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遥闻侍中佩,暗识令君香。---王维

三国时人才辈出,诸葛亮、庞统、鲁肃、郭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谋士。曹操帐下也是谋士如云,可是在英年早逝的郭嘉之后,只有荀彧以他知人之明、料事之神、决断之准,成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

他在曹操统一北中国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军事政治斗争中,以自身非凡的谋略为曹操立下首功。无论是当世还是后世,他都堪称“德才兼备”的典范,曹操把他当成“吾之子房”;司马宣帝评价他“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但悲剧的是,虽然荀彧这一生都不遗余力地辅佐曹操,最后却恰恰死在曹操手里。这一切都源于他本心向汉,在曹操想要代汉自立时处于进退两难的痛苦抉择之中。

荀彧

一、学问洞明,知人识事

荀彧字文若,东汉颍川郡颍阴人。荀彧的父亲荀绲兄弟八人,号称八龙。名声最大的要数荀彧的叔父荀爽,起自布衣,95日而至三公。

荀彧出生在这个有巨大声望和家学传统的世族家庭中,自然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广泛的文化熏陶。他在少年时期就极有才干,时人称赞他为“王佐才”。

189年,他被举为孝廉,拜守官令。当时正值董卓专权擅政,他认为朝中不可久留,于是弃官归家,回到颍阴高阳里。

荀彧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预见到董卓必败,一场大规模的混战无法避免。他劝乡亲们外出躲避,但人们半信半疑没有接受。

荀彧

荀彧只好带家人宗族告别故乡,前往冀州。荀彧走后不久,董卓果然出兵关东,所过之处,烧杀劫掠。荀彧因精明的预见,逃脱了这场厄难。

荀彧到冀州后,袁绍听说荀彧的大名,待为上宾,但荀彧却看出他徒有虚名。这时,曹操进入他的视野,荀彧认为曹操雄才大略,能成大事,于是在191年,29岁的荀彧毅然投奔曹操。

曹操大喜,立即委任他为司马。

荀彧选择当时羽翼单薄的曹操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那时曹操与荀彧志同道合,都有扶正汉室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是由于荀彧敏锐地洞察到曹操的雄才大略和知人善任,而这些秉性都是成就一番伟业所必备的。这个在当时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选择,也足见荀彧的远见卓识。

从那以后,荀彧便一心追随曹操。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作为曹操幕中的主要文臣,在许多关键节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技高一筹的谋略。

荀彧

二、运筹帷幄,统一北方

192年,曹操为镇东将军,荀彧以司马之职跟随,为之出谋划策。

比起优于常人的远见,荀彧的胆识和魄力也毫不逊色。

公元194年,曹操集团遇上一个大麻烦。当时,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和扩展地盘,率主力南下征讨徐州牧陶谦,荀彧则留守大本营鄄城为曹操看守后方。

谁知祸起萧墙,陈宫、张邈与吕布勾结,叛曹自立。由于主力不在,后方空虚,除鄄城外,兖州所属郡县一夜之间几乎全部依附叛军。

此时,兵微将寡的荀彧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整肃军队、设置防务,并迅速召来东郡太守夏侯谆率兵回援。由于措施得力,军心稳定下来。

但正好在这个时候,豫州刺吏郭贡率数万兵马前来求见荀彧,因为郭贡态度尚不明朗,有很多人认为他可能倾向叛军,夏侯谆等人坚决反对荀彧冒险前去会见郭贡。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曹操

但荀彧认为郭贡与叛军关系不深,不见得会贸然参与反叛,如果处理适宜,可保中立。

于是他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彧侃侃而谈、魄力十足,似乎毫无惧意,认为鄄城不易攻下,因此领兵离去,鄄城之围得以缓解。

这种冷静的分析、卓越的胆识也一路伴随着荀彧,使他在许多关键时刻成为曹操不可或缺的智囊团和强心剂。

196年,曹操把汉献帝从破落的洛阳奉迎至自己的根据地许昌,在这件事上,荀彧起了关键作用。

当时曹军内部多数人是不同意迎接献帝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来曹操集团在北方既不是唯一的势力,也不是最大的势力,贸然奉迎天子似乎不妥;二来当时献帝身边还有相当的实力,把他留在身边恐怕不易驾驭。

但荀彧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将困顿中的天子迎至曹操自己的根据地许昌。

他认为,虽然此时的汉献帝本身无一兵一卒,也时时仰仗着实力派军阀的鼻息过日子。但是,他毕竟是刘氏皇统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他代表着统一与秩序。虽然各实力派军阀事实上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对天子的召令不屑一顾,但是,他们一时还没有自立皇统的能力和打算。

也正因如此,作为皇统象征的汉献帝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在此时奉迎献帝、拥戴天子,既可以顺从民心,也可以使天下豪杰归附,是必须要走也应该要走的一步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汉献帝

曹操听取荀彧的建议,把汉献帝奉迎至许昌供奉起来。这关键的一步对曹操一生的政治命运产生重大影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曹操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在奠定曹操霸主地位的官渡之战中,荀彧在整个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袁绍一直是曹操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无奈其雄厚的实力一时难以撼动。

而自从曹操奉迎天子至许昌后,袁绍就对曹操更加不满,他时不时的“挑衅”让曹操忍无可忍,战争一触即发。但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曹操实在不敢贸然行动。

关键时刻,荀彧从气度、谋略、军纪及德行四个方面,全面透彻地分析曹操的优势和袁绍的缺陷,并用刘邦、项羽的例子鼓励曹操,告诉他真正有才能的人最后一定会战胜“庸人”。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坚定了对袁绍作战的决心。

此后,在与袁绍的连续交战中,荀彧又一次次地给予曹操勇气和充满魄力的建议。

公元200年,当曹操被袁绍包围,处境艰难时,荀彧鼓励曹操坚持就会取得胜利,于是曹操继续坚守待机。不出荀彧所料,敌军后来节节退败,曹操最终消灭了袁绍集团,随后逐步统一中国的北方。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官渡之战

三、进退两难,悲剧收场

当曹操稳定在北中国的统治,眼看好日子就要到来的时候,荀彧却因自己“扶正汉室”的政治抱负而不得不赴死。

当时实力膨胀的曹操目的是创建曹魏基业,而荀彧的目的是重整汉家天下,两人矛盾无法调和。

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九种礼器,通常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这时曹操已经初步露出野心。而此时,荀彧毅然投出反对票。曹操因此勃然大怒,史载其“心难平”,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不久,曹操出兵征讨孙权,他上表请派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并乘机把荀彧留在军中,虽然荀彧托病未跟随大军出征,但却困在寿春,最终忧郁而死,享年五十岁,历史上也有他被迫服毒自尽的说法。无论如何荀彧的死都与他不同意曹操代汉自立有关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荀彧之死

其实,曹操心里对荀彧还是十分感激的,也待他不薄。他赞扬荀彧是“忠正密谋,抚宁内外”的能臣,甚至把女儿嫁给荀彧儿子,双方结为儿女亲家。然而,即使是这样,荀彧还是无法摒弃自己对汉王朝矢志不渝的忠诚。

作为受儒家道德熏陶的知识分子,荀彧的人生定位一开始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维护和延续东汉国祚。然而,面对当时动荡的中原,他知道依靠汉皇室的力量根本无法恢复国家的统一与秩序,而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一个忠于汉室、拥有雄才大略的权臣,并辅佐他完成统一,兴复汉室。

他环顾宇内,只有曹操是他理想中的那个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投到曹操军中,竭心尽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而这一切的前提均建立在维护东汉国祚的基础上,一旦越线,荀彧宁可做忠臣惨死,也不做叛臣苟活。

但随着曹操实力的与日俱增、权柄加重,其野心也日益膨胀。最终,他也不可遏制地走上篡政的道路。如此一来,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打破,他们之间最基本的契合点不复存在。

对曹操来说,此时的荀彧已变成绊脚石,而始终坚持“扶汉”政治信仰的荀彧也必然不肯同流合污。那么,两人只能分道扬镳。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荀彧雕像

四、小结

荀彧的悲壮和痛苦在于,他这一生都在为延续东汉皇朝的国祚而努力。也正因如此,他的“真心”不属于曹操,但他的“真心”又必须通过曹操才有可能达到。

曹操势力的日益强大却又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东汉皇朝的存在,并最终导致国祚转移。

荀彧一生最光辉的岁月和经历都与曹操有关,但是他对维护汉室正统根深蒂固的信仰,又使他最终难免以悲剧收场。

夹在衰落的汉室和崛起的曹魏之间,心中以汉室国祚为最高,却又与曹操相伴半生的荀彧真的是进退两难,唯有一死了之。

本文标题: 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5011698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6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345 2021-06-12 07:22
苟或
料友:朦胧烟雨 2021-06-12 07:24
荀彧是个利益小人,心中哪有汉室。为了自家和宗族利益,背叛朝廷,投靠汉贼曹操,出谋划策,尽心尽力,讨好曹操。最后发觉自家和宗族利益不被重视或被漠视,心中不快,又重新向往汉室,才慢慢鄙视曹操篡汉之恶行……荀彧最终没落个好下场,是自作自受,活该死。
料友:朦胧烟雨 2021-06-12 18:16
洋洋洒洒几千字,小便你倒是说说人家的名字怎么读?
料友:圣地亚哥 2021-06-13 11:23
曹操的野心也是随着实力增长一点点变化的,不是一开始就要代汉自立之心的,不然,荀彧也不可能这么久到最后才发现。。。
料友:守望者 2021-06-13 14:54
荀彧跟诸葛亮一样都希望兴复汉室,奈何他们的主子曹刘都希望自己一统天下当皇帝,只可惜最后天不遂人愿无可奈何花落去。
料友:如晴天 似雨天 2021-06-18 13:07
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九种礼器,通常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这时曹操已经初步露出野心。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也是同等职位…面见天子可佩剑…荀彧当时怎么没去责备阿满和诸葛亮…无语中…
相关文章
她哪怕多活一个月,世上将再无德国
彼得大帝死后,沙皇俄国的皇位继承被搞得乱七八糟:先是叶卡捷琳娜一世继位,实际应该由老沙皇的孙子继位更合理; 好在叶卡捷琳娜一世死后又把皇位给了彼得二世,也算拨乱反正了; 没想到彼得二世早亡,皇位被最高枢密院几个守旧的家伙当作交易给了安娜一世
标签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彼得大帝,安娜一世,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俄罗斯_历史,彼得二世,叶卡捷琳娜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见证他的先见之明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受禅称帝,将汉献帝改封为食邑万户的山阳公,正式终结了绵延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随着曹丕的称帝,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建国,而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也由此正式开启。 三国时期,名将能人辈出,魏蜀吴三国都各有当世超一流的谋臣和武
标签贾诩,曹丕,孙权,曹魏,曹操,阎忠
曹操7个美若天仙的女儿,为何全都嫁给一人,他是谁这么厉害?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人物,刘备、曹操、孙权等人都是耳熟能详。刘备一直都被人以仁义之称,而曹操却是一直被人称作为枭雄。 为什么后世都称曹操为枭雄呢?曹操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宁让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
标签曹操,刘协,天仙,曹丕,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刘辩
清朝阿哥也有等级,虽有基本保障,但要想更好,还得努力奋斗
我们通过许多的清朝影视剧了解到了,清朝的皇子都是被称为阿哥的,为了区分他们,都会在阿哥两字之前加上他们的序齿,也就是把他们按数字进行排序。 而有些皇帝的处于婴幼儿时期的皇子,是在没有序齿的时候就夭折了的,这些皇子则是连被记载在册的机会都不会
标签清朝,阿哥,辅国公
她是知名富二代,张学良最爱的女人,却成别人媳妇,结局太悲惨!
2001年10月14日,在中国近代史上叱诧风云的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病逝,享年101岁。曾经的东北王之子,国民政府海陆空大元帅,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宋美龄一生愧对的人,一生就此谢幕。 围绕着张学良,后世众说纷纭。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却是任
标签张学良,梁九,于凤至,梁青竹,赵一荻,谷瑞玉,叶查理
导演们对司马家为啥不拍晋朝,只拍到三国就结束了?原来晋朝可怕
其实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孙子们之所以能够被“拍”出来我觉得有点沾了“三国”的光,而三国之所以能被拍出来,又沾了《三国演义》的光,《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带动了一个文化带,也带动了一个经济带,正因为三国有看点,司马懿这一家子也是跟着沾光了。 大家好
标签晋朝,司马懿,三国,曹魏,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