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详解蜀魏在五丈原的对阵形势

中央之国的形成

[第99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第99回 六出祁山(上)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三年二月,已经蛰伏了三年的诸葛亮终于再次兴兵北伐。总结前几次的教训,粮食始终是最关键的。一是要有足够的储备;二是要保障运输线。这几年诸葛亮屯兵于汉水之阳的黄沙,不光练军讲武,还开垦农田、积聚粮草。汉水之战中,我们曾认定赵云和黄忠就是由此度过汉水,去往褒斜道口方向袭劫曹操粮草。这个位置正位于褒斜道口与阳平关中间,又背山靠水实是个屯田驻军的好地方。

除屯田练兵之外还要整修栈道。诸葛亮已经计划好六出祁山就走褒斜道。二出祁山时赵云出箕谷作疑兵,撤军时曾放火烧了上百里的栈道。后来曹真伐蜀,命张郃出褒斜道助攻,肯定也是事先修复了的,只是走到半路栈道又被大水冲毁。为此诸葛亮这几年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命人修复褒斜道的栈道。褒斜道大部分是沿褒河河谷开凿,这部分谷道约140公里。然后向东北向,沿斜水(石头河)河谷在北段走30余公里,便进入关中盆地。

对于来自汉中的北伐者来说,比较幸运的是整个褒斜道最宽阔处,是在褒河河源处,今天陕西省太白县的位置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太白盆地”。秦岭主峰“太白山”即是在盆地东部。好在褒、斜两水的分水岭不是太白山,而是海拔要低上2000米的“衙岭山”(又名“五里坡),体量也比较小,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打通的。

一出祁山时,赵云曾经受命兵陈“箕谷”,假意出斜谷攻魏,牵扯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褒斜道的中南段是褒水河谷,北段是斜水河谷,这个“箕谷”在哪一直没有定论。其实结合地形来看情况就很明了,“箕谷”便是两水相对的长条形“太白盆地”。这个“箕”指的是它相宽阔的地形,而不是某一条河流之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张郃因栈道被冲毁退兵关中后,魏国已经完全放弃了对褒斜道的维护。诸葛亮修复栈道至褒水上游时,顺势重新占领了箕谷,将之作为下次北伐的跳板。这使得蜀军如果先集结于太白盆地的话,只需再走三十余公里便可进入关中盆地。说起来这些栈道也的确不稳定,当日赵云和邓芝驻防褒斜道时,洪水就曾经把谷内栈道给冲毁过,让两军只能隔着谷地相互呼应。

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北伐之前的建兴十二年冬,将粮食先行运抵斜谷口。很显然,诸葛亮没有可能先把粮草运到斜谷的北口去打草惊蛇,承担战争准备的只能是斜谷南口对应的太白盆地。诸葛亮已经将“木牛”升级为“流马”,蜀军的这次粮草转运工作,比之前要更为顺利。做这一切准备工作时,斜谷的栈道断然是不能提前接通的,最后一段只能在临战之前修复,否则便会被魏军探知自己的攻击方向。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控制太白盆地后,诸葛亮还发现了可以北向直通陈仓的小道——绥阳小谷。考其位置,对应的应该是连通太白县与宝鸡市陈仓区的“马尾河”河谷。由于之前没有开拓成官道,绥阳小谷非常难以行走,诸葛亮特别命人修建栈道。这样蜀军主力兵出斜谷时,可以遣一支偏师兵出绥阳谷,牵扯陈仓守军使之不能东顾。

在秦岭地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后世再开辟道路时不大可能有更优解。换句话说,丞相精心挑选的线路,并不会被历史所湮灭。当下对接太白盆地的斜谷与绥阳小谷都开辟有高等级公路,前者为342国道(G342),后者为244国道(G244),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开车去凭吊一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些整修栈道的工作,诸葛亮曾在写信给诸葛瑾的家书中写到。按说这种军国大事是不应该透露给诸葛瑾的。不过诸葛亮已经决计这次联吴伐魏,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透露些准备工作的细节也是为了显示诚意。

与三个月后攻合肥的孙权一样,诸葛亮这次也是倾其所有,带了十万大军出斜谷。出斜谷之后抵达的是郿县地界,也就是当年董卓建郿坞的地方。现在的眉县县城在渭水南岸,当年郿县县城在渭水北岸,与斜谷北口相距15公里。如果渡河去攻,被魏军切断后路的风险比较大。这点跟出陈仓道还不一样,陈仓虽然同样位于渭水北岸,但渭水在此是贴着秦岭北麓东行的。这意味着据守陈仓道口的蜀军,与围攻陈仓的蜀军可以连成一片,大大降低被切断补给线的风险。

斜谷口东距长安约三百里,选择这条路径北伐,意味着不可能把长安做为第一目标,诸葛亮的思路,是在关中平原西端获得稳定的据点,然后在与魏军长期抗衡中寻找战机,这也是刘备当年夺取汉中的战术。刘备当年久攻阳平关不下之下后,渡过汉水缘山东进,在定军山开拓另一个支点。两点之间结寨相连。基于这个战术,除了斜谷口以外,诸葛亮还需要在左近再寻找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斜谷西北十公里之外的“五丈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关中平原的边缘,存在一系列被称之为“塬”的黄土台地。事实上,后世这个带土字旁的“塬”就是为这特殊地形创造的。这是一种处在山地与河流冲积平原之间,兼具高、低地特点的过渡性地貌。以海拔来说它是高地,顶端平坦又使之开垦起来的难度接近于低地。使得这种黄土台地,通常情况下也会被归入平原范畴。五丈原、白鹿原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塬”都是这种情况,包括周人兴起的歧山,实质也是指岐山之南的那片被称之为“周原”的黄土高台。

背山面水,又是一片高台,防御上的确有一定优势。由于诸葛亮已经打通了位于五丈原之西的绥阳小道,等于有两条交通线与他建在太白盆地的后勤基地相通。斜谷、绥阳小道、五丈原,形成一个环绕山地的三角形防御体系,较之汉中之战两点一线的防线,要更加的稳固。不过诸葛亮选择五丈原做基地,并不是简单复制刘备在定军山的战术,引魏国来攻消耗对手。关中平原向为中央之国最核心的板块,有足够成熟的通道从河东、关东获得补给。你很难指望,现在镇守长安的司马懿会像曹操那样,因为担心补给线被断而主动撤出,诸葛亮选择五丈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片高台还可以屯田。

是的,诸葛亮的选择是在关中打一场真正的持久战,除了用栈道和木牛流马从后方输血,还要有造血功能。为此,诸葛亮率主力进驻五丈原后,不仅让军队开始屯田,更让军田与民田相杂。乱世之中,老百姓对军队尤其是敌对国家军队的到来,都是非常恐慌的。不过如果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话,那军队的形象就会从资源掠夺者,变成民众的保护者了。用史书中的话说,五丈原当时呈现出一派“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的和谐景象。

曾经有人问我,“军事地理”和“地缘军事”的区别在哪里。二者首先体现在目的上,“地缘军事”解决的是战略性问题,而“军事地理”则侧重解决战术问题;其次,在“地理”≈“自然”的认知影响下,自然环境对军事的影响成为了军事地理的研究方向。而“地缘军事”要考虑的要素,远比“军事地理”要复杂。如果为一场具体的战役服务,那么在计划中考虑到“军事地理”层面一般就够了。在历史上,一张军用地图、一名向导常常就能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如果要考虑的是一支军队在某一地区的长期生存问题,或者说要针对某一地区长时期进行军事治理,那么光凭一张地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就远远不够了。必须对当地的人文情况、经济结构等有充分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这就需要有“地缘军事”的思维。诸葛亮重修褒斜道,开辟绥阳小道的做法,便是属于军事地理范畴;在五丈原搞军民鱼水情,让百姓不至于逃亡,民田亦能为己所用,则是地缘军事思维。

放大来看,军事地理也是属于地缘军事的一部分,辨析两个概念的差异,是因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在军事地理层面看似完美的计划,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亦是这个道理。能够拿下一座城、一个国家,不代表你就能够经营好。往往这个时候,挑战才真正开始。

诸葛亮经营五丈原,不光是为了留住百姓,增强蜀军的补给力,更是为了给整个关中之民做个示范。得民心者得天下,双方接下来在关中的较量将是长期的。不过政治手段虽然重要,却还是要两条腿走路的。如果蜀军不能在军事上表现出足够的力量,就算做再多政治工作,也不能指望民意会倾向于自己。

对于诸葛亮的举动,司马懿和关中诸将倒是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如果诸葛亮不是向西,而是沿秦岭向东向长安方向攻击前进才是威胁。并且一开始并无法看出,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在关中长期坚守的准备。只有身在陇右的郭淮看出了危险,这倒不是说郭淮能在第一时间,判定诸葛亮准备在五丈原屯田驻军,而是一个军事地理层面的判断。

蜀军北伐无非两个方向,要么出祁山攻陇右;要么纵穿秦岭进攻关中。此前五次北伐,有四次是在陇右方向用兵,只有第二次兵出陈仓是剑指关中。这次郭淮本来是可以松口气的,如果想策应下司马懿,常规做法是向南进攻武都、汉中,以围魏救赵之法逼退蜀军。不过诸葛亮能够主力尽出,后方的防御准备工作都是已经安排妥当的。无论武都还是汉中都有天险屏护,光凭陇右的兵力并没有可能突破。当日曹操全军出击,也是凭运气才突破了阳平关。

蜀汉在这一阶段的战术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尤为重视在各处天险、关隘的经营。郭淮出兵的话,最多也就是向司马懿和曹叡证明自己没有坐壁上观,实际效果有限。郭淮向司马懿呈报的计划是带军进入关中,驻军于渭水之北,与诸葛亮隔河对峙。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出诸葛亮的计划绝不仅仅是控制五丈原,下一步一定会跨越渭水,控制渭水之北的黄土塬,这片位于渭水之北的黄土塬亦因其方位,在这场战役中被称之为“北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判断诸葛亮会这样做,与关中盆地的地理结构有关。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一样,总体呈现为两头细,中间宽的橄榄形。五丈原所对应的这部分关中盆地,是整个板块的最窄处。与五丈原遥相呼应的这处北部山体,就是周人当日所依托的“岐山”。换句话说,所谓的“北原”其实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周原”。

五丈原和周原现在大部都属于陕西省岐山县,也可以说这个因岐山而得名的行政区,所包括的其实就是周原和五丈原两部分。由于渭水是贴着南部山地东行,因此五丈原的体量较周原要小得多。现在的岐山县城也是设在周原之上,五丈原位置上则建制了一个“五丈原镇”。岐山呈整体向关中平原方向作突出状,缩短了与五丈原的直线距离,其与五丈原背后所依山体的直线距离仅二十二公里,而在长安一带,这一数字可以放大到73公里。

如果诸葛亮抢先一步在北原(周原)驻军,那么就等于把岐山县以西,包括陈仓、雍县等重要城邑给挡在了身后,战略上更是切断了陇右与关中的直线连接通道。真要让诸葛亮完成这一步,关中这边因为长安还在司马懿手中,民心暂时还不会乱。之前有降蜀记录的陇右诸郡可就不好说了。有鉴于此,郭淮显得比司马懿还急,主动请缨率军入驻周原,与诸葛亮隔渭水相对。

经郭淮提醒,司马懿方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下令郭淮火速进驻北原构筑堑壕堡垒。结果蜀军在五丈原扎好营后,果然渡过渭水来抢北原。此时郭淮的防御体系还没完工,好在已经有了准备。一番厮杀之后还是稳住了防线。虽然抢占了五丈原,但没能做好与岐山的连线工作,诸葛亮的计划只能算成功了一半。为此,诸葛亮很快又组织了第二拔攻击,以求拿下北原。

双方的防线都是沿渭水东西向线性排列。郭淮防线的西端被称之为“西围”,东端被称之为“阳遂”。阳遂是郭淮的驻地,在认可郭淮对诸葛亮必取北原的判断后,司马懿还派遣将领周当北渡渭水进驻阳遂,帮助协防北原。诸葛亮派军西行,郭淮帐下诸将都以为他要从相对薄弱的西围突破。郭淮则认定,诸葛亮故意暴露行军方向,目的是为了引自己的主力去西围救援,真正的攻击方向肯定是在东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到了晚上,蜀军果然由东线进攻阳遂。好在郭淮预判正确,再次顶住了蜀军的进攻。在郭淮判定诸葛亮将用“声西击东”之计,北攻阳遂的情况下,司马懿这边也派遣帐下最得力的将领胡遵,前往阳遂支援。胡遵是安定人。此前一年,安定匈奴人叛乱,胡遵受命前往平叛立下大功,后来升任征东将军,在北伐公孙渊,南征东吴的战争中都有表现。三军用命算把蜀军赶回了五丈原。

《孙子兵法》有云“争地则无攻”,所谓“争地”指的是我先占领对我有利,敌先占领对敌有利的地区。遇争地应先敌占领,如敌人已先占领,不可强攻。在这场战役中,五丈原和北原都是争地,诸葛亮在五丈原得了先机,郭淮在北原立足未稳时,也顶住了蜀军的攻势。接下来双方都知道强攻无益,战场就此进入相持阶段。

此时孙权那边已经开始三线出击,诸葛亮有理由相信会有新的机会出现。同时关中这边的麦子也已经熟了,既然这次来做的就是长期对抗的准备,那么在抢占北原已失先机的情况下,下一步的重点就得放在收麦子和搞好军民关系上了。那么郭淮这边和诸葛亮你来我往的过招,作为魏国西线总指挥的司马懿又在做什么呢?还是老样子,那就是等。

上一次诸葛亮从祁山退兵,司马懿帐下的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认为诸葛亮一定会在明天年收时再度北伐,劝司马懿早做准备,在冬天赶紧往陇右调粮。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两出祁山、一围陈仓,都受挫而返。以后再出兵应该不会再攻城,也不会在陇右,而是会在陇山之东(也就是关中)寻机野战。并且诸葛亮每次失败都是因为粮少,这次回去必定广积粮草,估计没个三年是不会贸然出兵北伐的。需要说明的是,此前诸葛亮五次对魏用兵,第三次是取武都、阴平没过祁山;第四次是魏延防守反击,绕过祁山跟郭淮打了场遭遇战。这两场战役都不是全面进攻性质的北伐,所以没有被司马懿计算在内。

这段对话是记在司马懿的本纪《晋书·宣帝纪》里的。果真是事实的话,那司马懿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神机妙算了,时间、地点,甚至战争形式都能算对。然而事实上,司马懿并没有那么神,就像上次祁山却敌。明明张郃中伏身亡,在他的本纪里还能宣传成乘势追击,斩首万余一样。包括郭淮建议入驻北原,在司马懿的本纪中也被用春秋笔法,写成是他一手安排的。后世常用“事后诸葛亮”来形容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司马懿这个载入史册的预判就是“事后诸葛亮”。

由于担心诸葛亮东进长安,司马懿的做法是率主力沿渭水之南向西推进,然后背水扎营,阻断诸葛亮的东进之路。蜀军再准备充分也是远道而来的客军,所以司马懿跟上次一样,准备把对手给耗走的想法总体来说是没错的。诸葛亮也是知道对手肯定会这样做,所以才会摆出屯田的姿态,宣示自己这次来了就不准备走。吸取曹操强攻刘备山寨而徒增消耗的教训,司马懿还是任凭蜀军如何挑战就是不出战。这本身也是他所擅长的,不过要说司马懿一仗没打也是不对的,除了在北原的防御战以外,司马懿在谓水之南还是主动出击了一次。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由于未能按计划拿下北原,以五丈原-斜谷口为支点布防的蜀军,时下的形势颇似当日刘备在汉中之战时,以阳平关-定军山为支点布防的局面。五丈原北临渭水,南依秦岭,东边则是一条发源于秦岭的渭水右岸支流——武功水,向东延北流入渭水。五丈原是主战场,斜谷口作为退路更不容有失,因此诸葛亮自己领军驻于武丈原,以长史杨仪领军驻于斜谷口。同时在武功水以东扎下营寨,作为第三支点与五丈原、斜谷口的驻军结成“品”字形防御体系。

率军驻于武功水之东的是孟琰。孟琰是诸葛亮平南中时归顺的南人豪强,因为姓孟,所以后世很多人把他定位为孟获的弟弟。不过孟琰是昭通人(朱提),孟获是昆明人(建宁),二者虽然可能是同族,但应该不是兄弟。孟琰承担此重任,从侧面证明了南中之乱已经圆满解决。

孟琰所督率的部队被称之为“虎步兵”,他的职位则是“虎步监”。诸葛亮非常善于依据地域、民族特色编制专业兵种。比如将善于山地战的南中羌、夷建制为“无当飞军”。虎步军从字面上理解,是一支优秀的步兵。这支军队并非出身于南中,而是由姜维训练的。姜维归顺蜀汉时年仅二十七岁,诸葛亮非常欣赏他。曾写信给蒋琬、张裔褒扬姜维的忠诚及细致入微的行事风格,认为马良等人都比不上姜维。

姜维军事才能突出,有胆有识,深懂用兵之道,诸葛亮让他在汉中先训练出五、六千虎步兵,同时把自己的用兵之道传授给他后,再让他去成都晋见后主。从这个角度说,演义把姜维视为诸葛亮的徒弟及衣钵继承者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姜维是重点培养的接班人,所以虎步兵虽然是他训练出来的,成军后却交给了孟琰统领。至于姜维本人,则需要去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诸葛亮是二月出师北伐的,当时武功水水位尚浅,身处五丈原的诸葛亮,可以很方便的渡河与孟琰的虎步兵联络。不过相持的时间一长,雨季一到水位就涨起来了。而且往往一场暴雨下来,洪水就会来临,预警的时间不多。看准时机,司马懿乘武功水涨派出上万骑兵,向孟琰部发起进攻,试图将防线逼至武功水东岸。如果得手的话,下一步必将是切断斜谷与五丈原的交通线。

按司马懿这边的记录,这唯一的一次进攻行动,共斩首五百余级,俘虏牛马千余,降者六百余人。这个规模的骑兵突袭,蜀军这边东西两岸的联络又已中断,有所斩获是正常的。不过蜀汉这边却也没败,见武功水有涨水的迹象,诸葛亮这边下令建桥。事实上以诸葛亮心细如发的性格来说,应该在涨水之前就已经开始建桥。毕竟春水上涨这件事是个常识,而司马懿这边则是见诸葛亮的桥还没建成,但水位已涨之机前来抢攻。

见魏军骑兵来袭,诸葛亮这边的支援策略是一边加紧建桥,一边在河的西岸布设弓弩手,越河以远程武器支援孟琰。史书中虽然没有言明,诸葛亮到底是用什么军种来执行这项任务,不出意外的话应该确信是蜀军中的另一支专业兵种——“连弩士”了。诸葛连弩又称“元戎弩”的名气很大,关于这件武器身上所笼罩的神秘面纱,并不比木牛流马要少。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可以确定的有两点:一是这是诸葛亮亲自设计的;二是这项设计在诸葛亮生前死后,都获得了广泛认可。有些争议的,是诸葛连弩到底是一次发射十支箭,还是用箭匣预装十只箭,然后再依次连续射出。从后世广为流传的连弩实物,及“连弩”这个名字来说,应该是连续射出十只箭。至于说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连弩,同样可能如木牛流马一般,在使用过程中做过改进和升级。

- END -

本文标题: 地缘详解蜀魏在五丈原的对阵形势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873520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为何两千年来欧洲总分裂,中国却能一统?这个外国教授的答案靠谱
作为小说《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几乎概括了中国自秦朝开始,清朝结束的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 尽管正如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总是不断地再更替,但总得来说,天下合的时间比较久,分的时间比
标签马丁·杰克斯,欧洲_历史,西罗马帝国
他是清朝背景最硬的王爷,富可敌国,八国联军进京不敢动他府邸。
清朝末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国家贫困无力,百姓饥寒交迫,但是少部分贵族却过得有滋有味,虽然清朝廷有着不少忧国忧民,励精图治,比如左宗棠张之洞这样的官员,但是还是难以挽救整个清王朝。 清王朝的王爵制度是隔代降等,但是对于曾经立过大功的贵族,可以
标签清朝,八国联军,慈禧,奕劻,清朝末年,溥仪
清宫戏都是骗人的,这才是真实的晚清老照片,图9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
清朝是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也是被人们最好奇的朝代。所以就有了很多清宫剧的产生,而且效果还非常的好,比如《 慈禧秘史》、《大太监李莲英》和《末代皇帝》等。再说了电视里的肯定和历史上有差距的,说好听点那就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现在分享
标签慈禧,李鸿章,大内
咸丰去世后,大清内宫的一个太医,57岁临终揭露一桩慈禧的丑闻
说起慈禧,很多人将其视为“老妖婆”,只顾自己享受的卖国者,不过从今天的角度来说,身为咸丰皇帝妃嫔的慈禧,能够以秀女的身份获得皇上的宠爱和信任,而又以一名女子的身份,执掌朝政数十年,她本身还是有一些能力的。 而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慈禧当权时期,
标签慈禧,咸丰皇帝,薛福辰,大清
历史上四个战争狂人,曾挑战过全世界,中国上榜一人,名字很耳熟
在世界历史上,诞生了无数的风云人物,而也有四个战争狂人,凭借一己之力挑战全世界,他们究竟是气吞山河,睥睨四方,还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中国上榜一人,名字很耳熟。 第一人,便是建立了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
标签慈禧,亚历山大,希特勒,欧洲_历史,拿破仑
清朝最有血性的一举,亡国之前,仍出动海军逼迫此国签不平等条约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晚期的清朝,始终是一副软弱无力的样子,谁都打不过,科技落后,体制愚昧,因此备受欺凌。 不过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清廷在鸦片战争惨败后,开始致力于军队的近代化,经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努力,倒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一些
标签清朝,海军,墨西哥_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