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如何防止被人刺杀或投毒呢

毒杀皇帝或总统等国家领导人是各国历朝历代相当常见的事情。比如,在中国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大将军粱冀毒死汉质帝的事情。在唐朝时期,宦官就秘密杀害了唐宪宗、唐敬宗等帝王。在美国,总统林肯、肯尼迪也被刺客杀害。

对于中国古代的帝国而言,皇帝作为唯一的国家元首,其生命必须得到保证。一旦皇帝频繁被毒杀,国家就会陷入朝政交替更改,动荡不安的局面中,甚至出现改朝换代的巨大风险。因此,不管是出于维护皇权家天下的考虑,还是出于稳定天下的考虑,古代的朝廷都会采取一切办法,防止皇帝本人被刺客等不怀好意的人刺杀或投毒杀害。

那么,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如何防止被他人刺杀或投毒杀害呢?

古代皇帝如何防止被刺杀?

古代,皇帝生活的地方,要么在皇宫,要么出去巡游或御驾亲征。但不管是在皇宫处理政务或在后宫与嫔妃相处,出去巡游还是御驾亲征,古代都对皇帝采取了最高规格的戒备。

第一,用禁军保护皇宫。

禁军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统领的直属部队,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禁军有汉朝的南北军、唐朝的十六卫等。禁军的调令必须听从于皇帝本人,看护好皇宫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一旦爆发针对皇帝的叛乱,禁军也会拼死保护皇帝的个人安全,这就是古代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护驾”。

第二,贴身侍卫保护皇帝本人。

除了禁军,皇帝自身的贴身侍卫也会起到保卫皇帝的作用。贴身侍卫在各个朝代的叫法不同,汉朝叫郎中令、执金吾。隋朝叫左右备身府,宋朝叫侍卫亲军司。明朝的锦衣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贴身侍卫的作用。

第三,搭建秘密情报网,镇压对皇帝存在的一切威胁。

这一点在明朝极其明显。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做了皇帝后性格有些多疑。为了防止别人对其皇位和生命构成威胁,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作为巩固皇权与保卫皇帝人身安全的工具。朱棣登基后,其加设立东厂。朱见深时期,又设置西厂。

有了禁卫军保卫皇宫,再加上贴身侍卫和情报系统的支持,皇帝的安全就能得到最高级别的保证。除了很少的特别情况——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如皇子发动政变威胁皇帝的人身安全(比如玄武门之变),一般人即便有杀掉皇帝的想法也不可能进入皇宫,直接刺杀皇帝。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皇帝吃饭,如何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下毒?

皇宫戒备森严了,但潜在的威胁还是存在。这个威胁就是皇帝身边不可离开的东西——饭。皇帝也是人,是人就得吃饭。而皇帝身边对皇帝不满的人,就有可能借机下毒谋害皇帝,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防止有“两面人”在饭菜里下毒,威胁皇帝的生命,古代人都想了以下办法,看饭菜当中有没有毒——

第一,饭菜实名制,每道菜谁做的,皇帝都了然于心。

历朝历代,大都有给皇帝做饭的机构,名叫御膳房。由于皇宫的食物多而杂乱,需要各种工作人员在里面整理、搭配食物,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周边人给皇帝食物下毒的风险。为了防止皇帝被毒害,皇帝会采取每道菜实名制的做法,每道菜是谁做的,皇帝都会一清二楚。一旦皇帝吃了某个人的菜而身体不舒服,通过菜追查做菜的厨师,厨师就得被追究责任了。

第二,太监品尝。

太监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特定产物。一般来说,太监是皇帝身边的“最贴身服务员”。饭菜上来之后,皇帝不会自己亲自去品尝,而是让太监去品尝,看饭菜的里面有没有毒。确认没有问题后,皇帝才会用膳。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三,器具验毒。

如果有人要是下了慢性毒药,太监吃了下去暂时没有反应该怎么办呢?这就牵扯到器具检验毒素的行为了。我们在古代宫廷中看到的银器验毒就是一类相当常见的验毒手段。把银针插到饭菜中,如果饭菜当中含有慢性毒素,银针就会起反应。

除了用银针试毒,古代皇帝在吃饭的时候还会用银制的碗盘装饭菜。用金制的碗盘盛饭菜倒是能凸显皇家的威严,但是,金制的碗盘却无法检验出饭菜是否带毒。为了防止饭菜带毒,御厨就会把饭菜装在特制的银制碗盘中。

银制品为何能验毒?原因在于,金属银碰到包含硫元素在内的毒物(比如砒霜)会发生化学反应,呈现深色。正因为这种化学原理,金属银除了用于皇帝的餐具,检验皇帝的饭菜是否有毒,还在刑侦领域有相当广泛的使用。宋慈所写的《洗冤集录》中就曾提到古代的司法部门用银针验尸的案件。银针虽然不能检验出所有的毒素,但对砒霜之类的剧毒,反应是相当灵敏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四,频繁更换进餐地点。

在皇帝身边的人会熟悉皇帝的吃饭地点,找机会在吃饭地点提前下毒。为了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两面人”下毒,保证皇帝人身的绝对安全,皇帝通常会选择多个地点吃饭。对于陪皇帝吃饭的后妃,皇帝也不会提前通知其本人到达,而是吃饭的时候随机选择陪自己吃饭的后妃,以防止不测。

第五,多人负责伙食。

一般来说,皇帝会让一道菜的制作者由多人来负责。一旦制作菜的人由多人负责,每一位御厨之间就能互相监督。防止饭菜下毒,即便由不怀好意的御厨给饭菜下毒,其他御厨也能及时去揭发,防止被牵连在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六,每道菜吃不过三勺。

皇帝的每一次御膳,需要吃好几十道菜,甚至上百道菜,其中有不少菜都是地方上供的山珍海味。而皇帝本人会选择随机吃菜,每一道菜品尝最多不超过三勺(三次),任何菜都有可能被品尝。由于皇帝吃菜没有固定的特别喜欢吃的菜,别有用心的人也就无法根据皇帝的用餐喜好,在饭菜中下毒。

古代视皇帝的安危为一国之本,所以对于皇帝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考量安全性的保护,所以真想成功刺杀皇帝,那机率低之又低。

作者:贞观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洗冤集录》《清史稿》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标题: 古代皇帝如何防止被人刺杀或投毒呢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1886416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八路军悲壮的主力团,团长和营长全战死,副团长成二野头号虎将
民族危机面前,国共在张学良等人的努力下结束了内战,最终形成了统一战线,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将日本侵略者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由于名义上需要统一的番号,所以红军在接受改编后,诞生了一支名为“八路军”的部队,他们在作战时敢打敢冲,沉痛地打击了
标签八路军,叶成焕,日寇,红军,太行山,战士
四大阳谋“围魏救赵”真无解吗?孙膑的埋伏,庞涓一清二楚
写在前面: 读了一半的简读史,对一个成语重新产生兴趣,就是“围魏救赵”。 小学生时学到这个成语故事,觉得:哇,孙膑很厉害! 今天从庞涓的视角再看,围魏救赵,并不是你赢我输的结果。 01 师出同门,却性格迥异,庞涓孙膑之争也残酷 庞涓和孙膑,
标签庞涓,孙膑,魏国,魏王
都说汉献帝是翻盘难度最大的傀儡皇帝,但他仍有2次绝佳机会!
众所周知,汉献帝刘协这一生名为皇帝,实为傀儡,从他8岁被董卓拥立为帝到39岁禅让给曹丕,虽然在位三十多年,但刘协没有一天实际掌握过皇权。但是刘协这一生要说有没有机会掌握大权呢?其实也有两次绝妙的机会,但因缘巧合之下全都错过了。 本期《墨说三
标签刘协,曹操,董卓,王允,王必
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灭族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人口移民并不少见,只不过有规模大小的区别。天灾、战争等都是人口大移民的主要原因,而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活动,持续了两个世纪那么久,可以说是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经灭族也说不定。 汉朝以前,汉
标签汉族,南迁,中原,东晋,黄河流域
差点让曹操命丧箭下的谋士——审配
审配字正南,魏郡人。审配为人就像他的字一样,是一个极为刚正的人,被袁绍委以心腹,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臣之一。审配对袁绍忠心耿耿,又极其擅长使用弓箭。根据史书记载,在曹操和审配交手的几个场合中,审配的弓箭术几次差点让曹操命丧箭下。本篇文章我们就
标签曹操,审配,袁绍,谋士,曹军,袁尚,曹操军
日本人画的中国历史地图:到底有多少是客观的?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采用的历朝历代的地图均采用的是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该地图集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中的权威,甚至成为部分读者判定中国古代王朝疆域的依据之一。然而,谭其骧的历史地图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错误。小编最近在发现了一些日本人画
标签历史地图,地图,商朝,唐朝,谭其骧,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