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明明护卫北京有功,皇帝为啥还要杀了他?换成你也会想杀掉

引言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袁崇焕袁督师走上了刑场,将要承受3543刀凌迟之刑。临行前他口述了一首《临刑口占》:“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至死依旧不忘报效国家,可见袁崇焕之气节。那么,像这样一位爱国将领,又为何会被崇祯所诛杀呢?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满3年知县的袁崇焕回京述职。广宁之战战败,当时正值人心惶惶,袁崇焕就这么单枪匹马去山海关勘察地形,并且上书发出豪言壮语:给兵给马给粮,保证守住山海关!于是袁崇焕被派到辽东,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代传奇名臣孙承宗,并被他收为弟子。后来,袁崇焕在宁远大捷中炮伤努尔哈赤,又在皇太极突袭北京时带兵勤王,顺利解掉京师之围。但仅仅几天后,他就被崇祯下狱,次年又被凌迟处死,时年46岁。

▲袁崇焕雕塑01

翻阅《明史》中的袁崇焕,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扶大厦之既倒、挽狂澜之将倾的仁人志士,如果说他就是大明的“长城”也不为过,而崇祯这一举动无异于“自毁长城”。不过,纵观袁崇焕一生,经营数年关宁铁骑却没有收复寸土,曾经夸下的海口终究只是海口,还放任皇太极打到了北京城下,犯了严重的政治路线错误。从他一生的表现来看,也就能当一个守城将领,而且还常常不按规矩办事。至于什么力挽狂澜,还是歇歇吧。

但是,袁崇焕也的确是很能把握时机的一个人。天启帝刚刚继位时,袁崇焕抓住少年皇帝好大喜功的心性夸下海口说自己只要有足够的钱粮兵马,保证能够荡平辽东;轮到崇祯继位后,袁崇焕又一次夸下海口,说5年内必定平定辽东,还乘机向皇帝讨要了尚方宝剑,获得独断专行的权力;乘着有崇祯的赏识,袁崇焕列举“十二当斩之罪”干掉了不听话的毛文龙,从此真正成了辽东的土皇帝。

▲袁崇焕画像02

前两点不论,毕竟可以视作上位必要的手段,但是诛杀毛文龙这一点实在太过草率。有句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要知道毛文龙占据皮岛,这就等于给敌人后方埋了一颗钉子。而皮岛的地理条件又决定了其易守难攻,就是个啃不动的铁王八,皇太极对它很是头疼。虽说将军都不喜欢不听话的下属,但是在用人之际就这么果断行使了先斩后奏的权力,却没想过别人会用什么样的目光去看待他。

果不其然,马上就出现了袁崇焕投敌的谣言,原因就是他这一手,直接替皇太极除掉了毛文龙。一般来说,袁崇焕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着被天子押回京城问罪,要么干脆投敌。

▲崇祯剧照

结果崇祯比所有人想象中都成熟,他做了一个让任何人都不舒服却是当时最正确的决定——痛斥毛文龙罪状,嘉奖袁崇焕的决定。事实是显然的,这时候为了已死的毛文龙再处理袁崇焕捞不到任何好处,不如继续让袁督师发光发热。03

崇祯可怕的理智还不止于此。同年,皇太极开始大举进攻,剑指北京。也不知道袁崇焕怎么想的,竟然把皇太极放到了北京城下,准备再打一场自己擅长的守城战。他采用在辽东时熟悉的战术,一路尾随皇太极的大军,却从不主动出击,皇太极在京城外围一路抢,他就一路跟。这种举动放在朝廷眼里就是另一种味道了,好像袁崇焕已经跟皇太极达成了默契,两人演了一出双簧。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明朝后金两军作战

崇祯终于决定召见袁崇焕。此时整个朝廷从上到下都认为这人有问题,应该马上拿下,只有崇祯例外。崇祯依然信任他,还把披风摘下给袁崇焕披上以示君恩。

直到最后皇太极退兵,北京解围后崇祯才开始算总账。这时候毛文龙的旧账、5年之约的旧账全部被翻出来了,袁崇焕在得到一切的一年之后再度失去,而且他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稍微总结一下,袁崇焕三场大捷斩首200余级、还放任皇太极大摇大摆抢了一把北京、擅杀毛文龙使得后金无后顾之忧……专家表示,袁崇焕可一点儿也不无辜,就他这些所作所为,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忍受这样的人活着,换成谁都会想杀掉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皇太极剧照

为什么《明史》对袁崇焕大加吹捧,说他“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原因很简单——这是清朝写的。本来清军最初打着的旗号是为崇祯报仇,毕竟这位仁兄是被李自成逼死的;但是过了几代以后,发现汉人居然还在追忆崇祯的好,清朝便改变了策略,得想办法黑一下崇祯。于是大吹特吹袁崇焕,让百姓以为袁崇焕可以挽救大明,崇祯完全是自己作死才丢了江山。不过这种观点只是民间流传的说法之一,可以作为借鉴但不可偏信。结语

综上所述,袁崇焕生于王朝飘摇之际,虽然并未做到十全十美,也干了不少荒唐事,但这一生也称得上为国效忠、鞠躬尽瘁。以至于千百年后,人们仍对他的结局感到惋惜不已。但究竟袁崇焕此人,是货真价实的抗金英雄,还是被后世包装的“绣花枕头”,也还是由各位看官自由心证吧。

参考资料:

《临刑口占》

《明史》

本文标题: 袁崇焕明明护卫北京有功,皇帝为啥还要杀了他?换成你也会想杀掉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055273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907 2021-07-10 08:47
不对吧!袁崇焕被抓的时候,敌人还在城外,还没退兵
相关文章
宋朝下了一场怪异的冰雹,后发生一件大事,沈括:老天预言很准!
史书中,有关天象的记载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好比“太白入月”、“荧惑守心”,日食、月食的记录,还有大风雨雪、雷电冰雹,一般超过常规水平或者构成灾害的天气变化,都会被记录下来。像《资治通鉴》里,某年月日下冰雹、大风拔木什么的,出现频率很高。 古
标签沈括,宋朝,冰雹,古河州,梦溪笔谈,熙宁
中国自这个朝代之后,就逐渐丧失了该有的血性
古语云“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用大白话来解释这句古语,那就是你可以杀了我,但不要羞辱我。其实,这句话不单单适用于儒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适用。 人生在世,活的是什么? 尊严和骨气。 回顾宋亡的那段血泪史,我们便会领悟一个道理
标签宋朝,赵匡胤,南宋,中原
此人一生只打一次胜仗,让中国300年无人敢犯,说句名言影响至今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对于广大中华儿女来讲,为了心爱的祖国,可以舍生取义。国家这么多年,在外界政策上一直,奉行一个政策,那就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不代表我们容易受欺负。 50
标签匈奴,汉朝,霍去病,陈汤,中华儿女,卫青
清河公主逃到民间,被一大户人家买去,恢复身份后:斩了他们全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人心如鬼蜮,不扒开看一看,永远也不知道其中是多么险恶。得势时趋炎附势,失势时一脚踢开,这已经是人们所默认的生存法则,而看人下菜碟的规则并不只适用于现代人,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古代也同样如此。 若投身于皇家,那便注定了这
标签清河公主,西晋
这两个民族在中国被直接打废,逃亡欧洲之后,成不可撼动的霸主
众所周知,中国有很多的民族,如今各民族亲如一家,历史上可不是这样,中原王朝和一些游牧民族的关系可以说是很尴尬。 中原资源充沛,边境上则不是这样。如果边境那些游牧民族的收成不好,那么他们则会在入冬之前,大肆洗劫汉人的村庄以及城市。 让人头疼的
标签欧洲_历史,突厥,匈奴,中原,游牧民族
“闻大妈”事件惹众怒,正黄旗这么高贵吗?史实打脸,都是奴仆
沧海桑田天下事,闲谈华夏五千年。大家好,我是李师弟。 最近有一位闻大妈火遍了全网,不知道各位朋友是不是都知道这件事啊?这位“正黄旗”大妈连续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可是这出名的方式有点打脸。 原因就在于网络上的一段视频,这位闻大妈在乘坐北京8
标签正黄旗,满族,媵妾,旗人,温都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