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宁波80岁老人掘开儿子坟墓,取出破包直送北京,惊动中央

1951年,宁波镇海霞浦镇霞南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村里80岁的张爵谦老人忽然喊了一大批亲戚工人,要把自己家二儿子的坟挖开。

这可真够耸人听闻的,坟里是亲生的儿子,父子之间难不成还有深仇大恨,以至于老爷子多年之后非要挖儿子的坟?但事实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老人知道,在儿子的坟墓里,存放着很重要的东西。

一个布包

张爵谦的二儿子名叫张静泉,后来他参加革命,改名为张人亚。张人亚从小就聪明好学,让张爵谦这个做父亲的倍感骄傲。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张爵谦还是砸锅卖铁送儿子到新式学堂去念书。

不过,张人亚在15岁那一年便离开家乡,到了上海打拼,张爵谦不大清楚儿子到上海做什么工作,只知道儿子去了上海之后,便很少和家里联系,甚至十年都没有回过一次家。

1927年冬天,张爵谦牢牢记着那个日子,那一天他离家多年的儿子忽然回到了家。张爵谦吓得不轻,他看出儿子神色不对,他也不知道该不该问问儿子这些年干什么去了。父子好不容易见一面,张人亚却匆匆忙忙,来不及和父亲叙旧。

张人亚把父亲拉进小屋里,锁上了门窗,确认没有人盯梢之后,他从衣服里面的夹层里拿出一个布包,张爵谦问:“这是什么东西?”可是张人亚却没有回答,他只是非常严肃地对父亲说:“阿爸,这件东西很要紧,我求您一定收好,谁也不要说,就连我哥我弟也不要讲,也别告诉别人你见过我!”

儿子这番话把张爵谦吓呆了,那一年正是多事之秋,官府四处搜捕革命党,儿子一系列的反常举动让张爵谦胆战心惊,他低声对儿子说:“你告诉我一句实话,这是谁的东西,不然,你就扔在外头,不要给我!”

张爵谦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他对张爵谦说:“阿爸,我对不住你,实话告诉您,我是党员,这包里装着的东西比儿子的命还要紧,你一定要保管好它,万一我没能回来,你也不要把它给别人,除非你遇到共产党,这件东西,只能交给共产党!”

一听儿子说什么“回不来”,张爵谦脑子彻底乱了,他拉住儿子,让他讲清楚,张人亚却强忍着眼泪说:“阿爸,别问了,有人要来抓我。要是有人问你,你就说我从没回来过!”这是张人亚最后的遗言,他真的再也没有回来过。

重要资料

张爵谦打开那个布包,发现里面是一个党章,还有一本《共产党宣言》,底下还有些零碎的东西。这几样东西比张人亚的生命还重要吗?张爵谦不明白,但是既然是儿子的嘱托,他还是决定替儿子看好这两样东西。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可是,怎么瞒过敌人搜查呢?张爵谦想了几个办法,都觉得不放心,最后他决定把这件东西放进坟墓里。因为张人亚多年没有回来,村里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张爵谦就决定给张人亚修一座假的坟墓,把这个布包放进棺材里,自己则每天去给儿子“守墓”。尽管张人亚走前已经抱着“交代后事”的态度,可是张爵谦还是觉得,他能等到儿子回来。

然而等到1951年,全国早已解放,张人亚却行踪全无,张爵谦的身体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为了能打听到儿子的下落,张爵谦决定挖开儿子的坟墓,取出布包,交给党组织。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把东西上交后,张爵谦惊讶地得知,那个党章是中共二大的党章,难怪张人亚把这个党章看得如此重要!至于那本《共产党宣言》是最早的中文译本,布包里包括21件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和9件三级文物!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很快,这个布包被送到了北京党中央,这时候,张爵谦才知道儿子的真实身份,张人亚,上海最早期的几名工人党员之一,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上海浦部委组织部书记兼宣传部主任,《平民日报》的创始人。

革命先驱

他是建党早期优秀的人才,1927年,因为四一二政变的发生,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为了保护中共二大的一部分重要资料,张人亚冒险离开上海回到家乡,把这个布包交给了父亲,他本来想等到风波平定就取回来,但是他的生命结束在1932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因为长期在敌人搜捕之下坚持工作,张人亚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1932年冬天,张人亚接受组织的命令,前往闽西视察,但是走在山路上他居然昏倒,大家把他抬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呼吸,他是积劳成疾,疲劳过度而死的。

他的死讯在1933年出版的《红色中华报》上公开,报上说:“人亚同志对于革命工作是坚决努力,刻苦耐劳……因为努力工作为革命而坚决斗争使他的身体日弱,以致最后病死了。人亚同志已死了,这是我们革命的损失,尤其是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中徒然失掉了一个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正是这份报纸帮助人们确认了张人亚离世的时间。村里很多老人得知张人亚死在革命岗位上,有些惊讶,在他们记忆里,张人亚是个沉默谦和的孩子,就连和人吵嘴都是轻声细语的。但是在关于党的故事里,他是那么勇敢,他带着数万工人在上海反抗资本家,他在上海敌人的租界里给组织筹集活动经费,他孤身一人跑了几千里路把党的资料交到父亲手里,他在白色恐怖如此严重的时候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他是个伟大的战士,只可惜他走得仓促,就连遗言都来不及留下,人们最后只找到他刚来上海的时候写下的一篇笔记,年轻的张人亚在笔记里激动地说:“我虽是带小资产阶级性的手工业工人,可是我的境遇,已够使我忠于无产阶级……过去的事实已告诉我了,所以我加入共产党并不是偶然的事……”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故事依然让人感动。

本文标题: 1951年,宁波80岁老人掘开儿子坟墓,取出破包直送北京,惊动中央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4615786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2条)

料友: 2022-01-15 08:47
革命先烈的意志如此坚强,是我们后人的精神。榜样。
料友:老资料网友570 2022-01-15 10:01
宁波人的骄傲
相关文章
雍正临死前下了两道什么诏书,让乾隆稳坐63年江山?
准确地说,雍正早就下了这两道遗诏,只是在临死前才对外公布。 第一道遗诏就是传位诏书,公开宣布传位于皇四子弘历。 但这道诏书并不是雍正临死前才立的,而是早在雍正元年就立下了。自雍正帝开始,清廷确立秘密立储制,皇帝在确立继承人后,立下诏书,密封
标签雍正,诏书,乾隆,江山,遗诏,鄂尔泰,张廷玉
曹操将孔融满门抄斩,孔融7岁女儿临终前说了13个字,成千古绝句
孔融让梨的典故,是自小家长都会跟我们讲的故事,该故事夸奖孔融是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的。值得一提的是,长大后的孔融同样也是不畏强权、舍身取义,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俗话说:“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作为孔融的长女,也被孔融培养得
标签孔融,曹操,周公,苏妲己,邺城
蒋介石身边的第一谋士,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才华之高堪比诸葛亮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很多智慧非常高的谋士,比如商鞅,苏秦,张仪,范睢,张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刘伯温等,他们的智慧很高,能够洞悉天下大事,而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杨永泰,大部分人对他都比较陌生,但毫不夸张
标签杨永泰,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谋士,诸葛亮,孙中山
将军中箭奄奄一息,成吉思汗:赶紧塞进牛肚子,竟奇迹般起死回生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躲得过,老人常说“人吃五谷杂粮怎么会有不生病”,现代医学和医疗技术发达对很多病症已经能控制,但是在技术水平低的古代,发热感冒这类今天再寻常不过的都可能成为夺人命的绝症。 那个时期没有抗生素,染上风寒也许就致人死亡,尤其
标签成吉思汗,布智儿,元史,明朝
推进100公里,却只毙俘2万人,彭总突然意识到这是陷阱:停止进攻
1951年1月的时候,朝鲜军队的苏联总顾问什特科夫,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质问彭总为何不继续向前推进。当时,志愿军部队不仅拿下了汉城,还一度将战线推进到了三七线附近,共向前穿插挺进了约200里之多。彭总和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获得此等
标签志愿军,什特科夫,汉城,苏联_历史,李奇微,二战
13岁皇帝看上舅父家表嫂,杀舅父一家,后表嫂手握皇权18年之久
自从诞生了人,权力就开始在世间出现并展现出强大的威力。权力的强大吸引力并非它本身,而是由其所带来的收益。 母系社会结束后,父系社会开始发展,其发展的中心变化就是权力的延续。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就是由分散权力到集中权力的过程
标签李谅祚,野利氏,李元昊,西夏,野利遇乞,没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