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精读水浒:读不懂洪信,看《水浒传》一百遍也是白看

身为《水浒传》中开篇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始作俑者,洪信这个人物的作用虽大,但知名度却并不是很高。

在央视版电视剧中,这个人物更是直接被删掉了。

央视版砍掉这个人物的原因,倒不一定是因为编导不知道这个人物的重要性,而是因为这个人物确实涉及了那个时代的敏感点——封建迷信。

说来也是有意思;《水浒传》虽然绝大多数内容写的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且大多还都是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狠人,但开篇却偏偏以缥缈虚幻“神魔”导入主线故事。

不得不说的是,“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这一章,在很多古本里被当作“楔子”,而现在的版本里却大多直接列入了正文第一回。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仙人也不明白。

不过按仙人自己的感觉,洪信误走妖魔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个故事,确实更像一个导入主线故事,明确主题的“楔子”,算成正文反而有些不伦不类。

洪信这个人物和误走妖魔的故事,是引出《水浒传》故事中心思想的点题之笔。

读不懂洪信这个人物,看不懂误走妖魔这个故事,就很容易把《水浒传》当成武侠或爽文看,读一百遍也难理解其中深意。

那么洪信这个人这么重要,为什么却又很容易被忽视呢?

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的洪信

洪信这个人物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不太像一个坏人,他的所作所为好像都挺符合世俗情理。

他虽然高俅一样身为“太尉”,但却不像高俅那么毒辣阴险,行为举止上显得非常“平民化”。

即使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看洪信在在误走妖魔的故事中的表现时,很多人依旧会有种熟悉甚至“亲切”的错觉。

他的故事也十分简单。

东京发生了瘟疫,开封府散药解决不了,仁宗皇帝大赦天下也解决不了,于是名臣范仲淹建议仁宗皇帝,请龙虎山张天师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解决。

皇帝听从了范仲淹的建议,亲手点上御香,派殿前太尉洪信为使者去请张天师。

洪信到了龙虎山以后,虽然心里不乐意,但还是按照道士们的说法,自己单身背着御香和诏书步行上山去请天师。

虽然他没有认出天师,但天师在路上用老虎和蟒蛇对他的考验,他也算马马虎虎通过了。

如果以普通老百姓的标准来看,洪信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似乎很难看出来有什么毛病。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洪信他是普通人吗?答案很明显:他并不是!

洪太尉是朝廷贵官,国家重臣!

这一点作者怕大家忘记,特意通过洪太尉自己的嘴说了出来:

“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

朝廷为什么出钱“重茵而卧,列鼎而食”的养着洪信?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他能为国家出力?

权力即是责任。

但洪信只想到了权力,却不愿意甚至都没有想到自己该承担对应的责任。

实际上来说,天使对他的考验并不严格,充其量只能算是半开玩笑的性质。

不过是让他身穿布衣步行上山,路上用一头老虎和一条蟒蛇吓唬吓唬他而已。

以此试探一下他有没有排除万难消灭瘟疫,拯救百姓的诚意。

但洪信很明显没有为拯救黎民百姓奋不顾身的觉悟和勇气。

对比一下《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解人危难奋不顾身的雄姿,身为朝廷重臣的洪信一系列表现,就显得更加猥琐不堪了。

人在天子近侧,身居高位,但思想境界却还不如一群草寇,这是严重的“德不配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需要注意的是,洪信还是明君宋仁宗时代的官员,那一个是公认的吏治廉明的时代。

大家耳熟能详的“包青天”包拯,就是跟洪信同时代的人。

然而即使是那样的时代,也一样有洪信这样的人身居高位。

大家为什么会觉得洪信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有种说不出来的熟悉?

原因就是洪信这个人物身上,汇集了封建官僚们的众多共同特质:欺软怕硬、脱离实际、独断专行、不负责任……

他这种人大家在文艺作品中见到得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对封建官僚的印象就应该是他这个样子。

他要是不这样,弄不好我们反而不好意思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洪信不信

在天师答应洪信去东京做法祈禳以后,正事儿好歹算是办完了,龙虎山的道士们招待洪信了一场,第二天带他游览龙虎山。

洪信一听要游山,立刻就精神了!麻溜地跟着道士们满山乱窜。

然而就在游山的时候,洪信又开始作妖了!

非要道士们把关着魔王的伏魔殿打开,让他看看魔王长什么样子,道士们死活不肯。

这时候的洪信,说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

太尉笑道:“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道术。我读一鉴之书,何曾见锁魔之法。神鬼之道,处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快与我打开,我看魔王如何。”

这段话看起来好像没毛病;语言逻辑清晰,科学思维缜密,以大无畏的唯物主义思想,痛斥封建迷信……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然而大家不要忘记了,洪信来龙虎山是干嘛的?他又是什么身份?

洪信本就是个封建官僚,是奉旨请天师去东京祈禳瘟疫的钦差大臣!

在那个“国之大事,在祭与戎”的时代,皇帝请天师祈禳瘟疫,是一件非常隆重且正式的国家大事。

无论是从时代背景,还是身份属性上讲,身为皇帝使者的洪信,都必须坚定自己的信仰!

不然他来龙虎山跑这一趟干嘛?皇帝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还有什么意义?

而且结合上文洪信的行为来看,他虽然自称“读一鉴之书”,但他对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也同样是不信的。

因为你从他的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丁点“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慷慨激昂。

不信鬼神,不信儒教。

那洪信相信什么呢?

作者让他自己说了出来:

太尉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洪信相信什么?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权力!

在逼着道士们打开伏魔殿,召集民夫挖倒石碣放出一百零八颗魔星以后,洪信不但没有做任何补救措施,反而赶紧收拾行李赶紧撒丫子跑了,路上还严令随从不许走漏他放走魔星的消息。

施耐庵简直是活画了一个没有任何信仰,不忠诚,不老实,热衷耍弄权力瞒上欺下的奸刁小人形象。

而且从洪信的名字来看,施耐庵写这个人物并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在描绘所有腐败的封建官僚们。

因为“洪”的意思,乃是“大”,“信”则是“诚实”和“随便”的意思。

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大概就是:大多都是这个样子。

实际上讲,洪信的身上也确实基本汇合了封建官僚所有的特质。

只要是封建官僚,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你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到洪信的影子。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小总结

洪信在逼着道士们挖石碣前,看到石碑背后有四个字“遇洪而开”。

施耐庵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并不是出于宣扬“天命”的目的,而是隐晦的表达出了他“乱自上作”的观点。

往深了说,至少从施耐庵开始,有识之士就已经发现了迷信权力,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的官僚做派才是引发民乱的根源。

只不过迫于时代的压力,不能明说出来,只能隐晦的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

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

只有“上行下效”,没有“下行上效”。

有洪信这种无信仰,无原则,无道德的三无人员身居高位,宋江等草寇怎么能不横空出世?

洪信虽然名声没有高俅大,但在奸恶方面足可与高俅并称“卧龙凤雏”。

只不过为什么洪信放走了妖魔,仁宗的天下却没有乱,到了高俅所处的徽宗时代天下却乱了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标题: 古法精读水浒:读不懂洪信,看《水浒传》一百遍也是白看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1887156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4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134 2021-09-29 16:00
新版解释的很好,什么108位魔星,宋江是星主之类的,都是江湖贼道公孙胜杜撰的,就是利用迷信惑众
料友:老资料网友134 2021-09-29 16:22
往深了说,至少从施耐庵开始,有识之士就已经发现了迷信权力,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的官僚做派才是引发民乱的根源。
料友:老资料网友387 2021-10-02 02:04
看懂又如何???娱乐而已
料友:伊夫·蒙当/ 2021-10-04 01:17
烂评水浒!
相关文章
2021年版海南省海口市各乡镇地名的来历
收集:百阿君 海口:宋代已有海口地名,意为南渡江出海口处。 琼山区 琼山:府南十里有大石,土石多白,似玉而润,故名。 府城街道 府城:元为乾宁军民安抚司治,明、清为琼州府治,府城因此得名。 文庄路:原名府前街,后改道前大街。为纪念理学名臣丘
标签海口,府城,南渡江,明朝,丘浚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纵观中国历史,其实难免会发现一个重点——诛杀功臣。古代的皇帝不仅仅继承了远远流传的专制帝制,还继承了“天家无亲”的一个思想感情,这一点朱元璋深有体会,甚至做的“非常出色”。 朱元璋从“乞丐”出身,当他成为皇帝时,却展现了皇室的无情,这样的结
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钟离昧,项羽
历史典故: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宣帝年间,羌族头领狼何联合200多位羌人酋长,结盟发动叛乱,多次侵袭汉朝边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地汉民苦不堪言。宣帝听闻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决定派一员大将领兵前往平叛。 这时有位老将军名唤赵充国,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他年轻时曾转战四
标签赵充国,历史典故,汉宣帝,羌人,汉军
三国中那些厉害的家庭,荀氏八龙、诸葛三兄弟、司马八达
说起三国这段历史,大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有太多的影视作品来展现那段历史了。很多人对里面的人物和事件都比较熟悉。不过对于里面的大家族,很多人没什么概念。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里面的人物,就能发现很多人的姓氏都是一样的,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
标签三国,荀氏,诸葛三兄弟,诸葛亮,曹魏,三国志,东汉,丞相,五常,史书
历史上让人头痛的契丹,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你可能想象不到
“契丹弋猎汉耕作,飞将自老南山边,还能射虎随少年。”王安石曾在《阴山画虎图》中用这一诗句去描述宋朝时契丹族的发展,将其与汉朝时的匈奴相比较。 由此而知,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契丹族在北方的势力已经不可小觑,与宋朝不相上下,或比宋朝还要强盛一
标签契丹族,辽朝,宋朝,唐朝,耶律阿保机,汉族
司马懿为何能夺走曹魏大权?你看看诸葛亮死后,曹叡都做了些什么
一、司马懿有四位“恩公” 司马懿能在70岁高龄时,夺走曹魏大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概括说来,是因司马懿有四位“恩公”。 第一位是曹操。公元201年,司马懿刚22岁,就收到了曹操的入职offer的邀请。《晋书》中说,司马懿由于非常鄙视曹操,没
标签司马懿,诸葛亮,曹睿,曹魏,曹操,曹爽,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