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另类秀才的造反:什么叫“杀人诛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这里

曾静生于1679年,是清朝中期罕见的“革命家”。

据记载,幼年丧父的曾静被母亲养大,家境非常清贫。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曾静曾热衷于科考,但连年名落孙山使他有了挫败感。屡试不第的曾静回到故乡,当了一名私塾先生,对科举制颇有微词的曾静开始向学生们传播反清思想。

雍正五年,曾静在一篇吕留良的文章中读到了“其中虽有数十年,天荒地塌非人间”的“妙语”,颇为感慨。曾静认为,吕留良有当皇帝的才华,可惜他没有当皇帝的运气。倾慕吕留良的曾静特地派学生张熙前往浙江,拜访吕氏。

此时,吕留良已过世四十年有余,他的儿子吕毅中接待了张熙,并赠送张熙父亲的几篇遗作,其中包括一些日记草本、抄本、诗稿等。张熙将这些作品带回故乡后,曾静如获至宝,十分欣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曾静沉浸在“反清前辈”的文章中无法自拔,更加坚定了自己偏激的政治主张。后来,曾静将自己的观点写进了《知新录》等几部作品中。

为何说曾静的思想较为偏激呢?

在他的著作中,出现了诸如“春秋时皇帝,该孔子做;战国时皇帝,该孟子做;秦以后皇帝,该程子做;明季皇帝,该吕留良做,如今却被豪强所寿。”的歪理,此外曾静还批判了雍正皇帝,罗列了关于他的十条罪状,称雍正是古往今来第一昏君。

后来,曾静愈发坚信自己的理论,开始宣扬“华夷之分”的思想,鼓励汉族老百姓站出来反抗满清,匡扶汉统。后来,曾静听闻川陕总督岳钟琪多次要求进京觐见皇帝,却遭到清廷的拒绝。

岳钟琪是何许人也?

此人正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

曾静认为,岳飞的死敌正是金人,而金人又是满清的祖先,所以岳家人应世代与女真人有仇。由此,曾静便派高徒张熙带着书信找上岳钟琪,希望岳钟琪能够造皇帝的反。在书信中,曾静阐述了自己的那套理论,又劝岳钟琪应以反清抗金为己任,劝他效仿祖上岳飞与金人斗争到底。

为何雍正不肯接见岳钟琪呢?

这还要从前一年说起,当时在川陕地区有个叫卢汉民的家伙四处宣称,岳钟琪要带着川陕军队造反,一时间这个流言传遍了京城。后来,官府立即逮捕了散播谣言的卢汉民,经审问发现,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他的话不足为信。于是,朝廷将卢汉民处死了事。

这起事件勾动了岳钟琪的敏感神经,他立即入京请求觐见雍正,并提出要辞去总督一职洗脱嫌疑。雍正根本没把流言当回事,并未召见岳钟琪,只是吩咐他继续“鼓励精神,协赞朕躬”。见皇帝如此关照自己,岳钟琪自是感恩戴德,宣誓永为清廷效犬马之劳,绝无二心。

正当此时,曾静的弟子张熙“自投罗网”,劝岳钟琪造反。为了报答圣上,岳钟琪一边将张熙留在府上与其周旋,一边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到京城,请雍正进行定夺。雍正听闻消息后,不温不火地下达指示:“遇此种怪物,不得不有一番出奇料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岳钟琪是如何进行“出奇料理”的呢?

他先是对张熙进行了一番严刑拷打,可这张熙也算是个汉子,任由岳钟琪如何拷打宁死不屈。于是,岳钟琪立即将其释放,称此前的刑讯只是在试探张熙,并与其磕头拜把子。见张熙掉进了自己布下的陷阱,岳钟琪立即表示自己非常想反清,可惜自己只会打仗,身边缺个谋士,无法成就大业。

张熙听闻此言,立即表示自己的老师曾静正是谋士的不二之选。不仅如此,张熙还对岳钟琪表示,老师曾静已在六省策动了老百姓,大业“一呼可定”。值此之际,岳钟琪终于套出了幕后主使曾静。岳钟琪将所有信息立即汇报给雍正,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定夺。于是,雍正当即命刑部缉拿曾静,对其进行审讯。

在听说曾静是受吕留良影响而发动“革命”时,雍正立即对过世几十年的吕留良恨之入骨。吕留良生前操守清高,发誓绝不效忠满清。很多地方官都希望吕留良出山入仕,可吕留良并不买账。吕留良在家乡开馆讲学,向百姓宣扬汉民族立场。雍正将所有责任全部扣在已故的吕留良头上,认为此人“诬圣祖皇考之盛德”,曾静等一些反清分子只不过是听信了吕留良的鬼话,罪不至死。

接下来,龙颜大怒的雍正下达了谕旨,烧毁吕留良生前所留的一切书籍、日记、手稿,并开始迫害吕氏后人。在这场“文字狱”中,吕氏年满十六岁以上的男性全部被斩首,十六岁以下者发配至官家为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既然“遗祸”数十年的吕留良被挖坟鞭尸,四处宣扬反清思想的曾静又得到了怎样的处置呢?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雍正非但没有处死曾静,还让他和张熙成为“活口人证”,亲自对其进行了一番劝慰。立场不坚定的曾静,被雍正的一番话感悟了,思想发生了剧变。这位吕留良思想曾经的“铁杆拥护者”,被开导成一名极力谴责吕留良的反对者。“痛改前非”的曾静写下一部《归仁说》,在这部作品中极力宣扬清统的合法性,让老百姓一定要认可清统。

可笑的是,曾静在《归仁说》中一再表示,自己之所以做出罪该万死的勾当,全都是受了吕留良的影响,错误地曲解了英明的圣上。同时,在《归仁说》中出现了大量“皇上渊衷至仁,天性至孝,发虑至诚,修己至敬,而道德之纯熟,学问之深渊,历练之缜密,处事之精详,则又一理之浑然”之类的话,将雍正抬高到“千古第一明君”的高度。

然而,对曾静的处置雍正认为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雍正将其供养起来,安排曾静前往各地观察吏治,并让曾静去江南地区的各学府“现身说法”。此时的曾静,已化身为“满清的歌颂者”,四处宣扬雍正的开明之处,并痛心疾首地反思自己的罪状。

这还不算完,雍正结合曾静的供词,写出了一部关于清统合法性的书籍,名为《大义觉迷录》,并将这部书颁发天下,供万民诵读。这部书经刊印后,被发放到全国各地的学府中,地方官敦促读书人认真阅览,严惩玩忽不学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730年四月,清廷制作了《大义觉迷录》的第一套刻板,一次性印刷了五百册,将这些册子发放给所有京官。第二批书籍印制后,又被发放给各省份的地方官。地方官将朝廷发放的书籍作为蓝本,再次刻板,大量复印。最终,从达官显贵至普通士子,人手一本《大义觉迷录》。

在当时的中国,尚有不少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为了让每个人都受到教化,雍正挑选了一批值得信赖的读书人,让他们四处宣讲《大义觉迷录》。一时间,全国各地“龙亭”遍布,读书人在亭中焚香,营造庄严气氛,向老百姓大声宣讲《大义觉迷录》。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当时兰州的一场“宣讲会”中,总共有上万名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虔诚地听着不知所云的演说。

这种荒唐的“宣讲会”持续了几年,雍正认为预期的效果已达到,便昭告天下宽释了曾静及张熙。雍正在诏书中称:“朕治天下,不以私喜而赏一人,不以私怒而罚一人。”此外,雍正还在诏书中特别提到:“曾静系朕特赦之人。”曾静被折腾了好几年,当他诚惶诚恐地向雍正谢不杀之恩时,雍正还信誓旦旦地保证:“朕和朕的子孙,绝不会因为你诋毁过朕而为难你。”

事已至此,看起来曾静案的影响已告一段落,连雍正都已不追究此事,并称子孙亦不会为难曾静,曾静逃过了一劫。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一切都在雍正退位后发生了剧变。

乾隆上台后,重新翻案,将此案件再次定性。乾隆的做法与雍正背道而驰,他将曾静、张熙处以极刑,并要求全国各地销毁《大义觉迷录》,并将这本书列为禁书。乾隆提出禁令,民间百姓不得私藏此书,更不得阅读此书,但凡有违,一律格杀勿论。

从这以后,《大义觉迷录》被大量销毁,在后来的二百年时间里再未见天日。所幸,民间虽无《大义觉迷录》流传,但雍正年间内务府的原始刻本却被保留下来,在新中国成立后此书仍有再版。

在这起“曾静案”中,涉事的曾静、张熙、岳钟琪、雍正、乾隆等人的观点与做法非常耐人寻味,这些人向我们反应出时人的思想及满清统治者对“革命”的态度。可以说,这起案件的始末非常有戏剧性,令人感到五味杂陈。

参考资料:

【《清史稿》、《大清雍正实录》、《大义觉迷录》、《归仁说》】

本文标题: 一个另类秀才的造反:什么叫“杀人诛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这里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240515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七剑 2021-10-20 19:22
后面要有总结评论啊!陈述编辑谁不会呀?
料友:周亮 2021-10-24 08:55
雍正在基层干过多年,知道人心的重要,乾隆从小就被当作接班人培养,自然养成了霸道总裁的性格。
料友:513410804 2021-10-25 12:27
就是恶搞雍正的那个曾静
相关文章
西汉“牧羊人”卜式捐助汉武帝抵抗匈奴,最初为何遭到拒绝?
最近,山西发生洪涝灾害,人们纷纷捐助献爱心。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当社会出现灾害或者困难时,总是有热心的人站出来,伸出援助之手。 按常理,热心的捐助总是会受到欢迎的,可是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人的捐助,最初竟然遭到了拒绝,他
标签卜式,刘彻,匈奴,苏轼,彭绍升,安乐坊
中国古代最悲剧的三位猛将,其中一人被逼自刎,另一位竟被雷劈死
中国古代最悲剧的三位猛将,其中一人被逼自刎,另一位竟被雷劈死 有人将中国古代的一些将领做了排序,像赵云、宇文成都薛仁贵等等。古代的名将其实是非常多的,毕竟在那样一种战争很多,朝代不断更替的社会中战斗力是一个国家存在下来的基础,一个国家也会选
标签李元霸,项羽,宇文成都,吕布,刘邦
三国时期吕布天下无敌,有谁和吕布单打独斗过?
吕布生平单挑九次,六胜二平一负。 在演义中,吕布之勇武,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对付吕布,单打独斗绝非明智之举!如果你没有张飞之勇猛,不如许褚之亡命,那么与吕布单挑的话,简直是活腻歪了,如果不迅速逃命,则非死即伤,虎牢关两死一残的血案,即是最
标签吕布,张飞,夏侯惇,王匡,孔融,公孙瓒,许褚,袁术,方悦,董卓
宁王造反,唐伯虎装疯卖傻求生,武宗皇帝玩废大明王朝?
明武宗时代正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时代。现在关于唐伯虎的影视剧满天飞,人们就用各种形式来恶搞唐伯虎,但想象力从未突破历史本身。 我们就说从这个唐伯虎说起。唐伯虎是天下有名的才子,但他非但没有点秋香,反而一直处在贫困交加的状态,但是忽然有一天
标签唐伯虎,宁王,明武宗,王阳明
从典故中了解中国历史,这8个有趣的典故,你了解3条就很厉害!
从典故中了解中国历史,这8个有趣的典故,你了解3条就很厉害! 1、关于炎黄两帝还有蚩尤的传说,首先蚩尤是被炎帝和黄帝两个人的部落联合打败的,因为蚩尤的部落叫做九黎族,所以蚩尤部落被俘虏的众人被后人称为黎民。黎民百姓很可能是由此而来。后来其实
标签黄帝,炎帝,蚩尤,商朝,尧帝,夏桀
春秋时期为何是晋国,而不是其他诸侯国长期称霸?
春秋时期为何是晋国,而不是其他诸侯国长期称霸? 自从周幽王被申侯、缯侯联合西夷犬戎杀死于骊山下后,周王室的影响力和实力急剧下降,且继位的周平王,是由参与弑君的申侯、缯侯带头拥立的,这让周平王有弑父的嫌疑。此举让周平王在众诸侯中的威望下降,
标签晋国,春秋,秦国,楚国,周平王,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