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张良排62名,远低于萧何韩信,残酷真相不忍细读

汉初三杰的名声,让张良一直都笼罩着光环,成了日后中国历史上智慧的象征,但光环之下的张良,却完全是另一幅模样。

司马迁曾说过,张良是男人女相,长得有些阴柔,俗话说相由心生,这种阴柔的气质,或许才是真实的张良,那不算得意的一生。

刺客张良

司马迁的刺客列传里没有写张良,大概是因为他已经在别的地方出现过,所以就没必要单独把张良列为刺客之一。

但是张良敢于刺杀秦始皇的行为,绝对够得上司马迁刺客列传里的标准了,但张良可以全身而退,又不是那种必死的刺杀,显然不是个简单的刺客。

张良他们家是韩国的贵族,祖上在韩国五世为相,可以跟袁绍的四世三公差不多感觉,但很可惜的是,秦国灭六国,第一个灭的就是韩国。

灭韩的过程不是很费劲,韩王是主动打开城门投降的,因为是第一个灭掉的国家,秦始皇为了显示自己的夸大,对韩王做了迁徙的处理,对韩国国内的贵族也没有打击,允许他们继续保有自己的财产。

这个宽大的措施,为日后张良反秦提供了物质基础,眼看着好好的国家就这么没了,从贵族一下子变成了平民,张良一心就想着怎么反秦。

好在张良有钱,经过精密的筹划和物色人选,张良选择了远程狙击的方式,来刺杀秦始皇,而这也是最可靠的方式,毕竟当时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六国,想要刺杀秦始皇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张良找到的这个具体的实施者,是个大力士,能够把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扔出去好远,尽管张良对于地形地貌做了考察,选择了最好的埋伏地点,可惜的是秦始皇居然有四辆车马,在无法判定哪个是秦始皇乘坐的车马时,张良选择了最华丽的那个。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结果轰的一声,铁锤仿佛从天而降,车队立马换乱,可惜的是,秦始皇毫发无损,因为砸中的是副车。

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刺客,幸好张良提前已经熟悉过地形,他成功地逃脱了追捕,但这次刺杀行动失败,也让张良明白了刺杀这种行为是很难除掉秦始皇的。

因为秦朝廷的追捕,张良于是改名换姓,东迁到东海郡下邳县(今江苏睢宁)隐居下来,这个地方可是当时反秦的大本营,在这里张良的命运将被改写。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思想三变的张良

这地方秦王朝统治力量薄弱,张良也是在这个地方结识了项氏一族,为后来在鸿门宴上的种种神操作埋下了伏笔,这是后话,目前隐居在这里的张良,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其命运的大事。

关于圯上老人的故事,相比大家都很熟悉,说的是张良在桥上遇到一个老者,处于本能的谦恭和礼貌,张良忍者怒气,给老人捡鞋提鞋,最终老人给了张良一本兵书,而个老人就是著名的黄石老人。

这个故事很有传奇性,是司马迁在当地采风的时候听来的,注重实地考察的司马迁在个人著作《史记》里,记载了大量的类似故事。

基本秉持唯物主义立场的太史公,在历史事实方面是经受得起考验的,但这也不排除他写了不少怪力乱神的东西,很多都是他听当地人讲的传闻和故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黄石老人的故事的确很传奇,据说传给张良的兵法是《太公兵法》,也就是姜子牙的兵法,这其实意味着张良思想的转变。

以前他是个热血青年,想用实际行动为韩国复仇,但是读了兵法之后,明显张良开始进入了另一层境界,知道了个人的力量始终都是有限的,要报仇就不能单靠匹夫之勇。

随着兵法的学习,张良的气质彻底改变了,但最初他其实并不是跟着刘邦的,因为张良的理想是复兴韩国,所以最初他是跟着在第一波反秦浪潮中复立的韩王。

但这个韩王的能力实在是不行,就算有张良这样智慧过人的军师,还是连连失利,再加上本身内部就非常复杂,张良最终还是选择了跟着刘邦。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跟着刘邦的张良屡出计谋,帮助刘邦成就伟业,但本质上来讲,跟着刘邦也就意味着张良实际上是无奈地放弃了最初的理想,因为他最初的理想是恢复韩国,甚至是恢复到古代的那种贵族体制。

跟着刘邦这个地痞出身的人,标志了时代变了,张良也变了,不再用出身看人了,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看得还是实力。

张良在决定刘邦命运的几件大事上都发挥了重大作用,鸿门宴上搭上了项伯,要不然刘邦早死了,暗度陈仓、定都关中、与终将分天下、安抚韩信彭越。

这些都是决定刘邦命运的大事,张良的计策让刘邦最终夺得了天下,连刘邦自己都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但奇怪的是,张良最终在汉初确定的功臣之中,排名却非常低,爵位也不高,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道家张良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所有有功之人以王、公、侯、伯、子、男六个等级进行了分封,对功劳最大的8人分封为王,对137位开国功臣分封了列侯,根据不同的贡献这些功臣的食邑也不同,功劳最大的封以万户食邑,最低的也给予五六百户食邑。

这个功臣排名萧何第一,韩信第12 ,而张良排名62,爵位也仅仅是留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这里面其实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张良过早的看透了一切,参悟过早的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历史走向,能做的也就只有保持沉默。

刘邦打天下时候的心态是,大家一起打天下,到时候一起享受劳动果实,但真到了坐上皇帝那一天,刘邦的想法变了,天下只能是刘邦一个人的。

张良过早地看透了这一切,基本上在刘邦称帝之后,就不怎么说话了,随后刘邦就开始了,漫长的对异姓王的打击和杀戮。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且在刘邦心里,分为自己人和打工人,从沛县出来的老伙计都是自己人,刘邦对他们很好,其他人都是打工的,所以刘邦不信任他们。

典型的自己人就是萧何夏侯婴樊哙等人,汉初功臣看着很热闹,但是到了最后,能传承下来没被灭掉的,也就是刘邦所谓的自己人。

张良当然也看到了吕雉的野心,乱世给予聪明人的,很多时候是痛苦,看透的太早,但张良既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而且他也不像萧何陈平那样,重度参与,张良已经看淡了,终于闭门不出,不说话,对外宣称联系辟谷之术。

大隐隐于朝,张良知道,自己无法真的厉害长安,只能在热闹中慢慢被人淡忘,最终张良得了善终,吕后拿他也是没办法,而张良那多变传奇的一生,也经常被后人提及和传颂,而她本人跟诸葛亮一样,也被看作是智慧的化身。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关于张良,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

古代人物传记系列001

本文标题: 汉初三杰张良排62名,远低于萧何韩信,残酷真相不忍细读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153149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周宇 2021-09-09 16:34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料友:老资料网友441 2021-09-09 20:24
扯毛蛋! 张良,刘邦对他非常敬重,对别人说话很粗,骂骂咧咧,对张良开口必称‘‘先生’’,留侯——留,是地名,食邑30000户,排名第一,排第二的只有6000户,差距多大!
料友:周宇 2021-09-10 13:34
秦始皇不是为了统一天下,不想要战争,早就把守护长城的60万精锐和南下和亲的60万部队调回来了,哪能用骊山30万囚徒?哪有项羽刘邦什么事
相关文章
晚清颜值派超级女星杨翠喜,有多美?身价万金,皇家子孙都垂涎
记得看走向共和时,曾经有一段精彩场景,袁世凯与军机大臣瞿鸿禨斗法,原本靠着庆亲王的帮助袁世凯几乎不可撼动,但是他却最终还是吃了大亏,差点因此被打回原形。 而值得一提的是,导致袁世凯吃大亏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女人,传言这个女人美到极致可以让人一瞬
标签杨翠喜,袁世凯,颜值,庆亲王,李叔同,段芝贵
小凤仙生命最后一刻,攥着蔡锷的照片,蔡锷后人:父亲只是利用她
多情自古伤离别,很哪堪冷落清秋节。从古至今,多少痴男怨女的故事如同繁星点点,在夜空忽明忽暗像是在向世人证明自己爱过,存在过。而爱情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世俗的偏见,彼此的猜疑。 就算如此,仍然有人前赴后继奔赴其中,正如当年的小凤仙对
标签小凤仙,蔡锷,袁世凯,八旗子弟,八大胡同
鲁迅的特殊习惯:冬天不穿棉裤,只穿薄裤子来控制自己
鲁迅与自己的原配妻子朱安,是旧社会典型的悲剧婚姻。 向往自由的鲁迅虽然是孝子,却并不愿自己的人生被他人左右,只能通过对朱安的“冷暴力”来反抗命运的不公。 因不想跟妻子朱安圆房,新婚之夜鲁迅选择睡书房,冬天只穿薄裤子来控制自己,鲁迅走过一世
标签鲁迅,朱安,许广平,周作人
曾国藩结婚当日,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过意不去:娶我女儿吧
婚姻最美好的模样应该是“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夫妻二人在一起并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物可以共享,在一些小细节上多多用心,两人的感情才会一直保持着爱情的味道。这样的夫妻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其实也很容易。
标签曾国藩,新娘,欧阳凝祉
鲁迅身高只有一米五?拿弹弓打人重要部位的他,居然是为维护功德
你所熟知的鲁迅,是否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冷硬形象呢? 在鲁迅的众多小说与散文里,他批判、指责,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伫立于湍急的逆流;但同时,他又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少年闰土》这样返璞归真的文字,祭奠
标签鲁迅,许广平,蔡元培,萧伯纳
古代皇帝为何都自称“朕”,老教授:你把“朕”拆开读,就明白了
公元前2070年,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开始出现,夏朝的皇帝自称为“后”,第一位君主为夏后氏,《竹书纪年》记载的君主都会冠以“后”,比如“后启”、“后羿”、“后少康”、“后发”等等。 商朝建立后,出现了“帝”的称呼,在古人的思想当中,“帝
标签皇帝,自称,刘邦,纣王,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