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汤恩伯死后,蒋介石用10个字评价他

近代以来,若论师徒情分最饱受争议者,当属陈仪与汤恩伯。汤恩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卖了一手提拔他、待他如亲儿子一般的陈仪,导致69岁的陈仪被处决。汤恩伯也因此举成为了背信弃义的小人,一直以来被人所不齿。那么,汤恩伯为何要背叛恩师,这其中有什么内幕呢?蒋介石又是如何评价汤恩伯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陈仪

陈仪1883年生于浙江绍兴,乃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可谓是元老级别的人物。1900年陈仪到日本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学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加了浙江独立运动。民国成立后,陈仪因为首义之功被推举为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兼陆军小学校长。

那个时候,汤恩伯是浙江体育学校一个穷困潦倒的贫民学生。为了能够继续求学,家境贫寒的汤恩伯多次找陈仪求助,请求他资助自己读书。那时候的汤恩伯极为勤奋上进,俨然一个贫困人家有志青年的模样。在汤恩伯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陈仪看中了他的潜质,让他免费在陆军小学做旁听生,还每个月给他生活费,吃住都在陆军小学的校舍里。

汤恩伯的确是个读书的料子,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后来,陈仪又两次自掏腰包资助汤恩伯赴日本留学,汤恩伯因此得以进入日本明治大学和陆军士官学校深造。陈仪对汤恩伯有再造之恩,汤恩伯也将陈仪视为自己的恩师和义父一般对待,为了不忘恩师之情,汤恩伯将原名“克勤”改为“恩伯”,寓意是永远不忘陈仪对他的恩情。

年轻时的陈仪

1926年,汤恩伯从日本学成归国。当时陈仪已经升任浙江省省长兼第19军军长,为了给汤恩伯找个好工作,陈仪亲自将汤恩伯推荐给了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陈仪的帮助下,汤恩伯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随军参加北伐。

汤恩伯与蒋是同乡,又先后在日本留学,所以颇得蒋的青睐。汤恩伯也从此一路官运亨通,从参谋、师长到集团军总司令,官越做越大,成为了蒋的心腹干将。汤恩伯是蒋的心腹,也是奉行蒋反动政策的最坚定执行者。在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时,汤恩伯曾在苏区制造了多个“无人区”。在一次行动中,汤恩伯就下令活埋了200多名农民自卫队和革命群众。在新集附近,汤恩伯又活埋、射杀了地方交通员20多人。

汤恩伯

全面抗战爆发后,汤恩伯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豫鲁皖苏边区总司令,驻守河南。第一战区在中原抗战中打得极差,40多万人被日军一个师团打得节节败退,27天丧失28座县城。其手下士兵作战无能,多经进行经商买卖。当时河南有“四害”——水、旱、蝗、汤”,汤指的就是汤恩伯。汤恩伯及其手下在河南的口碑极差,河南人民甚至说:“宁让日军来烧杀,不愿汤军团来驻扎”。

1944年,汤恩伯在豫湘桂大战中溃败,导致中原大片国土沦丧。在群情激愤之下,汤恩伯被调到重庆委以闲职务。汤恩伯失去军权后,跑去恩师陈仪处哭闹,陈仪又动员各种关系为他疏通。不久之后,汤恩伯又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部第三方面军司令。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孟良崮战场形势图

1946年7月,全面内战打响,时任陆军副总司令兼第一绥靖区主任的汤恩伯指挥5个整编师15个旅共12万人马,从南通至泰州一线向苏中解放区进犯。结果,在泰兴、如皋、海安、邵伯一带,华野苏中部队的3万多人七战七捷,歼灭汤恩伯部5.3万余人,汤恩伯惨败而回。

1947年3月,蒋又集中24个整编师对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汤恩伯被任命为第一兵团司令官。第一兵团主力——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冒进至沂蒙山区的坦埠时,由于急于冒进形成了孤军。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华野奔赴孟良崮

经过激战,张灵甫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高地被华野全歼。作为长官,汤恩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被调职检查;第83师师长李天霞因为救援不力,被撤去师长之职;第25师师长黄百韬被严重警告。

汤恩伯返回南京之后,被蒋用拐杖痛打一通,颜面丢尽。事后,汤恩伯跑去陈仪面前哭诉,力陈对蒋的各种不满,说出自己心中的各种委屈。陈仪见汤恩伯遭到如此羞辱,也极为痛心,于是亲自出面为汤恩伯恢复军职到处运动,找遍了何应钦、张群、吴忠信等人。不久之后,汤恩伯再次被重用,任命为沪杭警备总司令。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老乡指示张灵甫藏身处

1949年,在担任沪杭警备总司令期间,汤恩伯在得知恩师陈仪为避免浙江陷入战火,准备进行反蒋起义时,汤恩伯第一个表示了支持。汤恩伯在陈仪面前保证:只要解放军不追究他当年的一切,他愿意举兵拥护起义。然而,谁也料想不到的是,汤恩伯却最终出卖了恩师陈仪。

原来汤恩伯身边潜伏着一个大特务,此人就是沪杭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少将参谋毛森。毛森嗅到了陈仪与汤恩伯的密谋,于是秘密告发了汤恩伯与陈仪的密谋。不久后,蒋介石派儿子经国到上海以视察警备为由试探汤恩伯。在试探中,汤恩伯认为计划已经泄露,于是下出了一身冷汗。当蒋经国将上海库存的20万两黄金和上海战备物资的处理权交给他时,汤恩伯对蒋经国感恩戴德,将恩师陈仪的计划和盘托出,并说自己毫不知情,是陈仪在“策反”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解放军进入上海

陈仪被汤恩伯出卖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解放军潜伏在汤恩伯身边的特工获悉,当地下组织联络员胡邦宪将汤恩伯背叛的消息传给陈仪时,陈仪却怎么也不相信这个跟自己情同父子的汤恩伯会害了自己,他认为这是毛森在释放烟雾弹,于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短短几天之后,陈仪就被免去了浙江省主席一职。陈仪虽被免职,起义的重任落在了汤恩伯肩上,于是他满怀信心地区上海见汤恩伯时,一下火车就被抓捕押回了浙江衢州,最后又辗转押到台湾基隆要塞。1949年3月,陈仪的女儿陈文瑛去衢州看望他时,才将汤恩伯叛变的经过告诉了他,陈仪这才知道真相,痛心疾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陈仪就义前的照片

1950年6月18日,陈仪被判处死刑,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时年69岁。在就义前,法官问他有何话说,陈仪说“一人死,精神永存”,便不再言语。而汤恩伯虽然与陈仪私交甚深,但由于举报有功,免于追究责任。汤恩伯出卖恩师后,他的人生并未获得更大的转机,他的行为被同僚所不齿。

汤恩伯备受排挤打击,身体日渐消沉。1954年4月,汤恩伯突然感觉腹部奇痛无比,经过检查发现他的十二直肠有一个肿瘤,初步认定是癌症,于是建议他去国外医治。1954年5月26日,汤恩伯在家人的护送下搭乘日本航班飞抵东京,东京一家著名的医院接待了他。6月29日,汤恩伯在做手术时因失血过多,死在了手术台上,时年55岁。汤恩伯死后,被安葬在台北县南宫壶山,后又迁葬五指山公墓。

汤恩伯死后,蒋介石心中没有多少波澜,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战死在上海,他就是英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汤恩伯葬礼

汤恩伯的一生是有争议的一生,有人说他是抗日英雄,有人说他忘恩负义,有人说他大义灭亲,最后还死在了日本人手里。蒋的评价是出于他对汤的了解、汤的认可,但更多人的看法则往往南辕北辙,莫衷一是。对于汤恩伯,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本文标题: 汤恩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汤恩伯死后,蒋介石用10个字评价他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8238555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2条)

料友:开拓 2021-04-15 16:48
汤恩伯这种天生只会打败仗的将军是永远受对手欢迎的,估计解放军也不舍得他投降
料友:刘荣 2021-04-17 11:34
小人
相关文章
此人几乎不会打仗凭啥坐在五大元帅最中间?斯大林想搞他都无从下手
1935年,苏军为5名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授予元帅军衔,大名鼎鼎的“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红色元帅”伏罗希洛夫、骑兵领袖布琼尼、顶级名将布柳赫尔与叶戈罗夫一同授衔。这五大元帅被视为当时苏军的最高水平,放在苏联的任何时期,这5位之中的大部
标签斯大林,元帅,伏罗希洛夫,苏联_历史,列宁
南京被盗锦衣卫墓发现“蓝色酒瓶”,专家鉴定后大喜:价值上亿
都说古墓十室九空,古代贵族在下葬后其丰厚的陪葬引得不少盗墓贼觊觎,盗墓贼的猖獗是从古至今都让人们头痛的问题。一般当考古专家们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的时候,总会痛心疾首好一阵,不知道有多少国宝已经流失,甚至是被毁。 这不2011年4月,南京林
标签南京,锦衣卫,梅瓶,明朝,徐君叙,盗墓贼
清朝两百年间最荒唐的亲王,傲慢跋扈还有一怪癖,谥号却极尽褒扬
对普通百姓而言,君临天下、执掌权柄,似乎是想都不敢想的“罪过”,然而对那些皇子皇孙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太遥远的目标。虽然自古就有嫡长子继承制,而且历朝历代都将其视作维护封建伦理的根基,然而真要以此标准审查五百余位皇帝的上位史,就会发现其中的嫡
标签爱新觉罗·弘昼,清朝,亲王,雍正,乾隆,康熙
老八,老九都被雍正抄家了,为何老十没有?
首先,八爷党里皇室成员只处理掉了两个,一个是八阿哥自己,一个就是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只是被幽禁,到了乾隆朝就被放出来了,并没有被折磨而死,加之八爷党也不只有皇室成员,还有许多大臣,也是八爷党里的一员,下场嘛,或多或少都被处理了,既然说到
标签八爷党,老八,十阿哥,康熙,雍正
在位54年的汉武帝,却花了44年去打匈奴,为何揪着匈奴不放?
在中国的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与秦始皇嬴政被一代伟人毛主席在诗词中并称为“秦皇汉武”。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评价汉武帝的一句话: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汉武大帝“定中国之境”的手法,无非就是开疆拓土。汉武帝开疆拓土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匈奴。翻
标签刘彻,嬴政,刘邦
道光帝得知英国女王芳龄23岁,说了一句话,至今仍被后世当成笑柄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常常为人所诟病的王朝。虽然在清朝也出现过所谓的“康乾盛世”,事实上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都已经僵化腐朽,尤其在乾隆末年还滋生出了一大批以和珅为代表的贪官,致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底层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困顿。
标签道光皇帝,清朝,维多利亚女王,嘉庆帝,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