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真是全民皆兵吗?在古代,一个士兵得靠多少老百姓养活

秦朝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德充沛”时期,创造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赫赫战功——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今天的西安兵马俑就记录着大秦帝国军队的辉煌。刘邦建立汉朝后,汉承秦制,汉军创造了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辉煌武功,涌现出了霍去病、卫青、赵充国、窦宪、班超等名将。秦汉给华夏同胞注入的“战斗基因”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在军事辉煌的秦朝和汉朝时期,“全民皆兵”——所有老百姓拿起武器,一起上阵杀敌的场景真的能做到吗?在中国古代,一个士兵需要多少老百姓供养?

全民皆兵在秦汉时期能否实现?

秦汉时期能否实现全民皆兵?通过数据和史料就能找到答案。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爆发长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和赵国都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征兵动员。但是,秦国的军事动员却没有达到要求所有老百姓当兵上战场的情况。

《岳麓秦简》:凡三乡,其一乡卒千人,一乡七百人,一乡五百人。

这个史料记载,秦国打仗的时候,3个乡镇动员2200名士兵参战。

根据《续后汉书》记载,500户以上人口设置一个乡级行政单位,3000户以上人口为2个乡级行政单位,5000户以上为3个乡级行政单位,10000户以上为4个乡级行政单位。

简单说来,3个乡的户数在5000户到10000户之间,按照最低标准5000户,一户至少5个人计算,5000户相当于最少25000人。在25000人中征召两千多人参军打仗,这不是全民皆兵的动态。

打仗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这是秦国和秦朝统治者知晓的道理。根据秦朝法律的规定,如果一个老百姓家里有两个男丁,就不能兄弟俩人一块儿当兵了。而且,当兵一年后,就得返乡种地。平均每5000户到10000户,征召的彻底脱离生产的正规军士兵,大约1000人。结合当时的人口总数计算,秦朝兵民比例大约在1/25到1/50之间。

西汉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兵役制度,还频繁的出击匈奴,攻打西域和朝鲜,但汉朝老百姓没有做到所有人全部上战场。汉武帝时期,全国人口大约3600万,常备军人数最多70万人。

东汉时期,其兵役状况和西汉有所不同。但东汉也没有做到全民皆兵。东汉全国人口最多有5600万人,但全国兵力加起来也就29万人。比西汉时期的军队数量要少得多。

通过以上分析就能看出,在国人印象中横扫六合,武德充沛的秦汉时期,虽然秦汉将士们创造了横扫六合、封狼居胥的神话,但秦汉时期的国家并没有让所有老百姓一起服兵役。毕竟秦汉时期的国王和皇帝都非常清楚,国家需要赋税,而农业社会,赋税都出自老百姓种田。都去当兵没人种地,国家机器该如何运转下去?

所以,秦汉时期全民皆兵上战场保家卫国只是后人对秦汉时期武德充沛的“美好想象”罢了。虽然诗经《秦风·无衣》写了秦朝百姓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情景,但文学作品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但不能完全还原历史。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一个士兵得多少老百姓养活?

一个士兵得多少老百姓养活,这就牵扯到古代的兵民比例问题。一般来说,兵民比例越小,老百姓负担越轻。兵民比例越大,老百姓负担越重。

秦朝时期,对外战争相对频繁,老百姓兵役负担较重。也就是一个士兵由25到50个老百姓来养活。到了秦朝后期,由于更加频繁的战争和徭役,导致秦朝国内的民众揭竿而起,爆发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秦帝国在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烽火中轰然倒塌。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西汉时期,十分注重“养民”,从汉高祖到汉景帝时期,战争没有像汉武帝时期频繁,兵民比例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汉武帝时期,战争频繁,军队数量有所增加。汉武帝时期,全国人口大约3600万,常备军人数最多70万人。平均每50个老百姓养活一个士兵。较高的兵民比例帮助汉武大帝打造了强盛帝国,但也让汉朝后期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到了东汉,兵役制度发生了变化,东汉全国人口5600万,军队总数29万人。其军队总数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五,折合下来计算,一个士兵由200个老百姓养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很多战役成为中国古代兵法的经典战役,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三国时期的,一个士兵得多少老百姓养活呢?根据专家的推断,三国时期,由于隐匿人口的情况存在,整个魏蜀吴三国加起来的人口总数在1400万人到3000万人之间,平均1个士兵由15到30个老百姓供养,也就是兵民比例在1/15到1/30之间。

相比较西汉和东汉,三国时期老百姓的负担是极其沉重的。为了完成军阀和政治家心中的“霸业”,无数三国时期的老百姓拿起武器上战场,虽然成就了一系列经典战役,在中国军事历史上留下了众多颇有研究价值的军事课题,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诗词,却在三国时期体现的淋漓尽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隋朝进攻高句丽,其兵力号称100万,实际是70万,兵民比例1/20,既20个百姓养活一个士兵。由于兵民比例过高,百姓负担沉重,隋朝直接爆发了农民起义。

唐朝时期,全国推行府兵制度。初唐时期,军队60万人,兵民比例大约在1/25,也就是1个士兵平均由25个老百姓养活。盛唐之后,人口增加,兵民比例在1/75,既一个士兵大约得75个老百姓养活。

宋朝,人口接近1亿,军队人数100万人。一个士兵由100个老百姓养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明朝时期,全国人口有大约6000万人,其中军队总数200万人。根据洪武时期的诏令“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200万军队中,脱产士兵大约有60万人。兵民比例大约在1/100,100个老百姓养活一个脱产士兵。

清朝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加,兵民比例比明朝更低。

所以古代的霸业,往往是在普通百姓的累累尸骨上建立起来的。面对侵略,我们要拿起武器保卫国家。但我们绝对不能主动 “好战”。忘战必危,好战必亡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作者:贞观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军事典章制度》 刘向东著 白山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标题: 秦汉时期真是全民皆兵吗?在古代,一个士兵得靠多少老百姓养活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328326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景龙政变:外戚专权后,唐太子无奈地反击
景龙政变:外戚专权后,唐太子无奈地反击 前言 时间总是太过漫长,转瞬即逝间千年的时光已经走过,成为一道剪影,映出过往的痕迹;时间又太短,波澜壮阔的一生须臾改变,生命也瞬间从黑发到白发。 ▲武三思 起因 五王之死:公元706年,拥立唐中宗的
标签景龙政变,唐太子,武三思,李重润,武则天,安乐公主,李显
建中之乱:唐德宗执意削藩导致的后果
建中之乱:唐德宗执意削藩导致的后果 前言 岁月走过,留下片片痕迹,虽然是裂痕,却也从中透露出经历过艰辛。一个个痕迹刻画出一幅幅字画,把过往的历史重新描绘出来,展现于世界眼前。 起因 唐德宗即位:公元779年,唐德宗即位,为了改变国家的财政,
标签唐德宗,削藩,建中,李惟岳,淄青镇,李宝臣
交趾叛乱:两个女子的起兵造反
交趾叛乱:两个女子的起兵造反 前言 时光流逝,从不停歇;万物更新,从不改变。在漫长的岁月古道里,万事万物都在轮转,看着王朝覆灭,见着帝王倒台。 ▲汉武帝刘彻 (西汉第七位皇帝) 起因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调兵分五路进攻南越,自此交趾等被
标签交趾,南越国,马援,汉朝,征侧,征贰
三位死而复生的开国将军,出自同一部队,两位被送进棺材又抬出来
我是狼君,一个陪您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开国将军许世友上将、钱钧中将、刘昌毅中将,三位同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的将军,刘昌毅将军更是许世友将军的直属部下。三位将军除了关系紧密之外,在他们身上更有着一个共同的传奇经历,就是都经历过死而复生。 许世
标签棺材板,刘昌毅,开国,许世友,钱钧,万源,功夫,少林寺,常笑,战士
古人打井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只乌龟在井里?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打井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只乌龟在井里?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中国古人给我们留下很多,除了千年的文化,宝贵的文物,还有很多民间的习俗。都说中国人迷信,但古人的很多做法,都是很讲究的,也不全是迷信。按照古人的智慧,相信迷信是一回事,怎么去做又
标签文物,习俗,坟墓
终末的女武神56话:始皇帝出场逼格拉满,历朝皇帝扶红毯为其铺路
在《终末的女武神》最新流出的56话情报中,“诸神黄昏”的第七场对决,始皇帝VS哈迪斯已经正式开打了。在战斗过程中,始皇帝展现出了强悍的实力,不但轻松躲过了哈迪斯的平A攻击,而且在哈迪斯出技能的时候还反手用哈迪斯的武器重创了他。 另外,除了
标签始皇帝,终末的女武神,哈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