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史思明南下中原时,所遇到的困境有哪些?

史思明统一河北后,可以选择的上中下三策,大约是这样的。

上策,积极杀出河北,完成安禄山未完的事业。

但是在当时背景下,估计谁也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安禄山此前可以迅速打开局面,是因为大唐政府没有什么准备,而且中原没有什么军事力量存在,所以安禄山一旦开始造反,马上就把中原刺穿了,甚至一鼓作气打到了潼关脚下。现在大唐政府进入长年战争状态,中原地区更是遍地驻军,史思明再想复制安禄山的成功,已是不可能了。话说回来了,安禄山开局倒是很成功,结果呢?不也是身败名裂全家死光吗?

中策,高悬大燕的旗帜割据河北。

但是这种选择,好像也看不到出路。因为割据河北的大燕帝国与占据大江南北的大唐帝国并存,怎么看,好像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啊!因为他们的体量未免相差太悬殊了。

下策,与大唐帝国讲和,然后以节度使的身份割据河北地区。

这种选择,在当时似乎也是看不到出路的。因为大唐帝国削藩的步伐,是不可能就此停止的。你接受大唐皇帝的统治,却玩事实上的割据,这怎么可以呢?

不要说史思明这种从前的乱臣贼子了,就是韩信、彭越、英布那种与刘邦一块打天下的战友、盟友,只要敢割据一方,也会被刘邦斩尽杀绝的。

总的来说,叛军进行到此时,只能这样死撑着了。因为上中下策,不知道后来的历史,谁也会觉得,它都是没有前途的。

问题是,大唐皇帝的敌人绝不是只有史思明一伙;甚至而言,大唐皇帝心中最大的敌人,根本就不是史思明一伙。在这种背景下,史思明一伙终于可以死灰复燃了。

公元759年8月时,襄阳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八月,乙巳,襄州将康楚元、张嘉延据州作乱,刺史王政奔荆州。楚元自称南楚霸王。

相关叛乱可不是简单的追求军区自治,因为他们直接把大唐帝国的旗帜砍掉了。

但是襄阳的叛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在史思明大举南下中原的背景下,这场叛乱,依然在两个月后被政府剿灭了。叛乱首脑康楚元被押送到中央政府处死。

襄阳叛乱平定之后。淮西再度出现叛乱。

淮西的叛乱刚刚平定,西南又出现叛乱。

而且在此前后,就是河东、绛州、北庭、襄阳几大军谋求自治。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历史背景,大约就可以知道,史思明率叛军大举南下后,为什么能很快再度夺取东都洛阳了。

第一、大唐帝国需要防范各地可能出现的叛乱,所以军队必须得大面积分散;如果全用来防范史思明,其他地方就有可能因此失控。

第二、大唐帝国不想让某个将帅拥有太多的军队,所以军队在前面的基础上还需要分散;如果让军队过多的集中起来对付史思明,就算打败了史思明,相关政府军也有可能失控的。

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看到史思明率军大举南下后,坐镇中原的李光弼,只能选择弃守东都洛阳。因为总的来说,政府军无论从兵力上、还是组织结构上,都不有与史思明率领的叛军相比。

听到史思明率军南下,甚至有人建议李光弼,应该直接退到陕郡,甚至是退到潼关。

思明乘胜西攻郑州,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

面对这种建议,李光弼当时就拒绝了,因为当年封常清、高仙芝就是这样玩的,结果让皇帝都砍了脑袋。因为面对敌人进攻,不战而退五百里,让帝国丢失一系列经济、军事重地,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事。

如果说封常清、高仙芝这样玩,还可以说是准备不充足,而且军队都是临时募集。李光弼敢这样玩,还能找什么理由呢?

第一、史思明公开叛乱已快一年了,李光弼坐镇中原,如果说自己准备不充足,李光弼此前一直干什么呢?

第二、安史之乱已开始近三年了,如果说中原驻军还是临时募集的,这说出来,谁能信呢?

有人建议李光弼固守洛阳,李光弼说,以我们的兵力,现在实在不足以围绕洛阳构建防线,所以弃弃洛阳,退到河阳一线防守。当然了,退守河阳前,先对洛阳进行战略性的转移,最好给史思明留一座空城。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以大唐帝国的人物、物力、财力,以李光弼这种优秀的统帅,怎么就无法围绕洛阳构建防线呢?

要知道,围绕洛阳构建防线的战争多的去了。

最简单而言大唐开国战争中,杨玄感、李密都曾钝兵于洛阳城下,说死说活,就是无法攻克洛阳,最后因此走上绝路。

再简单而言,王世充固守洛阳城,李世民亲自率军攻打,也是用了近一年多时间,才攻克洛阳的。

这本身就证明,想夺取洛阳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史思明可以这样轻易的、再次夺取洛阳城呢?

最合乎情理的解释,显然是大唐帝国不敢让李光弼统帅太多的军队,因为李光弼统帅太多的军队,自然能阻止史思明夺取中原,但是李光弼一个想不开,皇帝拿什么控制李光弼呢?

事实上,皇帝一直防贼一样地防着李光弼,李光弼后来一个想不开,皇帝想调动李光弼,李光弼也是公然拒绝;甚至看着皇帝陷入险境,李光弼也一直是按兵不动啊。要知道,当时的李光弼严格意义上,不具备与皇帝对抗的资本;如果皇帝给了李光弼对抗自己的资本,那还了得?

虽然说,唐肃宗并不知道后来的历史,但是基于最基本的权力制衡道理,唐肃宗知道绝不可以为了打败史思明,就给李光弼太多的军事资源。

唐肃宗的这种做法,用童话故事的思维看,简单就是莫名其妙的,因为你怎么可以这样猜忌忠心可表天地的李光弼呢?甚至而言,李光弼后来走上邪路,也是因为大唐皇帝这样猜忌造成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光弼掌握的军事资源比较有限,而且组织结构也比较分散,所以听说史思明南下,坐镇中原的李光弼只能想着如何转进。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总的来说,皇帝心中的敌人,永远不是安禄山、史思明,而是所有的军方大佬。

因为在皇帝看来,只要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权力扩张了,他们和安禄山、史思明不会有本质区别。所以,皇帝绝不会为了打败安禄山、史思明,就让郭子仪、李光弼的权力越来越大。

而且战争进行到此时,在皇帝眼中,史思明充其量也就是手足之患,不要说假以时日,肯定能灭掉他,就算无法灭掉他,也才是多大点事啊!

要知道,后来安史的余部一直割据河北,大唐帝国依然顽强的存在了一百多年,而且谁也不能说大唐帝国名存实亡了;更不能说哪个大唐皇帝是傀儡。

而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呢?如果真的失控了,却有可能成为心腹大患,所以大唐帝国在收复长安、洛阳后,对郭子仪、李光弼进行各种约束,始终让宦官坐前方节制郭子仪、李光弼(鱼朝恩就象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郭子仪、李光弼的头上),甚至故意设置将帅不合的格局(李光弼、仆固怀恩互相不服、互相拆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虽然说,政府军始终捆着前方统帅的手脚平叛,但是史思明也很难再重复安禄山时代的辉煌了。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太悬殊。

更主要的是,大唐帝国在中原地区已有了庞大的驻军,在这种背景下,史思明不要说想攻克长安了,就是想接近潼关,也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当然了,不要说想刺穿、打破江淮了,就是想接近江淮,同样都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本文标题: 当史思明南下中原时,所遇到的困境有哪些?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310194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张勋拉李鸿章的侄子一起干大事:黎元洪革了皇帝,我要革了总统
1917年6月,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的矛盾激化,闹得不可开交。去北京的路上,国务总理李经羲正好也在火车上,这个人的名字或许你没听说过,但是他大伯的名字你一定听说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李经羲是清朝末年的云贵总督,清朝灭亡之后,他在段祺
标签张勋,李经羲,黎元洪,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
李旦的最后一天:想起自己一生五次让出皇位,不由悲欣交集
李旦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如果给他一个准确评价的话,那就是一个“让”字。这是李旦第一次“让”。但是说归说,武则天还是想立武氏为后,正月十五祭天,武则天首献,本来应该太子李旦亚献,但是武则天却没让李旦出面,而是让魏王武承嗣亚献,梁王武三思终献。如
标签李旦,武则天,皇位,李治,李隆基,武承嗣,李成器,宋王,武三思,垂拱
武士道曾让日军义无反顾地去死,今天的日本人,还信武士道吗?
武士道精神还存活在这些人心中,日本的军国主义武士道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些敕令、诏书都无视或冷漠对待贯穿德川时代200余年的武士道精神,充分体现了天皇对武士道的厌恶。如果只是将武士道中为人做事的品质灌输给日军,日军还不至于太过野蛮,但日本恰恰侵
标签武士道,日本_历史,日军,武士道精神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
《三国演义》明显的是尊崇刘备贬低曹操的故事,“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除了有对蜀汉集团“仁政”的肯定和刘备“汉室宗亲”的血缘因素,来体现所谓的封建正统思想之外,更主要的是《三国演义》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成书过程,中间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各种材料伴随
标签刘备,三国演义,曹操,诸葛亮,关羽,赵云
“攘外必先安内”有其合理性?抗日战争若干认识谬误辨析
一些史实混淆、存在偏见甚至谬误的说法,会影响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经验总结——抗日战争若干认识之辨析 敌后军民给日本侵略军造成重大的伤亡,使其消耗巨大,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对抗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伟大的抗日战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
标签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日军
古代有哪些著名人物神秘消失?消失原因,实际上都有个共同点
中国古代突然消失的人物非常多。不过,消失的人物虽然非常多,但是这些人物的消失,其实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王离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是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是接替蒙恬镇守边关的统帅,手中有三十万大军。但是史书上并没有再说他,从此他神秘消失。著名
标签朱允炆,徐福,杨玉环,史书,徐福东渡,中国通史,李自成,朱棣,老子,王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