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明目张胆的九大错别字,佩服佩服!

励志丨感悟丨人生丨文学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来源:图文综合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错别字,人人唯恐献丑于人前,一经发现,赶紧拭去。但有些个错别字,却晃灿灿地悬挂于一些著名景点的牌匾或者石刻之上,流传至今……

天下第一错字

地点:

承德避暑山庄

错字:

避暑山庄——“避”右边的“辛”多了一横

典故:

之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错字,因为它是由皇帝亲笔手书,且悬于国家重要场所的门前。

“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在清代,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场所,皇家接待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如蒙古、西藏、新疆等,都是在避暑山庄,不知那些首领们看到这个错字会作何感想。

最有说法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杭州西湖

错字:

花港观鱼——繁体“鱼”字四点变三点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典故:

“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鱼”字少一点是“有意写错”。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最富哲理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

错字:

“风流宛在”——“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典故: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

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山东曲阜孔府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错字:

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典故:

原来错字的妙处在于:“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

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不只没有人说它是错字,游人明白后反而连连叫绝。

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错字: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所题,至于题者叫甚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典故:

这两个“眀”与少一点“魚”和多一横“避”不同,“魚”、“避”那是皇帝创作,具有“合法性”,这个“眀”字则是非法的。但因为出自书法家之手,可以归结为艺术字,或是书法体。“眀”这个错字很有来历,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清代,把“明”写成“眀”的现象很多。清代文字狱很厉害,当时文人在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易为“目”,意思是“睁眼写错字”。另一种说法则相反,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这用意,“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所以重“目”,而诸葛亮正是这样有眼光的人。

其他“明”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内也有,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了“眀”;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写成了“眀”;济南市大明湖门牌上的“明”字,同样写成了“眀”。

最壮观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秦皇岛市山海关

错字:

天下第一关——“第”字竹字头变草字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典故:

此匾乃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其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是1米有余,其大自不待言;它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在笔划的处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粗壮有力,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

字为楷体,笔力遒劲雄厚,与城楼规格浑然一体,给人以大关雄壮平稳感,堪称古今巨作。

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西安碑林

错字:

碑林——“碑”字少一撇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典故:

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林则徐成名于禁烟,也因禁烟而惹祸,遭到了怕战派的诬陷,结果被道光皇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则徐在赴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

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迹中寻找点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

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最有恩情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天津蓟县独乐寺

错字:

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典故:

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最神话的错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地点:

济南趵突泉

错字:

趵突泉——“突”字少了一点

在济南府“趵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至于当初为什么将“突”字少写一点,是书法需要还是别有用意,有以下两种说法:

典故一:

表达当地人们的愿望,希望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所以把“突”字宝盖头的点省略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典故二:

当年刻写的石碑竖立泉眼旁,泉水喷涌的势头非常猛,上窜出四、五米高,把“突”字的点冲掉了。这个点掉到水里后顺水飘流到了大明湖。于是,大明湖的“明”字“日”字旁变成“目”,所以无论是牌楼上的匾文还是石碑上,大明湖的“明” 字就成了现在的“眀”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如此看来,写错字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文化,一种是太有文化。您还知道哪些著名景点有类似有趣的错字吗?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

本文标题: 我国最明目张胆的九大错别字,佩服佩服!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790363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0条)

料友:张威【眠琹馆】 2021-04-04 22:10
料友:张威【眠琹馆】 2021-04-04 22:10
料友:三千茶味 2021-04-04 22:10
料友:Victor -Tse 2021-04-04 22:10
料友:【半堂-周红】 2021-04-04 22:10
料友:北极星我是护旗手 2021-04-04 22:11
料友:北极星我是护旗手 2021-04-04 22:11
料友:肖寒(牡营商) 2021-04-04 22:23
知道为什么要规范汉字了吗???
料友:恋髒 2021-04-04 23:05
通道
料友:虎虎声威 2021-04-05 07:44
写错没关系,重点是能不能凿补回来[哭笑]给一个很圆满的解释
料友:太花 2021-04-05 15:25
叫“异体"字不叫“通假”字,書法习帖常見,明字于明代禁忌属扯的蛋疼。
料友:Victor -Tse 2021-04-05 17:25
“明”字左边写成“目”的,在古代很普遍,无需过度解读
料友:曾是惊鸿照影来 2021-04-05 18:57
小编,你没文化就别在这误人子弟了,欧阳询《九成宫》里边的“避”字也是错的,这两位都错了吗?书法的知识和新华字典的知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料友:三千茶味 2021-04-05 18:57
不如虫二
料友:为了某一天 2021-04-05 21:07
虫二呢
料友:肖寒(牡营商) 2021-04-05 22:32
那个骂德云社招牌有错别字的那个妇女,麻烦你去这些地方看看,再骂骂
料友:开心就好 2021-04-06 00:50
这又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文化人”!
料友:熊臣浩 2021-04-06 10:37
很多字是笔划不好安排,为了美观!明字左边写成日,有点发空,与右为不均衡,古人有的就写成了目。第字写草字头很长见!
料友:三千茶味 2021-04-06 13:59
乐山大佛前,凌云寺的凌字就是三滴水的。
料友:Victor -Tse 2021-04-06 23:56
当我们把街写成“亍”,当我们把餐写成“歺”,简化字在60,70,80年代很常见,但从90年代后慢慢又回到整字。也许300年后,后人又会心生各种意境的。。。不排除个例,但实际大多数都是后人过多解读了。。。[坏笑][坏笑][坏笑]
相关文章
62年前,李鸿章墓惨遭炸毁,遗体挂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尸骨无存
众所周知,李鸿章乃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比起慈禧,他似乎才是驾驶晚清这艘破船的舵手。不仅只身一人签下了近代以来清政府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条约,而对中国历史进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几件事件,譬如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也能找到他的身
标签李鸿章,慈禧,拖拉机,游街,清朝
清朝2次杀死来使,慈禧怒向11国宣战,发布“杀洋令”
辛丑条约的来龙去脉2:扶清灭洋,朝廷纵容下的野火蔓延 作者:桅杆 转入直隶: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几经反复,时剿时扶,且因时因人而变。最初是严禁义和团,但数次镇压均未奏效。百日维新失败后,西方国家强烈反对废黜光绪皇帝。慈禧对此十分不满,一直寻求
标签慈禧,清朝,义和团,克林德,直隶
NO.7 明定陵
明定陵 2021.4.4 万历十二年,明定陵在万历皇帝的授意下开始修建,历时六年,耗银八百万两。作为第一座被发掘的明代帝王陵寝,定陵在发掘的初期却并没有被当局重视,甚至文化大革命之时被说成牛鬼蛇神,导致万历皇帝和皇后遭到“批斗”,定陵中原本
标签明定陵,明朝,万历,张居正,万历皇帝,高拱
收藏家上交古代“冰箱”,故宫专家称是国宝,随后奖励一面锦旗
前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炎炎的夏日,喝上一杯冷饮,那是再享受不过的了。我们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有了冰箱这样的产品,在夏天喝冷饮非常简单,把饮料放在冰箱等可以降温的地方,冰镇一下就是了。但是在古代,想喝到冷饮就有些麻烦了,古代没有制冷
标签故宫,国宝,潘大卫,梁金生,冷饮,冰鉴
陕西男子挖到重6吨夜明珠,估价26亿没人买,现在成为“路灯”
大家都知道,我们民族传承了五千年之久,因此中间诞生过稀奇的宝物都是很正常的。这些文物因为各种原因,有的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也有的保存至今。这些保存至今的文物不仅价值连城不说,关键是还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 而在这些文物中,夜明珠可以说是非常珍
标签夜明珠,赵社良,玉石
主力团出征高喊“打翻碗底”,吴克华一问才知,原来是谐音
作者:老街巷口 1944年八九月间,胶东军区首长决定组织在对日伪军发起秋季攻势的同时,对顽军赵保原部发起决战。副司令吴克华接令后,即开始准备作战。 秋季攻势结束后,有干部提出要讨伐赵保原,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同时,一举铲除这个无恶不作的汉奸
标签吴克华,赵保原,胶东军区,顽军,万第,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