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两百多年前那场轰动全国的大型反腐表演秀

尹壮图,字楚珍,云南蒙自人,于乾隆三十一年考中进士,乾隆三十九年入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虽然未能列入军机,算不得朝廷要员,但是这官职也不算小了。

说明: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大学士也对应地丧失了实权也变成了荣誉头衔。

乾隆五十一年因父亲去世,尹壮图回乡丁忧守制,三年后返京复职。在横贯中国南北的往返中,尹壮图看到了地方的衰落,意识到“议罪银”的危害。出于其为臣之道以及忧君忧国之心,向乾隆谏言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督抚自蹈愆尤,圣恩不即罢斥,罚银若干万充公,亦有督抚自请认罚,若千万者,在桀骜者借口以其饕餮之私,即清廉者不得不望属员之倾助,日后遇有亏空营私重案,不容不曲为庇护,是罚银虽严,不惟无以动其愧惧之心,且潜望玩具之愈,请永停此例,奴才具平常者,或即罢斥,或用亲职,毋须再膺外任。

但是尹壮图没能想到,他这寥寥几句话会引出轩然大波,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将他的君上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此时的乾隆,作为一个御宇已五十多年的皇帝,如果说他对手下官员的情况浑然不知,那根本就不可能。乾隆四十六年将甘肃官场扫荡一空的王亶望案,可是乾隆一手操办的。

对于尹壮图所说,说实话乾隆心里应该八成是认可的。那为什么乾隆会如同被揪住尾巴一样异常地愤怒呢?是因为尹壮图这几句话,本该是心照不宣的话。

乾隆作为一个权谋、政治水平颇高的皇帝,当然不会相信朝廷里的官员们会像他们嘴上说得那样,一心为君为国。他自然也知道,他们当官就是为了“权利”,只不过少数人是为“权”,绝大部分人是为了“利”。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乾隆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非常厌恶贪腐,他们厌恶的部分原因也是一样的 -- 天下是我这个皇帝的,怎么能允许你们贪墨我的东西。甚至乾隆初期对待贪腐的手段也和朱元璋一样。

因贪腐而被乾隆处死的二品以上大员就有27名,除了朱元璋没有皇帝能和他比(朱元璋处死的高级官员大部分是谋逆)。但是乾隆在处置贪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收拾掉贪官,也不意味着天下之财都是他的。虽然可以查抄犯官家产,但这是一次性的,而且这些官员们还会转移、藏匿。更重要的是天下之财需要这些官员们帮他去收取。

乾隆意识到天下虽然是他的,但要想取天下之财,也离不开这些官员的协助。更尴尬的是乾隆也发现,朝廷正常渠道收上来的赋税并不够他花。所以乾隆也需要官员们帮自己拓展财源,但是不给他们好处,他们怎么可能干活卖命呢?

朝廷收的赋税不够乾隆花,并不单单是因为乾隆奢靡,还有农业皇朝固有的问题 -- 无法扩大税源。皇朝的土地数量随着皇朝的稳定将不会再增长(由于兼并,账面数字还会变小),税赋自然也不会增长。但是皇朝的开销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大(皇族的壮大、官僚的膨胀),很快朝廷就会入不敷出。

实际上明朝也是一样的问题。而且两朝的时间点也差不多,都是到中期就开始入不敷出了。不过戏剧性的是清朝快完蛋时由于列强的入侵,被迫开埠,从而多了以关税为首的新型商税收入,已穷困潦倒的满清政府一下就变得阔绰起来(洋务运动、筹建海军)。

所以乾隆选择了妥协,让官员们替他搜刮天下之财,一部分上缴,一部分自留。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议罪银”,官员们犯了“小错”后,可以通过缴纳高额罚金换取免于处罚。

不过为了控制官员们搜刮的程度。乾隆也始终坚持“完赃不能减等”的原则,防止官员们滥用“议罪银”制度干出越来越出格的事情(意思可以小贪,不能大贪)。

我们实际也可以看到对于超出“议罪银”制度范围的官员,乾隆是一点也不姑息,手段也一点也不温柔(换句话说就是死路一条)。

不论我们如何评价,至少乾隆本人认为自己这手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很好地鼓舞了官员的工作热情、抑制了恶性贪腐、增加了朝廷和自己的收入。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公开地说,毕竟这种暗黑的中庸,是和嘴上高呼的礼义廉耻相抵触的。

这原本是乾隆和官员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是却被尹壮图给拿上台面,摆在天下人面前,如同当众的耳光。更严重地是尹壮图所说一旦被臣民们广泛地对照认可,势必破坏他盛世明君的形象,甚至动摇他统治的基础。

乾隆愤怒归愤怒,但他得消除尹壮图给他带来的影响。如果直接给尹壮图定个诽谤之罪,并不能封住天下之口。反而会让天下臣民认为皇帝和朝廷在刻意灭口、遮掩。

乾隆想到了两个办法,一是“谣言止于始者”,让尹壮图自己去消除他带来的影响;二是利用皇朝内部各地方互通信息困难这一事实来制造假象,让天下臣民认为即便是有贪腐、营私也只是自己所在的个别地方有问题,其它地方都很好,所以大清朝整体上非常好。

因此乾隆决定公开并大张旗鼓地处理此事。首先乾隆正式批复了尹壮图的奏章“壮图既为此奏,自必确有见闻,今指实覆奏。

乾隆的明面的意思是,你不能光说,你得拿出证据来。其实是在给尹壮图挖坑。尹壮图权谋水平差了乾隆太多,完全猜测不到他的君上想做什么,所以他的回复让他跌入了万丈深渊。

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培养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请旨简派满洲大臣同往各省察查望。

意思是我汇报的事情都是我实际见到的,皇上派专人去调查就可以一清二楚了。这是官场上很常规的以退为进,只要朝廷派人去查,那后续就不是他的事儿了。

乾隆不再跟尹壮图废话,任命户部侍郎庆成为钦差巡查天下,以证尹壮图所言是否为实。但是乾隆也表示了为了让此次巡查公正,需要把尹壮图带上,由尹壮图来核验和监督巡查情况,并告知天下。同时为了保证公正,此次巡查必须公开,整个过程都要让天下臣民都一清二楚。

朝廷大张旗鼓地向整个皇朝全程公开、透明地办案,这可谓是两千多年的头一遭。

乾隆的意图很明显,需要通过尹壮图之口,告诉天下臣民,他乾隆统治的大清到底是腐败不堪,还是处处安居乐业,一片祥和。这个时候尹壮图才明白过来,连忙认罪道歉,但是为时已晚。

对于大清的官员们来说,皇帝派遣钦差出来不查具体个案,而是巡查天下,这摆明了就是演戏、走过场,单纯地就是为了满足平民们的青天幻想。道理并不复杂,因为大清朝有正式的监督管理系统(御史系统、密折制度),朝廷和皇帝是靠这个实现对地方的监督和管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正常情况下地方官员如果瞒报或者贪腐,朝廷和皇帝都是通过监察系统获知相关消息,进而调查并惩办相关官员。实际上乾隆主办的诸多贪腐案,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发现并处理的。

如果皇帝真的怀疑地方普遍存在问题需要派出钦差巡查,那就意味着监察系统出了问题,不再能有效监管地方。如果真是这样就应该先治本,整顿监察系统。而且没有一个有效的监察系统来协助,钦差巡查又能查出什么来?

所以官员们都明白了,皇帝是要下一盘大棋、演一出大戏,官员们能不配合么?

庆成带着尹壮图首先来到山西,迎接庆成的是地方官员的阿谀奉承、酒席、各种孝敬和礼物。而迎接尹壮图的是官员们肆意地嘲讽,满满的官库,成堆的账册。

先不说尹壮图有没有专业的财务查账能力,没有专业的监察人员协助,他一个人凭什么去核验一府、一省的官仓账册是否有问题?这就是乾隆厚黑、老道的地方,他很清楚尹壮图一个人什么也查不出来。

早就想明白了的尹壮图也就程序般地看了下仓库和账册,就赶忙向乾隆上奏请罪,表示经过核验山西府库并无亏空,是自己听信了谣言,请皇帝治罪。

仓库整齐,并无亏缺,业已倾心贴服,可否恳恩即今回京待罪?

乾隆当然不会这么轻松就放过尹壮图,第二个目的还没有达成呢。传令庆成和尹壮图,只检查一个省并不能服众,需要在地方上多转转。并将来往公文、尹壮图巡查的事迹见闻等如同文字直播一般发往全国各地。

一省查无亏缺,恐不足以服其心,尚当前赴山东及直隶正定、保定等处

其后在庆成和尹壮图巡查过程中,每到一地尹壮图不但要忍受同僚们的刻意的耻笑、羞辱,还要例行地上奏请罪一番。乾隆却意犹未尽,不断地拿当初尹壮图奏章里的话来反问尹壮图,例如问他“途中见商民蹙额兴叹状否?”

尹壮图能怎么说?只能回复“百姓安居乐业,绝无蹙额兴叹情事”,并再次反省罪过,向皇帝请罪。为了防止庆成被尹壮图说服,过早地结束巡查返京。乾隆特意给庆成传话,教他怎么回绝尹壮图。

伊(尹壮图)若向庆成言及“天气寒冷,驰驿远行,不能即时回京,皆因我冒昧陈奏,致相拖累,深抱不安”等语。庆成即应答以“汝此语即属昧良。奉差行役,乃臣下职分当然,虽赴汤蹈火尚且不辞,何况查办事件!设使奉旨带尔赴伊犁等处,我亦安心前往。若以驰驿道路,即已畏怯不前,何以出兵赴敌耶”。如此明白晓谕,看其如何回复,即行详悉奏闻。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六八

在外面转悠了几个月后,乾隆觉得“公正”的巡查已经“公开”得差不多了,就召尹壮图返京,准备对他进行“公平”的审判。

正式审判前,乾隆还专门发一个总结的上谕。大意是,尹壮图是个沽名钓誉之徒,为了谋官升迁故意搞事,而且因为贪恋官位还将孤母扔在云南,不闻不问,简直就是不忠不孝。

乾隆嘴皮子的功夫确实是两千年来诸位皇帝中排名第一的,他给尹壮图扣的这顶“不孝”的帽子,尹壮图真的是无法辩驳。

朝廷经过公议以“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律”的罪名,判处尹壮图死刑。这个时候乾隆开始了他最后的表演,向天下臣民展示其宽仁。

乾隆表示虽然尹壮图罪证确凿,但是作为皇帝没有必要和这样的小人一般见识以及纠缠,而且将其处死后其老母将孤寡而终,有违孝道。所以特旨免死、革职留用。被榨干最后一滴价值的尹壮图上表谢恩,并请返乡赡养母亲。

通过尹壮图案,乾隆保住了其治下盛世的颜面。让大清的臣民们仍然相信自己活在盛世之中,虽然生活苦,那也是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本事,所以过得苦;虽然身边的官员贪,那也只是自己身边的官员贪,朝廷的大员和皇帝还是青天。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是幻境之外的人自然可以轻松地看破幻境,尹壮图案结后的第二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他们看到的盛世王朝是什么样子的呢?

“遍地的贫困”,“文明的退化”。

本文标题: 乾隆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两百多年前那场轰动全国的大型反腐表演秀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478183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用户6h29qie 2022-01-24 14:48
精彩!
相关文章
包头人物:李茂林,中国同盟会会员,莫名惨死于石拐
李茂林(1883年—1920年),字松如,祖籍陕西神木。同治年间,祖父李万年已家境殷实。父李荣昌迁居包头,在刘柱窑子等地购置田产。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李茂林生于包头镇大榆树院(今财神庙二道巷18号)。他是包头第一个出国留学生,也是
标签包头镇,李茂林,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郭鸿霖,樊恩庆
为何别的皇帝都穿黄龙袍,只有秦始皇穿黑袍?专家:倒是想但不敢
纵观我国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不论在位时长又或者昏君明君与否。他们在坐上高位的时候,都享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华富贵。但凡黄袍加身,哪怕不是天选之子,也显得气势逼人,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皇帝同样也是如此。且皇帝穿的龙袍天下仅此一件,任
标签龙袍,嬴政,黑袍
清朝发明世界最早机关枪,28发子弹连射,却因康熙全毁了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期国力强盛,后期逐渐没落,被西方列强追着打,还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之所以被打,除了闭关锁国思想落后外,还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当时,西方列强用的都是机枪大炮,而清军依旧用大刀大斧 火药是
标签清朝,康熙,戴梓,南怀仁,连珠
解放大西北:斯大林提出援助解放军消灭马步芳骑兵,主席这样回答
核心提示:1949年5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挺进大西北,从而拉开解放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序幕。6月27日夜,斯大林在莫斯科与我方代表在会谈中提及马步芳,提出了帮助我第一野战军消灭马步芳骑兵的方案。 第一野战军占
标签马步芳,斯大林,西北,兰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中国最倒霉考生:因为丑,状元被皇帝给了别人,他一怒推翻了王朝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早期,还没有正规的考试制度,那个时候家境贫寒的人很难有出头之日。 直到后来科举制度的出现让寒门子弟看到了希望,很多满腹才华但家境不好的人都通过科举之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种现象在隋唐时期最为鼎盛,到了隋朝时期,科举制
标签状元,黄巢,科举,唐朝,王仙芝
张廷玉故意刁难田文镜,雍正听后说了一句话,从此诞生一千古名句
近几年清宫剧大火,每年都要输出几部清廷影视剧,但其实这些剧拍的远没有十几年前的清宫剧好,就拿11年前的由张国立和王刚主演的那部剧来说,不仅让大家了解到了乾隆年间的历史,还喜欢上了纪晓岚和和珅这对欢喜冤家,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但却总是逗得大家捧
标签田文镜,张廷玉,雍正,清朝,康熙,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