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和大清一样弱的国家,凭啥成了列强?因为他们都做了一件事​

一说起晚清,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基本都是国弱民穷、落后挨打,内有农民起义军搅局,外有列强侵扰,可谓是内忧外患,糟糕透顶。

当然,在面对如此危局时,大清也做过相应的自救,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预备立宪等等;

但结果却都不如人意!洋务运动在甲午海战后基本打没了所有的成果;而戊戌变法,还没有成功,就失败了,还搭进去一个皇帝;至于预备立宪,抄来抄去,最终也没有个结果。

总之一句话,大清搞了这么多的改革,基本全打了水漂。但也不是所有的国家改革,都像大清一样失败了,比如下面这哥仨,改革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它们分别是日本、德国、俄国!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三个国家一直以来都很强大,但其实不然,这哥仨以前很弱,都是挨打的主,但它们在改革之后,却全部变成了“列强”。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聊一下,19世纪的日本、德国、俄国是如何通过改革,从一个封建国家进入到列强行列的!

咱们先来说一下日本!

日本的改革,我们大都比较熟悉了,就是那场——明治维新。

而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时代,天皇虽然是天下的共主,但其早已经被架空了,朝廷里的大小事务,基本都是那些幕府将军们说了算。

而这时候的德川幕府,也像清朝一样玩起了“闭关锁国”,不允许外国人来日本做生意。

日本闭关锁国的时间,虽然没有那时候的中国持续的时间长,但也持续了两个多世纪之久,直到美国人开着他们的黑色铁甲军舰过来,强行与日本人做生意,日本才开始有所醒悟。

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

那时候的德川幕府,哪里见过此等阵仗,于是马上就腿软服输了!而英法等国看到日本的软弱后,也纷纷开着军舰过来欺负它,搜刮点油水。

德川幕府如此没用,那么等待它的结果只有被推翻!

幕府被推翻后,天皇又开始重新上台了!而这一任的明治天皇,是一个很有抱负和野心的人,一心想要将日本做大做强,进入到世界强国的行列中。

而想要实现这些,光靠想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轰轰烈烈的改革才行。于是,“明治维新”开始了。

也许是受到“黑船事件”的刺激,日本人觉得想要改革成功,就必须来一个“全盘西化”,也就是从根部学习欧美。但这也不简单,因为想要改革彻底,就必须得将原来封建经济制度彻底革除。

为此,当时的日本首相、改革急先锋伊藤博文专门搞了一部《明治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在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日本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可谓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明治维新几十年,日本已然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军事、经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之后的甲午海战中,其舰队更是一举击败了大清的北洋水师,在日俄战争中,又干翻了沙俄,实力暴增。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德国的改革!

远在欧洲的德国,想要实现改革,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改革一上来就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是版图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德国的版图并不是一整块,而是由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国家拼凑起来的。

不过后来,普鲁士诞生了一个特别厉害的领导人,在他的努力下,硬是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国给统一了,而这个人就是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但第二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因为德国虽然统一了,但军队和政府都掌握在“容克”的手里。所谓的“容克”,其实指的就是德国的那些“大地主”,他们霸占着人民的土地,钱多权大。

想要让德国实现改革,走向富强之路,就必须得将这些人给除掉。具体操作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像日本那样,直截了当地将这些容克给废了;二是跟他们合作。

由于容克在德国确实是位高权重、树大根深,因此第一条路是行不通的,只能选择第二条路。

可具体要怎么合作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俾斯麦想来想去,觉得容克地主虽然很碍事,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爱钱。

于是,俾斯麦便让容克地主和资本家们一起赚钱。这便是著名的“容克地主改革”。

容克地主们的目光从土地转移到了金融业和实业,而资本家们也可以跑去买容克地主们的农场庄园,大家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就这样,德国开始渐渐发展了起来。

不过,德国的这次改革虽然效果显著,但却不彻底,那些好吃懒做的容克地主们在没有钱赚之后,就开始到处惹事,后来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失败了,其中也跟他们有一定的关系。

以至于后来马克思都这样评价改革后的德国:

“它是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下俄国的改革!

俄国看似疆土广阔,实力很强,但其实它虚得很!就拿经济来说,90%的农奴养10%的地主,贫富差距悬殊太大。

在“农奴制”的驱使下,俄国的工业水平非常羸弱,农奴们被压迫得非常地惨。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不甘屈辱的农奴,时不时就会奋起反抗,与地主们作斗争。

不过,这样一来,俄国本身的工商业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可以说,那时候俄国所面临的困境,一点也不比大清要好。

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就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做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决定:废除“农奴制”,让所有的农奴,都变成自由耕种的农民。

可问题是,这也不过是让农奴重新获得了自由而已,但土地依旧掌握在那些地主手里,自由又有什么用呢?难道还能让地主们主动将自己的土地献出来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自从“农奴制”被废除后,这些地主们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火,正愁没处发呢!

如果政府一旦下令将他们手里的土地无条件地分给农奴的话,那势必会引起一场大战。

亚历山大二世心里也很清楚,不能这么做!不过最后,他还是想到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由政府借钱给农奴,让他们以3倍的价格从地主那里将土地买回。

这样一来,政府就可以躺着收租,而地主们也得到了三倍地价的赔偿,而农奴们呢,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这样看似皆大欢喜的政策,却隐藏着一个极大的问题:农奴们虽然明面上得到了土地,但却背上了巨额的贷款压力。

而想要全部偿还完这笔贷款,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又苦于没实力,无法与政府抗争,因此也就暂时顺从了。

农奴制的改革,确实让俄国强盛了几十年,但老百姓们依旧没有忍下这口气,他们慢慢地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后,便集中爆发!

终于,“十月革命”爆发了!

此次革命运动之后,翻身农奴们把歌唱,无产阶级做了国家的主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日本、德国、俄国这三个国家的改革做的一个简单介绍了!

将这三个国家与大清的改革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大清改革之所以失败,除了处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它无法拥抱变化、保持谦卑和不断学习进取的心。

正因如此,大清才没有赶上这列世界快车。对于大清来说,这也许是个遗憾,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遗憾却又十分的宝贵。

正是因为这一路上的坎坷曲折,才让我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并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使我们获得了当下优越的生活条件。

本文标题: 那些年和大清一样弱的国家,凭啥成了列强?因为他们都做了一件事​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080483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武则天为何把江山还给李家?她发现了一个秘密,专家:想不还都难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数百位皇帝,其中只有武则天一人是以女子的身份登上帝位。在男人占据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武则天一个弱女子能够成为皇帝,背后肯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武则天既然选择了权势,那么就注定
标签武则天,江山,李显,李治,李弘
秦始皇的两段经历,明确证实:远古曾出现过超越现代的文明
从正史记载来看,秦始皇率虎狼之师,横扫八荒,一统六国,成为第一个登基称帝的人,史称“始皇帝”。秦国,作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最初并不强大,地处岐山以西之地,介于中原文明与蛮荒之间,既遭到中原各国排斥,又不被游牧民族所接受,其地位实际上是十分尴
标签嬴政,秦国,宛渠,正史,六国,秦始皇陵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区别在哪?都是人民军队,只是略有不同
想必各位在观看一些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时,经常能够听到其中有新四军、八路军之称,当然很多人可能更听到的是“八路”居多,因为在影视剧的渲染下,日军扫荡的主要对象就是“八路”。至于新四军很多人可能就不甚了解,认为新四军可能是八路军的一部分,但仔细看
标签新四军,八路军,抗日战争,中国工农红军,日军,国民党
不丹老国王真厉害!娶四个亲姐妹生五个儿子,还能平衡后宫的关系
不丹现任国王吉格梅·凯萨尔能够坐稳王位,真得要感谢老爸的“平衡之术”。不丹老国王辛格玩弄权术的水平实属一流,娶了一家四个亲姐妹不说,还能让四位王后和平相处,实在是厉害。 不仅如此,辛格国王还成功协调了五个儿子的关系,把他们的未来都安排得明
标签吉格梅·凯萨尔,不丹_历史,王子,佩玛,辛格,旺楚克
冈村宁次手握80万大军,听到“无条件投降”啥反应?只说了4字
一直以来日本都有着侵略中国的野心,从唐王朝开始,中日双方前前后后一共有过5次大的较量。一般来说,前4次战斗,除了元朝的水军被神风破坏以外,其他的战斗都以我国胜出而告终。 不过,这些战争的规模都远没有抗日战争大。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实力远超我
标签岗村宁次,无条件投降,日本_历史,日军,抗日战争
山西农民拿一张欠条,想要兑换1100万,专家核实为真:你父亲是谁
“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施耐庵《水浒传》”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古人对于诚信的看重。在现代社会,个人缺少信用就会步步维艰。对于国家而言,更要以诚信取信于民,方能安定天下。毕竟,只有让老百姓信服,才能自发拥护政府,才能让社会更加
标签山西,郭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