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尾声时才出场的文鸯,究竟有多厉害呢?

尽管已经留名千古,但文鸯仍是最被低估的良将,几乎没有之一。

在其短暂的军事生涯中,他表现出了不亚于邓艾的大将之才。

然而,因为各种原因,文鸯的知名度不高,即便是留名,也只是留下了猛将之名。

险破司马师

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

255年,毋丘俭、文钦等人,假托太后诏书,发布司马师的罪状,举兵讨伐司马师。

然而,由于司马家的根基已固,响应者寥寥,兖州刺史邓艾更是斩杀使者,配合司马师镇压。

司马师善于用兵,看出淮南军软肋:淮南将士的家人都在北方,一旦陷入僵持,必然人心离散。

因此,司马师下令诸军坚守,不得出战。

果然,淮南军士气迅速低落了下来。

司马师见机会已至,下令邓艾在乐嘉,示弱诱敌,暗中率大军集结附近,决心一举歼灭文钦。

文钦不知司马师的企图,抵达乐嘉后,才发现司马师大军,一时恐慌。

此时,文鸯提出了唯一的取胜机会:趁敌立足未稳,袭击司马师本部。

这确实是唯一的机会!

军心不固,这种情况下敌前退兵,必然是溃散!而敌众我寡,如果等司马师从容部署,必然被敌人包饺子!

淮南军常年驻扎于抵抗东吴的前线,战斗力较强,发起袭击,是唯一改变局势的机会!

文钦采纳文鸯之计,分为二队,夹击司马师本部,擒贼擒王!

文鸯勇武无双,率勇士先行抵达,大呼大将军司马师。

效果是明显的,司马师“军中震扰”。

司马师当时刚昨晚眼科手术,创口未完全愈合,此时,受到惊吓,眼珠子都震出眼框,疼痛难忍,为安定军心,蒙住被子强忍疼痛。

从“军中震扰”,以及司马师的反映来看,司马师军对于袭击是没有预料到的,又由于夜色看不清对方规模,因此陷入震惊、恐慌,这表明文鸯“及其未定,击之可破”的判断是正确的。

此时,如果文钦军抵达,夹击司马师,是可能击退司马师的,虽然不能一战翻盘,但能够极大程度挫败司马师军士气,改变双方态势。

然而,“钦后期不应”,没有果断投入进攻。

光打雷不下雨?司马师军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安定了下来!

如此,唯一一次改变局势的机会,就这样被错过了。

勇武无双的表现

天明,文钦仍然没有来会合。

袭击的时机已经错过了,文鸯遂引军而退。

强忍疼痛的司马师认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文鸯呼叫一夜没有得到回应,必然气势已经衰竭。于是,司马师下令立刻追击!

文鸯也深知:如果就这么跑,还是会被吃掉!必须挫败司马师军的锐气!

于是,文钦率军先退,文鸯率十余骁骑,奋力反击司马师的追军!

文鸯勇武无双,所向披靡,司马师追军稍退,文鸯才引军退却。

此时,司马班所率的骁将八千翼赶到!

翼,一般是负责侧翼包抄的机动部队,显然,司马师是要包饺子!

文鸯匹马单枪,杀入数千骑兵中,转瞬间,手杀百十人,进出六七次!

如此,司马师的骑兵不敢逼近,文钦父子得以逃往东吴。

常山赵子龙的七进七出是小说写的,文鸯的七进七出是见诸正史的!

遗憾的是,后人武断地把文鸯的“七进七出”和赵子龙的“七进七出”一起归类到“小说编的”···

确实,文鸯出色的个人勇武,没有改变战局的走向。

然而,就此质疑、否定个人勇武的真实性,却是武断的。

大将之才

此后,一番辗转,文鸯归顺了司马家。此中过程,不作详述。

投靠司马家后,文鸯只有一次见诸史书的军事行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270年,秃发树机能叛乱。

秃发树机能很能打,很快,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凉州刺史苏榆等封疆大吏,先后被杀!

胡烈、牵弘,都是前几年钟会、邓艾伐蜀的大将,其地位仅次于钟会、邓艾。自钟会、邓艾死后,他们都是晋一等一的名将!

而且,击杀胡烈等人时,秃发树机能其势未盛!如今,连斩大将,秃发树机能的实力已膨胀到全盛!

危难之际,文鸯受命出征。

文鸯率凉、秦、雍三州之军,大破秃发树机能!

秃发树机能认怂,遣所领二十部面缚军门,各遣子为人质,各地胡人部落有二十万前来归降!

然而,文鸯走后,又没有人震得住秃发树机能了!

秃发树机能率军复叛,击杀杨欣!

杨欣,也是当年邓艾部下大将,也是一时名将。

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完全不是元气已伤的秃发树机能的对手!

最后,司马炎派出了马隆。

马隆最终平定了秃发树机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其间,马隆仿八阵图造偏厢车,又以磁铁限制铠甲敌军的行动,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马隆讨伐时,秃发树机能已经不处于全盛之势,能在其全盛之时挫败秃发树机能的,只有文鸯!

由此一战来看,尽管史书没有记载文鸯用兵的过程,但就文鸯所取得的成绩而言,他绝非只有个人勇武的猛将,而是具备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大将之才!

遗憾的是,有意无意之间,史家没有明记其兵略。

窝囊至死

文鸯大破秃发树机能,名震天下。

然而,司马家到底是不信任他。此后,西晋灭吴等作战,没有派他。

后来,朝廷任命他为东夷校尉、假节。

东夷校尉,是辽东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当时主要负责防范、震慑鲜卑等族。

可以说,文鸯如果成行,至少辽东地区,后来的局势会好很多。

然而,上任前,司马炎“面试”,不喜欢他,遂免去其官。

此后,一代良将的军事生涯,就此终结。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司马炎在危难之时想到让文鸯来救场,足见其对文鸯的军事才能是了解的。而且,文鸯并没有辜负司马炎,他一战破敌,名震天下!

司马炎因为“面试”不过关而免其官,当然不是怀疑其能力,而是始终对他含有戒备之心!

然而,更扯淡的是,被免官的文鸯,依然在晋室的权力斗争中被冤杀了。

安东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

当年,文钦父子协助诸葛诞叛乱时,与诸葛诞不合,导致诸葛诞兵败。

司马繇怀恨在心,便诬陷文鸯参与杨骏谋反,夷其三族!

一代良将,居然死得稀里糊涂!

文鸯,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然而,在其仅有的几次出战中,他却表现出了全面的军事才能。

他不但能将小说中才会出现的神级个人勇武在正史中发挥出来,还能指挥大兵团击败强敌,名震天下。

然而,文鸯确实一位悲剧人物。

一位良将,因不得信任,除万般无奈下被短暂被搬出来救场外,大部分时间被闲置。

一位已经赋闲的人物,居然因为莫名其妙的旧怨而被夷三族。

一位取得了巨大军事成就的人物,又因史家有意无意地语焉不详,而少被后人提及。

即便其惊人的个人勇武已见诸正史,其事迹却往往被连带着归入“小说类”···

生前被压制,死后被低估,文鸯就是这样一位“倒霉”的猛人。

本文标题: 在《三国演义》尾声时才出场的文鸯,究竟有多厉害呢?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413814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8条)

料友:孤独骑士 2021-12-29 09:57
一直分不清文聘与文鸳。文丑也不弱,姓文的感觉很秀,却很武。
料友:钟爱一生 2021-12-29 10:19
文鸯确是正史有记载的英勇无比。
料友:老资料网友594 2021-12-29 12:27
会不会比赵云更强呢
料友:李彬 2021-12-30 20:00
说白了就是率小分队奇袭了一次,营连长级的战斗,带军平定了外夷之乱一次,师级战斗一次,虽然表现不错,但小编把他捧这么高却是比罗贯中吹得还过。
料友:用户pvu5aum 2021-12-31 15:48
前三国数吕布,后三国看文鸳
料友:李彬 2021-12-31 21:31
真是搞笑,别说典韦了,怕是来个马超,你的文大将军都是枪下亡魂了。后期都是些什么臭鱼烂虾
料友:李彬 2022-01-03 11:48
文将军出场太晚了
料友:LiuChenxiao 2022-01-04 08:02
重新创作一个赵云
相关文章
明朝以前封王命名,为什么和清朝封王命名完全不一样呢?
这是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在继承上的一种“割裂”。 “亲王”,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了,所谓亲王,主要看“亲”一字。 在商周时期,一般天子的“亲近兄弟”、“亲近臣子”会被封到物产富庶、地大物博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封国”,乃是冠以“国”的名号,所以
标签清朝,明朝,亲王,多罗郡王,封国,刘邦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聪明之人,为何最终却害死了李广父子?
卫青和霍去病两人,是汉武帝时期不可多得的大将,靠着两人的不断努力,向来桀骜不驯的匈奴,最终都被打得服服帖帖,不得不说两人在军事方面的天赋确实很高,尤其是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能够封侯拜相,简直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按理来说,卫青和霍去病能够身居
标签霍去病,卫青,李广,刘彻,李敢,封侯
北魏首富的生活究竟有多奢侈?
元琛,字昙宝,北魏宗室之一,祖父是文成帝拓跋浚,父亲是齐郡王元简,元简去世,元琛承袭了郡王爵位,宣武帝在位时期任职定州刺史、秦州刺史,后改任大都督,贪婪放纵,穷奢极欲,堪称北魏史上的第一富豪。 《魏书》记载:元琛“性贪暴,既总军省,求欲无
标签元琛,北魏,秦州,王元雍,石崇,定州
大将军卫青的生前身后事
卫青出身寒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奴产子”。但是,姐姐卫子夫和汉武帝的一次偶遇,改变了卫青的命运。 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对卫青的记载并不公允。卫子夫和汉武帝的偶遇,只是给了卫青改变命运的契机。汉武帝并没有因为卫子夫的关系而封卫青为侯。想封
标签卫青,大将军卫青,刘彻,卫子夫,公孙贺,刘询,刘据
《雪中悍刀行》裴南苇半老徐娘,却能得到徐凤年的真心对待,为何
裴南苇这个角色让人始料未及,丝毫谈不上惊艳,反而有些沧桑显老。曾经胭脂榜上有名的美人,在剧中却是这样的一个表现。不过话说回来,裴南苇毕竟三十多岁了,相比于徐凤年身边的小姑娘多少有些逊色,或许这也是导演的考量。那为何这样一个人,还能得徐凤年的
标签裴南苇,徐凤年,靖安王,徐娘,雪中悍刀行,赵珣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绝非“母壮子幼”,更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汉武帝一生有两件事被后人诟病,一是“巫盅之祸”冤死了太子刘据与皇后卫子夫一门;二是杀少子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系,但小编认为此两件事却息息相关。虽然汉武帝嘴上说杀钩弋夫人是因为刘费陵年纪太小,怕母壮子少,将来重蹈吕雉掌权
标签钩弋夫人,刘彻,刘弗陵,刘据,江充,卫子夫,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