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北京一套六部,在南京一套六部,请问南京六部平时做什么?

明朝施行两京制,而且有两套几乎一模一样的朝廷机构,一套在北一套在南,虽然明朝南京的六部没有北京的六部那么繁忙,但却也并不是摆设,都有自己的职责。

南京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历史上定都在此的政权颇多,朱元璋参加反元起义时,其帐下谋士冯国用就曾建议将来定都金陵。

金陵,也就是南京,乃是龙盘虎踞之地,千古帝王之都,而且两宋开始,江浙地区的经济冠绝天下,占据金陵就等于坐拥江浙的财富,这对于一个王朝的诞生、崛起与兴盛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由于历史上定都在南京的朝代往往都存在得比较仓促,而且对于明朝广袤的疆域来说,南京的地理位置有点偏南,不足以辐射稳定全国,所以朱元璋也并非没考虑过迁都,朱元璋想来想去,选定了北平、西安与洛阳三个地方做备选,但最终由于朱元璋还没来得及想好就突然驾崩,迁都的事情也就没有进行。

靖难之变后,朱棣最终决定将都城迁离南京,迁至北平,而他这么做也很简单:

一,朱棣夺位,抽走了北方大量的明朝精锐,使得大宁、东胜等诸卫内迁,防卫空虚,明朝北方的界限大幅后退,而朱棣以自身为鉴,不放心藩王与将军镇守,所以干脆迁都北平,由自己亲自镇守北方,形成所谓的天子守国门;二,北平毕竟是朱棣的“龙兴之地”,而南京的前朝势力非常强大,朱棣在南京总是觉得比较不自在,将都城迁到北平,对于朱棣巩固自身的皇位是有好处的,而朱棣也想借此给自己继位一个合理的理由,所谓“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

朱棣虽然将都城迁到了北平,并且将其改名北京,但依旧保留了南京的地位,只是将南京改为留都,而迁都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期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因此南京的六部等机构并没有裁撤,迁都完成以后,南京的诸司衙门实际权限大幅削减,但仍旧被保留。

永乐后期开始,所有南京诸司衙门的行文署名前面,都加上“南京”两个字,形成了独具明朝特色的南京六部。

按照规制,南京六部各部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不过南京的吏部没有员外郎,有时候南京的六部也不设左侍郎只有右侍郎,但除此以外,南京六部的机构架设,与北京的六部基本无二,相差无几。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南京六部的主要职能,与北京六部也有很大区别:南京兵部:

执掌南京周围,南直隶诸州府49个卫所,这些卫所全部属于南京兵部的管辖指挥,会同南京守备勋臣还有镇守太监,一起负责南京的安全。

南京吏部:

负责南直隶地区的所有大小官吏的京察考功,北京的吏部不得干涉。

南京刑部:

掌握南直隶诸司、公侯伯府与京卫所的刑名。

南京工部:

基本职责与北京的工部基本相同,只不过南京工部只负责南京与南直隶还有周边诸省,并且南京工部也负责南方各省的部分征税,南京户部刷印盐引勘合的铜版,也是南京工部铸造。

南京礼部:

迁都之后,典礼之类的事务全都由北京礼部掌管,所以南京礼部是最悠闲的部门。

南京户部:

负责南直隶还有浙江、江西与湖广这四个地方的税粮征收,而这四个地方的税赋与粮食,占了明朝的大半。另外,南京户部还负责漕运与全国的盐引勘合事务,还有全国黄册收藏与管理,因此南京的户部还算相当权重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作为大明朝的留都,南京六部的重要性还是非常高的,比如满洲入关后,南京六部在紧急时刻迅速接管了当时的明朝半壁江山,只可惜当时南明诸王陷入内乱,迅速走向崩解,明朝在南京保留的一整套完整的国家机器,并没能挽救明朝的命运。

南京的参赞机务由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北京六部中,以吏部尚书为首,而南京六部之中以兵部的实力最强,所以南京兵部尚书地位非同一般,执掌着南直隶的所有军队训练,关键时刻可以调动南直隶的大军驰援北方。

只不过,南京六部终究是留都的机构,在大多数时候,都受到北京六部的干涉牵制,南京户部收的税粮都要北交,南京吏部官吏选拔升迁要请示北六部,诸如此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虽然南京六部的设置与北京的六部几乎一模一样,但是绝大多数的事宜都随着明朝迁都,六部的职责大多都移动到了北京六部,南京六部名义上虽说是六部,但执掌的范围基本仅仅限于南直隶地区,而南直隶地区并没有布政使等诸司,主要的事务都由南京六部来管理。

通常,年轻的北京六部官吏被派到南京六部,就等于前途尽毁了,但是年老的北六部人员若是抵达南京担任职缺,那是非常好的,因为在南京六部担任职务,不仅没什么事情做,而且俸禄也不会少,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本文标题: 明朝在北京一套六部,在南京一套六部,请问南京六部平时做什么?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530099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晚年郁郁而终的隆裕太后,死后为何赢得国人的同情与尊重?
同情,是因为隆裕太后贵为太后,但她的人生是真的悲剧; 尊重,是因为隆裕太后让出权位,避免了一场天大的浩劫。 隆裕太后的人生,几乎全都是黯淡无光的,唯一能够让后世记住的,就是她做主同意了清帝逊位,正式结束了清王朝。 因为姑母慈禧太后的缘故,
标签叶赫那拉·静芬,隆裕太后,袁世凯,清朝,慈禧,溥仪,载沣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两个儿子,为何都当了汉奸?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但显然这句话用在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张之洞身上好像并不适用。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被称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
标签张之洞,晚清,汉奸,张仁乐,张仁蠡,李景林
明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为何后世褒贬不一?七分钟看懂明朝史
在历史上的所有大一统朝代当中,明朝应该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喜欢明朝的人,认为明朝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不喜欢明朝的人,则认为明朝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朝代’。 对于明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我们实在没法下定论。不过,我们却可以简单回顾一下明朝的
标签明朝,朱元璋,朱棣,刘福通,朱祁镇
解放战争,粟裕提醒部下:既是美械又有广西口音,绝对是国军精锐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现象十分严重,大多数军阀以一个省或者是数个省为依托,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到抗战结束后,在蒋介石的打压下,很多军阀势力都被分化瓦解,不复存在了。不过有一个省的军阀比较特殊,他们始终活跃在中国近代舞台上,这个军阀武装就
标签解放战争,粟裕,蒋介石,军阀,桂系,白崇禧集团
明史:宋国公冯胜被朱元璋赐死有何隐情?他的罪名为何不能公开?
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开始,陆续封赏了一批功臣,其中,有九位功臣封了国公的爵位(死后最封国公爵位的不计)。 这九位公爵被朱元璋干掉了四位,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 其中,冯
标签冯胜,朱元璋,明朝,蓝玉,洪武,朱允炆
奉军郭松龄为什么最后背叛张作霖?
郭松龄反奉一是因为受到了杨宇霆的排挤,二是和张作霖理念不和,所以才决定率兵反张。 郭松龄早年曾参加革命,后来结识张学良得以脱颖而出。郭松龄毕业于陆军大学,早年参加过同盟会。护法运动时,郭松龄随老长官朱庆澜南下投奔孙中山,当过粤赣湘边防督办
标签郭松龄,张作霖,杨宇霆,张学良,姜登选,冯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