家陷入万劫不复。

孙中山医学造诣深厚,在当地已经是小有成就的医生,但想到需要有人匡扶危难中的国家,孙中山毅然决定放弃医人的高薪工作,转而开始“医国”的危险事业。

起初,孙中山觉得李鸿章与其他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官员不同,是一位拥有革新思想和能力的人物,于是他主动李鸿章联系,并写下劝谏书,建议李鸿章唯有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救国。

但孙中山始终没有得到李鸿章的回复,他再也没有如愿见到李鸿章本人,反而在进京的路上见识到清朝官员的腐败,孙中山只得黯然离去。

此次进言之路使孙中山发觉清政府已经无药可救,唯一的救国良方是推翻这个黑暗的政府,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于是自1894年开始,孙中山先后创立兴中会和同盟会,历经清政府无尽的追捕和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11年成功发动辛亥革命,并在次年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封建专制。

同志仍需努力

虽然清政府已经成为历史,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残余思想的双重打压,革命的胜利果实遭到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为获得彻底的胜利,重新开始了革命事业。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925年,积劳成疾的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在他去世前,汪精卫和宋子文等人守候在他的病床前,再三请求他留下遗嘱和遗言。

孙中山本不想留下遗嘱,他说道:如果他此次能够活下去,那么他以后还能继续工作,此时无需多言,如果他不幸死去,那么以后的事由后来人去做,自己多说无益。

最后孙中山还是留下了三份遗嘱,一份是致苏联的信件,一份是关于处理国家大事的建议,还有一份是将自己的遗物和遗志继承给自己的爱妻宋庆龄和子女们。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弥留之际,孙中山总结出自己一生的革命经验,那就是联合国内广大群众和国外友好民族,共同进行彻底的革命运动,最后,他用振聋发聩的话语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中国为止震动,这代表中国革命进入新的时期,中国未来的道路变得十分迷茫。苏联领导人得知此事后也很震惊,他亲自发来唁电,表达对孙中山去世的哀痛,与此同时,国内外与孙中山志同道合的朋友都纷纷来信,表达自己的遗憾。

孙中山的中山陵

孙中山逝世后,他的遗产继承给妻子宋庆龄,他的遗志继承给广大同志,他的遗体的处理成为人们唯一考虑的大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此时一些人发声表态,称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象征,具有非凡的意义,应该将他的遗体永久保存下来,以供后人对他进行瞻仰。

这个想法一时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成,于是人们首先将孙中山的遗体送到北京的一所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并对他的遗容进行了精心打理。在穿着上,大家十分考究地为孙中山换上了一套民国大礼服,并为他戴上了礼帽,穿上了皮鞋。

为做好密封工作,且便于大家瞻仰,人们从苏联不远千里运来一个水晶棺木,但由于运输路程太远,路上的颠簸使得水晶棺木产生破损,大家只好再从苏联运来一个比较结实的玻璃盖刚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棺木一到,专家就指出这个棺木材质太薄,且由于棺木外面为金属导热材料,不利于遗体的长期保存。最后,人们经过精挑细选后才买来一个美式的楠木玻璃棺,遗体的存放问题得到了解决。

按照中国的传统,死者应该有一场悼念活动,灵魂才能得到安息,于是人们决定将活动设置在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

在抬棺队伍的选择中,一众革命者被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汪精卫和宋子文等人,第二组是李大钊、于右任等人,第三组则是林伯渠、李烈钧等人,这三组人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革命势力,也代表了中国以后发展方向。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抬棺沿着王府井、天安门缓缓到达中央公园,在这场悼念活动中,沿途有12万群众夹道送别,全国各地降半旗进行哀悼,举国悲痛的氛围持续了一周。

孙中山生前曾到南京紫金山打猎,在这里,他赞叹道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称自己死后要葬在这里,于是人们决定遵从他的愿望。

宋庆龄亲自前往此地考察,对中山陵的选址进行了仔细研究,最终决定将陵园建在紫金山南麓中茅山南坡,孙中山的遗体在陵园建设好前则安存在北京香山碧云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经过3年的建设,国民政府最终花费30万元,于1929年在紫金山建成了面积达6000余亩的中山陵,而陵园后期的完善工作直到1931年才完成,整个陵园的花费达400多万元。

在最后遗体的安放中,为遗体可以长期保存,人们又从英国运来了全新的铜棺,并且出于多重考量,孙中山的殓服由大礼服改为民族服饰。

根据宋庆龄的要求,棺椁被存入陵园宝塔中,原本可自动升降供人瞻仰的设计也因遗体的变色而不得不改为用混凝土进行封固,墓穴上方则放置着孙中山的大理石石像。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6月1日,孙中山的遗体正式被安放在中山陵,在万众瞩目中,宋庆龄亲手关闭了陵墓的大门。

此后中山陵历经战争的烽火受到一定的损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山陵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前后植杉树和梧桐树共2万棵,被损坏的地方也得到了修缮,陵园部分地区对外永久开放。

本文标题: 孙中山遗体如何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后移放中山陵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722638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450 2022-03-08 20:32
致敬!中国革命先驱
料友:x5 2022-03-09 11:46
致敬!我们的伟人孙中山先生。
料友:老资料网友450 2022-03-09 16:16
革命先驱,永垂不朽!
相关文章
她刚生完孩子,就要被皇帝强行宠幸,原来是因为有特殊能力?
令妃这个人物,在清朝的时候混的算是不错的,人缘好,并且还深受皇帝的喜爱。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自己的智慧和情商,才能够赢得的。传闻之中,皇帝对这个妃子极为爱护,甚至在其生完了孩子之后,还要宠幸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最早的时候,这个
标签令妃,清朝
东北倒退最快的城市,知名度曾和上海差不多,今却鲜为人知!
东北倒退最快的城市,知名度曾和上海差不多,今却鲜为人知! 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家都打起了精神往前冲,不光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攀比着努力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是同样的现象。有的城市一刻也不停息,渐渐地积攒了许多的知名度,也有的城市一个不留神
标签东北,上海
皇帝为羞辱宰相,把50岁乳母嫁给他,当晚他却高兴不已叩谢皇帝
一个是当朝宰相,一个是五十多岁年老色衰的老太婆,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皇上的一道旨意,结为连理。这本是皇上的一时兴起想要捉弄他,换作别人一定会羞愧难当,并婉言谢绝,可是面对皇帝的羞辱,要把皇后50岁乳母嫁给他,他却兴奋不已,倒头叩谢皇帝
标签皇帝,宰相,窦怀贞,韦后,李隆基,太平公主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将大炮对准紫禁城
1900年,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匈8个国家士兵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史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人数最多时,有5万余人。其中,日本人数最多,达到了2万人;意大利人数最多,只有80多人。 在八国联军中,
标签八国联军,雇佣军,八国联军侵华,华勇营,紫禁城
赫鲁晓夫为何在苏联大清洗中幸免于难?
在莫斯科,曾经伫立着一座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旗舰”式的工业学校,在那里也产生了不少苏联时代的政治精英,其中就包括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事实上,莫斯科工业学院建立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替换十月革命以后残留的“资产阶级专家”。而工业学院正承担了
标签赫鲁晓夫,苏联_历史,斯大林,莫斯科,阿利卢耶娃
1978年巨赞和尚去政协上班,巧遇沈醉:谢谢你当初扇我两耳光
1978年,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的年份,原先被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军官沈醉应邀前往北京政协工作,不过上班第一天,他就看见一位光头和尚笑吟吟地前来上班,并且还和自己打了个招呼,原来这位就是中国佛教副会长巨赞委员。 巨赞和尚 “您好,大和尚
标签沈醉,巨赞,和尚,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