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何甘冒奇险,宁可去触怒法国,让德军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

长久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都以波兰战役的爆发为起点。然而如果细细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希特勒眼里的战争,其实是从他在1936年,命令德军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为开端的。然而在1936年,德国的实力还远远不如法国,为什么他敢于冒险触怒法国呢?

一、莱茵河非军事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的11月11日,协约国和同盟国宣布停战,并开始了长达六个月的谈判。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德国为了投降后,能有个好点结果,做最后一点争取。

不过法国这时候可就不同意了,辛辛苦苦好几年,折进去五百多万人,好不容易撂倒了这群汉斯。这要是现在不能一下子按死德国,那以后德国死灰复燃,卷土重来,那法国不就完蛋了?

于是在法国人就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他们不仅迅速控制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还掠夺了德国的煤炭,并且处死了数百名抗议的德国铁路工人。同时他们要求德国赔偿法国的战争损失,并且要将德国军力削减到不对法国构成威胁的程度。

还要处死德国皇帝,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并且建立莱茵非军事区。甚至于希望签署一份,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便控制德国的进出口贸易。

得说法国这个要求,差不多就是告诉德国,你自杀吧。如果按照这些条款都实施了,那估计德国就只能喝西北风去了。那也就不用谈了,谈了是死,不谈也是死,那还谈什么呢?于是英法代表就主张,对德国的条款应该较为宽松,不要过分逼迫德国,因为那样会让德国人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

但饶是如此,这份《凡尔赛和约》还是严格的过了份,不仅要德国割地给法国和波兰、丹麦、比利时、立陶宛等国,还要把萨尔煤矿区给法国开采十五年。而且要赔款1320亿马克不说,还得把陆军限制到只有十万人,而且不得拥有坦克和重型火炮,空军必须解散,海军更是只有一批老船烂船。

其中最为过分的就是莱茵河非军事区,意思是莱茵河以东五十公里内,德国不许驻军设防,如果驻军就是违约,法国将对德国进行惩戒。这可以认定为,是法国为了自己国家安全所制定的安全区,如果德国要进攻法国,那么法国可以迅速发现,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但反过来,也可以认为这是方便了法国随时对德国动手,因为德军没有驻军,那么法军随时可以深入莱茵河以东的德国国境,取得战略优势。

这么一份苛刻的条约,足以激发德国的复仇心。虽然美国和英国试图在条约里安抚德国,但是根本没用。这么一份不伦不类的条款,既不足以安抚德国,又不能震慑德国,还反过来激发了德国的复仇心。这也难怪法国元帅福煦看到《凡尔赛和约》后感叹:“这不是和平,不过就是二十年的休战协议。”

二、二十年休战开始

事实上,福煦元帅说的果然不错,这还真就是二十年的休战。历史学家安东尼·伦廷说的一样:“所谓《凡尔赛和约》不过是一份女巫调制的,适应人口味的什么成分都有一点的药剂……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如果按照福煦的意思,其实是应该直接按死德国,彻底震慑德国,让德国以后不敢对法国动手。可如今既没有按死德国,又没能对德国宽宏大量,反而激发了德国对协约国的仇恨。那么很明显,德国就是赔款,也不会真的服软,暗地里肯定会整军备战。所以福煦才说,这不是和平,这只是二十年的休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德国确实暗地里就开始备战了,德军将自己的军备研发转入了地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国海军。

德国海军和德国财阀合作,在为他国设计潜艇和军舰,并通过皮包公司为这些财阀的海外企业输送资金,以期保证德国造船能力不和世界脱节。而空军则将自己的军官和精英转入了其他部门,并成立了大量的滑翔机俱乐部用以培养飞行员。至于陆军,他们早就掩埋了武器装备,并且将自己军队的精英保留了下来。可以说整个德国,早就谋划整军备战,对英法复仇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希特勒的上台,更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一面加紧整合国内,一面开始暗中筹备扩军备战。在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命令。

其中规划到,德国国防军应该从十万扩充到三十万,并且谋求重组空军,扩充海军,并且重新配备重型装备。到了1935年,希特勒则干脆把这个计划摆到了明面上,虽然遭到了抗议,但是却没有任何实质的惩罚,这就让希特勒的胆气足了不少。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其中最为壮大希特勒胆量的,则是1935年签署的《英德海军协定》。当时英国为了平衡欧洲,也为了减轻压力,而准许了德国海军的扩充和整编。

该协定规定,德国水面舰队的吨位为英联邦国家水面舰队总吨位的百分之35,而德国潜艇吨位为英联邦国家潜艇总吨位的百分之45。此协定的签署,大大超过了希特勒的预料之外,他本没有想过能进行的如此顺利。

而现在英国的态度,证明了英国根本无心压制德国,那么希特勒就可以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豪赌了。

三、饮马莱茵河

而希特勒此时受到了来自英国的鼓舞之后,决心做的更大一些。毕竟当年两大战胜国之一的英国已经默许了他们的行动,那么他就可以玩的更大一些。这一次他把目光放在了莱茵河非军事区,因为它的存在始终让德国处于一个不利的状态。

何况它也是一个摆在明面上的,《凡尔赛和约》产物,时刻提醒德国人,他们在一战后所受到的屈辱。就冲这一点,就足够希特勒去行动了。他必须消除《凡尔赛和约》带来的不公正,让德国重新成为一个欧洲强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是派遣部队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是非常冒险的行为,或者说完全是在用德国的未来去赌博。因为此时德国还没有完成军备重整,如果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很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料的结果。

最糟糕的结果是,法国对德国发动战争。最好的结果也是法国对德国施加莫大压力,迫使德国放弃现在的既得成果。所以希特勒也显得犹豫不决,对于是否要执行此计划,仍旧无法决断。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此时英国人的助攻就让希特勒稍微宽了宽心,这意味着英国将不会阻挠德国的行动。而法国更是做了一件较为愚蠢的事情,出于对德国的担忧,尤其是《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这让法国觉得情况开始对他们不利。

于是法国和苏联在1935年5月2日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其中规定,如果任何一国遭到来自欧洲任何国家的攻击时,另一国都会予以支援和协助。这就让英法之间起了矛盾,欧洲整体也开始谴责法国,包括法国的盟友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这份协议更是给了德国一个机会,一个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的机会。最终希特勒下定了决心,以法国签署《法苏互助条约》导致《洛迦诺公约》失效为借口,命令部队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

这是一场豪赌,德国所有高层都捏了一把汗,如果此时法军决心发动进攻,那么德国可能就将遭到来自法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的攻击。即便在法军行动后迅速退出莱茵河非军事区,也必然会因为要平息法国的愤怒而付出巨大代价。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但是换个角度,希特勒又不得不这样去做,因为这可能是唯一一个机会。此时法国不仅在国际上陷入舆论风波,被各国所谴责。在其内部也十分混乱,法国议会陷入分裂,内阁频繁更迭,根本不能达成一个统一的对外政策。

如果等到日后,法国喘过气来,那么德国也会永远失去机会。一句话,希特勒必须去赌,尤其是还得到了英国这个盟友的支持。如果这么一个机会他都不敢去赌,那么他也就不是希特勒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希特勒的命令下,三万德军直奔莱茵河非军事区而去。此时是希特勒内心最为紧张的时刻,如果法国杀过来的话,希特勒就只能让部队灰溜溜的撤离莱茵河非军事区,因为此时的德国是绝对打不过法国的。

而法国,虽然强烈抗议,并且调集部队陈兵边境,但最终法国考虑国内混乱的政治分裂,以及对战争的恐惧,而没有对德国发起惩戒。英国方面也对德国进行帮腔,其余国家也只是口头抗议,最终对德国的违约行为的惩戒,也就不了了之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希特勒的豪赌成功了,通过进军莱茵河非军事区,德国国内对英法的恐惧情绪已经消退,同时也履行了自己会洗刷《凡尔赛和约》所带来的屈辱的诺言。德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下一次战争而积蓄力量。而希特勒的野心,则再一次膨胀了起来。

结语

不管怎么样,希特勒的豪赌成功了,法国的无动于衷,英国的帮腔,本质上都是一种绥靖政策。他们都不愿意挑起战争,都害怕战争,所以对德国千般忍让,只要不触及自己的利益就没有问题。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举只会让战争来的更为猛烈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参考文献:《世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

本文标题: 希特勒为何甘冒奇险,宁可去触怒法国,让德军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701755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他是中国读哈佛第一人,因妻不孕让养女怀孕,喜得爱子却痛失发妻
孩子真的有那么重要,甚至胜过二十年夫妻感情,也胜过礼义道德吗?这成了李国秦一生的疑问。 李国秦的童年是幸福而又张扬的,她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侄孙女,父亲乃是李鸿章亲生哥哥哥李瀚章的第七子。虽然父亲李经沣一直没当啥大官,只是在陕西境内当了个县太
标签李国秦,李经沣,发妻,哈佛大学,张福运,李鸿章,马兆昌,李国邠
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48年,为何没孩子?原因很心酸,网友:太浪费基因
众所周知,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在1927年时嫁给蒋介石为妻,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这场婚姻一共持续了48年。在这48年里,蒋介石和宋美龄一直没有生育孩子。而宋美龄是出了名的喜爱儿童,自己却没有生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是否还存在着更深
标签宋美龄,蒋介石,宋霭龄,上海,宋庆龄
打到德国去 苏联二战老照片
1944年7月17日,一大群被俘虏的德军俘虏被苏联红军押着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示众。1944年,苏联红军全面进入反攻阶段,喊出了“打到德国去”的口号。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巴尔特曼特(Dmitry Nikolaevich Balterman
标签苏联红军,苏联_历史,二战,奥得河,柏林,德军
对越战中阵亡最高军衔军官,不是来自交战双方,死亡方式令人唏嘘
对越反击战爆发以前,中越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其实,当时的越南极具墙头草气质,中国与苏联关系闹僵后,谁对越南有利,越南就与谁亲近。相比较于中国,苏联为了拉拢这个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花费了不少代价。 黎笋访问苏联时与苏联政府签订了《
标签苏联_历史,对越反击战,苏联政府
他本应授上将,自己却坚持降为少将,主席最后拍板:授开国中将
导读: 他们是骁勇善战的钢铁战士,在战场上,面对流血、牺牲从没有过丝毫惧怕,却在功成名就后的大授衔时,因为肩上的“豆豆”而落泪。 在授衔初步名单公开后,绝大多数将领都表示认同,但也有极个别的将领私下里发牢骚,认为自己资历老、战功高,应该获得
标签上将,孙毅,开国,参谋
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0岁老外,守寡55年,死前讲述婚姻真相
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医疗条件十分恶劣,当时不仅面临医疗用药上的困难,而且在战场上医生更是缺乏。这种极具困难的情况下,一大批外国医生,自发地帮助中国的抗战,其中我们比较熟知的有白求恩。 然而,除了白求恩之外,还有一位外国友人,他在抗战时期,
标签贝熙业,真相,吴似丹,贝大夫,中国红十字会,吴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