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追忆父亲王群兴的一生(作者 王沛民 卢秀莲)

序言

2020年5月,我们老家村委会,组织一班人搞村史。由于我父亲是解放战争参加解放军的,是离休干部。所以,村史办公室的负责人打电话给我,要我父亲的有关资料。于是我们回县城的家找有关父亲的资料。整理好以后送给了村史办。由此,勾起了我们对父亲生前参军、上学、工作等的事情回忆。我们才决定把父亲的一生经历写出来,留给子孙后代及后人看看。留着我们对他的回忆和怀念。

一、父亲青少年时期的情况

我的父亲于1923年11月,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兴庄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他的父母亲一共生了五六个孩子,最后就剩下他和我伯父弟兄两个人。

由于家里穷,父亲从懂事起就帮助家里干活。经常到田野拾草拾粪,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在大点就和同伴们下海捞鱼摸虾。我们的村庄东边靠近大海,大海是个丰富的宝藏。天天潮起潮落的,景色也很壮观。父亲他们几个小伙伴,每天掌握什么时候海水退潮,他们好下海去拾海货。因为海水退潮了,就有一片沙滩,沙滩上有好多的小沙蟹、鬼头蟹、蛤蜊、海螺、海唦(比蛤蜊小许多的贝类)、小鱼等海货。他每天都能拾到很多海产品。除了自己家里人吃点外,大部分都是拿到集市上去卖。换点钱好给家里买柴米油盐酱醋什么的。

父亲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做下去。

到了1935年,他十二岁了。在那个时候人到了十二岁就成了大人了。他的身体也长高了,也壮实了,成了个大小伙子了。祖父母就叫他帮助盐民们家去晒盐,打短工什么的。晒盐是个体力活,首先得整理盐滩,再灌上海水,再有一些程序。等盐晒好了。得收起来,再用小推车推到固定的地点,堆起来。有时还得帮助顾主推到集市上去卖。就这样,父亲整年累月的给顾主家晒盐。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到了1945年8月份,日本鬼子投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生的日子了。在前几年,我伯父就已经结婚了。他家里的大哥都七八岁了。所以,1945年10月份,祖父母就要给我父亲结婚。娶的是家里早已给定好的娃娃亲——那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家离我祖父母家有三里路。她家里当时比我们家还穷,她还在我祖父母家做了几年童养媳。就这样,祖父母就把我父亲和我母的喜事给办了。那年他们才22岁。我母亲和我父亲同龄,都是属猪的。

到了1946年11月份,我的哥哥就出生了。祖父母没有把两兄弟家分开。就这样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生活。婆媳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都处得很好。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的过日子。

到了1947年7月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和国民党的军队作战。在解放区征兵。政策是“独子不要”,家里有兄弟两个以上的得去参军。我父亲是弟兄俩,伯父是长子,我祖父母又特别疼爱他。那只有我父亲理所当然的去参军。当时,我哥哥才九个月大,父亲不舍得,我母亲更难过(这个情况我结婚以后婆母讲了好多次给我听。当然内容还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但是,那时候,老百姓都是拥护共产党的。为了能打败蒋介石的军队,解放全中国,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青年人是愿意去当兵的。就这样,祖父母就送我父亲参军了。

二、父亲的军旅生涯

1947年8月,我父亲正式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和解放军所征的新兵一起,先到徐州市新沂县集训。集训有一个月的时间,部队就开赴到山东省参加潍县战役,和国民党的军队作战。由于我父亲是一米八的个子,打仗很勇敢,枪法又好,又很机灵。所以,领导就叫他干侦察兵。潍县战役胜利后,部队开往济南,准备参加济南战役。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属于华东军区野战军,他们部队参加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胜利后,他们部队开往徐州。先参加碾庄战斗,又参加淮海战役。这期间,他所在的部队已属于华东局第四野战军。他还是侦察兵。部队并给每个军人颁发了《革命军人证明书》。

淮海战役胜利后,父亲随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城(有淮海战役纪念章为证)。

南京解放后,父亲又随部队开拔到上海,参加解放上海战役。上海战役胜利后,父亲被提升为侦察排长。他又随部队开拔到大西南剿匪。部队先到广州休整。他所在的部队编入到广西军区了。军区司令员是张云逸大将,组织给他配备内勤人员和警卫员。张将军很喜欢山东人,因为山东人个子高,身体壮实,性格又直爽。因为当时我们赣榆县属于山东省。我父亲又是侦察排长,所以就被张云逸大将选中了。调到了司令部,成了张将军的贴身警卫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接着部队就开往广西去剿匪。1950年部队还给每个军人颁发了“解放华中南纪念章”。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这期间,也就是1950年3月份,我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

全国解放以后,部队想要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让他们学习文化。由于我父亲各方面都表现得突出。所以,于1952年7月份,组织就把他送到广州中山大学“部队速成中学文史科班”学习,学制三年。

在入学前,部队让我父亲回赣榆县探家。这是我父亲从1947年参军以后,第一次回家探亲。所以,全家老少及庄上的老少爷们都无比高兴。因为在战争年代,当兵的人能活着回家,那简直是一件大喜事!所以,1953年11月份,我作为他第二个儿子就出生了。

父亲在家过了一个月,就去广州中山大学学习了。学习时间是三年。到了1955年7月30日毕业了。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学习期间还是军人身份。还是张云逸大将的警卫员。

1955年底,张云逸大将要到苏联养病。所以,他的内勤人员和警卫人员,有的下连队,有的被组织保送去上大学。因为我父亲参军以来,多次立功,成绩突出,张将军又特别喜欢他。所以,1955年9月份,组织保送他到湖北大学首届法律系学习。学制四年。

三、父亲的学习生活

1955年9月,父亲被他所在的部队组织,保送到中南政法学院学习。他们那批学员可能是来自全国各部队的军人(关于他们这批学员情况,父亲没有跟我们讲过,我们只是根据他们的毕业合影照推测的)。他们是四个班级,即一大班、二大班、三大班、四小班。我父亲是在二大班。他是他们军人学员里的党支部书记。他们的学习时间,也跟其他专业系同步。因为他们学员是从部队来的,都是军人。所以,他们起居生活还是保留部队的作风,还是军事化。星期天,他们同学之间也会相约出去玩。都喜欢到武汉长江大桥上拍照留念。父亲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一样。在父亲的相册里,有好多同学赠送给我父亲的照片。照片背面都有“赠送给王大哥留念”的文字。以此看来,我父亲在班里年龄最大,是大哥的份。很受同学们的尊敬。这段大学生活,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光。他还被学院评为“三好学生”。并颁发“三好学生奖章”。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寒暑假,他们也放假。我父亲就回家来过假期。他每次回家都带好多好吃的点心之类的,还有一些特产给我们小孩及家人。那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父亲在学习期间,还保留军籍,还是个军人。直到1957年8月6日才办理复员手续。部队并颁发《转业军人证明书》。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958年7月,教育部和司法部,分别将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干部学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组建“湖北大学”(今天的湖北大学是由原“武汉师范学院”改名而来,与原湖北大学并无关系),成为当时湖北省两所以“大学”命名的高校之一(另一所是武汉大学)。

1959年7月份,我父亲和他的同学们要毕业了。在毕业前夕,学院给他们毕业生合影留念。所以,他们的毕业照片是两张,一张是中南政法学院55级同学的合影照,照片里后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便是我父亲(此处放图片)。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另一张是湖北大学法律系55级同学毕业合影照片,照片最后边一排,从左往右数第七个是我父亲。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他是班里干部,又是军人学员里的党支部书记。他们整个55级毕业生干部也在一起合影留念。见“湖北大学法律系55年级全体干部合影留念”照片。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父亲还和他的要好的同学合影留念。有七八个人的、有四五个人的、还有两三个人的合影照片。在毕业前夕,他们同学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都恋恋不舍,互赠照片留念。1959年8月1日,父亲他们55级的同学,四年大学的学习时间期满,圆满地毕业了。学院颁发《毕业证书》。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我父亲是一个真正的法律本科毕业生。是我们县第一个法律本科。这是值得我们高兴和自豪的事!但是,我的父亲从不在外人面前张扬。这就是我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父亲!

四、父亲在教育战线工作

1959年8月1日,父亲他拿到毕业证书,正式毕业了。在毕业前,学院都和用人单位,已经把他们的工作都安排好了。由于当时国家教育系统正缺人才,正在抓教育建设。全国教育系统都需要优秀人才。由于我父亲在学习期间表现突出,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所以,他被分配到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工作。在上班前,父亲回家探亲。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他在家里过了十来天,就到江苏省教育厅上班了。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到了1962年5月份,因为当时我们江苏省苏北地区,各行各业都

落后于苏南地区。所以,省委号召各行各业要支援苏北建设。在省各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一批干部下放到苏北,支援苏北建设。因此,我父亲也被派到苏北赣榆县——我们的家乡教育局工作了。又被教育局分配到欢墩中学任校长。

欢墩中学离我们家有五六十里路,是赣榆县最西南部,跟山东接壤。教育局领导把他分配到那里,我父亲没有一句怨言。他痛快的接受了。这么远的路程,当时交通也不方便,坐车得先到县城,然后再坐坐到欢墩的车。好长时间才有一班车,错过了就耽误时间了。所以,我父亲在学校住下,好长时间不回家。除非是寒暑假,才回家来过一段时间。

父亲是一个性格特别好的人,他非常有亲和力。从部队到学校,由一个人,再成了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个反差很大。但是,我的父亲他很快适应了教学工作。在教学方面,他首先做好教务处一班人的工作。和他们处得非常好。他们都全心全意地把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好。父亲对教职工,一事同人,非常关怀。对学生也是非常关爱,尤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都会提供助学金,让他们完成学业。父亲跟公社领导、当地群众、关系都搞得很好。所以,我父亲在那所学校一干就是十三整年,从没有离开过。

1966年6月份,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文革期间,学校也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运动。父亲也受到了冲击,致使他在部队参加好几个战役的纪念章,及军衣、皮带、照片什么的,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丢失了不少。

尤其是1967年间,张云逸大将写给他的亲笔信,内容大意是:让他带领全家到北京作客,吃住都很方便等等。父亲他没有去。主要是当时学校搞运动走不开。后来这封信也被红卫兵给弄丢了。关于这封信,一直成了我父亲的遗憾!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是张云逸大将的照片)

还有一件憾事:1966年夏天,我妹妹得了大脑炎,他都没有回家带我妹妹去医院看病。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带着她,也没有去医院,只是在农村弄点中药什么的给她吃。就这样遗误了治疗时间,致使她失去了生命。那年,我妹妹刚过八周岁生日!

我父亲从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对党是无限忠诚。不管干什么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做。在部队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在学校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在教育战线是一个好领导!这就是我父亲的优良品质!

1975年9月份,县教育局考虑我父亲年龄大了。于是把他调到赣马中学任校长。赣马中学离我们家比较近,有十里路。我父亲很满意,我们全家人也很高兴。我父亲买了一辆自行车。一般情况下,每到星期六下午,教职工和学生都放学离校以后,我父亲就骑着自行车回家来。陪我们过一个星期天。

也在那一年,我高中毕业以后,在家里干了三年活,才被公社推荐上了一个中等师范学校。其间,父亲从不去找关系走后门,给我找工作。我够条件被推荐上学了,他也不找人把我分配到大专院校(在当时是工农兵学员,是靠教育部门推荐的,并不是评成绩来分配的。有的人,初中毕业的也能被分到大专院校上学)。当时,只要他找找教育局分管招生的人,我也能被分到大专院校里读书。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一生廉洁奉公、一身正气、高风亮节、不谋私利的父亲!

我的父亲在赣马中学任校长几年,也跟在欢墩中学一样。但是,班级比欢墩中学多,有高中年级,有高考的任务。这对于父亲来说工作责任重大,也有压力。但是,我父亲他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他和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教职工之间的关系都搞得很好。学生对他也非常尊敬和崇拜!由于学校几个教务处主任,抓教学质量很得力,因此,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全县也是有名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就这样,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到了1980年父亲的高血压病又严重了。再加上之前有病住了一次医院治疗。没有完全康复就出院上班了,所以身体好多地方都不好。实在坚持不住了,于是在1981年8月份办了病退,回家休息。1982年7月份,才正式办理“离休手续”,县政府颁发《离休干部荣誉证书》,行政级别十八级,每个月工资83元。父亲就这样,结束了他的工作历程,回家乡休养生息。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五、父亲的离休生活很幸福

父亲离休以后,回到赣榆县海头镇兴庄村的家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后,先锻炼身体。他主要练习“八段锦”;练完之后洗漱;洗漱完了以后,我母亲就把煮好的鸡蛋热水端上桌子,再加麦乳精什么的保健品吃。天天如此,所以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起来了。

天天帮助我们带孙子,帮助我母亲干家务,种菜园。我们家的院子比较大,种的菜一年到头吃不了。院子里还栽了树木和花草。春天园子里的菜花开了,引来蜜蜂蝴蝶。父亲就做了个扑蝴蝶的网罩,带着孙女扑蜜蜂蝴蝶玩。有时骑自行车,带孙女到大海边去逮小鱼和小蟹。玩得很开心,很快乐。

除此之外,父亲每天还要出去到处走走、看看,和街坊邻居、老少爷们聊聊家常。星期天节假日,我们弟兄两家人回来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父亲也很开心。因为他两个儿子都是国家公务员,两个儿媳妇都是中学教师。两家共六个小孩,三个孙子,三个孙女。都在读高中、初中、小学等。所以,父亲看着这一大家子人,感到很幸福,很快乐!

这样的生活,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父亲的身体虽然没有大病,但是,由于血压高,头晕脑胀也是常有的。药是一直没停过,每天要吃好几种药。就这样,我们弟兄俩也觉得父亲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有经常带他到医院进行体检,太大意了。所以,到了1992年12月20日的晚上12点钟左右,他觉得身体不舒服。就自己起床到村里的卫生室看病。医生给他量体温,看见体温很高,在发高烧。眼看他身体不行了。人家就赶快叫我们伯父家的大哥和二弟,把他送回家。我母亲也起来,准备东西去县医院看病。他们用平车把他拉到县医院,又打电话给我哥哥。(他家是住在县城的)。哥哥找医生给父亲看病、住院、检查。原因就是查不到。第二天天亮了,哥哥打电话给我,我从五十多里的乡镇,坐车去县医院看父亲。父亲还在挂吊针,但是高烧一直退不下来。就这样过了两天,情况越来越严重。我母亲要把他拉回家里来,准备后事。其间,我和嫂子找裁缝给他做好了寿衣,买好了鞋子和帽子。到家第二天——1992年12月26日,我父亲离开了人世。享年才70岁。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就这样,父亲连一句话都没有跟我们说,就离开了我们!我们无比悲痛,无比难过,是用语言都无法表达的!

殡事其间,县教育局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赣马中学领导班子成员,都来我们家给父亲开了追悼会,寄托哀思!

我的父亲,一生从军打仗,很勇敢,多次立功,是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大学,学习很认真,成绩很优秀,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干教育工作,很踏实,很勤恳,是教育系统的好校长!他的一生,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对首长无限崇敬和爱戴,对同志和下级无比关心和帮助。对家人,对儿孙都很关心和疼爱。对亲友和邻里都处的很和睦。他是我们无限崇敬的老前辈,是我们无限怀念的好父亲!

我父亲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我们非常怀念他,愿他老人家在天堂里过得幸福快乐!

(儿子王沛民口述,儿媳妇卢秀莲执笔)

本文标题: 心香一瓣:追忆父亲王群兴的一生(作者 王沛民 卢秀莲)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905369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都说“天机不可泄露”,我国历史上泄露天机的3人,最后结局怎样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道家认为,世事皆由上天安排,事先不能泄漏,否则后患无穷。然而人在江湖,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被迫要泄露天机,在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有通天本领的术士,当皇帝让他们频频泄露天机后,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第一个人:袁天
标签袁天罡,刘伯温,许负,朱元璋,明朝,武则天,李淳风,胡惟庸
汤和:明朝少数善终的人,“适时”退隐,为安君心70岁妻妾数百名
自古以来,开国武将们总是很难安享太平到老,“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说得便是这样一个“不甚公平”的历史定律。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疑心堪比曹操之人,在他确立了太子的人选后,便替子孙考虑起如何才能让大明江山永固的问题。因为太子朱标老实仁
标签汤和,朱元璋,明朝,郭子兴,于洪武
他在万家岭摆下一字剪刀阵,歼灭日军精锐师团17000人
万家岭战役是武汉会战中最精彩战果最突出的战役,日军一个精锐师团几乎被全歼在万家岭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坳里。 惨败之后的鬼子无可奈何地宣称,这是继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军最大的耻辱。 万家岭地形 日军在万家岭的惨败,不仅仅是败于守军的顽强英勇,也败
标签万家岭,日寇,106师团,松浦淳六郎,薛岳
为了防止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位名将,朱允炆却不用他
我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无非两种: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长期以来,父死子继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兄终弟及这一方式只存在于兄长膝下无子之时。到了清朝,甚至废除了“兄终弟及”,皇帝无嗣就会把兄弟的儿子过继到自己膝下,末代皇帝溥仪就是接伯伯光绪的班。古
标签朱元璋,朱棣,朱允炆,耿炳文,朱标,明朝,耿君用
1949年蒋介石败逃大陆后,对这三人破口大骂,败退台湾另有隐情?
一九四八年九月份到一九四九年的一月份,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蒋介石节节败退,没有反击之力。便想休养生息,维持残余兵力之后反攻大陆。和幕僚商议之后,选择了退至台湾。现在国民党大势已去。我们可能会永远退守在这台湾,以后也只能在这
标签蒋介石,台湾,国民党军队,李宗仁,斯大林,张其昀
剥一个妇女的头皮奖励50英镑,印第安人招谁了,为何要屠戮他们?
郑和7次下西洋结束了,哥伦布才于1452年姗姗出生;大明航海的目的单纯得可爱,叫宣扬国威,于是送金送银就为了听那些白种人叫一声陛下。 哥伦布和意大利可不这样,他们都是为了“索取”物品才出的海,叫野蛮掠夺,哥伦布要“航海司令”头衔、要10%的
标签印第安人,哥伦布,妇女,拉丁美洲,印度_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