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苏军咬牙切齿的“森林兄弟”,独自战斗在山野,对抗达半个世纪

他们,是一群常在密林中作战的士兵。茫茫林海中,他们神出鬼没、胆大心细,让苏军头疼不已。对待自己的伙伴,他们英勇无畏、手足情深;而对待苏军,他们残忍决绝,没有一丝怜悯。这些人就是“森林兄弟”——一群战斗在波罗的海三国森林中的反对苏联统治的游击力量。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背后其实也是透着一种的无奈与绝望。

一、从朋友到敌人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是欧洲东部、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三国历史上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后来这一联邦被沙俄、普鲁士和哈布斯堡王国瓜分,此后三国又成为瑞典帝国的一部分,史称“波罗的海自治领土”。“北方大战”期间,遭遇多方夹击的瑞典被迫投降,三国成为获胜者沙俄的囊中之物。

19世纪后期,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开始出现民族主义浪潮,此后立陶宛也加入进来,独立建国的思想开始在三国内部流传开来。一战结束后,三国取得了名义上的民族独立,建立了自己的政府。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势力弱小的波罗的海三国为了求得民族生存,于是选择与苏联合作,加入苏联一方。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波兰战役爆发。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条款,苏联有权收回波兰自苏波战争后侵占原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土。双方原定以华沙为界划分领土,但因德军进展迅速越过了华沙,使得苏军不得不提前展开行动向波兰进军,其中一支部队经波罗的海三国进入波兰领土。为此苏联与三国签订了相关互助条约,并在1940年6月完全控制了三国,并建立了亲苏联的国家政权。

1940年,爱沙尼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然而好景不长,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全面宣战,处在战争前沿的波罗的海三国首当其冲当了牺牲品,三国又沦为了纳粹德国的土地。起初,三国中的不少人视德国人为解放者,都希望能够借助德国的力量让各自的国家重新独立。但纳粹非但没有帮助他们独立,反而建立了东方总督辖区来残忍统治三国人口,当地人看清纳粹真面目后,开始组织起一系列的抵抗运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德军处决立陶宛百姓

这一期间,抵抗运动根据目的和动机被分为两派:一派是亲近苏联的反法西斯抵抗力量,目的是将纳粹全部从三国领土上驱赶出去,目的是建立一个亲苏联的民族自治政府;而另一派则希望依靠纳粹德国的力量,对苏联进行施压,帮助自己脱离苏联的统治,待到时机成熟后再驱逐纳粹的力量,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加入纳粹的“拉脱维亚第2师”士兵

这其中尤其以后者势力最为盛行,为此德军也在三国征调了不少士兵参与对苏联的作战。而当纳粹行将覆灭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以游击战的形式来对付苏军和亲苏的政府人员,这就是“森林兄弟”早期的雏形,这些人普遍都是民族情绪高涨之人,并且对苏联和德国都抱有敌视。

二、悲惨的结局

为了更好地称呼自己与同伴,这些游击人员管自己叫“森林兄弟”(爱沙尼亚语:metsavennad 拉脱维亚语:mežabrāļi 立陶宛语:miško broliai),名字来源于沙俄时期隐藏在森林中,反抗政府统治的教师和农民的代称。他们的人员构成,大部分都是加入纳粹的三国士兵,例如“拉脱维亚第1师”(党卫军第15掷弹兵团)、“拉脱维亚第2师”(党卫军第19掷弹兵团)、“爱沙尼亚第1师”(党卫军第20掷弹兵师)以及“立陶宛国土防御部队”的士兵。从1941年6月开始,“森林兄弟”就与德军配合作战,不断地袭击和骚扰苏军和内务部士兵。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纳粹覆灭后,三国的“森林兄弟”接收了大批来自英美等国的武器与补给,开始在广袤的丛林中与苏军、政府民兵和警察展开周旋。后期因为苏方的情报人员暗中向苏联提供消息,因此让西方不得不停止了对“森林兄弟”的支援活动。根据一份苏联的资料显示,三国累计的“森林兄弟”总计约5万人,其中立陶宛人数最多,有3万人。

在爱沙尼亚,“森林兄弟”主要活跃在沃鲁、派尔努和塔尔图三地的密林中,从1944年11月到1947年的11月,他们累计发动了773次武装袭击,共击毙超过1000名苏军和内务部人员,以及一些亲苏政府人员。绰号“恐怖蚂蚁”的安茨·卡尔尤兰(Ants Kaljurand)是当中的代表人物,他因作战勇猛且残忍在苏军内部闻名,1951年被内务部人员处决。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被捕入狱的安茨·卡尔尤兰

最后一名爱沙尼亚籍的“森林兄弟”——奥古斯特·萨博于1978年被克格勃人员发现,最终在追捕中投河自杀。这也是被记录在案的最后一个在密林中抵抗的武装人员,此后爱沙尼亚境内的“森林兄弟”被全部肃清。

而在拉脱维亚,“森林兄弟”活跃的地点主要在拉脱维亚和苏联边境地区,他们袭击的目标主要是身着制服的军事人员、偏远地区的政府人员、重要的建筑物以及弹药库。根据苏联政府公布的数字,在拉脱维亚发生的袭击事件共造成1562名苏联人死亡,560人负伤。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原“拉脱维亚第二师”士兵塔尔里斯·卡拉斯廷斯(Tālrīts Krastiņš),他于1948年被捕,之后被判处25年有期徒刑。由于政府与军方的清剿,拉脱维亚的“森林兄弟”势力开始逐渐衰弱,1957年该国最后一批“森林兄弟”向拉脱维亚政府投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老年的塔尔里斯·卡拉斯廷斯

三国中的立陶宛,其总体抵抗时间、行动次数、武器质量和战役战果是最多的,但其成员的下场也是最为悲惨。1949年之前,立陶宛的乡村都被“森林兄弟”牢牢控制,除了与苏军和内务部人员交战外,亲政府的人员、百姓也是其袭击的对象,苏联对此也是极为愤恨。“森林兄弟”成员一旦被俘几乎都会被处决,遗体还会当街示众。有时内务部人员还会伪装成“森林兄弟”去袭击无辜百姓,然后嫁祸于他们,目的是分化他们与百姓的关系。

1956年10月,立陶宛“森林兄弟”组织的代表人物——“立陶宛自由战士联盟”的总指挥阿多尔法斯·拉玛瑙斯卡斯(立陶宛语:Adolfas Ramanauskas)被苏联内务部人员抓获,在遭受了酷刑之后于1957年11月被处决。另一抵抗领袖若萨斯·鲁克萨在1951年被苏军击毙,还有代号为“阿多马斯”的普拉纳斯·孔修斯也在坚持抵抗多年后,于1965年7月被苏军包围后饮弹自尽。1971年,最后一位立陶宛“森林兄弟”米库里斯向政府投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阿多尔法斯·拉玛瑙斯卡斯戎装图

进入50年代以后,波罗的三国的抵抗力量便几乎销声匿迹,仅有个别地区还有“森林兄弟”在进行抵抗,到了80年代,“森林兄弟”彻底停止了抵抗,这些人抵抗的时间将近半个世纪,也算是一种另类的“英勇无畏”吧。

三、一份迟到的纪念

苏联解体后,有关“森林兄弟”的信息才开始对外公布,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开始将这些爱国战士当作英雄来看待。爱沙尼亚也为“森林兄弟”修建了纪念雕塑。在拉脱维亚,森林兄弟老战士们获得了国家提供的数量不多的退休金。而在立陶宛,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被定为“游击队员日”,以纪念森林兄弟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自由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截止到2005年,还有350名当年幸存的森林兄弟老战士生活在立陶宛,政府也为他们进行表彰和嘉奖,这些曾经在苏联时期被树立为反面教材的人,现在成为了国家的民族英雄,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18年,立陶宛政府为前文提到的阿多尔法斯·拉玛瑙斯卡斯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下图),他的遗体被重新安葬在国家公墓中,2018年也被称为“拉玛瑙斯卡斯-瓦纳加斯”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除了官方的纪念活动外,不少影视作品也记录了“森林兄弟”的抵抗故事。如纪录片《我们为爱沙尼亚而生》、电影《孑然一身》、《森林之子》等等,波罗的三国的民众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些为了民族独立而献身的英雄们致敬。

结语

硝烟散尽,曾经的故事已经尘封于历史当中,但“森林兄弟”的故事还会一直在波罗的海三国有关流传,对于这些国家的百姓来说,“森林兄弟”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为国家独立而献身的精神。

本文标题: 让苏军咬牙切齿的“森林兄弟”,独自战斗在山野,对抗达半个世纪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701762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479 2021-03-14 15:44
一群败类流氓,有什么值得纪念的?
料友:老资料网友479 2021-03-14 20:10
苏德密约是把波罗的海三国划成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小胡子的意思是允许苏联把这三国控制住,当它的缓冲国。谁知道大胡子吃相难看,直接就下手吞并了三国,小胡子很不满,只是碍于当时正在对付英法只能隐忍。所以波罗的海三国从来没有选择过苏联,它们在文化上跟德国倒是更亲近些,是苏联强硬吞并的它们
料友:木头 2021-03-20 10:57
波罗的海三国仇俄与波兰的仇俄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关文章
二战中有一类人坚决不能杀,日本人偏偏不信,结果18万日军阵亡
三个国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人参加了战争。只要两军交火,就会有人员伤亡,大量财力和物力将被消耗掉。中国在近代进行了许多战争,而抗日战争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许由于日本人的残酷行为和他们的冷漠态度,每个遭受日本
标签二战,日军
希特勒为何甘冒奇险,宁可去触怒法国,让德军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
长久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都以波兰战役的爆发为起点。然而如果细细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希特勒眼里的战争,其实是从他在1936年,命令德军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为开端的。然而在1936年,德国的实力还远远不如法国,为什么他敢于冒险触怒法国呢?
标签希特勒,莱茵河,德国_历史,德军,波兰_历史,凡尔赛和约
他是中国读哈佛第一人,因妻不孕让养女怀孕,喜得爱子却痛失发妻
孩子真的有那么重要,甚至胜过二十年夫妻感情,也胜过礼义道德吗?这成了李国秦一生的疑问。 李国秦的童年是幸福而又张扬的,她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侄孙女,父亲乃是李鸿章亲生哥哥哥李瀚章的第七子。虽然父亲李经沣一直没当啥大官,只是在陕西境内当了个县太
标签李国秦,李经沣,发妻,哈佛大学,张福运,李鸿章,马兆昌,李国邠
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48年,为何没孩子?原因很心酸,网友:太浪费基因
众所周知,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在1927年时嫁给蒋介石为妻,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这场婚姻一共持续了48年。在这48年里,蒋介石和宋美龄一直没有生育孩子。而宋美龄是出了名的喜爱儿童,自己却没有生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是否还存在着更深
标签宋美龄,蒋介石,宋霭龄,上海,宋庆龄
打到德国去 苏联二战老照片
1944年7月17日,一大群被俘虏的德军俘虏被苏联红军押着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示众。1944年,苏联红军全面进入反攻阶段,喊出了“打到德国去”的口号。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巴尔特曼特(Dmitry Nikolaevich Balterman
标签苏联红军,苏联_历史,二战,奥得河,柏林,德军
对越战中阵亡最高军衔军官,不是来自交战双方,死亡方式令人唏嘘
对越反击战爆发以前,中越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其实,当时的越南极具墙头草气质,中国与苏联关系闹僵后,谁对越南有利,越南就与谁亲近。相比较于中国,苏联为了拉拢这个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花费了不少代价。 黎笋访问苏联时与苏联政府签订了《
标签苏联_历史,对越反击战,苏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