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之成蟜,嬴政唯一同父亲弟弟,为何在秦国强盛时叛逃赵国

前言:成蟜是庄襄王嬴异人的亲生儿子、秦始皇嬴政的亲弟弟,被封为长安君,秦国最高爵位之一。经过多年的征战,当时赵国国力早已大不如以往,秦国国力却蒸蒸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成蟜为何要叛逃赵国?后来又去了哪里呢?这成为一桩谜案。史书虽然寥寥数语,背后却是耐人寻味的秦宫"三国演义",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探寻成蟜反叛秦国的原因。

01.历史谜团

秦始皇嬴政的亲弟弟并不多,这倒不是说嬴政的爹爹嬴异人不想生,而是有心无力。年轻的时候在赵国当人质多年,生命都面临威胁,哪有心思多生孩子,只生下一个嬴政,临逃走的时候还没法带上。

等逃回秦国,算是过上了安稳生活,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继承嫡长子身份这件事上,在母亲的压力下娶了老婆韩夫人,自己也不是太喜欢,还好又生了一个儿子成蟜。

此后,嬴异人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成为太子、后又成为秦国国王的事情上,再加上嬴异人本身也不是好色之徒,所以只有嬴政和成蟜两个儿子,子嗣不旺。

算下来,嬴政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只有成蟜一个,而另外两个亲弟弟,则是同母异父,是母亲赵姬和嫪毐所生。赵姬和嫪毐的风流韵事,注定其后代下场悲惨,所以这两个弟弟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也不是我们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成蟜,秦始皇最神秘的亲弟弟。

虽然在《大秦赋之天下》中,成蟜的戏份有不少,但是由后人演绎的成分居多。在史书上,关于成蟜的记载少之又少,更为这位始皇帝的亲弟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史记》中关于成蟜的记载仅一句话: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类似的内容,也载于《汉书》,同样也是只有一句话:

"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原文中的"死"并非死亡,而是衍生字,只是成蟜的手下或被处斩,或被迁往现在的甘肃临洮,而成蟜本人去往何处,史书并无交代。但这寥寥数语的背后,却是耐人寻味的"三国演义"。

02.兄弟情深

相对嬴政,成蟜要幸福许多。嬴异人逃回秦国后,娶了韩夫人,生下儿子成蟜。在秦国,嬴异人排挤掉最大的威胁嬴奚,成为秦昭王嫡长子,后成为太子,在秦国在地位日益巩固。成蟜作为太子之子,自然也会受到很好的照顾。

成蟜出生时,4岁的嬴政还在赵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期间还被关入赵国大牢,出狱后还要经常面对仇视秦国的赵国人,有时还有生命危险。两个相差三岁的兄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等到秦赵交好,签订盟约,赵姬和嬴政母子回到咸阳时,嬴政已经9岁了,在赵国整整漂泊了6年,而此时的成蟜刚满6岁。两个年龄相差并不大的兄弟,虽然以往经历不同,但身上毕竟都有同一个父亲的基因,再加上此时嬴异人早已是秦国的继承人,所以两人开始了兄弟情深的幸福童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两兄弟年龄的增长,围绕两兄弟的背后三方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03.韩国一系

成蟜的母亲是韩夫人,如果赵姬和嬴政在赵国一直不回来,或者遭遇不测,成蟜则理所应当地成为未来秦国的太子、秦王,也不会有此后的秦始皇。而当嬴政回来时,秦宫中的关系一下子变得非常微妙。

在《大秦赋之天下》中,嬴异人娶韩夫人,是由华阳夫人安排的。实际上,嬴异人娶韩夫人,主要是由嬴异人的生母夏姬安排的,而夏姬的背后势力是韩国贵族。虽然在政治上,夏姬不可能帮助嬴异人太多,但是在娶亲这种事情上,夏姬还是安排了娘家亲戚,即韩国的韩夫人。

如此,夏姬、韩夫人和成蟜便是韩国一系,她们将希望寄托在成蟜身上,尤其是当嬴异人成为秦庄襄王时,韩国一系更想将其扶持为太子。在秦国,需要有大功劳才能封侯封爵,为此,她们不惜动用韩国娘家势力。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书记载,15岁的成蟜出使韩国,为秦国立下大功,因为韩国献出百里之地给秦国。此时,嬴政虽然继承王位,而且刚满18岁,但尚未亲政。也就是说,韩系一族仍然有希望,韩国献地固然有秦国军事压力的缘故,但是夏姬和韩夫人为了成蟜而在背后向韩国求情,也符合情理。

果然,因为立此大功,成蟜被立为长安君。有了功劳和爵位,地位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可是,韩系一族力量的扩张,却威胁了楚系一族和赵系一族。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04."三国演义"

韩系一族首先威胁的是楚系一族,也就是华阳夫人一系。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属于芈姓,也是当年名震秦国的芈月后代,但是华阳夫人没有亲生儿子,而嬴异人也需要借助华阳夫人成为嫡长子。共同的利益需要,让华阳夫人收嬴异人为养子。

嬴异人去世时,嬴政只有13岁,不能亲政,于是朝堂之上便出现华阳夫人主持朝政的局面,这在《大秦帝国之天下》中也会有表现。不过历史事实是,当时共有三位太后,除了华阳夫人外,还有嬴政的亲祖母、也是成蟜的亲祖母夏太后,还有一位嬴政的生母赵姬赵太后。

虽然三位太后的重要性不一样,但都有一定的能量。嬴异人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过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华阳夫人是一直支持嬴异人的,嬴异人去世后,华阳夫人仍然支持嬴政,以便维系自己芈氏家族在秦国的势力,而夏太后韩系一族的扩张,自然威胁了华阳太后的地位,所以两家明争暗斗。

赵系一族自然不必说,他们自然是力挺嬴政。嬴政的亲生母赵姬、从赵国逃到秦国的吕不韦、嫪毐等人,都属于赵系一族。实际上,赵姬虽然带着嬴政在赵国过了六年提心吊胆的日子,但多次有惊无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赵姬背后的家族势力,如果没有背后家族的庇佑,嬴政早就没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所以在这个时候,赵系一族、楚系一族暂时结成同盟,对抗韩系一族。而后来,随着韩系一族的衰落,楚系一族和赵系一族的关系开始紧张起来,楚系的昌平君和昌文君等力量与赵姬为首的赵系一族,又开始无休无止的争权夺利。秦宫的"三国演义",着实惊心动魄又精彩纷呈。

05成蟜之乱

在看《大秦赋之天下》的时候,夏太后作为嬴异人的亲生母亲,却为了亲生儿子的前途不敢与儿子多见面。其实,等到嬴异人成为秦王时,虽然也尊敬华阳夫人,但是夏太后的势力却得到增长。

虽然说,夏太后和韩夫人,为了成蟜的未来,做了许多安排,包括出使韩国立下大功,可人算不如天算,"七年......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夏太后的去世,让韩夫人和成蟜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志在天下的嬴政,必先清除内部最大的障碍,也就是自己的亲弟弟成蟜。

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嬴政直接对成蟜下手的记载,但是仅仅一年后,史书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结合我们先前的分析,不难推测成蟜为何在赵国势弱、秦国势强的时候选择投降赵国:夏太后去世,韩系一族没有了领军人物,而楚系一族和赵系一族一直与韩系一族对抗,尤其是以赵姬为首的赵系一族,早就想彻底消除成蟜这个隐患。

多方压力和无奈之下,成蟜无可奈何,只有叛逃赵国才有生路。至于成蟜的去向,史书并无记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也许派人找过,但也许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六国都被自己消灭了,难道还怕在秦宫就斗不过自己的亲弟弟吗?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战国策》

本文标题: 大秦赋之成蟜,嬴政唯一同父亲弟弟,为何在秦国强盛时叛逃赵国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999196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刘备临死前,提拔一员虎将,不但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刘备临死前,提拔一员虎将,不但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三国刘备刘皇叔的大名,相信已经是无人不知,对于酷爱三国历史的伙伴们来说更甚!从结果来看,刘备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成功者,反而在他有生之年,将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团队逼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么
标签刘备,诸葛亮,魏延,关羽,蜀汉,王平
乾隆帝婉嫔,无子无宠常年被扣工资,却活得通透,高寿而终
乾隆帝是一个多情天子,在他43位有名号的后妃中,有三位皇后、五位皇贵妃和五位贵妃、六位妃,在皇帝的家庭中,妃嫔位号的高低与她们的受宠程度和家世息息相关。 如果一位女子,既受宠家世又高,那么她的位分一定低不了,可是在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位女子
标签尔婉嫔,乾隆,庆恭皇贵妃,贵妃,颖贵妃
清官告老还乡,装十几箱砖头充脸面,皇帝知道后下令:全换成真金
清朝时期出现了名留青史的"康乾盛世",在康乾盛世中经历了三代皇帝,分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清朝有一个官员,自己一个人就经历了康雍乾三个皇帝。 此人就是清朝的孙嘉淦。 孙嘉淦是康熙时期的进士,从此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刚开始的时候孙嘉淦在翰林
标签告老还乡,孙嘉淦,雍正,清朝,乾隆,康熙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氏三族七千余人,曹操当年老部下为何不管?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氏三族共计七千余人,不是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坐视不管,无动于衷,而是司马懿太长寿,架空了曹氏政权,没有人有实力,有智慧与之一战。 司马懿长寿才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司马懿是三国里面相当长寿的。 司马懿应该算是和曹操是同一
标签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睿,长寿
安禄山手下有哪些谋臣猛将?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起点,而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就是安禄山,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安禄山手底下的那些谋臣武将。 安禄山手下的谋士诸如严庄、阿史那承庆、高尚三人。其中严庄和高尚是安禄山的左右臂,而阿史那承庆则为安禄山的亲信。严庄历仕安禄山父子
标签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唐朝,安史之乱,严庄,阿史那承庆,蔡希德,高尚,尹子奇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在洞庭湖底?神秘的摩崖石刻符号是否暗含 谜底!
近日有位来自湖南的文化学者黄军建,对外宣称自己找到了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准确下落! 这引起了文史界的普遍关注。 那么什么是传国玉玺呢?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清朝之前真正的传国玉玺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中国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用
标签传国玉玺,嬴政,洞庭湖,黄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