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出现外国皇帝!波兰人为什么把法国拿破仑写进国歌?

国歌是一个国家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因而世界各国的国歌中多体现本国的立国精神或是民族英雄的形象,很少有国家会“大度的”在自己的国歌中写进“外国人”,而波兰就是一个“非主流”的特例。

18世纪末,原本作为东欧大国的波兰被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邻瓜分灭亡,而波兰的国歌就诞生于1797年波兰亡国之际,是一首充满复国情怀的战歌,也因此被后世命名为《波兰绝不灭亡》。

但就是这首宣扬波兰民族精神的爱国歌曲中不仅略显“突兀”地提到了一个貌似与波兰毫不相干的外国人——拿破仑,还毫不吝惜地用赞扬的口吻写道:“拿破仑已经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取得胜利”。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后来又加冕为皇帝

如果不看国歌全文,单看这两句话,就说是法国国歌,恐怕都有人会相信。波兰人俨然将这位法国皇帝当成了波兰民族复国斗争的“指路人”。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机缘,将波兰人的命运与拿破仑联系在了一起?

一、拿破仑与波兰人的复国梦

波兰在历史上曾经是中东欧地区的强国,不仅曾经把强邻普鲁士收为属国,还曾在1610年趁俄国内乱,兵临莫斯科。

然而进入18世纪的波兰,随着政治上中小贵族分权日盛,中央权力削弱;经济上农奴制度盛行,社会发展停滞,国力日衰;而于此同时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三个邻国却先后确立了绝对君主制,凝聚了以强大王权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6世纪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当时波兰是东欧大国

最终在1772年到1795年的24年间,波兰先后遭遇俄、普、奥三个邻国的三次瓜分而彻底灭亡。曾经地广民众的东欧霸主就此在欧洲版图上消失。

这导致了波兰社会精英极大的恐慌,他们深切怀疑,失去了独立的国家形式,波兰民族和波兰文化还能否延续下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772-1795年,三次将波兰瓜分殆尽

为了寻找重获独立的希望,波兰的社会精英和爱国志士先后组织了各种复国组织,以图光复波兰。1796年大贵族出身的瓦里安·杰杜宣茨基在利沃夫秘密组织了“中央会议”,与其余两国占领区的秘密组织取得联系,计划同步起义,却因叛徒泄密,在1797年6月被捕。

1796年底逃亡巴尔干地区的爱国军官约希姆·德尼斯科上校在摩尔多瓦聚集了数百名爱国士兵向波兰东南重镇布科维纳进军,沿途宣布废除农民的封建义务,号召波兰人起义,光复祖国。可惜势单力孤,起义队伍行至多布罗诺夫策时,被奥军镇压。

经历一系列的失利,波兰人意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赢得独立,必须依靠强大的外部力量与自己联合,才能和俄、普、奥三国抗衡。无独有偶,法国大革命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正好成为欧洲君主制国家的眼中钉,和亡国的波兰同病相怜。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9世纪的欧洲,地图上再也不存在波兰这个国家

再加上第三次瓜分前的波兰有识之士已经受到过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再加上革命政府对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的保障,也给了波兰人开展复国运动以便利。

于是波兰人将目光转向了欧洲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1792年-1804年),他们希望将君主制抛弃并且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能够帮助波兰实现自由与独立。大量波兰政治文化精英转而奔赴法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复国组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希望取得法国政府对波兰复国的支持。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法国国王被断头处死,沉重打击了欧洲君主制

1796年,波兰人久等的机会来了。随着大革命形势的发展,法国督政府将干涉军赶出本土后,开始在境外与普鲁士、奥地利等第一次反法同盟军队作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占据意大利北部城邦的奥地利。

这一年年仅26岁的拿破仑·波拿巴被督政府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他在进军北意大利的一系列战役中连续击败奥地利军队,俘虏近3万名士兵,其中有近1万名是来自奥利地瓜分的加利西亚地区的波兰农民。

鉴于共和制的法国在欧洲君主制各国包围中的孤立地位,与亡国处境的波兰人同病相怜;这使拿破仑意识到具有强烈复国意识的波兰人能够成为法国对外战争中的坚定盟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波兰民族英雄东布罗夫斯基进入故土—波兹南

1797年,曾先后多次参与国内起义,并任波兰骑兵大将的爱国将领——扬·东布罗夫斯基先被督政府召到巴黎,后又直接赴米兰,在这里他与拿破仑达成了召集波兰流亡者组成意大利波兰籍军团以换取法国支持波兰复国的秘密协议。

于是一支身着波兰传统军服,头戴带有国徽的四角军帽,拥有超过6000人兵力的波兰军队在异国的土地上被重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极大地鼓舞了波兰人,波兰力量在消失了2年后,又重新登上了国际舞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波兰军团建立,被波兰民族主义者视为复国第一步

为此东布罗夫斯基的挚友——约瑟夫·维比茨基用波兰传统民间曲调《玛祖卡》谱写了军团战歌,定名为《意大利波兰军团颂歌》。

这首歌充满了波兰民族复兴祖国的昂扬斗志,一经定曲,迅速在军团士兵和原波兰全境内广泛流传,成为了波兰复国的象征。并被1918年复国的波兰第二共和国确定为国歌,并改名为《波兰绝不灭亡》,一直延续至今。

歌词中不仅镌刻着东布罗夫斯基不朽的历史功绩,也提到了拿破仑的领导和支持,这是当时大多数波兰人的想法,在拿破仑建立波兰军团后,波兰人就认定他将带领这支力量解放波兰。

但现实并非如此美好。从1796年到1798年,波兰军团随同法军几乎解放了意大利全境,却迟迟未能解放自己的祖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拿破仑一方面碍于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实力,不愿过度与其交恶,以免影响其对俄政策;另一方面他对波兰人只是利用一时,并不愿意真心帮助其复国,而是将波兰人作为法国军队的补充力量和雇佣军来使用。

以至于1802年拿破仑击败第二次反法同盟后,并没有履行帮助波兰人复国的承诺,甚至在一年后,还将6000余名波兰军团士兵派至海地镇压起义,最终只有300余人回到欧洲。

一次次复国希望的落空使得波兰人的失望情绪不断蔓延滋长,拿破仑惧怕发生叛乱,一度解散了军团。直到1805年情况才发生逆转。

二、绑在拿破仑战车上的华沙大公国

1803年,由于英国完全履行与法国签订的《亚眠条约》导致英法开战,随后法国在中东欧、巴尔干和近东的扩张又引起俄国的不满,导致俄国对法宣战。

而1805年拿破仑的称帝,极大地刺激了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奥地利公爵弗朗茨一世,最终导致奥地利加入战争,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俄、奥两个瓜分波兰的罪魁祸首都加入了同盟,这表示法国对外征战的利益开始和波兰复国的愿望趋于一致。

但也是在这一年,已经称帝的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大败俄奥联军,刚刚组建的第三次反法同盟迅速瓦解。

第二年,原保持中立的普鲁士加入了英国组建的第四次反法同盟,并于10月份在耶拿和奥尔施塔特战役中被法军击败,拿破仑进入柏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807年普鲁士与法国签订了屈辱的《提尔西特和约》,普鲁士只留下了“旧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四个省,其余领土全部丢失。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三次瓜分波兰中,普鲁士瓜分了波兰西部的西普鲁士、大波兰、玛佐夫舍等区域

这些就发生在周边的胜利,引起了波兰各界反抗占领军的极大热情,法军已经接管了原普属波兰的西普鲁士、大波兰、玛佐夫舍等区域,仿佛波兰复国已经近在眼前。而拿破仑也决定再利用波兰人一次,以便征集更多的士兵。

为此他先是在柏林召见旅居巴黎的波兰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邀请后者与之合作。富有政治经验的科希秋什科并不相信拿破仑,他要求彻底恢复第一次瓜分前的波兰边界,废除农奴制,建立一个议会君主制的波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波兰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领导1794年波兰起义

但拿破仑根本不想过度挑衅俄、普、奥三国,也不敢得罪拥有大量农奴的波兰贵族。因此拒绝了科希秋什科的提议,转而向“老搭档”东布罗夫斯基发出邀请,他要求后者组建波兰军队,并号召大波兰区域(主要是普属波兰地区)人民发动起义。

尽管没有获得拿破仑关于复国的任何承诺,视其为解放者的大波兰人民仍然欢欣鼓舞,他们自动武装起来,赶走普鲁士官员,箪食壶浆迎接法军的到来。

凭借着良好的民意基础,拿破仑顺利地在大波兰地区征召了一支3万人的军队,分别由东布罗夫斯基、约瑟夫·扎容契克、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三位波兰籍将领率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华沙大公国军队领导人——波尼亚托夫斯基

1807年新征召的波兰军团已经解放了普属波兰的大部分地区,残留于意大利的波兰军团也北上进入了上西里西亚地区,波兰复国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在随后的弗里德兰战役中,波兰军团配合法军主力大败俄军,残存的俄军向涅曼河方向西逃,面对波兰人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拿破仑不能再无动于衷,但他又不想过早的激怒俄国,因此在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中,他赋予波兰有限的复国。

1807年新生的波兰被定格为低于周边邻国王国地位的“公爵领”,以故都华沙为名,命名为“华沙大公国”。初创时国土面积仅10.4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60万;即使在1809年对奥战争胜利后,将奥属波兰部分地区合并,也只增加到15万平方公里,430万人口,面积尚不及瓜分前的30%,人口不到50%。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华沙大公国面积虽然不足瓜分前波兰领土的30%,但包含了波兰的核心区域

更过分的是,拿破仑为了稳定对俄关系,私自将大波兰东部的比亚韦斯托克和塔尔诺波尔地区划给沙俄,并承认沙俄对已瓜分波兰领土占领的合法性。

“阉割”版的华沙大公国成了拿破仑对波兰复国理想的侮辱。但这个遭到三次瓜分近12年后重新建立起的波兰民族国家,仍然被波兰民族视为全面复国的希望,而拿破仑也利用波兰人的复国心理,将华沙大公国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将公国作为进攻俄国的前哨阵地。

仅在1806年12月的一次与波兰行政官员的会面中,拿破仑就赤裸裸要求:

“先生们,我今天需要20万瓶酒,以及同样份数的大米、肉和蔬菜。绝不许推脱;否则我就把你们留给俄国人去鞭挞......我需要证明你们的忠诚;我需要你们的鲜血。”

由于拿破仑的过度索取,以及战争环境导致的军费猛增,华沙大公国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大陆封锁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公国农业的结构性弱点,以至于其粮食出口量由1805年的54000瓦什特暴跌至1809年的8000瓦什特(1瓦什特=2.5吨)。

粮食价格也随之陡降,1806年至1811年间,华沙的小麦价格下降了40%,黑麦价格下降了48%,粮价下跌导致贵族地主破产,而沉重的赋税又导致大批农民出走,进一步加重了农业困难。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拿破仑的帝国(1812年,浅绿色为附庸国)

拿破仑扶持了顺从于他的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兼任华沙大公国大公,这位出身德国的华沙大公为家乡资本家大开方便之门,以至于大量萨克森工业品涌入华沙大公国市场,本就脆弱的波兰工业更加雪上加霜。

唯独与战争相关的军事工业是个意外,据统计华沙大公国有48个大型炼铁炉、120个小型炼铁炉、6个炼钢炉和12个轧板车间,每年能生产9000公担的生铁,制造了大量枪炮,以供应战争所需。

拿破仑因战争的需要,常年迫使华沙大公国保持数量众多的军队,以至于军事开支长期超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70%。华沙大公国建国初期,只维持3万人的军队,1809年增至6万人,1812年又增加至10万人。

1807年全国财政收入仅1300万兹罗提,而支出竟达3000万兹罗提,其中2100万兹罗提是军费支出。为了维持军事开支,公国不得不保持巨额财政赤字,拿破仑一边将公国的国有资产变卖给部下换取钱财,一方面控制公国政府向巴黎资本家借高利贷,最终导致公国财政落入法国人之手。

三、对外征战与华沙大公国的覆亡

波兰人把收复失地的梦想完全寄托于拿破仑身上,以至于倾其所有,将弱小的华沙大公国绑在拿破仑的战争机器上,却未料到所托非人,拿破仑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利用波兰人的斗志和热情,为他“一统欧罗巴”的野心而充当炮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808年西班牙各地爆发了反抗法国侵略的起义,受到西班牙起义的刺激,1809年奥地利也发动了反抗,同年7月5日,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率领波军参加了对奥决战——瓦格拉姆战役,在付出牺牲3.7万人的代价后,拿破仑率领的联军战胜了奥军,迫使奥地利割地求和。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为了表彰波兰人的英勇,拿破仑把第三次瓜分波兰中属于奥占区的四个省——克拉科夫、卢布林、拉多姆、谢德耳策,以及扎莫希奇地区并入华沙大公国。

1812年,拿破仑终于决定挥剑俄国,为了动员波兰人参军,他甚至将侵俄之战称为“第二次波俄战争”,把对俄国的征服描绘成法兰西民族对波兰人收复失地的无私帮助。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在别列津纳河之战中大败

波兰人把十几年的亡国之恨全都倾注于对俄之战,以至于国小力微的华沙大公国竟然组织了10万大军参战。

波军一路攻坚克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至于波军成为拿破仑大军中最早攻入莫斯科的部队,但这也代表着波军也遭受了重大损耗。随着俄罗斯寒冬的到来,俄军转入反攻,成功撤退至华沙大公国的大军已不足10万人,其中波军仅剩2万余人。

1813年初,残余的波军仍参与了拿破仑组织的莱比锡会战,百战余生的拿破仑最终败走麦城,新晋升为法国元帅的波尼亚托夫斯基也在战斗中阵亡,随后俄军占领华沙,公国遂告覆灭,而波兰复国的最后希望也随之消逝。

存在了7年的华沙大公国仿佛波兰人亡国史中的一抹烛光,燃而复灭,波兰又成为了列强的俎上之肉,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再次被瓜分。但英勇的波兰人的复国梦,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一次又一次与命运抗争。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俄军占领华沙大公国后,将其改组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会议王国(图内黑线为原波兰1660年的国界)

在百年后的一战中,随着德意志帝国、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的相继瓦解,波兰人借助协约国的帮助,终于迎来了光复,在战争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中,波兰人的复国要求得到了英、法、美等列强的支持,最终于1921年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好景不长,随着纳粹在德国的掌权,导致波德矛盾凸显,再加上在沙俄废墟上崛起的苏联也对波兰西部领土暗存野心,波兰人又陷入了被德、苏两大强国夹击的地缘陷阱中;最终随着二战的爆发,波兰再次被德、苏两国瓜分。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再次复国。

而这首陪伴了波兰百年复国历程的《波兰绝不灭亡》,也在第二共和国建立后的1926年被定为国歌。直到波兰在二战后再次复国也一直沿用至今。虽然本国的国歌中出现了拿破仑的名字,但今日的波兰人并没有过于在意,而是将它作为一段苦难历史的见证,铭记在国人的心中。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一位垂死的自由斗士用他的血液潦草写着“波兰绝不灭亡”(油画)

作者|吴凡

四川大学历史学硕士毕业

责编|Thomas

本文标题: 国歌出现外国皇帝!波兰人为什么把法国拿破仑写进国歌?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819285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762 2021-04-11 18:32
大波波一直是法国的死忠,直到二战
相关文章
建文帝下落之谜终于揭开?专家:真没想到,此地竟是他最后落脚地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逝世,他的死给整个明朝在接下来的数百年历史进程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原本半隐退状态下的朱元璋重新复出执掌朝政,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则接替父亲成为了新的皇储。 在朱元璋的构思中,大明应该由藩王们镇守边关,而长子朱标则继承大统
标签朱允炆,朱标,朱棣,胡濙,明朝,朱元璋
1945年,东条英机尝试自杀,为何不是切腹而是选择用枪?
1948年11月12日,日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韦伯宣布,对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处以绞刑判决,于12月23日正式行刑。 刚宣读完,原本正襟危坐的东条英机,立马瘫软在座椅上,目光呆滞,心情似乎久久不能平静。最后还是两名庭警搀扶东条英机,将他带回监
标签东条英机,日本_历史,自杀,裕仁天皇,东京
三星堆青铜原料来源之谜,科技检测发现证据,结论难以置信
北纬30°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区域,在±5°的范围内,不仅存在着许多自然奇观,更是诞生过许多令人惊叹的文明,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国就位于北纬30°。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众多造型奇异的青铜器,给世人留下无尽遐想,也给三星堆文
标签三星堆遗址,青铜器,吴城遗址,考古,先民
女王身边那个有趣的灵魂,菲利普亲王鲜为人知的100个小细节
4月9日,英国女王的老公菲利普亲王在温莎城堡平静去世,享年99岁。 菲利普亲王是英女王的主心骨,是惟一敢称女王是个“卷心菜”的那个人,是女王身边罕见的有趣灵魂。他的离世,留给女王的伤痛,世间不可能有第二个人能懂…… 在携手和女王走过74年风
标签菲利普,伊丽莎白公主,女王,伊丽莎白,温莎城堡,乔治六世
谁才是孙中山真正的接班人?
作者:木白 蒋介石一生都将自己塑造成为孙中山钦定的接班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1925年,孙中山北上与张作霖、段祺瑞谈判,任命胡汉民为统管广东政府的“代大元帅”。 胡汉民,才是不言自明的接班人。 孙中山生前对胡汉民有极高的评价:“胡汉民先生
标签孙中山,胡汉民,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
清朝入关以后,清朝官员的朝服,为何都流行使用石青色?
在众多的清朝影视剧中,清朝官员或者贵族的朝服颜色非常统一。无论是亲王贝勒还是六部九卿,朝服的颜色均为蓝色,就连各家的命妇朝服也不例外。在清朝入关之前,官员和贵族们的朝服呈现出花红柳绿的情况,分为好几种颜色。但到了清朝入关以后,清朝的朝服为
标签朝服,清朝,明朝,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