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千年历史简说:永远拎不清轻重,相爱相杀的波俄乌宛

东欧从地理位置讲就是欧洲的东部地区,从波罗的海东岸到黑海东岸一线向东到乌拉尔山脉的广阔地区,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国家。

在现实话语中,东欧是一种大东欧的意思,包括东南欧的原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甚至中欧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算作其中。其实,它更像是一种政治术——苏联势力范围。

东欧的历史价值:忘记过去,拎清轻重

苏联的势力范围其本质就是沙俄的势力范围,也就是斯拉夫人的势力范围。

无论是莫斯科公国时代(1283—1613年,相对应的是中国元朝到明朝嘉靖时期,也可以称其为留里克王朝时代),还是沙俄时代(1613-1917年,也即罗曼诺夫王朝时代),或是苏联时代(1917—1990年,虽然苏联在1922年成立,前面还有三年多的苏俄时期和七八个月的俄罗斯共和国时期,但其相对于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来说,都仅是序曲而已,所以也就一并列入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抑或是今天的俄罗斯联邦时代(1991—今),每个时代的强弱大不相同,各个国家对其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历史的价值主要是为现在、为未来,虽然社会在进步,但变化迅速的只是器物,例如知识的载体由岩石笔画,化作龟骨,进而木头竹简,划时代的纸张,终至电子时代的各类产品,人类几千年来知识的载体不断扩大,由此出现了知识大扩充、大发展,催动了物质的极大扩展。但是人性却不怎么变化。

今天的我们是为名利色,五千年前的人也是如此。为了名利色可以做出许多好事儿也可以做出许多坏事儿,今天的我们如此,五千年前的人同样如此。因此,每个时代的历史就让它过去。这才是真正地看懂了历史。

人们常说的不忘记历史就是如此,忘记的是仇恨,记住的是为何被挨打,谁打了我们,我们该怎样努力不再被打,这才是历史的价值所在。而不是记住谁打我了,我要去报复,这样的人是有,但这样做却是不对的。你可以新旧一起算,而不是仅仅为了旧。

然而,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始终难以明白一点:东欧各国似乎总是改变不了一个问题,永远是为了历史活着,而不是为了现在和未来。谈俄乌为何不睦,就要谈乌克兰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饥荒。让人们觉得一切原罪似乎都是俄罗斯所为,然而,当我们放开更长远的历史却会看到不同的场景。

因为篇幅有限,我们今天主要谈俄罗斯和波兰之间的故事。

1721,东欧霸主已现,该认命还就得认命

在斯拉夫人由北向南迁徙的几千年里,斯拉夫人内部也会有部落、族群之间的矛盾,东斯拉夫人在基辅罗斯时代(882—1240年,相当于中国唐末到元朝)就受西斯拉夫人的代表波兰影响。

东斯拉夫和西斯拉夫在我国西晋时期开始分流,在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长流中,西斯拉夫人的代表波兰大部分时期都占据优势地位,只不过近三四百年处于劣势。特别是近一二百年的历史,世界人民看到的是波兰被瓜分、占领、作为傀儡的历史,从而对波兰带有很强烈的同情。

然而,当我们把历史事件拉长,就会发现在这之前的千年历史中我们就会发现:波兰作为强者的千年对于东斯拉夫人的所作所为,似乎也印证有因必有果这句话乃是至理名言。

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索菲娅公主(俄罗斯电视剧《索菲亚》)

在罗曼诺夫王朝时期的俄罗斯,越来越强大,压迫得西斯拉夫人的代表波兰喘不上气来,到了17世纪,波兰的虚弱已经很明显。这时,战争的失败加速了波兰的堕落过程。

在第一次北方战争(1655—1660年)中,东欧两强波兰、沙俄,与奥地利(中欧)、丹麦(北欧)等对北欧之主瑞典展开战争。结果,双方基本打平,瑞典略占优势,丹麦最惨险些被吞并。

但是到了第二次北方战争(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沙俄的彼得一世大帝虽然打得并不让人拍案惊奇,但却是“失误最少的帝王”。经过这一战,瑞典失去作为强国的基础,失去波罗的海三国中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瑞典在强国竞争名单中被剔除了。

那时的波兰属于大而虚。曾经的东欧强国立陶宛(非斯拉夫人)通过和波兰合并(1569年7月1日的卢布林联合形成共主邦联)才保住了江湖地位,但经过这次战争,波兰立陶宛联邦也在四十多年后成为沙俄的附庸,从1772年到1795年,沙俄、普鲁士、奥匈帝国分三次瓜分了波兰,直到1918年波兰才复国。

如果将1721年作为标志的话,300年的历史只能证明一点:欧洲很小、东欧不大,这么大点儿的地方装载不下一个强大的国家。既然沙俄已然出现,众多小国其实应该拎得出轻重。可无奈的是,三百年的教训他们始终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大北方战争中的瑞典士兵

以波兰为例,普鲁士及其德国曾经两次让其灭国,但德国在波兰人眼中和沙俄在波兰人眼中却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原因何在?其实就在于利益二字。

拎不清轻重的根本所在

莫斯科公国时期的大部分时期都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可在虚弱中其实力一直在逐渐强大,更是因为无意间的利益关系(例如伊凡三世与拜占庭帝国索菲娅公主的婚姻关系,虽然是为了当时的利益但却为后世找到了团结俄罗斯、扩充俄罗斯势力的借口),为后世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人的崛起靠的主要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和“斯拉夫人的保护者”“东正教地保护住”这三个“理想旗帜”。前者保证了自己不再被统治从而凝聚人心,后两者则是为了不断地统治别人找到了美丽的借口。

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代表,西斯拉夫人的代表则是波兰。虽然,俄罗斯扛起了“斯拉夫人的保护者”的大旗,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但你想当别人的保护者,别人未必愿意当你的被保护者。

在这时俄罗斯就像是一个痴男,永远地在追求另一半儿,然而,另一半却心向西方不愿东顾。那么怎么办?那就抢婚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伊凡四世,沙皇的创造者

曾经的霸主波兰虽然有万千不情愿,但近现代社会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冷兵器时代靠的是刀马纯属、兵将死命,热兵器时代乃至原子武器时代拼杀的勇气在军事科技面前一文不值。更何况论勇武之气,三百年的疲弱,在东欧地区唯一能够与俄罗斯抗衡的波兰已经没有那份勇气。最大的勇气是外来的,希求以夷制夷下换回的不过是一丝在老亲面前的骄傲之气。

如果说这种因为历史溯源、民族精神而导致的拎不清轻重的话,还可以说这种拎不清值得钦佩。但无奈的是因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导致的一个系统坍塌前后的“精神混迷”下产生的寡头经济乃至寡头政治才是目前东欧一些国家拎不清轻重的根本原因。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彼得大帝

在经济寡头盛行的东欧地区,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对俄罗斯,对金主的一切敌人,经济寡头们都会采取一样的应对。在这里历史只是一种借口,用以用历史上的矛盾作为激化现有矛盾的手段。被利用的永远是芸芸众生朴素的爱国之情、热爱本身民族的绝望心态。

落叶枯看笑东欧,千年争霸史的九大主角

乾隆和正德禁与西方通商无大错,最不该放弃竞争中学习的机会

李鸿章的《绝命诗》是假的?是的,谁在炮制和宣传

本文标题: 东欧千年历史简说:永远拎不清轻重,相爱相杀的波俄乌宛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362690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用户88f2yzb 2021-12-12 08:09
现在斯拉夫人处于守势,或者说是休眠期,内斗太厉害,一盘散沙互为仇敌,看不到希望。
相关文章
古代的“打生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实证明太残酷
打生桩是一种很残忍的古代封建祭祀仪式,在封建王朝时期,比如说要动工或者是完工某些重大工程的时候,为了防止被神明惩罚,他们会把童男,童女直接活埋在工地附近,或者是灌输进大桥的桥墩来作为奠基石,这其实就是对附近各种神明以及妖魔鬼怪的一种祭祀,希
标签祭祀,鲁班书
10万国军全军覆灭,日军仅阵亡697人,抗战史上最耻辱一战
1941年5月,在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10万中华男儿陷入日军重重包围,他们在困境中奋死抵抗。 不过几天时间,军长唐淮源、师长寸性奇等一众国军将领壮烈殉国,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这一战,随着蒋介石战败逃往台湾,诸多详情被掩埋,直到后来
标签日寇,国军,中条山战役,一战,抗日战争,寸性奇
南京保卫战,王耀武的亲笔记录,揭开15万大军一星期溃败原因
南京保卫一战,参与这场战役的有王牌74军,但是最终这15万大军仅仅坚守了这里八天,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全军溃败,这不免让人有些困惑,而从王耀武的亲笔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情况,或许能够看出溃败的原因。 淞沪会战爆发之后,两军在上海激战了三
标签王耀武,74军,南京,南京保卫战,上海,日军
为避战乱1男17女躲进深山,拼命繁衍后代,百年后竟建立一个国家
战争是人类永远都伤痛,人类对和平的向往自古有之,像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就描绘过一个为避战乱,人们躲进桃花源和平生活数百年的故事,这也是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有人觉得这不过是陶渊明的臆想罢了,但是在西方,还真有这种类似的事情,为避战乱
标签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拜占庭帝国,赫里斯托,陶渊明
弓藏狗烹,将上云台,同样是汉朝,刘邦和刘秀对待功臣为何不同?
中国历代帝王能成其霸业者,身边必附有一大群能人异士,这些人或与帝王运筹帷幄于帐中,或运粮安政于幕后,或冲锋陷阵于前线,可谓有定鼎之功。但历史的怪圈在于,这些人在一个政权建立之后却往往是对新政权最大的威胁。因此,历代皇朝的开国之君都不得不面
标签刘邦,刘秀,韩信,黥布,西汉,彭越,勋臣
为何很多人质疑夏朝的存在?除了文字的原因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对夏朝的质疑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在此之前基本没人怀疑夏朝,随着国外考古学传入国内,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以顾颉刚、胡适、钱玄同、郭沫若等人为首的学者开始质疑夏朝的存在,并运用一些研究手法,出书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著名的“古史辨派”,他
标签夏朝,考古学,古史辨派,商朝,二里头遗址,顾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