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之死:大汉朝堂最为腹黑的一次政治谋杀

公元前131年冬,西汉王朝前丞相、魏其侯窦婴被斩于市。

对于他的死亡,历史学家向来众说纷纭且争论不休。毫无疑问,所有的争论点都在围绕着一个问题——“窦婴矫诏”

即使已经过了两千年,这桩西汉初年最大的无头公案,至今也没有定论。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抽丝剥茧,来一探此案的真相。

说起西汉王朝,我们一般会想到一个词语“外戚干政”。不错,虽然史学家对“窦婴矫诏”的真相一直没有定论。但是,大家都认可一点:窦婴之死与西汉王朝的“外戚干政”问题,绝对有着莫大的关系。

1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在汉文帝以诸侯王的身份入主长安后,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的军功集团,拥立汉文帝的初衷,并不是因为他“雄才大略”,而是因为他实力淡薄,容易控制罢了。

也就是说,汉文帝最初的人设,只不过是一个军功集团的“傀儡天子”。

这怎么能忍?作为封建王朝中,最为有名的中兴之主,汉文帝连消带打,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将以周勃为首的军功集团,排挤出了大汉的决策层(下附文章链接)。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大量启用草根人才外,汉文帝打压军功集团的一大利器就是,培养外戚势力(窦氏家族)。

当然,汉文帝这样做,也非常容易理解的。毕竟,沛县军功集团历史悠久,并且是一个不依附于汉文帝的存在;而窦氏家族就比较亲近了——只有我是皇帝,你才是“外戚”,如果我“下台”了,你也会跟着倒霉。

毫无疑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戚集团”绝对是皇权的利益共同体。这也是两汉王朝,“外戚干政”问题一直重复再现的根本。

2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说窦婴的问题了。

由于窦漪房的名超长待机,窦氏家族在整个西汉王朝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力。作为窦漪房的亲侄子,魏其侯窦婴也就自然而然地炙手可热。当然,这与他的个人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窦婴文可协领百官(丞相),武可平乱安邦(平定七国之乱),而且平时又礼贤下士(喜好结交豪杰)、十分低调。简直是个“完人”!

因此,汉景帝曾经升任窦婴为“太子太傅”。可惜的是,这个太子并不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而是栗太子刘荣。划重点:窦婴和汉武帝有着隐约的政敌关系!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刘荣被废;曾经的太子太傅窦婴也负气辞官,过起了广交门客的“战国公子”生活。

对于这个身居江湖,却能量非凡的人物,汉景帝并没有因此遗忘。在自己即将驾崩之际,汉景帝曾找窦婴畅谈,让他好好辅佐武帝,并赐给了他一份“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的遗诏。

那么,景帝为什么要给外戚窦婴一份遗诏呢?最为普遍的解释是,当时皇太后窦漪房已经年迈,但汉武帝此时年纪尚轻,而其母皇后王氏却日渐做大,有干政之嫌疑。(汉景帝为了刘彻能够坐稳太子之位,曾经故意扶持过“外戚”王氏集团)所以,汉景帝留下这份遗诏,有“借力打力”之用。

3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继续往下说。

在汉景帝与窦漪房先后过世之后,事情果然朝着有利于王氏家族的方向在发展。曾经给窦婴端茶倒水的田蚡,已然爬到了窦婴头上吆五喝六。

窦婴、田蚡既免,以侯家居。蚡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蚡,蚡日益横。

像这种官场上的世态炎凉,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有一个人却非常看不惯。这个就是魏其侯窦婴的好友——灌夫。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灌夫这个人有两个特点:爱喝酒、不怕事!有一次,田蚡宴请百官,席间那些敬酒的官员,对田蚡极尽吹捧,却对魏其侯十分的不尊敬。于是,喝醉酒的灌夫开始发飙——他先是辱骂敬酒的官员趋炎附势,接着又说田蚡是“小人得志”。

风头正旺的田蚡哪能咽下这口气?于是,田蚡借着汉武帝打压豪强的时机,让人揭发灌夫家族的种种不法行为。一番运作下来,灌夫及其家族成员都被判了死刑。

窦婴一看,这不对啊!灌夫是替自己出头才遭到殃,他得说话啊!于是,窦婴向汉武帝上书替灌夫求情。

聪明人汉武帝自然不会平白无故地得罪两大外戚家族。于是,他让窦婴和田蚡进行了一场朝堂论战。当然,最后也没说出什么结果来。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不干了,她以绝食威逼武帝处理窦婴及灌夫,并说道: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乎!”

于是武帝不得已,以“豪强欺凌百姓”之罪,判处灌夫灭族,而魏其侯窦婴也从重论处。

哪有救人还把自己搭进去的道理?看来强权就是是真理啊!于是,窦婴搬出了自己的大后台——景帝遗诏,想着凭此可以搬回一局。

事情到了这里,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当窦婴让人拿出家里珍藏的景帝遗诏后,汉武帝派人一查,发现国家档案馆里,没有留下副本,窦婴有造假嫌疑。(汉朝所有的圣旨、诏书,皇帝在赐给大臣之时,都会留下副本存档)

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

于是,本来可以活命的窦婴,被处以”矫诏“之罪,杀头弃市。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4

这就是“窦婴矫诏”的大概情况。

那么,问题就来了:汉景帝到底有没有赐给窦婴这样一份遗诏?如果有,那么到底是谁拿“销毁”了遗诏的副本呢?

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汉景帝肯定赐予了窦婴一份遗诏。因为,当时窦婴虽然下狱治罪,但是活命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他“假传圣旨”的话,不仅自己要身死名灭,家人也要跟着遭殃。所以,窦婴没有理由多此一举,弄出一份假“遗诏”,非把自己整死。

那么到底是谁拿“销毁”了遗诏的副本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按照“谁受益最多,谁嫌疑最大”的原则。王太后与田蚡首当其冲,他们为什么销毁存档,就不用笔者赘言了;

然后最有嫌疑的就是汉武帝刘彻,原因很简单:可以趁机打压外戚——在窦婴死后不久,田蚡也莫名其妙的死了。

确实,这几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威势,“销毁”遗诏副本。但是,这其中却存在一个无法操作的问题——销毁副本很容易;但是,既然诏书有存档,那么必然会有“目录档案”,这个东西是“连号”存在的。

也就是说,如果遗诏真的有副本存在,那么在销毁副本的同时,必然也要销毁整套的“目录档案”,显然,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5

那么,幕后黑手有且只有一个,他就是汉景帝刘启——他给了窦婴一份遗诏,却故意没有存档,目的就是为了,致窦婴以及窦氏家族为死地。

汉景帝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在前面的论述中,笔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一、窦氏家族势力太过强大,已经影响了皇权。

第二、窦婴能力超群,又是栗太子的支持者,非少主(刘彻)之臣。(另一个刘荣的坚定支持者,周亚夫,也是因此而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总结

汉景帝害怕自己死后,窦氏家族会进行反扑。虽然都是外戚,但是,王氏家族是依赖于汉武帝存在的。但树大根深的窦氏家族,却由于窦漪房的超长待机和能力非凡,而成为了一股独立存在的政治力量。也就是说,在汉景帝眼里,保存王氏家族更有利于汉武帝的统治稳定。

如果以窦婴为首的窦氏家族一直“在野”,那么,他是不会用到这份诏书的。而一旦他们想参与朝政,与风头正旺的王氏家族一争高下。那么,窦婴就必然入蛊,窦氏家族必然衰败!

谋杀,这绝对是一次最为腹黑的政治谋杀!

本文标题: 窦婴之死:大汉朝堂最为腹黑的一次政治谋杀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1355158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2条)

料友:羊大(杨志雄) 2021-08-29 16:03
分析得十分合理!或许历史就是这样!一切才能真实发生!
料友:老资料网友630 2021-08-30 23:40
赞同景帝是黑手!
相关文章
什么叫命好?“严氏三姐妹”平均寿命101岁,小妹最厉害活了112岁
长寿是人类永远的追求,这个世界太精彩了,人的寿命却又如此短暂。但不管怎么追求,死亡终究是要降临的,不过是早一点,晚一点而已。 对于现代人来说,活到100岁就已经很知足了,所以我们会用“长命百岁”去祝福别人,除非对方是年过九旬的老人。 即使在
标签长寿,严幼韵,严莲韵,李鸿章,严信厚,顾维钧
真实的明朝到底啥样?其实就三点,但能看明白的并不多
啥叫乌合之众?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观点,也没有理性思维的一个群体。 乌合之众的特点是在一个强权领导人的操纵之下,他们既可以摧毁一切人间的真善美的东西(例如军国主义),也可以表现出完全自我牺牲的高尚品质(还是军国主义)。 很多人对明朝的
标签明朝,朱元璋
一条火腿,让蒋介石躲过刺杀
中原大战中,蒋介石举全国之力,终于收拾了国民党内几乎所有敢于同他公开"叫板"的军事"大佬",形式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政权。 "打猎"时同心戮力,"分肉"时却各怀鬼胎。围绕着谁来执掌这个政权,国民党内部各派系却并不相让。尤其是代表着"军"的蒋
标签蒋介石,王亚樵,胡汉民,华克之,陈成,宋美龄
原来你看的故宫都是“假故宫”?真正未开放地区,会颠覆你的认知
故宫在旧时被称为“紫禁城”,建于1406年,及其了各地工匠花费14年的时间才建好。它经历了清明两个朝代,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气魄雄伟,非常壮观,金碧辉煌,看过它的人都会被它精巧的设计以及壮观的外观所吸引。然而大部分看得故宫都是“假故宫”
标签故宫,传心殿,寿康宫,溥仪,慈宁宫
《如懿传》原著:和敬公主的倨傲,从面子修炼到了里子
乾隆十二年的腊月二十九,富察皇后在目睹永琮死于怀中的一刻昏厥过去,忧伤成疾,再难起身。 永琏薨逝时,琅嬅也是悲痛欲绝的,但人只要有希望就能活下去。 琅嬅的希望是再生嫡子。 她一边请太医齐鲁调理身子,一边等机会同疏离猜忌她的皇帝复合。趁皇帝感
标签如懿传,和敬公主,富察皇后,皇阿玛,皇后,魏嬿婉
大决战期间,薛岳被称为国军第一战神:为何不去指挥三大战役?
在淮海战役的时候,老蒋说,卫立煌没有了干劲,白崇禧太狡猾不肯上任,陈诚还要忙着运物资,实在没有人了,只能让刘峙指挥淮海战役蒋军部队。当时有种言论广为流传:徐州是南京大门,该派一员虎将把守;哪怕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现派一头猪,这大门守不
标签薛岳,国军,三大战役,陈诚,刘峙,王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