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靖王朱均鈋:明代第一个小宗入继大宗的亲王,他为何不用认爹?

前言: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明英宗朱祁镇接到来自湖广武昌府的讣报,第四任楚王朱季埱去世。此时的明朝立国已近百年,亲王去世早已司空见惯,如何赐谥号和祭葬,朝廷自有一番礼仪流程。

但是朱季埱身后只留下一个8个月大的庶子,丧礼和府事由谁主持成了一个问题,为此朱季埱的弟弟东安王朱季塛特意请皇帝陛下进行御裁。英宗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东安王本人主持楚王丧礼,并要求其用心育护侄子,等他成年之后再袭封王爵。

壬戌,书与东安王季塛曰:“承喻,以兄楚王薨逝,庶生子甫八阅月,本府庶务及丧礼无人维持,朕闻之恻然于怀。已敕承奉、长史等官用心整理府中内外庶务。至若丧葬礼仪,事体非小,不可轻易差失,王宜主管以毕其事。其庶子幼小,继承所系。尤须戒谕乳保之人用心育护,俾有成立。此乃兄弟之谊,在所当然。宜加意慎行之,以副朕笃念亲亲之意。”—《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十八》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最后成为大明第五位楚王的既不是这位8个月大的婴儿,也不是东安王朱季塛,而是本文的主角楚靖王朱均鈋(音é)。朱均鈋是朱季塛之子,他也由此成为了明代历史上第一个以小宗入继大宗的亲王。那么这一段历史故事,对日后明世宗的大礼议之争有何借鉴作用呢?

小宗入继大宗

明代楚藩的首封楚王,是开国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四月之国武昌府,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二月去世,享年61岁,在位55年,赐谥曰昭。当年十月,楚昭王嫡长子楚世子朱孟烷袭封楚王。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去世,享年58岁,在位16年,赐谥曰庄。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楚庄王庶长子武陵王朱季堄进封楚王。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去世,享年31岁,在位4年,赐谥曰宪。

因楚宪王无嗣,楚府出现了第一次“兄终弟及”。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楚宪王之弟黔阳王朱季埱进封楚王。回到本文开头,朱季埱在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去世,享年40岁,在位19年,赐谥曰康。

跟哥哥楚宪王不同,楚康王毕竟留下了子嗣,如果不出意外,朝廷会在十年后封这位庶子为楚王。而在这十年期间,东安王朱季塛作为亲叔父(朱季埱、朱季塛兄弟同母)将执掌府事,过一把摄政王的瘾。然而天意弄人,当年九月二十六日,37岁的东安王朱季塛去世,赐谥曰恭定。而据史书推测,那位不满周岁的王位继承人很快夭折,现在该由谁来袭封楚王呢?

以侄继伯

“兄终弟及”是《皇明祖训》中用来处理皇帝无嗣时的办法,长久以来也同样适用于宗室亲王。比如秦藩秦僖王、秦怀王,周藩周宪王,韩藩韩靖王,唐藩唐靖王,都是使用这种方式传承王位。甚至蜀藩蜀靖王、蜀僖王连续无子,导致大宗绝嗣,最终由其叔父保宁王进封蜀王。但是像楚府现在的情况,自大明开国以来还从未出现,我们看看其中有何特殊之处。

楚庄王朱孟烷共4子,长子楚宪王朱季堄、次子楚康王朱季埱、第三子东安恭定王朱季塛、第四子大冶悼僖王朱季堧。换句话说,按照正常的“兄终弟及”,应该由朱季塛来进封楚王。而且由于大冶悼僖王朱季堧死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且同样无嗣,楚王爵位只可能在东安王一脉中传承。

虽然朱季塛尚未来得及进封楚王就去世,朝廷按理应该封其庶长子朱均鈋为楚王。然而紧接着出现的问题在于朱季塛的地位怎么摆,他要不要被追封为楚王?如果不追封,今后东安恭定王的祭祀由谁来主持?或者换句话说,楚王府碰到了几十年后嘉靖皇帝所面临的问题:下一任楚王该认谁为爹?

对此问题显然朝廷方面也处在纠结阶段,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始终未对楚王一爵的承袭问题做出反应。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年底,楚王府由本藩元老江夏王朱孟炬出面,由岳阳王府的承袭问题,对朝廷做了一次试探。

江夏王是楚昭王朱桢之子,太祖朱元璋之孙,算是明英宗的叔祖父,身份上比较合适。首封岳阳王朱孟爟是江夏王之兄,死后传位于嫡长子朱季境。朱季境死后无嗣,其嫡亲弟弟镇国将军朱季墀虽然死在了前面,但却留下了一个儿子辅国将军朱均锽。对于楚藩来说,如果能说动朝廷让朱均锽袭封岳阳王,则朱均鈋袭封楚王一事自然也是板上钉钉。然而很可惜,朝廷驳回了江夏王的请求。

礼部言稽考近制:惟亲王无嗣有以郡王进封者,郡王无嗣有以镇国将军进封者,无辅国将军进封郡王例。事遂止。—《明英宗实录卷三百六十》。

而且礼部官员提出亲王绝嗣可由郡王进封,但是此时的朱均鈋连东安王都还没有袭封,他真的能一步登天被封为楚王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英宗驾崩,皇太子朱见深继位,即明宪宗。新帝登基,照例会封赏宗室,然而让人尴尬的是其中唯独缺少楚王府。估计朝廷也很为难,楚王府第一继承人朱均鈋既非世子,又不是郡王,又没有掌府事的王爷,这赏赐颁下来该给谁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楚藩是个大国,宗室人口规模不小,本府亲王一直缺位也不是办法。宪宗考虑再三,终于在其即位一年之后做出了决定,楚王府的这段公案才算得以盖棺定论。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四月,东安恭定王庶长子朱均鈋进封楚王,庶次子朱均钸袭封东安王。朱均鈋很幸运,没有像后世的嘉靖皇帝一样被逼着去认自己的伯父为爹。但是他的幸运是有条件的,如果真的把他过继,那该过继给楚宪王还是楚康王呢?毕竟从宗法制度上说,楚宪王作为大宗才能享受不绝嗣的待遇,但实际上朱均鈋的王位又是来自楚康王。所以朝廷干脆装糊涂,东安王家老大进封楚王,老二袭封郡王,就这么定了。

朝廷风向的改变

如果按照这个剧本,日后嘉靖皇帝以小宗入继大宗之后,既不用认伯父明孝宗为爹,其生父兴献王也不需要被追尊为皇帝。然而到了正德年间,剧本改了。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淮王朱祁铨去世,享年68岁,赐谥曰康。淮康王嫡长子淮世子朱见濂此前已经去世,且没有子嗣。按照惯例,明廷会册封淮康王庶次子清江王朱见淀进封淮王。不过这位清江王运气不好,如本文中的东安恭定王一样,还没等到这一天就薨了。

于是清江王之子朱祐棨在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袭封淮王。按照楚王府的剧本,朱祐棨的弟弟朱祐楑也应该袭封清江王。然而到了正德年间当昔日的淮世子朱见濂被追封为淮王之后,礼部官员出来作妖了。新任礼部尚书刘春认为现任淮王朱祐棨应该认自己的伯父、追封淮王朱见濂为爹。其生父清江王朱见淀既不可追封为淮王,也不可由朱祐棨进行祭祀,其弟朱祐楑也不可袭封清江王。

祐棨虽生于安王(注:即朱见濂)卒后,今既入继亲王,则实承安王后矣。皆朝廷之命,非无所承也。乃更欲追封其本生之父,则安王封谥之命将安委乎?徒欲顾其私亲,而不知继嗣之重事体殊戾。况安王既追封入庙,为三世之穆。清江王又欲追封,则一代二穆,岂礼哉?—《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五》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刘春,重庆巴县人。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四川乡试第一名解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会试榜眼。刘春有一个至交好友,就是日后逼着嘉靖皇帝认爹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不过笔者也很奇怪,既然杨廷和这么热衷于给人认爹,为何眼睁睁看着武宗绝嗣呢?怎么不找个宗室来认武宗为爹呢?毕竟说破天去,现任皇帝才是大宗。放着大宗绝嗣,去给并未绝嗣的孝宗立嗣,什么叫又当又立,杨廷和就是榜样。

楚靖王逸事

我是贤王

朱均鈋进封楚王之后表现出了十足的贤王做派,他先是为两位伯母:楚康王妃杜氏和楚宪王妃傅氏向朝廷陈请到了每年各三百石的养赡米。此前楚王府失火,二妃宫室被焚毁,加上康王、宪王相继去世岁禄停支,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十月,朱均鈋、朱均钸兄弟分别成婚,南城兵马副指挥周伯昂之女周氏被册封为楚王妃,楚府长史徐震之女徐氏则被册封为东安王妃。作为一个贤王,朱均鈋大幅削减了王府中的内官人数。以至于逢年过节向朝廷进奉表笺之时,只能让仪宾甚至本府武官前往。

壬午,楚王均鈋奏:“本府内官、内使数少,乞于正旦、冬至节遣仪宾、指挥、千户等官赍进表笺。”从之。—《明宪宗实录卷五十四》

照顾幼弟

东安恭定王朱季塛共三个长子,长子即楚王朱均鈋,次子东安王朱均钸,第三子镇国将军朱均錭。其中朱均鈋自然搬进楚王府居住,朱均钸和弟弟朱均錭则一同生活在东安王府。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朱均钸性子暴躁,对弟弟及其生母吴氏非常不客气。对此朱均鈋在多次劝说无果之后,毅然把弟弟接近楚王府进行抚养。而明宪宗在得知此事之后,一方面褒奖了楚王的表现,另一方面则对东安王进行了严厉的警告:

降敕戒谕东安王曰:“得楚王奏知尔视弟均錭母子藐如途人,虽尔母兄劝谏亦不见从,孝友果安在哉?宜痛加修省,速改前过。不然罪将及身,悔之晚矣!尔其戒之!”—《明宪宗实录卷六十七》

教子有方

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朝廷为朱均鈋嫡长子赐名为朱荣㳦(音xiè),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又册封其为楚世子。自从朱桢之国武昌,楚王府一直都是家风良好,百余年来还没有出现过亲王或者郡王因罪被废为庶人的情况。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楚王妃周氏罹患重病。对此楚世子的表现是“朝夕吁天求以身代”,意思就是向上苍祷告,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母亲转危为安。而在母妃去世准备安葬之时,突然天降大雨,世子虔诚祈祷之后竟然雨过天晴。此等异象传到朝廷,明孝宗也对世子大加赞扬。

夫孝者百行之本,忠君使众,恒必由之。况宗室懿亲,四方其训,风化所系,良亦匪轻。用是致书叔祖,其以朕意特谕世子,重加褒奖,以励将来。俾益懋孝诚,永有令誉。惟叔祖亮之。—《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七》

约束有罪宗室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十二月,荆王朱见潚因罪被削爵降为庶人,禁锢于北京皇宫西内。按理明孝宗已经开恩,没有牵连朱见潚的儿子荆世子朱祐柄。不过不曾想朱见潚在西内还不老实,企图把弟弟樊山王朱见澋给拖下水。被迫自保的朱见澋直接揭发他哥谋反,让朱见潚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被明文赐死的亲王。包括世子朱祐柄在内的所有子嗣都被废为庶人,阖家安置武昌府,由楚王朱均鈋监管约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时间一晃来到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朱见潚的子孙已经在武昌府生活了十多年。此时其第四子、前洛安王朱祐橙提出当年父亲造反,自己根本不知情,无辜惨遭株连。希望念在宗室份上,给个一官半职以便生活。此事经楚王代为转奏之后,朝廷虽然不同意赐给禄米,但还是安排了朱祐橙子女的婚事。想来朝廷放心将荆府获罪宗室交由楚王管辖,也是对他品行的最高赞赏。

事下礼部,议其父兄构恶深重,难加官禄。其子女有年十五岁以上,宜如例令宜如给与表里、猪羊、银两,俾自行嫁娶。从之。—《明武宗实录卷二十五》

结语: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七月初八日,楚王朱均鈋去世,享年61岁,赐谥曰靖。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闰五月十五日,楚世子朱荣㳦袭封楚王。

从这位楚靖王的经历可知,所谓的小宗入继大宗,原来是可以不用认伯父为爹的。当时主流意见也是认为大明宗室的继承就是继统不继嗣,比如宪宗本人就明确指出:“过继子封王无例”,直接否定了过继子嗣封王爵的合法性。但是到了武宗正德朝,杨廷和这帮人却热衷于给宗室找爹。想来是因为武宗本人一直无嗣,文官们一直在为逼着皇帝养一个宗室在宫中造势。然而等到武宗真的驾崩,杨廷和等人却直接将他放弃,转过头逼着嘉靖帝去认伯父孝宗为爹。也难怪日后张璁在《大礼或问》中对杨廷和发出公开嘲讽:

问者曰:“如子之言,则孝宗不几于无后乎?”臣答曰:“孝宗有武宗为之子,孝宗未尝无后也,臣子于君父一也。今者不念无嗣之武宗,而重念有嗣之孝宗者,何欤?兹果孝宗之无后乎?抑武宗之无后乎?”—《明世宗实录卷八》

本文标题: 楚靖王朱均鈋:明代第一个小宗入继大宗的亲王,他为何不用认爹?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4048245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4条)

料友:用户938tblp 2021-12-22 12:48
宋代以前的儒生还是不错的,但到了南宋朱熹以后儒家思想就慢慢开始变质了。等到方孝孺被“夷十族”之后,就像姚广孝说的“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绝了”。忠君爱国成了儒生的稀缺品质,投机钻营、相互倾轧反而成为了常态。
料友:用户938tblp 2021-12-23 08:13
个人偏向继统继嗣
料友:老资料网友978 2021-12-25 11:28
明朝封的王只有太平天国能比的上,太多了
料友:天津-天狼 2021-12-28 22:15
不继嗣而继统,是忘乎根本也!
相关文章
此人是刘邦唯一不杀的异姓王,而且封国传了五代,原因有三
我们知道,当年刘邦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一口气封了8个异姓王:张敖为赵王,英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韩信封为楚王,彭越封为梁王,韩襄王的后代封为韩王叫韩王信,把英布的岳父吴芮封为长沙王,燕王卢绾。 但随着天下的逐步平定,刘邦开始了有计划地铲除
标签刘邦,吴芮,韩信,封国,臧荼,张敖,项羽,韩广,英布,韩王
八旗的重要兵库、一直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八旗军队——索伦部
清朝至入关之后,面对中原的花花世界,曾经仍处于奴隶部落时代的八旗兵们,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堕落,在清朝康熙年间,大部分入关的八旗兵就已不堪使用,也因此,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康熙不得不大量启用汉人为主的绿营兵。 八旗 不过,八旗兵的腐化堕落虽然
标签八旗,索伦部,清朝,八旗军队,康熙,皇太极
日俄战争:日本战胜后索要30亿赔偿,俄国:一分没有,不服再打
1904年,俄国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日俄战争。 为何两个侵略者会在清政府的地界上大打出手,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俄国,又为何败给了刚刚走上资本主义的日本呢? 今天带大家走近这场狗咬狗的战争,剖析一下日俄的开战缘由
标签俄国,日本_历史,日俄战争,清朝,辽东半岛,旅顺
清朝进军广东,南明为何却爆发内战?两个宗室抢着当皇帝
1646年八月,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在汀州被清军杀害,至此南明的隆武政权宣告结束。之后,清军继续南下,向广东进军。按理说,南明方面理应同心协力,抗击清军,可是却发生了一幕让人没有想到的场景,他们居然先后拥立两位皇帝,还为了所谓的正统性问题,爆发
标签清朝,朱聿键,南明,苏观生,朱由榔
庇护阴丽华三年的邓奉,因何一怒反叛?宽仁的刘秀又何以容不下他
建武二年是刘秀走背字的一年,东面与刘永的战事正处于焦灼状态时,西线邓禹连吃败仗,正月真定王刘杨谋反,五月北边渔阳太守彭宠又反叛。八月份,南面吴汉刚要完成对董䜣的剿灭,邓奉出人意料地反叛,把吴汉的十万大军打得稀里哗啦! 东南西北四面楚歌,搞得
标签阴丽华,邓奉,刘秀,何一
霍光政变废黜刘贺,其实就是一场搏命赌博,刘贺浪费了胜出的机会
元平元年六月,刚刚登基继位做了二十七天皇帝的刘贺,突然被大将军霍光废黜,结束了短暂的皇帝生涯。以臣子身份,行废立之事,从此后世以霍光为权臣的象征。问题是,刘贺作为一国之君,难道就没有权力,说废就被废了?大臣们就那么乖乖听命于霍光?都不顾君臣
标签霍光,刘贺,大将军,张安世,上官太后,田延年,范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