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中十项常识性错误,雍正皇帝最烦看见“万岁”两个字

清宫剧曾盛行一时,很多观众对其痴迷至极。殊不知,清宫剧中的很多剧情不仅违背真实历史,就连最基本的称谓与礼节也是错误百出。

1、群臣上朝,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论上朝还是进见皇帝,大臣没有对皇帝称呼“万岁”一说。“万岁”的称呼一般出现在书面上或者戏剧舞台上。在雍正时期,即使在奏折中出现“万岁”也会被痛斥。雍正极其讨厌这种阿谀奉承的文辞。同时,在雍正朝,满汉大臣奏折也忌讳写“奴才”,一律写“臣”。就连乾隆做皇子时,上奏折也是称“臣”。

清朝中后期,太监与宫女开始称呼皇帝为“万岁爷”,但并不是当面称呼。比如,光绪向慈禧请安,有太监会提前回说“万岁爷来了”!

2、“万岁爷吉祥”“太后吉祥”“老佛爷吉祥”

“万岁爷吉祥”与“老佛爷吉祥”本是无稽之谈。“万岁爷”与“老佛爷”都并非当面称呼,而是太监们私底下对皇帝的称呼。在清朝,有三位统治者被太监私底下称呼:老佛爷,分别是康熙、乾隆、慈禧。一是,他们是最高统治者,二是,他们都高寿。而嘉庆皇帝则只能被称呼“佛爷”。

“道吉祥”也只存在太监与太监之间或太监与内务府官员之间。而大臣、妃嫔并没有向皇帝道吉祥的惯例。

3、“皇帝”与“皇上”

同一个人,两种称呼,却充分显示出称呼者身份的悬殊。敢当面称呼“皇帝”的一般只有“皇太后”与“皇太妃”。直到末帝溥仪时规矩不那么严。溥仪的父母和祖母也称呼溥仪“皇帝”。比如,光绪向慈禧请安,只要慈禧说“皇帝去吧”!光绪才可以倒退几步,出来。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论皇后、妃嫔还是满汉大臣当面还是背后都称皇帝为“皇上”。

4、“老爷子”

“老爷子”在清宫剧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但这一称呼确实存在。“老爷子”与“老佛爷”一样是皇帝的近侍与太监背后对皇帝的称呼,而大臣们不能这样称呼。当年纪晓岚背后称呼乾隆“老头子”可能源自这里。纪晓岚也因此差点惹祸上身。

5、“阿哥”、“几爷”“皇几子”

不同身份的人对皇子的称呼也不能随便。大臣们称呼皇子为“阿哥”,而内务府官员与太监自视皇家奴仆,为表亲密,称呼皇子为“爷”。皇子在书面行文中要规范,排行老几,就书写“皇几子”。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6、乱用太和殿

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帝与大臣出现在太和殿里的场景。实际上,太和殿一年也用不了几次。除了皇帝登基、册封皇后、万寿节(皇帝生日)、元旦、冬至等重大庆典和节气,其他的场合并不需要太和殿。皇帝临朝议政一般在乾清门,临时设置宝座、御案等。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7、召见与引见

召见(俗称叫起),须有亲王、御前大臣、领衔军机大臣轮流带领大臣面见皇帝。这在清朝很多大臣的日记中可以读到这样的场景。召见的场合一般在养心殿的东暖阁。如果多人参加召见,只能领衔的人回答,其他人不能插话。被召见的人更不能交头接耳,相互说话,只有皇帝问到才可以回答。绝不是像现在影视剧中,皇帝与大臣开讨论会一样。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引见,是有一定品级的文武官员在出任前进觐见皇帝。因为相比召见比较正式,场合选择养心殿的明殿。引见虽正式但只是走个过场。大多数官员可能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一次与皇帝见面的机会。

8、皇帝对大臣的称呼

皇帝对大臣既不称呼职务,爵位也不称呼封号,更不会像影视剧中称呼“某大人”。皇帝与皇太后接见大臣,不论大臣地位多高、年龄多大一律称呼本名,在谈话中提及其他人也直呼其名。皇帝或皇太后对他人提及亲王时,才会不直接称呼其名而称封号“某亲王”。特殊的例子,顺治曾称多尔衮“皇叔父”“皇父”,溥仪称父亲载沣为“王爷”。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9、大臣在皇帝面前的规矩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皇帝与大臣交谈中,皇帝坐着,大臣站着,皇帝站着,大臣坐着,甚至皇帝坐着,大臣也坐着。这些情况在真实历史中是不会出现的。不论是召见还是引见,大臣在皇帝面前一律跪着。不论时间长短,要一直跪到皇帝说“跪安”,谈话结束,才能起立后退至门口转身退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0、跪奏时的言语限制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皇帝与大臣谈话没完没了的情况。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大臣必须跪奏,虽然膝盖下垫着白毡,但如果时间长了,谁也无法忍受。因此,大臣之间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奏对何事,往往以三句话结束,不须皇上再问。”这样大大避免了跪奏时间过长导致膝盖疼痛难忍。为此,大臣们还特意用厚棉絮做了护膝,以防因跪奏时间多长而引起疼痛。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如果长时间跪奏,真能出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除了上述这些,皇帝在召见或引见大臣时,侍从和太监都要回避。大臣进见皇帝要穿常服、补褂与朝珠,皇帝也不能随便,必须对应地穿常服袍褂带冠。绝不像有些影视剧那样,皇帝有时穿着睡衣,光着头,甚至赤着脚,召见大臣。这种礼节即使在民间也是如此。客人来访,有人回报,其中一项就是告诉主人,客人所穿衣服。然后,主人会穿上对应的衣服接待客人。客人临走前,主人还换一件衣服送客人。

本文标题: 清宫剧中十项常识性错误,雍正皇帝最烦看见“万岁”两个字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3464838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288 2021-12-04 16:14
所以说现在很少看清宫剧甚至是古装剧。因为它会让你分分钟出戏
料友:二哥 2021-12-04 21:06
最搞笑的是北洋水师甲午舰队为题材的电影,也是穿着那些衣服!人家是有照片的,穿的都是新式军装!
料友:老资料网友123 2021-12-06 13:11
清朝官员觐见皇帝时候有规定,必须双手捧朝珠,低头看二钮,走方步,亮靴底,一步三摇,进入朝堂之后要跪拜,无论任何事都不能抬头,如果皇帝允许,才可以缓缓抬头,但不能过高,只到能看见皇帝的靴子的高度,如果抬过这个高度,便是仰面视君,有意刺王杀驾,按照清律要判斩立决。像现在清宫剧这么拍,恐怕这剧里的人除了龙套与皇帝本人,其余的人都得拉到菜市口来个出差红。
相关文章
原创为什么明朝土木堡损失掉了京军主力,中央还没有对地方失去控制?
土木堡事变明朝失去了京军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 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团、武将勋贵集团、文臣集团。三大营是中央主力军队,威慑四方。其中最为坚定的武将勋贵集团,是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徐达
标签明朝,于谦_历史人物,土木堡,明英宗
司马懿政变杀曹爽夺权,曹氏宗亲为什么不反抗?也不顾曹氏基业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司马懿是曹魏四朝重臣,韬光养晦,利用装病而忽悠曹爽降低警惕性,终于在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带领叛军封锁洛阳城,并以太后名义逼迫大将军曹爽交出兵权。政变不久后,司马懿诛杀曹爽,灭其三族,从此执掌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洛阳
现代方便面要是到了古代适合作为军粮吗?
方便面如果适合做军粮,那它就不会仅仅只是抗洪救灾食物了。 方便面适不适合当军粮,与古代还是现代没什么太大干系,实际上,古代基本不存在军粮这个概念,只要能吃的,那就可以是军粮。 不说什么阴米、锅盔、风干肉、光饼这些精制的军粮,古代绝大多数时
标签方便面,军粮,碳水化合物,馒头
13岁少女嫁给88岁乾隆,独守空房23年,嘉庆这波操作绝了
很难想象,一个年仅13岁的少女,竟会嫁给88岁的老人,没错,这种事一般人做不来,可乾隆却做出来了。乾隆后妃中,有两位是乾隆在做太上皇时被纳入后宫的,一个是晋妃,另一个是寿贵人。关键是,这位晋妃还是乾隆原配孝贤皇后的侄孙女,大清历史上,唯一一
标签嘉庆,乾隆,晋妃,晋贵人,哈什屯,孝贤皇后,寿贵人
他是曹魏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死前留下一句名言,流传千古
从古代到现代,大家都知道当皇帝的好处,尤其是一些心怀抱负的青年,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能够成为天下的主人,然后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 但是每个人有不同的志向,像北齐的皇帝高湛,他在当了皇帝之后,就感觉非常的不满足,觉得皇帝这个职务影响自己享受人生
标签曹魏,曹髦,司马家,司马昭,司马师,钟会,成济
死得最窝囊的太平军将领是谁?一人一马闯敌营,结果被乱刀砍死!
滨哥侃历史:太平天国系列原创第80篇,欢迎大家分享转发!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太平军出现了许多猛人,像著名的战将石达开、陈玉成、萧朝贵等人,之所以说他们是猛人,是因为他们不但能够指挥千军万马,而且在战场上战斗力极强。 那么,在太平军的诸多猛
标签曾天养,太平天国,马闯,清军,城陵矶,湘军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