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吴国和蜀国打得不可开交,魏国在干嘛?

公元219年末,吕蒙白衣渡江,袭取南郡;关羽进退维谷,败走麦城;最终刘备失了荆州,关羽战死,和大舅子孙权结下死仇。

不过,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刘备的复仇。首先刘备丢了荆州、死了关羽,属于人地皆失,元气大伤,恐无力伐吴;其次,两虎相争,一死一伤,如果刘备和孙权死磕,无疑是给了魏国以可乘之机。

当年曹丕在登基后,就与属下群臣商量过这个问题,他们大都认为关羽死后,蜀无力伐吴。

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唯有侍中刘晔坚持认为,刘备将会对吴国出兵。在刘晔看来,关羽身死,军心涣散,刘备需要复仇来重振声威。而且刘备集团向来是义字当头,刘备和关羽情同手足,必然要出兵,如此才能维持人设,不然人设塌了,军队自然也就散了。

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结果没过多久,刘备便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东征伐吴。不得不说,刘晔的眼光确实毒辣。

当然了,吴蜀两国闹掰,对于曹魏而言,怎么看都是一个好消息。且不说曹魏可以坐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要是吴蜀联盟瓦解,其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曹丕能够好好利用这一次机会,说不定就能提前结束三国纷争,一统天下。

当时面对这一大好机会,曹魏内部主要有着两种意见。一种是曹丕的联吴灭蜀,因为当时刘备已经称帝,公然打着汉室旗号,与曹魏争正统,双方已成死敌。而孙权则不一样,他虽然割据一方,但名义上还只是诸侯。

而且因为刘备伐吴,孙权担心腹背受敌,便早早的向曹魏称臣。如此一来,孙权在名义上已经是曹魏的藩属,二者站在同一阵营,曹丕于情于理,都不该去对付孙权。

然而,对于曹丕的想法,侍中刘晔却不敢苟同,他认为曹丕应该联蜀伐吴。至于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孙权这个人狼子野心,不甘屈居人之下。他此时称臣,不过是权宜之计。

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曹魏的支持,从而全力应对刘备的进攻,等到危机解除,他必会生变。其次,这场战争是刘备主动发起,其有着灭吴之志。如果魏国此时加入,蜀国不仅不会阻拦,还会加大进攻力度,与魏国抢地盘。如此一来,吴国必亡,而剩下的蜀国,只能是孤军奋战,也就不足为惧了。届时曹魏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就这样,曹丕和刘晔各持己见,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还是司空王朗出来打了圆场,他提出“先坐山观虎斗,然后伺机而动”。毕竟两虎相争之下,双方实力必然会有损伤。

只要让蜀国或者吴国继续打下去,直到一方获得惨胜,这个时候无论怎样都是赚的。届时曹魏再乘虚而入,以泰山压顶之势灭之。

最终曹丕借坡下驴,采用王朗的建议,坐观成败。然而,令曹丕没有想到的是,吴蜀两国在夷陵相持了大半年都没啥动静,结果陆逊却突然发难,一把火把刘备给烧了个近乎全军覆没。夷陵之战胜的太过突然,以至于曹丕都来不及做出反应。

此外,孙权在危机解除之后,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立马就把曹丕撇在一旁,开始“内行不顺”,对魏文帝越发不礼敬,就连承诺的人质也不送了。曹丕一下就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这下曹丕才终于醒悟,认清孙权是个大骗子,怒而起兵伐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此时吴蜀两国已经罢兵,吴国主力也已经回防,伐吴的最好时机已经不在,曹丕此举,无非是单纯的泄愤罢了,得不到太多的实际收益。就这样,夷陵之战这一曹魏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被曹丕完美浪费。要知道刘备和孙权打起来这种机会,真的就只有一次,错过了就错过了。

很显然,在夷陵之战中的无所作为,就是曹丕生涯中的一大战略失误。

原本对他而言,最优策略就是刘晔的联蜀伐吴,跟着刘备一起吃掉吴国,怎么看都是赚的。即使伐吴导致孙权被迫与刘备议和,并将荆州让与刘备,曹魏也依然有利。

毕竟荆州的归属,向来都是刘备和孙权矛盾的根源之所在。孙权难道会甘心荆州得而复失,从此与刘备相安无事?显然不会啊。只要刘备还占着荆州,荆州问题就是孙刘联盟的死穴,孙刘第三次冲突就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就意味着,吴蜀联盟依然存在着裂痕,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来一次白衣渡江,曹魏自然可以从中得利。

更为重要的是,有着刘备吸引火力,曹魏南下的阻力就会小很多,这样的时机可遇不可求。然而曹丕在最好的时机不出兵,偏偏等孙权的危机过去了,再向孙权发难,显然是错失良机后的补救行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曹丕这个人就是完全的缺乏战略眼光。他只是站的角度不同,毕竟人家孙权是来投降的,你却还要去攻打人家,日后又有谁敢投降?

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此外,对于和刘备搞联合,曹丕实在是接受不了。毕竟当时刘备是皇帝,他曹丕也是皇帝,二者都宣称对方是乱臣贼子,自己才是这天下的正统。这种天然的对立关系,注定二者难以合作。如果曹丕此时选择助战刘备,那无疑是在帮刘备造势,那么他这个皇帝该如何自处?

所以,曹丕选择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坐山观虎斗。他想要看着孙权和刘备死磕,双方消耗得越厉害,对他越有利。

不过这种策略多少有些高估了夷陵之战对吴国的打击,同时未预测到夷陵之战后吴蜀会快速转移策略,实行联盟。陆逊和孙权果然没给他这个机会,夷陵之战的草草收场,让曹丕的计划付之东流。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事实上,初登帝位的曹丕还是过于稚嫩了一点,当初他即便不去联蜀伐吴,也不该答应孙权请降。他就不该搭理孙权,直接将其晾在一边就行。毕竟孙权这事,你搭理他你就输了,你不同意他搞不好就和刘备讲和了,你同意他称臣你就不能随便去抽他,名不正言不顺。

只有孙权得不到曹丕这边的明确态度,曹丕才能将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坐到真正的伺机而动。要知道夷陵之战后,曹丕如果第一时间伐吴,估计也还是会有收获,毕竟东吴主力还未回防。但是曹丕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之前已经接受了孙权的投降,现在是师出无名啊。要是当初曹丕不搭理孙权,哪儿还会有这些顾虑?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等到人家孙权一切处理妥当之后,曹丕才去伐吴,那无疑是吃饱饭没事做送人头了。

在这里还是得夸一夸刘晔,对于曹丕在错失时机之后的无脑举动,他是持反对态度的,只不过曹丕急于找回脸面,根本不听他的。

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

对于刘晔之前联蜀伐吴的推论,我们无法去验证其正确性。但是对于曹丕伐吴,我军必败,人家可是说中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刘晔也是惨,这孩子比他老爹差了一大截子,实在是教不会啊。如果曹丕当初要是多听点刘晔的建议,估计统一三国的就不是司马家了。

本文标题: 夷陵之战,吴国和蜀国打得不可开交,魏国在干嘛?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822555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有归虚无 2021-04-29 23:49
夷陵之战根据三国志记载的是蜀国十万大军,吴国大约三万人。发生的原因是刘备年纪大了想统一天下,所以想柿子找软的捏,先灭吴国,结合吴国和蜀国两国实力来对抗魏国。当时的魏国没有插手,并不是不想。而是第一没有必要,无论谁赢了。魏国都是赢家
相关文章
看了上海宋庆龄的墓,再看纽约宋美龄的墓,两姐妹天壤之别
上个世纪,宋氏三姐妹都就读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也因此使得这所女子学校在我国家喻户晓。虽然宋霭龄比起两个妹妹来说,名气稍微低点,但宋霭龄也是一个有胆量、向相当傲气的女性。 1905年,16岁的宋霭龄曾跟随姨父温秉忠出席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
标签宋美龄,宋庆龄,宋霭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上海,纽约
吴三桂本为平西王,起兵反清之后,为何以“大周”为国号
元朝之前,夏商周秦汉隋唐宋,无一例外都是以封地为国号,由于元朝是异族政权,并非兴起于当时华夏之地,找不到古地名为国号,于是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曰大元”。元朝之后,明朝与清朝都沿用元朝习俗,不再以地名为国号,不再重复历史上的
标签吴三桂,明朝,元朝,永历
朱元璋的传奇女儿:一生历经八朝七帝,83岁终于戴上皇后凤冠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因为自幼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当上皇帝后娶了很多个老婆。而中国古人又有“多子多福”的传统,所以朱元璋共生育了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在朱元璋的儿女中,最出名的便是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其他子女名气都不是很大。而含山公主则是
标签含山公主,朱元璋,燕王朱棣,明朝,凤冠
她是我国首位奔驰女买家,却视它为破烂?奔驰公司今愿用5亿买回
清朝末年的时候汽车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只是在中国还没有那么流行,一般的家庭都开不起汽车,这只是有钱人的一种代步工具。 世界上首次被创造出来的 奔驰 ,是一种四轮汽车,外观十分的好看,吸引了无数人购买,我们中国有一位女买家就拥有了一款世界上最
标签奔驰公司,慈禧,八国联军侵华
黄埔军校第一期中的宝庆邵阳人
“宝庆”指今湖南邵阳市,宝庆府还包括娄底市以及益阳部分地区,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汉置昭陵,唐设邵州,宋称宝庆,民国改为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 铁打的宝庆府说的是宝庆人的彪悍,彪悍的宝庆人被称为“宝古佬”,地区行
标签黄埔军校,邵阳,湖南,宝庆府
什么原因导致英国愿意归还香港,却坚决不放弃马岛呢?
英国坚决不放弃马岛,却同意归还香港?因为他面对的对手不一样,不放弃马岛,是因为英国不害怕阿根廷,而对于香港,英国非常忌惮崛起后的中国。 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一度占据广大的海外殖民地,然而在二战结束后,英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尤其是在上
标签香港岛,马岛,阿根廷_历史,撒切尔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