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命运悲惨的皇太子,屡次被废,但明朝大地依然“我主沉浮”

说起明朝的皇帝,像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皇帝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明宪宗朱见深的了解程度,可能更多也只是局限于当年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了。

虽然该书记载的历史也算较为详细,而且很受读者们的欢迎,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该书确实也因为“戏说”的成为较大,所以也没少受到质疑。而且关于明宪宗时期的记载本就篇幅短小,也容易让人有些刻板的印象。

而下文就通过各方记载和史料,最大程度上的再现真实的明宪宗朱见深。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而这16个人中,确实也是有着几位皇帝比较“另类”,而明宪宗则以古代社会中比较罕见的“姐弟恋”闻名于世。现代社会中,人们都是早就秉持着自由恋爱的观念,而“姐弟恋”并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似乎宪宗与大自己17岁的女人的爱情也没什么。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好多人都会有选择性记忆的行为,可能别人对自己的好都是选择性的忘记了,但是稍微有一点让自己反感的事情,却会记得非常清楚,而且还会抹杀掉之前一切的好。而人们对于宪宗的爱情也是如此,从而忽略掉了其个人行为是如何影响的国家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进程又是怎样影响其个人决策的。

虽然一段美丽的爱情总是被人所追求的,但是爱情也只是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出现,就算言情小说女王琼瑶也肯定是离不开生活中的吃喝拉撒。而宪宗作为一个庞大王国的最高领袖,除了要享受权利带来的优越性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做才可一直保持这种享受的状态。

宪但宗幼年时就经历不少的磨难,而且执政天分确实也有限,但是在其24年的政治生涯中,还是进行了不少的努力。

朱见深初为太子

公元1449年,就在这年的中秋节,可是繁华的京城却没有一丝过节的气氛,因为明英宗朱祁镇正率领大军与蒙古作战中。而且每次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让人揪心,先是武将战死,接着就是英宗本人也在距离京城不远位置的土木堡被俘。

“危难时刻见真章”,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先是反对迁都,接着积极调遣资源部下城防。最终,在多位大臣的进谏之下,孙太后终于下定决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蒙古的入侵,同时任命朱祁钰监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然而,这边局势刚稳定下来,另一边就出来个“皇太后圣旨”,内容是要任命还是庶长子的朱见深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作为太子。而且这时候还没等礼部提出册封意见,孙太后就接着下达了正式的诏令。

既然皇太后要立那就立吧,但这时的朱见深还不到两岁大呢!古代的后宫历来就是勾心斗角,母凭子贵更是一个寻常情况。首先,时任监国的朱祁钰的母亲是吴氏,而孙太后的儿子朱祁镇至今生死未知,万一真的发生意外,而朱祁钰当上了皇帝,自己的地位自然会下降。

而将朱见深立为太子,就算孙太后的的儿子朱祁镇死了,那继承皇位的也是自己的长孙朱见深。而且此事早在周朝就有先例,当时就是周武王去世后,由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再辅以周工和召公的辅佐。所以,孙太后的此番举动也未招来什么抗议。

监国朱祁钰易储

实话说,大多是女人在政治方面的造诣还是相对要差一些的,尤其孙太后与吕后和武则天等女强人比,也是难以望其项背。就在孙太后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的时候,也就是朱见深刚当上太子的第四天,孙太后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满朝文武的奏疏。

这封诏书总结起来就是要推翻孙太后的美好蓝图,纵使孙太后有千万的不满,可又怎会是那么一帮“老家伙”的对手。于是,监国朱祁钰只好“被迫营业”,登上皇位后称为明代宗景泰帝。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按照惯例来说,皇帝的父亲才能叫做太上皇。但是朱祁钰认为,如果朱见深称帝,那么以新任皇帝的名义将朱祁镇叫做太上皇,然后把朱见深废掉,自己再称帝,确实不太适合,而且也违传统,但是如果自己直接即位,本是朱祁镇弟弟的自己,又等于是自降辈分了。

后来,朱祁钰刚刚即位时,就发布了一道诏书,在强调了内忧外患的局势后,又加入了明英宗朱祁镇的口谕,大意就是朱祁钰年长又贤明,所以更加适合皇位。

等到后来朱祁镇成功回朝复辟后,也只是说朱祁钰是“贪天位”,并没有对那段口谕说什么,由此也可见这段应该具有较高程度的真实性。

但是,无论如何来说,朱祁钰的即位对朱见深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虽然整个皇宫和朝堂都是在勾心斗角,但是这时才只有两岁大的朱见深,显然对这一切都是毫无概念。

朱祁钰即位后,重用于谦,而于谦也没让其失望,成功保卫京城后,又在多次战斗中击败瓦剌。而瓦剌眼见局势逆转,便主动提出把明英宗朱祁镇给放回来,并以此当做自己议和的筹码。

要只说议和还好,可又说把英宗朱祁镇放回来,可就不行了。最终也是在于谦三番五次的劝说下,朱祁钰才同意派使臣将英宗接回。明英宗朱祁镇凯旋后,虽被尊称为太上皇,可是却被软禁起来,而且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朱祁钰的监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后来,朱祁钰的帝位越发稳固,但是他已不满足于自己做皇帝,她还要让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皇帝。但是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可是皇太后亲自立的,如果自己想要强行易储,肯定是要出事。

就在朱祁钰对这件事情一筹莫展之际,一位来自广西的名为黄矰的官员,及时送来“助攻”。黄矰本是朝廷命官,却因一己私欲将人杀害,于是便为了活命,向皇帝发来一封谄媚的提议易储的奏疏。

由此,也就算有人开了头,朱祁钰接着便将这封奏疏下发到群臣中进行讨论。虽然朱祁钰这是明摆着就等大家能跟着附和了,但是群臣却没一个人敢率先发声。

而司礼太监见状就说了说一句话,大意就是“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开口,那就谁同意这件事谁签名,这事就这么定了!”于是,朝廷官员们就接连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既然都签完字了,大家正好也是顺着台阶下,纷纷说为了国家的发展,就应该尽快重立太子,黄矰的奏疏很合适。

朱祁钰虽然内心高兴的不得了,但还是要在明面上保持克制,特意将此事向太后请旨。孙太后之前已经败过一次了,而且这次除了群臣外,还有了皇帝的意思,就说了一句:“只要天下太平和大家同意就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有了太后的应允后,朱祁钰废掉朱见深太子之位,改封“沂王”,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封为太子。接着就是一副普天同庆的局面,而黄矰不但免罪,还被封为都督。

但是这时的朱见深尚且年幼,无论是自己当上太子还是被废掉,都没有影响到他。日常生活中,除了孙太后外,最照顾他的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位“万姑娘”了。

重为东宫

朱祁钰处心积虑的才好不容易让儿子当上了太子,可是却才过了一年的时间,朱见济就因病不幸夭折了。反观朱见深,却长得异常壮实。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朱祁钰在位期间的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极好,方方面面来看的话,朱祁钰确实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是因为儿子的夭折,还是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颓势。

接着就是时任监察御史的史钟同和礼部郎中章伦,向皇帝进言重立太子。要说重立太子也就立吧,可是二人的奏疏实在刺耳,其中提到的“天命”一词,更是让朱祁钰大发雷霆,这不就等于说自己的儿子就是命中该死吗,于是朱祁钰将二人打入狱中。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接着又是大理寺少卿刘球和廖庄又发来奏疏,虽然其中语句婉转,但还是被朱祁钰找个借口,打了八十杖。后来,又有吴江和徐正以阿谀奉承为目的,希望皇帝可以严加监控朱祁镇,并将朱见深也赶出京城。二人想的虽好,不过朱祁钰也将二人发配处理。

自此后,朱祁钰的身体每况愈下,自知时日不多。朱祁钰心里也明白,此时只能再将朱见深立为太子,但是儿子的死给自己留下的伤痕尚未平息,文官们这时又都接连进谏,肯定也让他的心里更加混乱。

这时候,朝廷的主要官员都主张将朱见深重立为太子,但是此事因为“夺门之变”的发生而中途生变。而这场事变的结局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再度即位,于谦等拥立朱见深为太子的朝廷重臣遭到清洗,而发动事变的徐有贞和杨善等人迎来飞黄腾达。

朱祁镇的复位对朱见深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朱祁钰为帝时,朱见深是“众望所归”的第一皇位继承人。但是朱祁镇重新登基后,谁也不知道他是否会重立太子,尤其是之前朱见深的支持者于谦等重臣,也都遭到清洗。

而且朱祁镇早年被瓦剌俘虏,好不容易回来后又遭到了监禁,虽然其与朱见深为父子关系,但是亲密度却几乎为零。后来,朱祁镇仍然将朱见深立为太子,可是诏书之中,竟连自己儿子的名字都写错了。

但毕竟也是血浓于水,等到父子二人再次见面时,竟也相拥痛哭。由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虽得到稳固,但是对他的考验还远没有结束。

初为皇帝

朱祁镇重新执政八年之后,就走向了生命的尽头。随后,朱见深以不到16岁的年纪登基,称为明宪宗。客观来说,朱祁镇的执政能力是差于弟弟朱祁钰的,但是也在驾崩之际,给儿子朱见深留下了一批可用之臣。

纵观中国古代史,只要皇帝“不乱搞”,即使再庸碌,也能守住社稷,而像隋炀帝杨广这种,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只要动了根基,改变了习惯,就容易出乱子。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朱见深正是属于“太平皇帝”的类型,而“太平”两字也就成为整个明宪宗朱见深执政时期的明朝的基本政策。但正是因为朱见深更为忠厚的性格,也导致其日后的执政生涯中,受到了官僚集团条条框框的约束,而这多少也对明朝的后世发展产生影响。

昭雪沉冤

朱祁镇重登皇位后,感慨一切的来之不易,所以不但加大了锦衣卫的权力,也愈发的宠幸当年帮助自己之人,而这些人大多数奸佞之辈。就在朱见深刚刚登基时,就发生了官僚集团内部的“骚乱”,而核心内容是门达勾结王纶,以钱溥代替李贤辅政。

门达因李贤主张限制自己统领的锦衣卫的权力,而故意设计陷害,但是此事又中途生变,但是朱祁镇后来也未对此事表态。但是后来的朱见深对此事勃然大怒,门达被砍头,王纶和钱溥二人也遭严肃处理,李贤则是升官了。

而这一事件也表明,新皇帝朱见深的登基,肯定是革除前朝弊端的,先帝宠幸的奸臣被处理掉,而被奸臣陷害的人,也理应得到平反。而于谦、杨暄还有张鹏等人都是其中之一。

景帝获谥

于谦等人被平反,也等于是给想要对景泰帝朱祁钰给出些评价的部分大臣们开了一个口子。于是,高瑶和黎淳等人也先后上书表明立场。

而朱见深处于对先前两位皇帝的尊重还有和稀泥一般的行事态度,也让人可以看出,朱见深对于自己的叔父也就是朱祁钰的政绩,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的。

既然为朱祁钰加上谥号的事情被提起了,而且大臣也对朱见深的行事风格颇为了解,于是就在第一次提出加谥这件事过去不久之后,又开始了再一次的讨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最后,朱见深终于下达诏书,决定给景帝朱祁钰加谥,并于成华十一年正式举办加谥仪式。

本文标题: 童年命运悲惨的皇太子,屡次被废,但明朝大地依然“我主沉浮”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999059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皇太极和孝庄皇后所生的三个女儿,她们的结局如何?
一、出于政治因素,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 满、蒙之间的政治联姻由来已久。清朝入关前,满蒙贵族联姻的血缘纽带使蒙古王公成为清朝进驻中原的牢固同盟。作为蒙古部盟的主心骨,科尔沁部落和爱新觉罗氏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关系,而政治联姻则成为他们之间稳固的重
标签皇太极,孝庄皇后,布木布泰,清朝,努尔哈赤,科尔沁草原,福临,玄烨,阿图,孝庄太后
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永远猜不到
《阿房宫赋》中有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嬴政毕生最大的功绩,便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秦朝。 秦王朝的横空出世,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无疑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秦王扫六合,虎视
标签秦国,嬴政,六国,秦朝,魏国
太子胤礽有帝王之才,康熙为何前后两次将其废掉,原因非常简单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自古今来,仅有寥寥数人可担得如此美称,皆无一例外在世间都是精彩艳绝、留名千史的翩翩好儿郎。秦始皇嬴政之长子,公子扶苏位列其中,他与秦始皇性格完全不一样,仁义谦逊,文武双全,有望成为一代明君,可最终死于皇权之争,还
标签爱新觉罗·胤礽,康熙,公子扶苏
千古女帝武则天座下三大鹰犬
武则天,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要知道,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告退位止,在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4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皇帝,本就是极其稀有的“物
标签武则天,来俊臣,索元礼,酷吏,周兴,李唐
高考为什么不能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历史告诉你答案
6月7日和8日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稀松平常的日子,可对于高三学子而言,这却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重大挑战,因为这两天是全国高考的日子。每年都会新产生一些关于高考的话题,但有一个老话题却也是经久不衰,那就是高考为什么不能全国统一试卷,统
标签朱元璋,刘三吾,明朝,南京城,科举考试
溥仪退位后,清朝的格格们嫁给了谁?有一个关姓女星或是她们后人
如同诗经中的描述一样,神鸟降临人间,诞下商国先祖。中国古代的皇帝总有些非凡的经历,他们是真龙天子,总需要一些特殊的故事来彰显自身的特殊性。现在有这样一个皇帝,作为皇权的终结者,他自幼就被选为了皇帝的的他却从未真正手握实权,即使是伪满洲政府建
标签溥仪,格格,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