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林徽因,张学良手段尽出,林徽因靠一招让他彻底死心

引言

《诗经·关雎》里有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试问对于贤良、美貌的女子,又有哪个人会不喜欢呢?

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便是这样一位女子。出生于名门望族,同时又才华横溢、生得贤良美貌,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的魅力可想而知。而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感情故事亦是赚足了后人眼球。但鲜有人知的是,在军阀林立的民国年间,有着“民国四大公子”之称的张学良,曾经也追求过她,甚至为此还手段尽出。

不过,对于张学良这样一位出身于军阀之家,有着无数风流韵事的公子哥,林徽因自然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

那么,张学良又是如何追求林徽因的呢?林徽因又是如何让张学良死心的呢?

东北大学往事

这件事还要从东北大学的创办说起。

1922年春,张作霖下令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张作霖乃是草莽出身,但是对于人才还是极其重视的。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整合之后, 1923年东北大学正式开学。之后,东北大学又经过了新校区的建设,在1925年时已经极具规模。但是,时间来到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的爆发让张作霖一命呜呼,而原本便已经在军中履职的张学良,也在张作相等人的拥戴下也继任为东北三省的保安军司令。

而在张学良接替了张作霖的职务的同时,他也成为了东北大学的新任校长。作为新任校长,对于东北大学的发展,张学良十分上心,不仅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大肆招徕人才,甚至还特意从张作霖的遗产中拨付1000万元作为东北大学的教育经费。

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林徽因这位一代才女与东北大学、与张学良产生了交集。

少帅觊觎

1928年春, 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举行了婚礼。二人有着共同的爱好,都对建筑事业倍感兴趣;同时又是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的结合可谓是天作之合。而就在同年,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从欧洲蜜月归国之际,公公梁启超已经为她们做好了工作安排。

一处去处是清华大学 ,另外一处则就是东北大学。两所大学之间的差距,即便是在当时其实也是肉眼可见的,但是人的决定显然是更易受到自我的主观意识影响的。

当时东北大学正在着手创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这对于梁思成、林徽因而言显然“诱惑”极大,同时梁启超也希望他们能够以事业为重。于是,就这样梁思成被聘为东北大学建筑系的系主任,而林徽因也成为了教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在任教期间,教员、校长之间难免就会有交流。当时恰逢张学良主持东北大学校徽设计,而身负建筑才华的林徽因则设计了“白山黑水”为主题的校徽,大气、古朴的设计也让它成为了东北大学的的标志。

对这样一位从才华、美貌兼具的教员,张学良自其初见便已然动了心思。据史学家萧公权在《问学谏往录》中记载:在见到这位教员后,张学良春心萌动,为此甚至还嘱托他人请林徽因做他的家庭教师。

至于为何请一个已经结婚、担任建筑系教员的女子当家庭教师,这其中的原因,成年人自然都懂。

对此类行径,林徽因自然是选择拒绝。但被驳了面子的张校长,心中的愤懑是可想而知的,却又碍于双方的身份不好发作。怎样找回面子,也就成为了张校长心中所想。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身处危地,“得病”离去

就在1931年5月,张学良等到了这个机会。时年,国民政府拟定从各省推举代表参与大会,而在东北易帜名义上归附国民政府后,张学良主政下的东北事实上仍是铁板一块,他本人自然也想着继续维持现状。

于是,他自己拟定了一份名单,嘱意各大院校师生投票,一如小学课本中的“我选我”的故事。可这样的一个本是“走过场”的投票,广大接受了新文化教育的师生们却并不买账,而是选择了将票投给了院长、教授。

结果可想而知,张学良在得知结果后勃然大怒。于是,这位东北王将四个学院院长都悉数捉拿了去,而对于张学良的独裁行径,师生们又怎么会听之任之,抗议活动也就此产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彼时作为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自然也就成为了带头人,而在一众多师生的施压之下被关押的院长们也得以释放。

但是,这样一来“新仇旧恨”可让张学良十分不爽了。对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可谓是视若眼中钉一般,甚至有“恨不能将梁思成给枪毙了”之语。显然,对于林徽因、梁思成而言这种境地无异于身处虎口,要怎么样摆脱险地呢?好巧不巧的是此时林徽因病了,得了肺病。

林徽因本就身体不好,更兼沈阳的天气又天寒地冻,张学良对于林徽因得病一事也就将信将疑了。而在林徽因提出要回北京疗养时,张学良也实在难有理由阻止,只得答应。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他仍旧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副官谭海“护送”。而在到达北京之后,林徽因夫妇被副官安置在香山附近休养,可彼时东北的形势却急转直下。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这位副官也只得赶紧回到了东北。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日本人的武力侵略,手握三十万大军的张学良却选择了拱手相让。其口碑、实力一落千丈,全国声讨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一件事便可以反映出张学良的“窘境”,在他丢掉东北三省,选择前往上海休养之时,王亚樵直接给他发了暗杀警告,纵有杜月笙保护,张学良还是只得选择狼狈离开上海。

至于梁思成、林徽因他自然是无暇顾及了,而此时的林徽因、梁思成在获得自由后,也在为他们的梦想助力,此后的十余年间夫妇二人走遍了中国15个省,测绘了二千七百三十八处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小结

作为一代才女,林徽因身上有着令人艳羡的光辉;但生逢乱世,军阀林立之下,一如张学良这等“纨绔子弟”比比皆是,如是就有了张学良的觊觎之心,林徽因的“肺病”逃脱之招。

这是聪慧的体现,亦是不得已之下被迫的选择,这更是时代的悲哀之处。

本文标题: 为了追求林徽因,张学良手段尽出,林徽因靠一招让他彻底死心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836501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匆忙的牛哥 2021-04-16 13:57
王的警告真厉害👍🏻
相关文章
张作霖死后,如果这个人继位的话,日本人绝对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
在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帅”张作霖权倾天下,无人能比。 真的无人能比吗?其实还是有一个人稍微能比一下的,就是“辅帅”张作相,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张作相与张作霖,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很多人以为他们是兄弟,其实不是的,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
标签张作霖,张作相,张学良,郭松龄,杨宇霆
口喊仁义道德,结局事与愿违,宋明理学把儒家带向了歪路
提起理学,人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就是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夫子形象,极为严肃。理学思想兴起于北宋时期,这种哲学思想贯穿“半个”中国古代史,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理学褒贬不一。 理学其实说到底仅仅是一门哲学而已,那么为什么会对
标签宋明理学,理学,儒家,南宋,颜元
李云龙的靠山是旅长,丁伟的靠山是副总指挥,那孔捷的靠山是谁?
小编觉得《亮剑》是近年来,拍的最好的抗战影视作品,让人百看不厌。但您可曾注意到,剧中的主角李云龙、丁伟,他们能取得赫赫战功,除了与自己的能力有关以外,更有他们背后靠山的大力支持,李云龙靠的是旅长的大力支持,丁伟和副总指挥的关系也不一般,那孔
标签李云龙,丁伟,孔捷,386旅
宋朝1个大功臣,拜见太后时,一只手做了个小动作,惹了大麻烦
历代封建王朝中,北宋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完全不相匹配。北宋身为当时的天朝大国,占据万里中原,经济繁盛文化昌明,颇具泱泱大国的风范。唯独一提到用兵打仗,北宋的皇帝们就犯了愁。因为开山祖师赵匡胤定下重文抑武的坏规矩,使得北宋
标签宋朝,曹利用,北宋,宋真宗,辽国,刘太后
古代的男子为何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这里面有何讲究?
不管是看古典小说还是看古籍史料记载,都能看出古代女子初婚时的年纪大多在十三四岁左右,这一现象就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尤其是在富户人家这种现象越明显,往往富户人家都会为儿子娶十三四岁的女孩为妻。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去理解,十三四岁的女孩正应该是无
标签新生儿,结婚,孩子
张作霖遇害后,遗体在荒凉寺庙6年没人管,后来一汉奸将他安葬
张作霖是一个枭雄一般的人物,当年他在东北地区说一不二,完全就是一个土皇帝,没有人可以在东北地区对他进行挑衅。日本人当年一直对我国的东北虎视眈眈,想要联系张作霖,跟他进行合作,一起瓜分中国,但是张作霖没有答应,因为他知道日本人肯定会做出非常丑
标签张作霖,张学良,张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