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英雄,即是枭雄——聊聊历朝历代的异姓王

王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一大姓,各种“老王小王”加在一起人口过亿。事实上在有相关统计的宋、元、明等朝代,王姓就始终是天下第一大姓。不过跟另一大姓——张姓相类似的是,笼罩在王姓头上的“王气”简直薄淡得让人都不好意思提,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上冒出过最知名的帝王级人物也就一个王莽而已,名声还糟得一塌糊涂。

(不过从汉到明的19个朝代中共出现过40位“王皇后”,还成为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除此之外,王氏还涌现出过118位宰相或相当于宰相的高官,这也是在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王这个姓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姬姓、子姓和妫姓等古老的姓氏。当前比较公认的王姓始祖是姬晋——作为东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他素有贤名,又因直谏而被废。时人惜之,便以其子孙是尊贵的王族后代而称之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使得曾经尊贵的王姓逐渐成为一个普通的姓氏。而曾经作为一个王朝最高统治者尊号的“王”,也随着天下逐渐变得“礼坏乐崩”而变得命运多舛了起来。

比如作为天下至尊的王,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甚至异姓也能称王了。

而这些所谓的“异姓王”,就成了历代君王最头疼的玩意。

01

其实“王”这个头衔,也许并非从一开始就尊荣无比。

比如在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时代,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这样的部族联盟首领在当时是冠以什么样的头衔或者尊称,因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上古典籍均已散佚,所以现在已经没法说得清楚了。我们所熟知的“三皇五帝”等头衔,其实是后人追授的尊号,而不是当时就有的称呼。

大禹建夏以后,其最高统治者也不能称之为夏王,而是生前称后、死后称帝。比如大禹的儿子夏启,活着的时候应该叫夏后启,挂了以后就得改口叫帝启。成汤代夏以商之后,当然不会沿用老对头的规矩,于是便按照传统直接称帝。为啥是称帝?因为在古语中“帝”可以指代称创造和主宰宇宙万物的天神,商人认为天神就是他们的祖先帝喾,而帝喾的子孙死后都会跑到天上去陪伴祖先。所以历代殷商国君便统统可以称之为“帝某”,比如帝太乙、帝祖庚、帝武丁、帝辛等。其中的帝太乙就是成汤,帝辛就是纣王,意为分别是乙日和辛日出生的天神后裔。

这里要插句闲话——把帝辛称为商纣王其实是周人在捣鬼。毕竟周人称君主为王而非帝,但王较之于帝显然要矮上一头: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是。”(《春秋繁露·卷十一·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看到没?人家商帝直接就是天神了,而周王只能算是天神在凡间的代言人,属于打工仔的角色。这让刚刚撬翻了殷商江山的周人哪能受得了?干脆就篡改历史说瞎话了。

那周人为啥不像商人那样继续称帝呢?非不为也,是不能耳。毕竟商君将自己与天神融为一体的说法历经数百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周人就算再能编瞎话,也没法把这事扯圆喽。所以他们只好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为自己推翻殷商的行为正名,却不得不付出沦落到天神代理人地位的代价。

(当然后来周人又瞎掰说商帝是帝喾庶出、周王是嫡出,还再搞出了好几个天神以镇压帝喾独大的地位,这才名正言顺的自称天子。但这都是后事了,不再赘述。)

不过甭管是帝还是王,反正在干翻了倒霉的帝辛以后,天下唯有周王最大,有这一条也就足够了。

不过周王的独大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很快就有非姬姓的家伙跳出来捣乱了。比如在西周时有个名为“鄂”的侯国僭越自称武王,结果招来一顿暴揍亡国,这都是小事。可是当“南霸天”楚国开始不服管了,周王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自号“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的“楚子”(西周分封时楚国为子爵)熊通自顾自的称了王,是为楚武王。可是当时周王室早已衰微,对此无可奈何,只能依靠晋、齐等中原诸侯国来“尊王攘夷”。

而到了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日子过得更是形同老太太过年。于是到了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本是魏惠侯的魏䓨悍然称王,成了魏惠王。紧接着各大诸侯国纷纷有样学样,统统都当上了王,这下子早就徒有虚名的周天子更是成了过河的泥菩萨,各大诸侯王们连搭理都懒得搭理他一眼,更别提什么尊王攘夷了。

然后这帮“异姓王”间的一通大乱斗,成全了秦国,而秦王政也成了始皇帝。

一统天下后,始皇帝将传统的公侯伯子男这五级爵改成了二十级军功爵,最高爵仅为彻侯。“王”这个曾经的天下至尊更是被皇帝取代,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

02

秦末大乱,昔日山东六国之余孽纷纷恢复旧日王号。但等到项羽入屠咸阳、焚秦宫室,所有人都以为新的皇帝陛下即将诞生时,他却遥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并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然后自号西楚霸王,成了类似周王的天下共主。

这种大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显然不怎么靠谱,那些没一个跟项羽同姓的异姓王们靠得住的也没几个。所以当刘邦竖起反旗后,号称神勇千古无二的楚霸王也扛不住麾下小弟接二连三的背叛,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刘邦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想当初他对着项羽的墙角大挖特挖时,少不了要封官许愿,再加上麾下功高难赏的勋臣,所以到了西汉立国以后除了赏给兄弟子侄的同姓九国外,还有齐(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卢绾代之)、长沙王吴芮以及韩王信这八大异姓王杵在那儿,怎么看怎么碍眼。

但凡开国之君基本都是枭雄人物,眼里自然揉不下沙子,更何况刘邦乃是泼皮出身,从来没把脸皮当成啥值钱的玩意。于是在他的精心操作下,各大异姓王纷纷争相恐后的“谋反”,然后在早有准备的汉军打击下纷纷送了人头。能侥幸苟活下来的张敖(张耳之子)和卢绾算是命大——前者因“驸马”的身份保住了一条小命,后者则是刘邦的发小,深知这货可共患难却不可共富贵的德性,眼见形势不妙立马撒丫子逃亡匈奴,这才落了个善终的下场。

唯一的例外是长沙王吴芮。据说这位吴王夫差的后裔听从了张良的告诫,哪怕老刘把刀架在脖子上都死活不反,让大汉皇帝陛下也只能徒唤奈何。不过虽然老吴保住了长沙国,但架不住子孙不争气——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第五代长沙王吴著薨而无子,刘桓趁机将其除国,于是大汉朝最后一根异姓王的独苗也夭折了。

而且为了防止子孙再犯下自己的错误,同时也为了震慑乃至杜绝野心家,刘邦生前还拉着一众勋贵重臣立下了个白马之誓:

“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老刘说话还挺好使。在此后的近400年时间里,哪怕是敢废立皇帝的霍光、敢篡汉的王莽、嚣张跋扈如梁冀都没打过异姓王的主意。不过例外总是有的,比如老曹和小曹——人家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要个魏王的爵位难道汉献帝刘协还敢不给?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老话说得好:现世报,来得快。在几十年之后轮到老曹的孙子曹奂当皇帝时,不幸又沦为了任由司马家拿捏的傀儡,于是只好向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双手奉上晋王的头衔,继而又重复了刘协的命运,将曹魏江山让渡给了姓司马的。

异姓王接二连三的谋篡之举,终于引起了司马家皇帝的警觉。于是除了给老曹的子孙保留了个有名无实的陈留王(话说陈留王还挺长命的,一直传承了八世、215年,被除国时已经是南北朝的南齐时期了)外,王爵非司马姓不授。不过西晋的“同姓王”拆家的本事更胜二哈,这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更是司马昭、司马炎父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东晋皇权之羸弱堪称空前绝后,甚至连能拆家的同姓王都没剩下几个,于是异姓王又开始活跃了起来。先是桓玄自立为晋王(还给他老子桓温也追封了),然后又有刘裕效曹操、司马昭故事,逼着晋恭帝司马德文封其为宋王,继而代晋自立。

当然了,在两晋南北朝那个混乱的时代有枪就是草头王,连皇帝都能遍地走,称王的更是多如狗,简直数不胜数。为了偷懒,拉张表格意思一下就得,不再赘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03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称帝建立隋朝,随即出兵一统南北,真正成为了天下至尊。不过杨坚还是犯了跟司马炎一样的错误,那就是把所有的警惕心都放在了异姓上,却忽视了自己儿子拆家的本事。所以到了隋末,李渊、王世充才得以尽情的欺负杨坚的重孙子,分别获封唐王和郑王,继而篡位称帝。

而接下来的唐朝,堪称是历朝历代中对异姓王态度最为开放的。哪怕在开国之初对于封王还有点吝啬,但唐高宗李治以后的历朝皇帝只要遭遇危难了而且还有臣子堪为中流砥柱的,那基本就妥妥的能弄个郡王当当。有时甚至只为了安抚一下功臣、权臣的情绪,各种王都能跟不要钱似的大把撒出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唐中宗李显经神龙政变复辟后,对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敬晖这5个主要策划者当然是莫名感激,便封其为王,故此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有了李显在前打样儿,后面的皇帝再封起王爵来更是毫无顾忌——唐玄宗李隆基为了酬功或笼络就封了安禄山、哥舒翰为王,哪怕他们的资历和功勋能被贞观年间仅封国公的李靖、李世勣们甩出八条街;等安禄山反了,一众平叛功臣如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更是得拿个王爵安抚一下,否则谁还给老李家卖命?至于像薛嵩这样的降将也得当作马骨封个王,已分化叛军阵营;到最后连李辅国这样的阉宦,也因为能操纵废立“得功”而弄到了个博陆郡王过瘾。

命运多舛的唐代宗李豫堪称大唐朝的头号王爵批发大户,能与之一较短长的唯有唐僖宗李儇。可人家李豫甭管怎么搞批发,但他封赏出来的各种王基本还是酬功的成分要大些,而李儇则不然。那时的大唐王朝早已江河日下、风雨飘摇,内有阉宦、朋党为祸,外有藩镇割据,形同独立王国,李儇的一辈子都在朝不保夕的状况下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必要再为了面子或是大唐江山的长治久安想太多,各种王更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的搞起了清仓大甩卖,不但二字郡王如此,一字亲王照样玩批发。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相对而言,宋朝对于异姓王的态度就很保守了,但也不是不封。宋朝封异姓王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异姓王在北宋只能死后追赠而不能生前获封,且不能世袭。唯一的两个例外是钱俶和童贯,前者因率国归顺而不得不破例(当然很快就把老钱弄死了以绝后患),后者则是因为“收复”了幽燕(而且还只是部分)而遵宋神宗赵顼的遗诏得以封王:

“宣和七年,诏用神宗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遂封广阳郡王。”(《宋史·卷四百六十八·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当然到了只剩下半壁江山还成天被打成狗的南宋,这条规矩就没法再维系下去了。像张邦昌、张俊、韩世忠、吴璘等人都因功在生前就被封了王——当然只是郡王,想封国王还得等到死后追赠。最后连郭师禹这样的外戚,秦桧、史弥远这样的奸相也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被封了王,要是赵大、赵二泉下有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压住棺材板。

宋朝加封异姓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生者刻薄,对死人却大方无比。像王审琦、郭守文、曹彬、王安石等人都在死后被追赠了一字国王衔;到了南宋就封得更嗨了,只要在宋高宗赵构麾下抗金南侵立下功勋的,统统都追赠了一字国王。像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七人就是如此,史称“南宋七王”。

有了唐朝和宋朝为样板,明朝在这一问题上自然有着大把的经验可遵循。因此明朝堪称是对异姓王最为吝啬的一个朝代,其特点是生不封王,唯死后可追赠。而且死后追赠也不能乱来,最高也只能追赠到郡王,而且非立下泼天大功者连个郡王也捞不着。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祖训”算是历朝历代中最为坚挺的,他的子孙大多也很听话。因此明朝追赠功臣为王的历史,到了英、代二宗基本就截止了,能获此殊荣的人物基本上也很少遭人质疑。像位列开国六王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沐英、邓愈、汤和,朱元璋照顾人情而得爵的郭子兴、陈友仁、李贞,功勋卓著的张玉、张辅父子,身后得个郡王衔都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从朱元璋立国到朱由检自缢的276年间,大明朝的异姓王中间就出了俩意外。其一是金忠——这个金忠可不是永乐年间那个鼎鼎大名的兵部尚书,而是个鞑靼人,还是元世祖时恒阳王也先不花的六世孙,为蒙古望族:

“金忠者,蒙古王子也先土干也。素桀黠,为阿鲁台所忌。永乐二十一年,成祖亲征漠北,至上庄堡,率妻子部属来降。时六师深入,寇已远遁。帝方耻无功,见其来归,大喜。赐姓名,封忠勇王。”(《明史·卷一百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其实终明一朝给周边藩国、属国首领砸下的各种不值钱的王爵不计其数,金忠的情况与之类似。只不过也先土干比较光棍,跑来归降后土地、人口啥的要啥没啥,只能跟着朱棣混——按照“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的逻辑,这位忠勇郡王不能再算是夷君、酋首,而是汉臣,所以说朱棣一高兴就破了他老子立下的规矩,好像也不怎么说得过去。

另一个例外则是宁阳郡王张懋。这家伙是定兴郡王张辅的庶长子,9岁便袭父之英国公爵位,算是个勋臣。而且他历代、英、宪、孝、武五朝皇帝,资格老得不像话,但要说立下过啥超人一等的功劳,那就绝对说不上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只有特立独行的小照照,才敢不拿祖宗家法当回事

可谁让张懋挂掉时赶上的是以荒唐和不靠谱著称的明武宗朱厚照呢?小照照好武,所以非常崇敬一代名将张辅,同时又好奢侈、喜玩乐,恰巧又跟张懋臭味相投。所以在张懋死后,小照照一高兴(好像用词不当……)就忘了祖宗规矩,直接追封了他一个宁阳郡王。

这事在万历年间又被挖来了。起因是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的七世孙朱希孝仗着跟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关系好,便援引张懋的故例,要求给自己已去世的哥哥朱希忠追赠王爵。这点小事对于正大权独揽的张居正来说不值一提,于是朱希忠很快就成了定襄郡王。

不过张居正人亡政息,明神宗朱翊钧开始翻他的小账,就把朱希忠给揪了出来。这下不但定襄郡王被撸了,连张懋还跟着倒霉,宁阳郡王也没保住。

等到了过了今天就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的南明,老朱的祖训早就没人在乎了。尤其是永历帝朱由榔又像唐末的李儇一样搞起了王爵大批发,甭管活人死人,只要能帮他续命的统统封王,而且甭管国王、郡王,统统跟不要钱似的封赏下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04

在三代之时,王乃天下至尊,形同后来的皇帝。不过等到魏䓨都能自个儿给自个儿封个王以后,脑瓜顶上再挂个王的头衔就不怎么值钱了,起码要说是天下至尊肯定没人信了。

等到刘邦立汉,又把“王”这个被始皇帝弃之如敝履的老古董捡了回来。不过汉封诸王与先秦不同,也有别于后来作为爵号的王——汉封爵二十级,最高为彻侯(后来为避刘彻之讳,改为通侯,也称列侯),压根就没有王爵。所以刘邦搞出来的八大异姓王以及分封给儿孙们的齐王、代王、梁王、赵王什么的,其实是郡国制下的诸侯国王。而作为王爵的王,始创于魏晋时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从魏晋起一直到明清,被封了王的家伙通常可称为藩王,但一般都要分为两级。级别较高的要以源于春秋时期的古国为封号,又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鲁、赵、魏、梁、燕、代、陈、韩、宋、吴、越等封号则要低一个档次,至于许、徐、曹、邢、卫、滕等小国封号就更低了。所以在某些朝代封王,一般都从小国封起,逐渐累积资历、功勋再封到中、大国王。当然在唐、宋、明等朝代有时也以道、路、州等行政区划名为王之封号,如相王源于相州、肃王源于肃州等等。

这类藩王通常被称为国王、一字王(即民间所传的一字并肩王),又因为往往只授予皇室至亲,所以又被叫作亲王,但将亲王作为实际封号使用的唯有清朝。另外清朝在封王这个问题上算是个奇葩——“我大清”的藩王们,甭管是一字王还是二字王,统统都仅是个荣誉称号,既没有封地、食邑也没有任何军政权力。因此清朝的王爵不以古国名或是行政区划名为封号,而使用一些看起来比较喜庆的词汇,比如和硕睿亲王、和硕宝亲王、多罗克勤郡王等,但同样是一字亲王,二字郡王。

排在一字王之下的自然就是二字王,因通常以郡县名为封号,所以也称郡王(也有极少的一字特例)。而这个二字王,则是安排、打发各种异姓王的“重灾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毕竟以一字王之尊贵仅次于皇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儿子才能捞得着,还得分个三六九等。像唐高祖李渊有子22,唯嫡子李世民、李元吉获封秦王、齐王这样的大国王号,庶子如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只能封为荆王、汉王、酆王等中小国王。而异姓王中,唯有像王审琦、郭守文、曹彬这样功勋卓著又跟皇室关系密切的,或是像王安石这样因为政治需要的,才能在死后得以追赠一字王。

余者,则无不是即将国破朝亡时的野心家或是极少数的中流砥柱了。

所以对历代异姓王而言,唯二字王是英雄;能混个一字王的,不是死人就是枭雄。

但相对于“国姓王”,人们对于异姓王往往更加苛刻,不过这也不奇怪——东汉被姓曹的魏王所篡、曹魏又被姓司马的晋王“受禅”,然后东晋亡于宋王刘裕、刘宋亡于齐王萧道成、南齐亡于梁王萧衍、南梁亡于陈王陈霸先、北周亡于隋王杨坚、隋朝亡于唐王李渊(算是吧)、唐朝又亡于梁王朱温……好像但凡冒出个异姓王,就等于迎来了了个谋篡预备队。

其实这算是个误解——但凡是个王,甭管同姓还是异姓都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角色。君不见就算是同姓王,汉有七王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大明朝的成祖皇帝在靖难之前又是个啥?只不过历朝开国之君都是雄才大略之辈,但子孙却大多被养成了猪,就算闹腾通常也掀不起几朵浪花,哪比得上那些白手起家的异姓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所以甭管同姓异姓,只要是个王就是历代皇帝严防死守的对象,几乎没有例外。只不过国运有兴必有衰,哪朝哪代到了最后都免不了成了个四处漏风的破口袋,就算宁死不封异姓王,难道那些野心家们就不会谋朝篡位了?

而且就算管住了家里的王,还能管得住外边的?两宋算是历代管理藩王的典范,可是当女真、蒙古的“王”打进来了,他还怎么管?

本文标题: 若非英雄,即是枭雄——聊聊历朝历代的异姓王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1046428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 2021-10-10 19:36
姓刘的听说最多
相关文章
1983年,山东一农民给领导斟茶时暴露身份,才知:他是16期黄埔生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曾经为祖国贡献过力量的每一位老兵。 英雄迟暮如骄阳西坠,但老兵的伟大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先辈之牺牲、奉献精神,将以每一代年轻人为沃野,终将成长为足以延绵万代的精神长城,守护神州大地。 1983
标签夏良柏,黄埔生,王延周,王延德,日寇,抗日战争
3个身份,8年潜伏,最后一个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领:不想再逃
1950年,贵州务川县濯水镇上,一名中年落魄男子面带生涩,逢人便问:“我表姐叫廖忠玉,她男人叫姜玉清,还有个小女儿,请问他们住在镇上哪里?” 这个镇不大,不过两百户人家,又相对闭塞,民风淳朴,邻里之间大都相熟。当地人听到这个男人的话后,连忙
标签国民党,郑蕴侠,大陆,刘正刚,特务,濯水镇,毕节,李增荣,成都,台儿庄战役
如果没有安禄山的反叛,节度使这个制度可行吗?
如果节度使这个制度可行,那么宋朝为什么不用、明朝为什么不用、清朝为什么不用?别说传统时代没有用,即便现代国家也没有用。 安禄山身兼三个节度使,分别是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但主要是范阳节度使。 平卢节度使,是从范阳节度使分置出
标签节度使,安禄山,范阳军,唐朝,范阳,宋朝
乾隆皇帝对哈萨克汗国的宽松,最终让中国失去了44万平方公里土地
台湾版的清朝版图,将哈萨克等中亚汗国都画到了清朝的范围之内,看了不免让心心生疑惑。清朝时期对哈萨克等中亚国家的管理,就如同明朝对西藏、青海、黑龙江的管理一般——停留在表面上的册封阶段,没有进行实质上的管理。因此,我是不主张将哈萨克汗国划入清
标签哈萨克汗国,清朝,乾隆,汗国,俄罗斯_历史,策妄阿拉布坦
他打败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囚禁到死,二百年后其后代称帝
众所周知,元末政治腐败,连年灾荒,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掀起来大规模的反元斗争。至正11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颍州起义,此后各地农民起义军纷纷响应,第二年,郭子兴、孙德崖等在濠州起义。当时汤和带领十多人参加了郭子兴的红
标签朱元璋,郭子兴,陈友谅,朱文正,靖江王,朱守谦
为啥唐僧一拿出通关文牒,沿途各国都会放行?你看李世民都写了啥
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我最烦的不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不是花样百出的妖怪们,而是那个通关文牒。没错,就是那个在台词"我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之后,就会掏出来需要各国盖章的通关文牒,贯穿了整部作品。 为啥烦这东西?因为说老实话,多少
标签通关文牒,唐僧,唐朝,李世民,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