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毙鹰事件”,远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毙鹰事件是导致八阿哥胤禩彻底退出夺嫡之争的一个大事件,而且康熙帝当时说的话做的事都很绝,足以说明无情最是帝王家。

事情要从康熙三十七年说起,这一年九子夺嫡的大戏正式开始。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干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那就是将成年的皇子分封为王爵或者贝勒,并让他们参与国事,并分拨佐领给他们统属,其中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和胤禩都封为多罗贝勒。

康熙帝的初衷是好的,他是想让皇子们帮助自己管理好国家,但他没想到的是,由于诸皇子都受到重用,一方面削弱了太子胤礽的权势,另一方面又让皇子们产生了夺嫡之心。

果不其然,诸皇子中很快就形成了几股势力,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太子党和八爷党,他们力争我夺,进而引发了朝廷党争,最终引起了康熙帝的注意。

不过,康熙帝的处理办法就不太好了,竟然选择对胤礽进行打压,将他的叔祖父索额图给关押起来,他的势力因此被极大削弱,从而引发了更为激烈的夺嫡之争。

胤礽一直都是个很优秀的太子,但自从夺嫡之争开始之后,他虽然做了一些错事,但不至于到被废的地步。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康熙四十七年,这一年康熙帝带着诸皇子巡行塞外,一家人表面上欢乐无比,但其实暗流涌动。

在巡行过程中,大阿哥胤褆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就找机会在康熙帝面前说了很多胤礽的坏话,比如说胤礽暴戾不仁,恣意妄行,贪腐蒙古贡品,放任奶妈的丈夫敲诈勒索地方官员,等等,引起了康熙帝对胤礽的不满。

胤褆说的这些话,后来被证实很多都是假的,但当时康熙帝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认为胤礽有“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的嫌疑。

当年八月,年仅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在巡行途中患病去世,康熙帝非常伤心,但胤礽却没有半点忧愁的样子,康熙帝由此认定他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因此对他越发失望。

后来,康熙帝发现胤礽每天晚上都会偷偷逼近他所居住的帏幄外扒裂缝隙向里窥视,这让康熙帝深感不安,认为胤礽有谋反之心,于是下令让他先行返回北京。

到了九月,康熙帝就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幽禁于咸安宫,同时任命胤禩为内务府总管,这是一个一个非常关键的职务。

在当时局势晦暗不明的情况下,胤禩受到如此重用,大臣们就都觉得康熙帝非常器重他,准备立他为太子。

康熙帝返回京城之后,胤褆上蹿下跳,竟然提出准备代替康熙帝杀掉胤礽的想法,这让康熙帝愤怒异常,对他进行了严厉训斥。

胤褆自知失去成为太子的可能,便转而推荐八阿哥胤禩为太子,还说相人张明德曾说胤禩有大贵之相。

然而,康熙帝一方面对相面之术十分反感,另一方面又觉得诸皇子都参与了夺嫡之争,胤礽极有可能是被人诬陷的,而这个人就是胤禩。

不久之后,康熙帝就将胤禩村严厉训斥了一顿,还说他“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党羽相互勾结谋害胤礽”,命人将其锁拿治罪,但遭到十四阿哥胤禵的激烈反抗,一度与康熙帝拔刀相向。

康熙帝冷静下来之后,将胤禩贬黜为贝子,成为闲散宗室,但同时又认为胤禵是个真性情之人,所以并未怪追他,反而越发重用他。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三阿哥胤祉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密告大阿哥胤褆曾使用魇镇之术陷害胤礽,还说张明德就是胤褆安排到胤禩身边去的人,并且张明德武功高强,曾主动请缨去刺杀太子胤礽,但被胤禩赶走,康熙帝便下令削去胤褆的王爵,圈禁在宗人府。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康熙四十七年年底,康熙帝回忆往事,又觉得皇子们夺嫡是有人从中挑拨,便先后召见了胤禩和胤礽,此举就既是为了父子和解的,也是为复立胤礽做准备,从而制止夺嫡之争。

然而,复立胤礽这件事太大,他必须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他便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让大臣们推举太子人选。

康熙帝原本是想大臣们理解他的心思,复立胤礽为太子,但以佟国维为首的一大帮大臣却都推举胤禩为太子,这就让康熙帝十分恼火了,但他恼火的不是大家不支持胤礽,二是一股脑地都支持胤禩,就像是提前商量好似的,便怀疑胤禩与他们有勾结的嫌疑。

不久之后,康熙帝乾坤独断,复立胤礽为太子,将佟国维等人给拿下了,但并没有治罪于胤禩。

胤礽倒是被复立为太子了,但没有一个皇子看好他,并且他经过以此打击之后,势力已经落后于一些皇子了,尤其是落后于胤禩。

这就造成一个结果,胤礽虽然重新成为太子,但康熙帝听到的依然是他的恶行,所以仅仅过了一年多,康熙帝就再次废掉他,并将其圈禁起来。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太子之位再度空虚,胤禩兴奋地不得了,因为此时有能力竞争太子之位的人,最大一股势力就是他本人,另外还有四阿哥胤禛,以及十四阿哥胤禵。

然而,在康熙帝第二次废掉胤礽之后,他已经心力交瘁了,所以不准备马上立太子,而是想暗地里考察一下其他皇子。

但就在这个十分关键的时刻,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毙鹰事件,让胤禩彻底失去了成为太子的可能。

康熙帝五十三年,也就是胤礽第二次被废两年之后,由于胤禩和胤禛的夺嫡之争逐渐走向白热化,所以二人都十分小心谨慎行事,生怕出一点点错。

但一向办事稳妥的胤禩,却栽了一个大跟头。

这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准备前往热河巡视,途经密云县、花峪沟等地,他原本是让胤禩赶来陪着自己去热河的,但刚好那天是胤禩母亲良妃去世三周年的忌日,胤禩是个有名的大孝子,就赶去母亲的陵墓祭拜,因而耽误了去给康熙帝请安。

胤禩也是个明白人,他担心康熙帝怪罪自己,就亲自挑选了两只海东青(一种非常珍贵的猎鹰),让一个太监带去献给康熙帝,同时还让他转告康熙帝,说自己在祭拜完母亲之后,会在汤泉处等候父皇一起返京。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件事不是啥大事,康熙帝一定会理解胤禩的孝心的,但最后却出事了,胤禩派去的太监将海东青交给康熙帝,康熙帝打开笼子上盖的布一看,发现两只原本活蹦乱跳的老鹰已经奄奄一息了。

那时候康熙帝年纪大了,再加上夺嫡之争给他带去的痛苦,所以神经比较敏感,就认为这是胤禩在诅咒他,把他比喻成奄奄一息的老鹰,就要死去了。

康熙帝在盛怒之下,下旨马上召集诸皇子议事,当着众人的面眼里斥责胤禩,说下了以下这番话:

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数载之内,极其郁闷。胤禩仍望遂其初念,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谓朕年已老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矣。

康熙帝这些话包含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说胤禩的母亲是辛者库的贱妇,所以他自小就心气高,用心险恶;

第二,听信张明德的话,谋害太子胤礽;

第三,之前众大臣保举胤禩为太子之事,其实是胤禩在背后搞鬼,康熙帝在无奈之下才复立胤礽为太子的,他为此感到十分烦闷;

第四,胤禩与朝中奸臣结成党羽,趁康熙帝年老之时密行奸险之事,从而谋求大位,且一点避讳都没有。

总之,康熙帝这番话将胤禩说成了乱臣贼子和不忠不义不孝之人,也就是对其进行了全盘否定。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临了,康熙帝还对众皇子说了一句十分震撼的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说他与胤禩的父子之情算是彻底断绝了,这也意味着胤禩彻底失去了成为太子的可能。

这件事发生之后,胤禩彻底退居幕后,转而支持胤禵与胤禛进行夺嫡之争,但实际上康熙帝已有意传位于胤禛了,只不过他生前并没有立他为太子而已。

回顾一下毙鹰事件的经过,我们可以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两只海东青为何会突然奄奄一息了呢?

我特意查了一下,从胤禩的府邸到康熙帝当时所在的驻地密云只有几十公里,太监骑马过去最多也就两三个小时,一对活碰乱跳的海东青被关在笼子里带过去,如果不出意外,这么着也不至于奄奄一息吧。

并且,胤禩一定是信任那个太监才派他去的,而那这个太监为何不先检查一下海东青再献给康熙帝呢?

更奇怪的是,康熙帝为何会因为一对海东青而大发雷霆,还说出了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的话,这反应也有些太过激了吧?

真相究竟是什么?

很可惜,历史上没有记载毙鹰事件中那对海东青为何会变得奄奄一息,或许是太监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惊吓到了海东青,或许有人从中做了手脚,谁知道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康熙帝极有可能是借题发挥,找个机会打压胤禩,从而为胤禛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毙鹰事件发生后不久,胤禩就大病了一场,等他好转之后,康熙帝对他的态度虽然有所缓和,但明显胤禛更受重用,胤禛甚至代替康熙帝去进行祭天大礼,而且作为康熙帝的使者去巡视各地,俨然一副太子的模样。

后来,以大学士李光地为首的一批人再次举荐胤禩为太子,但康熙帝依然毫不留情的驳斥了,这也足以说明他早已选中胤禛了。

至于说胤禵,那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康熙帝看重他的耿直和军事才能,所以才任命他为大将军王,让他率军出征策妄阿拉布坦的,但康熙帝同时也认为他的性格和治国才能不足以成为一国之君,所以根本就没打算立他为太子。

但大臣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康熙帝当时最器重的就是胤禵,所以胤禵才是最后可能成为太子,甚至连胤禩也这么认为,所以暗中支持他与胤禛进行夺嫡之争。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可事实证明,康熙帝来了一招调虎离山之际,直到他去世都没让胤禵从前线回京,人都不在京城,还谈什么成为太子呢?

因此,说康熙帝借毙鹰事件废了胤禩的“武功”,又用宠信胤禵来迷惑众人,从而确保胤禛能够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往前走,是完全有可能的。

值得玩味的是,胤禛登基之后,曾拿毙鹰事件来打压胤禩,这本是胤禩的无心之失,但胤禛却揪着不放,只能说这件事背后定有隐情。

从胤禩的角度而言,他是绝对不会拿奄奄一息的海东青去糊弄康熙帝的,并且他一向心思缜密,办事严谨,怎么就在关键时候出错呢?

目前看来,毙鹰事件之所以发生的最大原因,极有可能是胤禛在背后捣鬼,别看他平时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其实他在暗地里做了不上做,早就将年羹尧和隆科多拉到自己阵营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年羹尧在四川担任巡抚就不说了,但隆科多当时人可就在京城,并且担任着步军统领这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掌握着京城警卫力量。

从京城送东西去城外,一定是要路过各个城门的,而这些城门都是隆科多掌管的,所以做手脚的机会就非常大了。

如果再联想到康熙帝在去世之前任命隆科多为顾命大臣,并由他取出立储诏书宣布胤禛登基,那毙鹰事件就显得更加蹊跷了。

而胤禛恰恰又是个攻心战的高手,几乎每次站队都是成功的,比如说他猜测出康熙帝要复立胤礽,于是主动上书阐述自己的观点,康熙帝对他就非常满意。

胤禛知道康熙帝当时正在为夺嫡之争感到心疲力竭,所以行事十分低调,只是通过毙鹰事件来触动康熙帝的神经,从而扳倒胤禩,也是极有可能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总结一下:

毙鹰事件看似是一件偶然的突然事件,但背后极有可能暗藏着阴谋,有胤禛的阴谋诡计,也有康熙帝的借题发挥,但造成的结果却显而易见,那就是胤禩失去机会,而胤禛则扶摇直上,直到最后坐上皇位。

本文标题: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远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176983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7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824 2021-09-22 18:55
写着玩,都是猜
料友:KILL ALLer! 2021-09-22 20:20
康熙
料友:北国才子 2021-09-22 20:21
作者写的要是事实,那么,这两只鹰,多半是康熙杀的
料友:老资料网友801 2021-09-22 20:21
禔和褆部首不一样 读音也不一样 zhi和ti
料友:北国才子 2021-09-22 21:45
怎么可能是胤禛搞得鬼呢?除非他收买了送鹰的那个人,一般不可能。
料友:KILL ALLer! 2021-09-22 22:33
你要是不懂正史,就别瞎咧咧,你把雍正王朝的剧情当正史写???
料友:随风 2021-09-22 23:06
你很会编。
相关文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话说大明十六帝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由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整理了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官方肖像,而每位皇帝都是威严端庄而又不失皇家的华贵尊荣。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位31年。在位期间,废除
标签明朝,年号,朱允炆,燕王朱棣,明神宗,朱元璋,朱祁镇
刘备进汉中时,向献帝上表的名单中诸葛亮为何仅位列第五?
这张表还是很玄妙的,是刘备的统一战线。听知常容详细分析。这里涉及到的人名有: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
标签刘备,诸葛亮,汉中,向献帝,马超,都亭侯臣,许靖
战争呼唤香烟,枪林弹雨中,各国支持士兵吸烟是认真的
众所周知,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烟焦油等有害物质,这些东西会破坏呼吸道,甚至二手烟都会影响他人健康。但在战争中,各国政府为何鼓励士兵吸烟,就连最保守德国也想尽办法为士兵采购香烟? 生死一线的德军士兵 战争是暴力对决,也是巨大sha戮机器,机器运
标签香烟,吸烟,德国_历史,二战,德军
古代公主嫁到蒙古后,大多都无法生下子嗣,只因蒙古有一个恶习
文/京洛韵古今 简介 历史上有很多公主都嫁给过少数民族为妻,比如汉朝的昭君出塞、唐朝的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等,他们都是为国为家而远赴异乡。 除了不和亲不纳贡的明朝以外,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公主远嫁的事情,但唯独嫁到蒙古的公主不一样。 因为蒙古的一
标签公主,蒙古,和亲,清朝,西藏,文成公主
英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都不提自己的血统
英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都不提自己的血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因为战争与各类因素的影响,原来纵横天下的四大文明古国至今仅剩中国独存。中华上下五千年,自有文字记载起,至近代初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
标签欧洲_历史,黄帝,西罗马帝国
小太监如何耍弄蒙骗大清朝那些精明的皇帝,导致清朝国体被蛀空
客观地说,清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这十二名皇帝还都是比较勤奋的,是中国古代整体上文化水平最高、最为勤政的皇帝群体。没有什么不务正业、荒淫无度、罄竹难书的劣迹。顺治皇帝读书读到呕血,康熙皇帝的求知欲令他的老师抓狂,雍正皇帝最后竟累死在书案旁,道
标签皇帝,清朝,太监,道光,内务府,书房,努尔哈赤,吏部,庆宽,御制声色货利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