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十大名将我军占三,徐向前只能排第四,第一位无人不服

黄埔军校始建于1924年,初时是为了革命军北伐培养和训练军官干部,全称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后因选址于广东黄埔,所以又名黄埔军校,一共承办23期,培养出了包括训练班和分校在内的23万余名毕业生,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培养的一至六期学员都闯出了不小的名声,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军,因此在民间也传出了黄埔十大名将的说法。

第十名:戴安澜

戴安澜

22岁黄埔三期毕业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和保卫长城抗战,抗日战争开始后升任旅长一职,参加过血战台儿庄、徐州和武汉会战,于1939年积功升任少将师长后,接任杜聿明麾下全国唯一一支机械化步兵师。

在1942年率部远征缅甸,于同古会战中,仅付出800余人伤亡的极小代价,就换取全歼日军4000余人的辉煌胜果,但遗憾的是,戴安澜凯旋归国途中突然遭到流弹袭击,不幸以身殉国,年仅38岁,南京政府追赠他陆军中将军衔,解放后国家追授他革命烈士称号。

第九名:杜聿明

杜聿明

陆军中将,21岁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很快就在东征陈炯明和北伐战争中扬名立万,东北全面沦陷后,杜聿明亲自率部发起长城保卫战。

抗日战争时期,杜聿明升任副军长,收复广西南宁,血战18天拿下昆仑关大捷并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取得抗战以来首次酣畅淋漓的胜利大捷。

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奉命开赴东北参战,曾三次战败林彪,尤其擅长现代战争的闪电战法,在1949年1月份结束的淮海战役中被粟裕俘虏,于1981年因身患肾衰竭病遗憾离世。

第八名:郑洞国

郑洞国

陆军中将,25岁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参加过北伐和东征战斗。

1933年,日本先夺东三省后占热河,郑洞国奉命北上参加长城保卫抗战,战中裸衣提枪冲锋,士气大振,重创敌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郑洞国调任杜聿明麾下当师长,先后转战河南、河北、江苏徐州、山东台儿庄、江西南宁和湖南长沙等地,南征北战冲锋在前,始终没有负伤,福将之名当之无愧。

于1948年辽沈战役时,在长春城破之际,放下武器起义投诚。

第七名:宋希濂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宋希濂

18岁黄埔第一期毕业后,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和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宋希濂出任少将警备司令职务,先后转战参加了上海淞沪、江苏南京、云南昆明、河南兰封、湖北武汉和远征缅甸等战役,被誉为“黄埔之光”,在抗战后被授中将,是蒋介石真正的嫡系大将。

在解放大西南时,被刘伯承俘虏于四川西昌的大渡河畔。

第六名:王耀武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王耀武

25岁毕业于黄埔第三期,参加过二次东征和二次北伐,在中原大战立下赫赫战功。

1932年,王耀武升任少将旅长,先后在谭家桥和怀玉山参与围剿红军第十军团,送给粟裕生平最大的一次惨败。

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先后在上海、南京、长沙、江西、湖北等地打满全场,于1945年亲自指挥打出湘西雪峰山大捷,两个月溃歼敌军十万余人,缴获战马、步枪、机枪和火炮等军需物资装备不下20余吨,人称“宁碰阎王,莫碰老王”,并获得蒋介石亲赐“中正剑”,于1948年被徐世友攻破济南后生擒活捉。

第五名:陈赓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陈赓

黄埔一期优秀毕业生,红军时期当过四方面军的参谋长,地位仅次于徐向前。

抗日战争开始后,调任刘伯承129师麾下当旅长,先后转战山西的娘子关、黄崖底、神头岭以及河北冀南的香城固打出大捷,所向披靡,打得敌军闻风丧胆。

日军曾在其坦克上挂上“专打386旅”的条幅,被陈毅赞誉为我军最会打仗的五位将军之一,于建国后被授衔为开国第四大将。

第四名:徐向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徐向前

黄埔一期优秀毕业生,1931年当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参加过川陕根据地的建设和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短暂出任129师副师长,全歼敌军5000余人,粉碎铁壁合围大扫荡后,转战河北冀南创建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带病指挥打出解放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大捷,于建国后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

第三名:胡琏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胡琏

黄埔四期优秀毕业生,与西北王胡宗南并称为“金门王”26岁就曾击败彭德怀和林彪的两个师后,升为少将师长。

在抗日战争中掩护海军在长江布雷,炸沉敌军军舰60余艘,鄂西会战坚守石碑,确保了鄂西大捷,并在1945年转战湖南湘西,打出了雪峰山大捷,战后胡琏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第二名:关麟征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关麟征

黄埔一期优秀毕业生,抗日战争时期出任军长职务,率部参与并指挥打出了河北保定、山东台儿庄、武汉和长沙会战。

在台儿庄歼敌1400余人,被称为“关铁雄”,在武汉阻击日军十几天,被日军称之为遭遇到的最强劲之敌。

第一名:林彪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黄埔四期优秀毕业生,23岁当军长,25岁当军团长,被誉为“红军之鹰”。

抗日战争时期,率先打出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与指挥了解放东北辽沈、华北平津等战役战斗大捷,从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打到四季如春的海南岛,连战连捷,功勋赫赫,于1955年48岁时被授予开国第三元帅。

本文标题: 黄埔军校十大名将我军占三,徐向前只能排第四,第一位无人不服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066811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7条)

料友:刘细火 2021-07-17 16:34
陈赓大将呢?
料友:老资料网友109 2021-07-17 17:54
胡乱编
料友:吉祥的小猪 2021-07-17 17:57
老关第一吧
料友:陈赤新 2021-07-17 18:18
胡编乱造,如论真本事,徐帅当列黄浦第一!
料友:陈赤新 2021-07-17 18:53
杜聿明能排第二名。
料友:Andrew 2021-07-17 19:05
其实胡宗南可以进。
料友:清风欲叶 2021-07-18 08:39
抗日战争牺牲太多太多了……
料友:缘分 2021-07-18 08:56
徐世友是哪一个兵团的?
料友:大齐明月 2021-07-18 09:01
薛岳孙立人卫立煌白崇禧傅作义 彭德怀刘伯承粟裕这八大将完全不逊于黄埔十将,甚至超过!
料友:大齐明月 2021-07-18 09:03
胡琏 1945年 不是应该是上将了吗?好像还是一级 怎么这变少将,难道我记错了.
料友:feiyu 444 2021-07-18 09:09
小编许世友和徐世友都弄不灵清,还是好好看看清楚在发表吧。
料友:错误代码651 2021-07-18 09:09
你排老几呀?
料友:错误代码651 2021-07-18 09:47
胡扯八道!粟裕是新中国大将第一名!怎么变成第四名了?
料友:静明 2021-07-18 09:55
小编在吹棒黄埔军校毕业生,蒋介石那么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都被日本鬼子打败了!丢了大半个中国!首都南京也丢了,被屠杀三十万。解放战争时期被解放军打得狼狈逃窜逃往台湾。
料友:Q 2021-07-18 09:56
杜聿明不服
料友:離 開忘切她 2021-07-18 10:05
都是中华好儿子。
料友: 2021-07-18 10:38
同等部队条件,胡琏、关麟征、林彪不一定干得过徐向前。
料友:应运而生 2021-07-18 10:53
周恩来也是黄埔军校的
料友:李金土,喝茶使人更健康 2021-07-18 10:58
王耀武处:歼灭敌军?徐世友?
料友:缘分 2021-07-18 11:02
郑洞国篇写江西南宁?应是广西南宁吧!!!!!
相关文章
雍正王朝:张五哥为何放弃当御前侍卫,执意要为十三爷胤祥守陵?
《雍正王朝》中,忠肝义胆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帮助雍正挫败了“八爷党”的“逼宫”阴谋后,自己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尽头。而就在胤祥去世后,雍正的贴身侍卫张五哥,随即主动选择放弃了眼前所有的一切,只身去为胤祥守陵。 当然,张五哥此举,不仅仅是要报答胤祥
标签张五哥,胤祥,雍正,雍正王朝,康熙,弘历
秦始皇为何会偏爱一个50岁的寡妇?两千年后,专家在重庆找到答案
《秦始皇》曾言:“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秦始皇上位后,为后世千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政治伟人,秦始皇的个人生活,同样成为后人关切重点内容。 作为第一位统一中原地区的皇帝,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虽秦始皇在位
标签嬴政,巴寡妇清,重庆
雍正王朝:“狼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为何康熙没将其交给雍正?
在《雍正王朝》中,有着一位极为“神秘”的人物,他在所有的剧情中都未曾露面,就连他的名字也仅仅是被康熙提及过一次,这个人便是“狼覃”。 那么,这个“狼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为何会让康熙在面对热河危局的时候,第一时间让他来保护自己?既然“狼覃”
标签康熙,雍正,狼覃,雍正王朝,胤礽,魏东亭
张学良手下有30万奉军,被老蒋囚禁54年间,为何没一个心腹来救?
1930年6月,东北兵工厂来了一群“贵宾”。他们胃口很大,张嘴就要订购5万支“三八式”步枪。当时,日本原厂造的“三八式”步枪的造价是25元,东北兵工厂虽是仿造,却开出了一倍以上的价钱。买5万支,就是250万元。这在民国,着实是一笔巨款。后来
标签张学良,蒋介石,东北军,东北,抗日战争
不光刘秀本人存在感低,他手下那帮文臣武将,居然一点名气也没有
刘邦创业,身边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樊哙、曹参等人。 朱元璋创业,身边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 三国君主们就更正常了,曹操、刘备、孙权身边,哪个不是文武双全?而且都很知名。诸葛亮、荀彧、关羽、夏侯渊、周瑜、张昭等
标签刘秀,文臣,刘邦,张良,韩信,朱元璋,曹操
为何几乎没有人拍元朝的影视剧?不是导演不想拍,而是“不敢拍”
引言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根据《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并在随后定都大都。此后元王朝历五世十一帝,直至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并以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夺取了元大都,元廷才被迫退居漠北,结束了在中原的9
标签元朝,忽必烈,朱元璋,明朝,蒙古族,大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