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最後辭去的重要職務是什么?

  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前,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等人共同約定“一齊退下來,而且是一退到底。即退出中央委員會,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彭真、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也要求‘全退’”。後來,經過中央政治局反復討論,並征求多方意見,決定鄧小平、陳雲、李先念3人“半退”,即退出黨的中央委員會,但仍擔任一定職務。鄧小平擔任中央軍委主席,陳雲擔任中顧委主任,李先念擔任全國政協主席;彭真、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全退”,即退出黨的中央委員會,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在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帶動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區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線的領導崗位,增選為中顧委委員和各省、市、自治區的顧問委員會委員,一批年輕干部走上了一線領導崗位。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在京召開。全會選舉江澤民同志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增選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這標志着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建立。
  1989年9月4日,鄧小平說:“退休是定了,退了很有益處。如果不退休,在工作崗位上去世,世界會引起什么反響很難講。如果我退休了,確實不做事,人又還在,就還能起一點作用。”
  鄧小平在同中央幾位負責同志作政治交代時講了一番話,他說:“我過去多次講,可能我最後的作用是帶頭建立退休制度。我已經慢慢練習如何過退休生活,工作了幾十年,完全脫離總有個過程。下次黨代表大會不搞顧問委員會了,還是搞退休制度。我退休的時間是不是就確定在五中全會。猶豫了這么幾年了,已經耽誤了。人老有老的長處,也有老的弱點。人一老,不知哪一天腦筋就不行了,體力到一定程度也要衰退。自然規律是不可改變的,領導層更新也是不斷的。退休成為一種制度,領導層變更、調動也就比較容易。”鄧小平與新一代黨的領導人座談時,真誠地提出:“我不希望在新的政治局、新的常委會產生以後再宣布我起一個什么樣的作用。現在看來,我的分量太重,對黨和國家不利。我多年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一個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聲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
  對於退休的方式,鄧小平說:“來個干凈、利落、朴素的方式,就是中央批准我的請求,說幾句話。”他誠懇地囑咐:“我的退休方式要簡化,死後喪事也要簡化,拜托你們了。”
  對於退休時的職務交代,鄧小平說:“軍委要有個主席,首先要確定黨的軍委主席,同時也要確定國家軍委主席。”他加重了語氣,一字一句地說:“我提議江澤民同志當軍委主席。”同一天,鄧小平鄭重地向政治局呈上了請求退休的報告,要求實現“全退”。鄧小平終於說服了中央常委。政治局決定,將鄧小平退休問題提交十三屆五中全會討論。
  1989年11月9日,鄧小平辦公室主任王瑞林來到鄧小平身邊,向他講述了正在召開的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的情況,重點匯報了全會關於他退休問題的討論情況。通過匯報,鄧小平得知許多同志對自己懇求退休表示理解,這使他很高興,如釋重負地說:“總之,這件事情可以完成了!”
  1989年11月,十三屆五中全會通過表決,接受了鄧小平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請求。消息傳來,一直在家等候的鄧小平即刻驅車前往會場。在休息廳,鄧小平與第三代領導人以及在場的楊尚昆等老一輩革命家一起合影留念。在會議大廳,鄧小平親切會見了中央三個委員會的委員以及列席會議的代表。掌聲中,鄧小平激動地說:感謝同志們對我的理解和支持,全會接受我的退休請求。衷心感謝全會,衷心感謝同志們。

本文標題: 鄧小平最後辭去的重要職務是什么?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25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1961年蔣介石為何罷免葉公超?
1958 年調任“駐美國全權大使”,1961 年11 月被蔣介石免職。通過梳理1961 年《蔣介石日記》中有關記述,或許能從另一個角度理解葉公超被貶之因。蔣介石由此上綱上線,預測葉公超將會“叛變”,成為第二個吳國楨。美國國務院對蔣介石的強硬
标签葉公超,蔣介石,中國近代史,日記,陳誠,蔣廷黻
抗日第一儒將羅卓英“打二百回仗”
陳誠人稱“袖珍總裁”,而羅卓英則被稱為“袖珍智囊”,關系非他人可比。其間陳誠所部十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陳誠任軍長,羅卓英繼任師長。後羅卓英以“整軍經武,屢建殊勛”而升任第十八軍副軍長,代行軍長職責。 上高會戰國軍以第九戰區副司令
标签羅卓英,陳誠,總司令,中國近代史,抗日戰爭,歷史
董樂山晚年為何選擇翻譯《一九八四》?
一九四八年在創作小說《一九八四》時,主人公溫斯頓·史密斯的工作狀況,無疑有奧威爾本人在B B C工作的影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B B C的經歷,或許《一九八四》會是另外一種構思。董樂山去世是一月十六日,蕭乾去世是二月十一日,相距不到一
标签一九八四,董樂山,文化,讀書,翻譯理論,奧威爾
電子書《抗戰七十問》即將推出
《短史記》欄目電子書《抗戰七十問》即將推出,敬請期待 前言 大約從2014年四月份起,《短史記》欄目開始比較集中地做抗戰史的介紹,至今已一年有余,共計刊出抗戰專題近200期。 抗戰十四年,半部民國史,自然絕非區區200篇《短史記》可以
标签抗日戰爭,史記
北宋高薪歷代罕有 為何仍未能“養廉”
北宋官員俸祿之優厚,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是數一數二的。公用錢之外,又有“職田”。這在北宋皇帝及其有作為大臣們的心目中是十分明確的。 北宋少數官員也曾提出高俸養廉問題。事實證明,北宋的高俸制並沒有“養”出官吏們的廉。對於本來就沒有的品質,豈
标签宋朝,神宗,中國古代史,熙寧,續資治通鑒長編,歷史
葛劍雄:中國從未實行過“九州”制
由於全國分為九州,所以九州又一直被當作全國、“天下”的代名詞。經過反復的爭論和研究,歷史學界已經把這傳統的“九州說”推翻了。原來,《禹貢》中記載的並不是歷史事實,九州也不是中國最早的行政區劃。到目前為止的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成果,還只能證實商朝
标签葛劍雄,天下九州,中國古代史,歷史,漢朝,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