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曹叡两父子,对曹魏宗室的态度有怎样的区别

在三国时期三个政权当中,曹魏看上去是第二个灭亡的,但实际上却是第一个灭亡的。因为司马氏控制曹魏政权的时间非常早,曹魏早就名存实亡。至于司马氏篡位一事,很多人所认可的一个原因就是曹魏对宗室的遏制太过严厉,导致宗室力量无法对司马氏造成阻碍。曹魏的实权皇帝只有两个——曹丕和曹叡。两父子当政时期,曹魏宗室确实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过二者对曹魏宗室的态度在细节或者倾向上也存在区别。相对而言,曹叡已经着手改变曹丕的宗室政策了。

曹丕对曹魏宗室的限制

提到曹丕对曹魏宗室的态度,或许很多人首先想到曹丕、曹植。曹植曾经也是曹操看好的继承人的人选,是曹丕的有力对手。结果曹丕最后还是战胜曹植成为魏国世子,然后进位魏王,即皇帝位。之后曹丕就对曹植展开报复,《世说新语》当中记载曹丕强迫曹植作《七步诗》,如果作不出来就要处死。另外其中还记载曹丕用毒枣毒死曹彰(曾为曹植羽翼)的故事。《世说新语》中的记载未必要当真,不过曹丕在历史上确实一度想要处死曹植,幸亏卞太后的庇护才得免。

缩减封地:最开始的时候,曹丕分封曹魏宗室诸侯王还是以郡为范畴。不过在曹魏黄初五年(即公元224年),曹丕就以“天下损耗”太甚为理由,将郡王的级别降为县王。

严密监视:对待曹魏宗室,曹丕表现出严重的不信任,设置了监国谒者充当眼目。上文提到曹植险些被曹丕处死,就是因为监国谒者灌均向上奏报曹植“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本来想拿这个做文章,但还是顾及卞太后,没有处死曹植,但还是贬爵为侯。另外《魏氏春秋》中还记载一件事:曹彰在黄初四年(即公元223年)入朝时暴毙(有多种说法,包括《世说新语》中被毒害,这里不赘述),各诸侯王心有戚戚。还国时曹植和曹彪想要并路同行,以叙离别之情,还是被监国使者妨碍未能实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有名无实:诸侯王的作用是为了屏障中央,拱卫皇室,但是曹魏的诸侯王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有名无实。名义上是郡王或者县王,但本身没有任何能量。以曹植为例,曹植名义上“屏翰皇家,为魏藩辅”,实际上可以调用的军队只有一百多老弱士兵。其他诸侯王的情况也没有明显好转。这样的屏障藩卫显然是有名无实。

曹叡对曹丕宗室政策的改变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曹丕对曹魏宗室的限制是相当严重的。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虽然曹叡大体上也延续了曹丕严格限制曹魏宗室的政策,但是也颁布一些政令来放松桎梏。可以说曹叡在位时期,对曹魏宗室的政策已经出现风向上的转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曹丕对曹魏宗室可以说是严防死守,将诸侯王都限制在封国,禁止他们随意走动交通。在太和五年(即公元231年),曹植因为实在太过思念亲友弟兄,委屈不能自已,向曹叡上《求通亲亲表》,希望曹叡能够放松对曹魏宗室的禁锢,至少是在人伦交流上。曹植的请求终于得到曹叡的认可,同年曹叡下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適子一人朝。”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次年,即太和六年(即公元232年),曹叡又改变曹丕以县为国的政令,将各个诸侯王又从县王提升到郡王。而且相对于曹丕时期诸侯王迁徙封地频繁的情况,在曹叡时期也有所缓和,大部分诸侯王还是能够长期留在自己的封国里面。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曹叡在生活方面对各诸侯王有明显的优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在政治方面,曹魏诸侯王虽然仍然是有名无实,没有所在封国的政权和军权,仍然遭到比较严格的限制,但也有提升的表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曹叡对待燕王曹宇的态度。根据《三国志·魏书·燕王宇传》中记载,曹宇从青龙三年到景初元年(即公元235年到237年)一直留在朝中,到景初二年(即公元238年)再次被征召入朝。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同年曹叡病重,首先想到的托孤大臣就是燕王曹宇,而非后来的司马懿。以曹魏宗室作为托孤大臣,这应该可以视为一种明显的信号。当然在曹丕临终前,以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曹真和曹休也算是曹魏宗室。但是他们都只是曹操的族子,《魏略》中还记载曹真原本出自秦氏,因为其父秦伯南为救曹操而死才被曹操收为养子。很明显曹真和曹休与曹操之子曹宇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

余论

由上文的论述内容可见,曹丕对待曹魏宗室可以说是十分严苛,近乎于不近人情。对待曾经的竞争对手曹植就尤其严重。到曹叡执政时期,不知道是认可曹丕的宗室政策,还是对曹丕的尊重和顾忌,曹叡大体上还是延续了曹丕的宗室政策,但放松禁锢、升为郡王等政令仍然可以看出曹叡对曹魏宗室的态度是有所改善的。更何况曹叡对曹宇的特殊见重,说明曹叡对曹魏近支宗室并没有曹丕那样敏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如果曹宇能够成为托孤大臣辅佐曹芳执政,那么曹魏宗室的政治待遇或许还会有所提升。不过这些只能停留在假设当中。因为在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的影响下(孙资、刘放的理由之一就是“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曹叡还是弃用曹宇,改用曹爽和司马懿。曹爽和司马懿并没有提升曹魏宗室地位的举动和动机,最后在正始十年(即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曹爽,控制曹魏政权,随后司马师、司马昭继续加深控制排除异己,曹魏就在名存实亡的路上一去不返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本文标题: 曹丕、曹叡两父子,对曹魏宗室的态度有怎样的区别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168551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我国北方不产竹子,那匈奴以及其他北方民族是用什么做弓箭的?
竹子作为制弓材料是最下等的,只是在南方盛产竹子的地区用这种材料,而且一把优良的弓绝不会是竹子做的!必然是优质木料(比如拓木)。竹子作为制弓材料唯一优点就是容易选到均匀的材料(弓料不能有结疤),所以成本低,可以得到大量材料。而木材结节比较常见
标签竹子,匈奴,孤竹国
他是隋朝著名奸臣,斩杀皇帝还睡了皇后,死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奸臣误国英雄死,千古遗碑夕照明”。 古代20个朝代有忠臣就必定有奸臣,奸臣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没有国家和人民,到了极致地步眼里甚至没有皇帝。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可是也没能抵得过灭亡的脚步,只存在了短短37年就灭亡,隋朝的
标签隋朝,奸臣,隋炀帝,宇文化及,杨坚,宇文盛
柏林投降后,朱可夫为何三个月后才严明军纪?答:血债血来偿
德军:你们苏军不都是军纪严明么?为什么这么残暴? 苏军:你说的那些人,我认识,可他们已经死了!对抗恶魔的恶魔 德国眼瞅着就不行了,此时在德国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被苏联攻破,要么被英法联军攻破. 怎么想都是一死,但是德国有自己的小九九,无论如
标签朱可夫,德军,苏联_历史,柏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三国死得最惨的十大名将,张飞落榜,魏延第六,第一是吕布克星
俗话说:“走狗死,狡兔烹”,这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就会被同事,主公给除掉。在三国时期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子死的,例如:杨修、孔融、荀彧、彭羕等人。他们的死,或多或少都与利益相关。 除了上述人物之外,在三国
标签三国,张飞,魏延,吕布,孙权,东汉,关羽,张郃,淳于琼,西凉
三国看刘备最准的人是谁?不是曹操、孙权、诸葛亮,而是他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荆州,征召了一个叫裴潜的人参丞相军事,然后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曹操:"卿前与刘备俱在荆州,卿以备才略何如?"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这段对话很好理解,曹操问裴潜:“从
标签三国,诸葛亮,刘备,裴潜,曹操,孙权
刘师培:外惧党人内惧艳妻,一代国学大师,何以流落破庙衣不蔽体
刘师培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但大多数寂寞做学问的人都是大器晚成的,在19世纪初,却有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叫刘师培。 十几岁遍览中西文化,20岁娶如花美眷,33岁任北大教授,却在35岁英年早逝,短短35年的人生,竟比话本里的故事都精彩
标签刘师培,国学,何震,章太炎,苏曼殊,何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