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 败亡的命运无可阻挡

主题:《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修订再版分享会

时间:2020年8月16日13:00-14:00

地址: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

嘉宾:张明扬作家,历史学者

维舟作家,书评人

主持:荆文翰译林出版社编辑

威廉·夏伊勒

“写给大众的纳粹全史”中最适合的一本

主持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译林出版社修订再版了威廉·夏伊勒的经典作品《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今天有幸请到张明扬、维舟两位老师,请问读过本书的第一感受和体验是什么?

维舟:这本书的确经典,1960年出版,60年来在全世界卖出了几千万册,而且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至今仍被列为“写给大众的纳粹全史”中最适合的一本书。

可能在现代史学家看来,这本书有点不够深入。但它贵在作者是一个亲历者,见证了这段历史——历史发生的时候,他在现场,他在纳粹德国,甚至采访过第三帝国的要人,所以本身有史料价值。加上他的语言比较生动,通俗易懂,所以能够流行这么长时间。

包括我前一阵看到国内郑寅达教授出的一本《第三帝国史》,算是国内对第三帝国研究的集大成者。这里面对此书的推荐也是说“颠覆以往兴亡史的叙述”,所以这本书是被作为对第三帝国叙述的一个标杆来看待的。

张明扬:《第三帝国的兴亡》是研究二战、研究纳粹德国时无法绕过的一本书。其他著作可能会批评它、质疑它,但必须提到它。这本书的写作除了史料之外,还有很多基于亲身经验的观察,很强的在场感,非常有可读性。所以它和几十年后一个普通史学家写的书,在价值上各有千秋。将之作为一个起点、入门书,再去看其他书,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维舟:第三帝国是有史以来被研究得最深入的帝国。上次看到过一个数据,关于第三帝国的书籍,全世界的统计大约有两万本。也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关于它的书,都是看不完的。每个边边角角都被研究完了。

但不管怎样,关于这段历史,对普通读者来说,一个最大的谜团仍然是,现在看来这么邪恶、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帝国是如何兴起的?为什么会得到支持?它在看起来不可一世的时候又怎么会衰亡?

张明扬:我觉得第三帝国的兴起比衰亡更加有戏剧性。它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军事的表现,比如柏林被攻克,希特勒自杀以后,第三帝国突然之间楼就塌了,你也看不到很多所谓的地下抵抗者、复活者,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第三帝国所谓这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现象,非常值得深入探讨。从1933年到1945年,这12年的时间,经历了一个国家的大起大落。如果把希特勒本人的生涯放进去,你会发现非常具有戏剧性。

兴登堡与希特勒

“让德国更伟大”是一个吸引人的承诺

维舟:第三帝国的历史分期,它这十二年,简短来看,差不多分成前后两段:1933年1月30日上台到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这是前面六年半的时间;后面六年就是到1945年4月30日结束。粗略来看,前面六年基本上是比较顺利的;后面又分成两段,1942年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转折点,接下来的三年走下坡路,很快,三年内被彻底击败。

前面六年聚焦于怎么兴起的。我们常常说的一大谜团,这样一个国家是怎么得到支持的。

张明扬:这些年中国互联网上讨论第三帝国,非常喜欢纠结的一个问题是,希特勒是不是靠民主选举上台的。1932年时他只握有30%的民意,所以很多人说他并不是靠民主上台的。有关这个点争议特别多,我们先不站队。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他上台之后恢复经济的速度,包括让700万失业工人迅速实现充分就业,第一波就收割了大部分民意。这700万人日后基本上都成了他的铁杆票仓。虽然之后没有选举的形式,但如果民主选举,他会怎样呢?1933年之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操作确实满足了德国人的期待。

维舟:《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威廉·夏伊勒当时就在柏林,这本书里有大量的记载,关于德国人对希特勒上台的反应,如何看待这件事。相关的书也看过很多,我本人综合的感受是,德国当时并不是纳粹党人的意识形态。也有大量的研究认为,纳粹党其实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大杂烩。

德国人当时之所以选举它,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喜欢这个党,不如说是对原来自己现状的不满。不满有很多,包括对《凡尔赛条约》压制的不满。德国当时正经历一个非常混乱、分裂、痛苦的时代。大家都渴望结束这种分裂混乱,希望得到一个统一的局面。至于谁上台,通过什么手段结束这种分裂,他们是不在乎的。

那他们也可以选择其他党,为什么选择了纳粹呢?因为在当时看来,纳粹表现出来了特别坚决的想法。虽然希特勒后来的行为特别奇怪,但当时他是非常有政治手段的。他向不同的势力都做了妥协,保证不会太快打破现状,对不同的阶层都有一些许诺。他当时的承诺是“让德国更伟大”,德国人的想法是既然已经这么烂了,那不如就换一个人做做看,会怎么样。

希特勒上台后的确在短时间内,通过一些非常坚决的手段(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当时的人觉得这个代价是可以承受的),结束了原来的争端、混乱,失业率也减少了,各方面情况都变好了。

初期成功让德国人也让希特勒自己产生幻觉

维舟:当时大量的调查以及事后的采访都证明,很多人一直都认为当时是挺美好的,跟之前相比起来(当然这个美好肯定是有坏处的)。因为德国人当时的状况太痛苦了,希特勒在最初几年里的确是很难让人置信地做到了,比如短期内建造了高速公路,保证普通民众的出行;确保了就业率;一些理念可以说是超前的,比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等等,当时的反对声音是觉得太冒险了,怕有风险。但如果说希特勒能够帮他们做到,同时又没有风险,那他们是喜欢的。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

张明扬:维舟兄的意思是有点像夫妻两个人,老公非要去赌,妻子觉得风险很大,不可以这样。但老公一次一次上赌桌,赚了百分之几十,妻子这时候实际上是高兴的。当时的德国就是这种心态,是怕赌输了,对赌赢了的结果是很高兴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希特勒1939年发动战争之前做的事情,其实是在一次次地“打脸”——有人抨击他是没有经验的民族主义者,不可能解决经济和失业等等,对这些声音都啪啪打脸,收割之前并不认可他的民意。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自我膨胀,带来的坏处就是,他把反对他的声音慢慢消灭掉。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暴力的、军事的行为,但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他的政绩。所以后来他有些疯狂行为越来越缺乏制约。比如美国电影《音乐之声》塑造了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奥地利人形象,这种人肯定会存在,但当时奥地利的主流民意其实是希望德意志民族能够统一的。

维舟:希特勒初期采取的一些措施,现在来看的确是非常冒险。但当时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为他顺势而行。1918年德国战败后,整个德国上下民意都面临很大压力,重压之下孕育反弹。当时左翼的一些政党都认为《凡尔赛条约》是不平等、不公正的。比如,奥地利主流的民意是赞同德意志统一的,因为奥匈帝国曾经是最大的帝国,而奥地利实在是太小了,难以单独生存。而当时《凡尔赛条约》有个条款,禁止奥地利和德国合并。97%的德国人也赞同希特勒,虽然这个行为是违背条约的。

我们现在来看的话,就是顺势而为,有民意基础在里面,所以支持面才特别大。尽管做法特别粗鲁,但的确有支持他的人。推行的时候大家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反对他。成功的结果让他对自己也产生了幻觉,德国人也相信了是他的能力。其实希特勒只有初中学历,学历不高,但他成功后,你会觉得这个人好像头顶有光环。

后来他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法国成功后,所有的将军都不敢反对他,因为他们发现最终希特勒的判断的确是对的。比如入侵法国之初,所有将领都是反对的,包括现在有人用计算机几次模拟,结果都是德军失败。但希特勒采取了非常冒险的方式,取得了极小概率几乎是不可能的成功,你用理性无法解释。所以后来所有的反对都销声匿迹了,本来德国内部反对他的声音和机制慢慢都被清除掉了。

希特勒的个性和世界观都是非常走极端的

主持人:就像刚刚二位老师说的,希特勒至少在他执政初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元首。但俗话说九赌一输,他不可能永远那么幸运。随着二战局势的逆转,第三帝国走向衰落。现在请二位老师谈一谈对纳粹德国衰落的一些看法。

张明扬:其实我觉得兴和亡之间还是隔着很多东西。比如说1939年9月1日开始分期的话,他在开战初期心是更大的。虽然事后我们看到开战本身是他走向衰亡的开始,但其实他的军事赌博确实很厉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打法国,从1914年到1918年打了四年都没打下来,谁能想到二战只用了6周时间就拿下了法国,可以说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达成的一种目标。

表面上推演来说德国是没有什么优势的,甚至有人说希特勒对外很强势,对内早就做好了在地下室自杀的准备。他每一次都有失败的心理预期,但还是赌下去了,一次次成功,他的筹码就越来越大。德国陆军从一开始到最后对他都是不服的,但就是被一次次打脸。可以说希特勒有很多“神奇”的东西,就像乔布斯曾经提出过“现实扭曲力场”,希特勒的做法就是与现实相违背的,但他说“我就是如此,你拿我怎么样”,竟然就正确了。在衰亡的前半程,希特勒还是展现出很强的一面,那并不是一个很快的溃退。

维舟:有人问:假设希特勒当时见好就收,纳粹德国变得正常化,那么他会败亡吗?或者说德国会不会变成一个正常国家?虽然现在看来他非常邪恶,他迅速灭亡才合乎我们对于正义的需求、内心的向往。但这个真的是必然的吗?

其实很难讲。举个例子,当时欧洲有三个法西斯国家,德国之外,还有意大利、西班牙。西班牙的佛朗哥,他拿下西班牙后就不对外进攻了,包括在二战期间他居然还保持中立,结果佛朗哥一直执政到1975年他去世为止,最后他把权力交还给西班牙国王。那么,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有可能会走上这样的道路吗?回过头来看,这个假设或许可以存在。

但如果对希特勒和纳粹德国了解深入一些,就会发现这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他的个性就是一个非常走极端的人,他不会见好就收,只会加大筹码,再来一次。之前戈林曾经劝过他,不要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桌上,稍微留一点退路。但希特勒当时说,我每次都是把所有筹码都压在桌上的。他的世界观就是极端的,认为每个种族之间就是残酷斗争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他的逻辑是自洽的,他认为强者天然支配弱者,如果德国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那它也没有必要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所以他的想法就是,如果不胜利,就彻底毁灭。所以他不会妥协,不会投降。如果说他当时把苏联打下来,他也不会停手,会继续进攻美国,进而支配全世界为止。

到后期每天吃28种药的自毁行为倾向

张明扬:他这种赌徒心态还存在一个变量就是,在德国内部没有人阻拦他,很多人觉得他只要活着就不会收手。很多历史学家设想如果他在过程中突然得病身亡怎么办,他的历史评价终会有怎样的改变。我记得译林出版社的另一本书《解读希特勒》中,有一位历史学家就这样设想——如果希特勒在1939年去世的话,他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德国人。

维舟:这个的确有可能。可以说他的个性支配了德国当时的发展。为什么他一个人能支配整个国家?德国的发展都是元首一人决定的。这种情况下他的个人选择对整个国家的走向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这一点很难讲。

他上台的时候,德国人感觉国家就像一辆破车已经不能开了,但希特勒上来之后,这辆车恢复了动力。但慢慢你就发现,这辆车开得比原来快了,越开越快,你已经感觉有点危险了,但没有刹车了,已经晚了,它停不下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吊诡的地方是,早先造成希特勒成功的因素,正是造成后来他失败的因素。这种成功只能在局势还比较顺的情况下有可能。而越到后来就越是逆势而行了,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力量都不能支持了。但那也没有什么能阻止他,除了战败。他到后期一直都在服药,每天要吃28种药,兴奋剂,就像吸毒。越陷越深,这是一种自毁行为倾向。

张明扬:在开车途中,刹车坏掉,所以除了车毁人亡,没有其他结果。所以他败亡的命运也是不可阻挡,是绝对必然的。其实他本人对于兴和亡的兴趣没有那么大,因为他既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他打二战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证明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有权去统治世界。如果失败他就赴死,然后让人毁灭整个民族,因为被打败了就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他的心态是很病态的。比如如果他不把犹太人赶走,原子弹就可能是德国发明的了。

维舟:他不理性,他的方式是直觉的。他身边的人也说过他的工作习惯是很特殊的,日夜颠倒。他是敏感式、直觉式的判断,追求绝对,不是相对。所以不会见好就收。

一种绝对、彻底的走极端倾向,这是他成功的因素,也是他失败的因素。你可以说他的成功中就埋下了后来失败的种子。他是不遗余力的。他偏好新奇、冒险的计划,比如镰刀计划。他还很喜欢飙车,在压抑的时候会以很快的速度在柏林市内飙车。还很喜欢创新的东西,他是第一个坐飞机到各地去做演讲的领导者。他偏好最新颖、最潮流的科技,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使命。没有力量能够约束他也是因为他的信念,比如他认为国家只是他实现种族目标的工具,如果不能实现的话,国家也没必要存在。他也认为纳粹不是一个政党,只是一个运动,不停地向前。但问题在于,运动肯定有一天会遇到障碍不得不停下来,到那一天,整个体系就会崩溃得特别快。

以德国当时的国力不毁灭是违背天理的

张明扬:我觉得我们在聊第三帝国的兴亡,包括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法西斯,也就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认为是希特勒还是谁的军事指挥出了什么问题。如果稍作研究就会知道,这不是军事的问题。以当时纳粹德国、日本的国力能打成这样,已经算是意外。刚才也说,他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过程,怎么打都是失败的。二战固然是一场战争,但核心在于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国力对比,第三帝国都是处于绝对劣势的,换成任何一个征服者,都不可能胜利。虽然最后德国是以军事的形式覆亡的,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军事问题。以这样的国力对比,他是绝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维舟: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我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一个深深的感受,就是不管怎么样,一个国家、种族再强大、再优秀,但你要承认,这个国家、民族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希特勒不承认这个有限性,他认为是无限的。我们在其他地方也会看到很多这样类似的故事,一个能力本身有限的年轻人,实现了一个目标后,胃口越来越大,但人的精力、资源总归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限的。当你不知道停下来的时候,你总有一天会是自我毁灭的。以德国当时的国力,不毁灭是违背天理的,是不可能的。

张明扬:我顺着维舟兄的话说,当时法西斯国家有三个,其中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存在感相对低,它的作用相对少,所以失败后受到的惩罚也比较少。在赌博的过程中,它参与得最少,最后损失得也最少。这一点还是挺有意思的。想听听维舟兄说一说这三个国家的对比。

维舟: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意大利人会觉得法西斯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生活中完全可以说一套做一套,但德国是没有变通的。直到1943年7月份战败时,意大利一直都没有驱逐犹太人。

特别讽刺的一点是意大利出兵占领了法国南部的八个省,当时法国驱逐犹太人还是很厉害的,结果意大利占领后,说我们要人道一点,开始保护这些犹太人。法国人最后求助德国人能不能帮忙处理这些犹太人。意大利人是很务实的,他认为犹太人还有用。可能从意大利人的角度来讲的话,认为德国人居然真的就那么认真,简直难以置信。所以后来意大利是半信半疑的。后来美国人打过来的时候意大利很快就投降了。他们看到大势已去,就不会顽抗到底,会给自己留下退路。但从上到下易走极端,不给自己留退路。所以希特勒会觉得最后自己已经用尽全力,也就心甘情愿去自杀了。

如果没有反犹没有设立集中营

张明扬:我觉得意大利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墨索里尼其实是希特勒的导师。所谓法西斯的概念是他发明的,希特勒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崇拜他。希特勒还曾经救过他。所以尽管意大利没有在这场战争中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还提各种条件,希特勒还是对他们很宽容。这种国家在历史中其实是占便宜的,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惩罚。意大利是一个失败的胜利者。在讨论第三帝国的时候,意大利是一个很好的镜像。

最后问维舟兄一个比较流行的问题,你觉得如果没有反犹、没有设立集中营的话,德国在二战中的评价与现在会有什么不同?

维舟:这个估计会有不一样的评价,的确反犹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之前去慕尼黑的时候也去集中营看了一下,你去看过之后真的会受到很大震撼。这个地方会让你觉得人类的处境怎么可以这样。这个地方杀了几百万人,除了犹太人,还有很多社会的异类分子、同性恋、无业游民。因为他认为这些人是没有用的,他认为杀掉这些人会强化自己的种族。这是最不可饶恕的一个罪行。

但这个罪行是上世纪60年代才确定下来的。之前都没有对大屠杀这个行为太过重视。时代和环境变了,但如果没有大屠杀的话,他的罪行也依然会受到审判。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在二战后日本有一个指挥官,他的军队在菲律宾大开杀戒杀了不少平民,战后美国的军事法庭审判他死罪、绞刑。当时认为是史无前例的,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国际法条例,也就是审判战犯。把战争的罪行法律化,是二战以后的一个全新的变化。所以就算是没有犹太大屠杀和集中营的罪行,光是他在战争期间的罪行和对犹太民众的迫害,已经足够为他的罪行定性了,可能说只是没有现在这么严重。

整理/雨驿

编辑/王静

本文标题: 希特勒 败亡的命运无可阻挡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310330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为何春秋姬姓国占尽优势,到战国却所剩不多?
《说文》:“姬,黄帝居姬,以水为姓。”在周朝,姬姓是周朝天子的姓。到了三家分晋,韩和魏仍然是姬姓,也就是说战国七雄里有三个姬姓,反而要比春秋时期多了一个,怎么说姬姓国到战国却所剩不多呢?周武王灭商建周初期,周公之子伯禽代其就封鲁国,伯禽带领
标签春秋,战国,周朝,周公,周武王,东周国
三国中,关羽是卖枣的,张飞是杀猪的,为啥他们却武艺高超?
在《三国演义》中,不少人喜欢刘关张三兄弟,他们揭竿于战乱之际,意在兴复汉朝江山,同时重视兄弟情义,在战场上又所向披靡,着实是吸引了不少人崇拜。而其中的关羽更是因为义薄云天被后世尊崇,关于这三兄弟的典故,相信很多人也都了熟于心,不过也有很多人
标签关羽,张飞,三国,刘关张,功夫
当史思明南下中原时,所遇到的困境有哪些?
襄阳的叛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在史思明大举南下中原的背景下,这场叛乱,依然在两个月后被政府剿灭了。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看到史思明率军大举南下后,坐镇中原的李光弼,只能选择弃守东都洛阳。最合乎情理的解释,显然是大唐帝国不敢让李光弼统
标签史思明,中原,李光弼,安禄山,大唐帝国,平定,高仙芝,淮西,封常清,郑州
张勋拉李鸿章的侄子一起干大事:黎元洪革了皇帝,我要革了总统
1917年6月,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的矛盾激化,闹得不可开交。去北京的路上,国务总理李经羲正好也在火车上,这个人的名字或许你没听说过,但是他大伯的名字你一定听说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李经羲是清朝末年的云贵总督,清朝灭亡之后,他在段祺
标签张勋,李经羲,黎元洪,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
李旦的最后一天:想起自己一生五次让出皇位,不由悲欣交集
李旦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如果给他一个准确评价的话,那就是一个“让”字。这是李旦第一次“让”。但是说归说,武则天还是想立武氏为后,正月十五祭天,武则天首献,本来应该太子李旦亚献,但是武则天却没让李旦出面,而是让魏王武承嗣亚献,梁王武三思终献。如
标签李旦,武则天,皇位,李治,李隆基,武承嗣,李成器,宋王,武三思,垂拱
武士道曾让日军义无反顾地去死,今天的日本人,还信武士道吗?
武士道精神还存活在这些人心中,日本的军国主义武士道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些敕令、诏书都无视或冷漠对待贯穿德川时代200余年的武士道精神,充分体现了天皇对武士道的厌恶。如果只是将武士道中为人做事的品质灌输给日军,日军还不至于太过野蛮,但日本恰恰侵
标签武士道,日本_历史,日军,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