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的“漏网之王”,太平天国覆灭后,他隐匿10年做惊人举动

太平天国在天京建都后,洪秀全虽然是名义上的天王,但领导权却被东王杨秀清掌握。杨秀清在太平天国起义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又是传说中的“天父代言人”,可以说他是太平天国中的精神支柱。

然而“一山不能容二虎”。天京定都后,洪秀全和杨清秀因为权力分配问题,使得分歧越来越严重,隔阂越来越多。而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劳苦功高再加上实权在握的杨秀清越来越不把洪秀全放在眼中。

杨秀清甚至公然的玩弄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洪秀全对此当然不能不管,于是进行了“劝和”,结果杨秀清毫不买洪秀全的面子,他使出了杀手锏:假借天父下凡斥责洪秀全,并且执意杖责了天王。

之后无法无天的杨秀清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逼封万岁”事件。杨秀清带领赖汉英、罗大纲等人击破向荣所领导的江南大营,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远高过洪秀全,不该仅仅称一个“九千岁”。所以,当着太平天国将士的面,他假托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结果这成了“天京事变”的导火线。

洪秀全为此密诏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进京,为了不让杨秀清起疑,他谎称召韦昌辉和石达开进京,是为了派他们到西南地区督战。结果一向很警惕的杨秀清放松了警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老练的石达开一直按兵不动,静观天京事态发展。而韦昌辉因为和杨秀清有间隙,联合秦日纲,带了3千精兵,连夜秘密潜回天京。

关键时刻,韦昌辉又得到一位重量级人物的支持,他就是陈承瑢。陈承瑢虽然被杨秀清视为心腹,但是陈承瑢却对杨秀清积怨很深,表面上顺从他,但实际上却是阳奉阴违。等到韦昌辉回京的时候,他心甘情愿地为他们做内应。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陈承瑢假托杨秀清的旨意,将他们顺利带进了南京,第一时间控制了通往东王府的主要街道。至于东王府的守卫,有哪个会不认识陈承瑢呢,所以也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韦昌辉得以兵不血刃的进入到东王府,在此大开杀戒,可怜向来嚣张跋扈的杨秀清,稀里糊涂地做了刀下之鬼,连个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最终,杨秀清和所谓的东党共3万余人被屠杀殆尽。

可以说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大功臣,也是太平天国的罪人,因为他个人的私欲将太平天国的大好前程给耽搁了。“天京事变”让他身首异处,是自惹而亡。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当然,杨秀清死后,他的家族并没有就此全部被诛,还有漏网之鱼——他的弟弟杨辅清。

根据史料记载,杨辅清本名杨金生,乳名阿七,外号七麻子,后来跟随哥哥杨秀清一起参加了金田起义。杨辅清对太平天国的贡献主要在军事领域,他以国宗的身份开始参与军事,立下了不少战功,是太平天国有名的将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天京事变时,杨辅清也已经被韦昌辉列入诛杀名单,只是因为此时他在江西领兵作战,才幸免于难。之后,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杨辅清驻军在江西抚州,被封木天燕,但他不敢回天京。后来选择了跟随石达开“出走”。后来,洪秀全为杨秀清平了反,杨辅清眼看跟着石达开前途越来越黯淡,于是他悬崖勒马——选择回归天国。1859年6月,驻守池州的韦昌辉的弟弟韦俊率军叛变,杨辅清带兵去平乱,最终成功夺回池州。对此洪秀全很高兴,加封杨辅清为辅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之后,清军将领张国梁重建“江南大营”,意图围攻天京。杨辅清奉命援救天京,他会合各路太平军,一举攻破江南大营,清军统帅和春自杀,张国梁落水身亡。然而,尽管如此,太平军仍抵挡不住曾国藩的湘军前进的步伐,天京城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公元1864年,湘军攻破南京城,幼天王洪天贵福、干王洪仁等全部被俘,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在国破之际,杨辅清减掉头发,由湖州乘船逃到上海,从此过上了始隐姓埋名的生活。当然,杨辅清并之所以苛活下来,是为了更大的理想:卷土重来,重建天国。

之后,杨辅清等风声一过,他秘密潜回到贵州、广东、湖南、安徽等地,联络太平天国失散将士,结交各地豪杰,以图再度起兵。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十年后,也就是1874年, 日本侵犯台湾,清朝的东南各省纷纷募兵去了台湾。杨辅清觉得时机成熟,潜入福建,想打入清军内部,从而发动起义。

结果杨辅清在操作的过程中被小人出卖,被当地官府逮捕。之后被清廷以凌迟处死。太平天国最后一位王爷以此悲惨结局落下帷幕。

本文标题: 天京事变的“漏网之王”,太平天国覆灭后,他隐匿10年做惊人举动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591736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段公子 2021-02-06 07:28
杨秀清耽误太平天国大好前程——一个愚昧落后的邪教组织,有什么大好前程? 人家去台湾抗日,杨辅清响应日本人在福建叛乱,这不就是汉奸王八蛋吗?
相关文章
曹操为何不进攻刘备的根据地西蜀?其实他谋略远比司马懿高明
文:芥末老生(作者原创授权)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曹操在攻克汉中之后,召集谋臣讨论是否要乘胜进攻益州。 司马懿建议说:“刘备靠着狡诈的手段夺取了益州,人心不服啊。现在他又大老远地跑去和孙权争夺荆州,这正是我们夺取益州的天赐良机。汉中被
标签曹操,刘备,汉中,益州,司马懿,刘晔
南明绝唱之战:6000精锐打掉大半八旗,损失太重清朝有意隐瞒伤亡
1653年5月25日,大学士洪承畴接到了清朝皇帝顺治的紧急宣召。 这位刚从满汉争斗的漩涡中跳出来的前明降将很不自安,他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人进谗言诋毁于他。 好在,一切都是虚惊。 进宫一问,才知道皇帝是要重用他。 因为江南的反清浪潮太严重了,严
标签南明,清朝,洪承畴,清军,吴三桂,李定国
辛酉政变恭亲王出力最大,为何慈禧封他议政王而不是摄政王?
说起清代的王爷,估计有不少读者认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最有权势,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有误区。所谓的“铁帽子王”指的是亲王或郡王的爵为可以世代流传,但这与权势并无直接的联系。只有“摄政王”、“辅政王”、“议政王”,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标签慈禧,辛酉政变,恭亲王,摄政王,肃顺
史上最大脑洞,80人拿下中国?鲜为人知的西班牙征服大明计划
小国西班牙,想征服一亿人口的大明?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起源如星火般散见于各大洲,彼此在地理上分布很广,相距遥远,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最终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 ▲人类文明起源非常分散(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
标签西班牙_历史,明朝,弗朗西斯科·德·桑德,朝鲜_历史
诸葛亮的《出师表》究竟有何问题,为何陕西教授会建议将其移出课本?
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古代表章类文的“典范”之作。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心雕龙》,说它是“志尽文畅”。 宋代的苏轼说它“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并把它与伊尹、傅说写给太甲、武丁的奏表相提并论。苏轼认为,自秦汉以降,以忠君为己任
标签诸葛亮,出师表,胡觉照,刘备,刘禅,北伐
项羽宁死也不愿过乌江,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曾经写过这样的一句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仍为世人所熟知。而项羽在乌江自刎之事,也成了世人所不解的谜团。试想一下,倘若一个人逃到了江边,同时还是个善于水性之人,那么他下水逃亡的几率有多大?世人皆以为项羽至死
标签项羽,乌江,江东,刘邦,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