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鄧小平南方談話:誰不讓公開報道

“不破這個例”,也就是不同意我們公開報道。十三屆五中全會之後,鄧小平辭去所有黨政軍的重要職務,“正式與政治生涯告別”。鄧小平並要求對他的活動也不做宣傳報道,以後也就成了“慣例”。

資料圖

鄧小平南方談話:誰不讓公開報道?

鄧榕開玩笑說:“深圳是廣東的獨立王國,蛇口是深圳的獨立王國。”

謝非、李灝馬上說:“不,不,是試驗特區。我們哪敢搞獨立王國。鄧主席。”

鄧榕在老父親的耳朵邊大聲地說:“謝非、李灝同志他們說,他們沒敢搞獨立王國。”

鄧小平看看謝非和李灝,邊聽邊笑。車隊經過華僑城進入南山區時,路兩旁的荔枝樹一片接着一片。雖然還只是初春,但由於天氣溫和,陽光充足,遍地草木一派翠綠茂盛。

——————————————————————————————

《鄧小平南方談話真情實錄———記錄人的記述》(吳松營著,人民出版社出版)首次披露1984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的詳細過程。書中講述了小平同志如何開啟了驚動20世紀末直到21世紀,並且是中國歷史上最高齡領袖最重要的一次南方視察,記述了這位世紀偉人在南方視察中的風采。

1月23日,天氣晴朗,春風習習。小平同志今天就要離開深圳到珠海。

省市領導和陪同人員、工作人員都抓緊吃好早餐,不到8點就到桂園別墅前面等候。

這幾天,在跟隨鄧小平視察過程中,我深感老人家的談話不但對深圳特區,而且對全中國的改革開放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應該盡快地宣傳和報道出去。同時,海外尤其是香港的一些媒體由於得不到詳細的真實情況,作了許多道聽途說的報道,應該及早給予澄清。加上這次小平同志視察深圳,《人民日報》沒有記者跟隨,新華社有記者來,卻又一再表明“總社沒有要求發稿”,這越發使我感到自己擔子很重,責任很大。

吃早餐的時候,我向深圳市委書記李灝、副書記厲有為匯報,極力主張深圳的媒體要盡快把鄧小平在深圳的重要談話的精神報道出去。兩位市委領導聽後都很同意我的意見。

吃完早餐,李灝拉着我說:“走,去向鄧辦匯報。”

我們在桂園門前等了一會兒,約早上8點鍾,王主任出來。李灝馬上向他匯報我們的想法。從表情上看,王主任是覺得我們的想法有道理的,但他還是笑着擺擺手,說:“這么大的事,除非老爺子同意,誰都不敢定。”並且示意我們,老人家已經吃完早餐,很快會出來。

不一會兒,鄧小平穿着淺黃色的夾克,在老伴卓琳、女兒鄧榕的陪同下,從大廳漫步到門口。李灝快步迎上去,先向鄧小平和卓琳問好,然後就抓緊向鄧小平匯報關於深圳媒體報道的事情。

鄧小平面帶笑容,態度和藹,卻沒有聽清李灝說什么。“啥?”他笑着問李灝,又望望女兒鄧榕。

鄧榕對着父親的耳邊,大聲地說:“李灝同志他們說,您的講話很重要,加上香港有的報紙對您的講話亂猜測,希望深圳的報紙能做正面報道。”

鄧小平“啊”了一聲,略停頓一下,擺擺手,說:“不破這個例。”

“不破這個例”,也就是不同意我們公開報道。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之後,鄧小平辭去所有黨政軍的重要職務,“正式與政治生涯告別”。鄧小平並要求對他的活動也不做宣傳報道,以後也就成了“慣例”。

這個時候,深圳市的幾套班子負責人和迎賓館的服務人員都已經排在桂園兩旁等候。鄧小平從別墅里面一出來,大家就熱烈鼓掌。鄧小平則笑容滿面地同深圳市的部分負責人握手,不停地向大家揮手,深情道別。

鄧小平和家人從桂園出來後都坐上中巴。他們的行李則由工作人員搬到另一輛中巴上。謝非、李灝、鄭良玉、厲有為也乘上鄧小平坐的中巴,坐在鄧小平的旁邊。我們其他人則很快按照指定編號,坐上自己的中巴車。

上午8:30,鄧小平一行從深圳迎賓館出發。這一次的計劃是在蛇口不停留,只順路在蛇口“走馬觀花”,大視角地看看蛇口八年來的變化,再乘船到珠海。在車上坐定,鄧小平就高興地對謝非、李灝說:“昨天我一直休息得很好。”

鄧榕接着說:“他今天早餐吃得多。比在家還吃得多。”

看來,鄧小平真的很高興。從1月19日南下深圳,到今天頭尾5天,鄧小平把曾經在北京同中央幾位主要負責人談過的、後來在上海講過的,又都反復地講了。有許多東西在一兩年前還沒有講的、或者自己覺得還沒有講透的,也都反復地講了。該見的人也見了。老人家又親眼目睹自己創辦的深圳經濟特區這塊改革開放試驗田生機勃勃的情景,心情確實與在北京時大不相同了。

我們的車隊出了深圳迎賓館,經過解放路,進入深南大道,勻速而平穩地朝西方向前進。

那時,深圳的市區面積還不算大,道路還沒那么多,汽車也很少。市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共汽車和自行車。車隊經過的道路兩旁的公共汽車都停下來,交通警察、推着自行車的市民,都駐足而立,似乎在向鄧小平行注目禮。

李灝望了望馬路兩旁的情景,對鄧小平說:“這兩天香港的電視、電台都報道您在深圳視察的新聞,有的還具體說到您到國貿大廈、仙湖公園。當然,其中不少都是猜想的。”

李灝實際上還是要提起深圳的報紙能否正面報道的問題。但是,鄧小平卻只顧觀看車外的情景,並不做聲。

鄧榕接着對父親說:“香港的股票連升了3天。我昨天還聽海關一個科長說,他1968年就來深圳,前後對比,看到辦特區以後的快速發展和變化。他說,沒有中央改革開放的正確方針政策,沒有您,這是不可能的。”

李灝馬上說:“這位海關科長的話代表了深圳人的心聲。特區是您倡導建立的,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1984年和今年春天,您在關鍵時刻又親自到深圳來支持,指明方向。”

鄧小平說:“特區取什么名字,為什么叫特區,都是經過考慮的。過去,中央陝甘寧邊區叫特區,那是政治特區。你們的經濟特區當然不同於那個特區啰。你們這是經濟特區。”

李灝匯報說,深圳辦經濟特區,雖然中央給了一些特殊政策,我們心里很明白:在政治上一定要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定要認真貫徹您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後10年,深圳要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包括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放開一線,管好二線,把深圳經濟特區建成第二個關稅區。鄧榕接着說:“也就是說,逐步過渡到在經濟上與香港更加緊密合作,甚至將來可以與香港自由往來。”

李灝說:“對,對。這個辦法有利於深圳與香港的銜接,有利於促進香港的順利回歸。再有,就是我們要加強特區的法制建設,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制,加快特區經濟與國際市場接軌;要改革和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從根本上打破大鍋飯;要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吸收海內外的更多優秀人才;我們還要改革寶安縣的農村建制,改為深圳市3個郊區。以上,就是我要向您匯報的今後發展的規劃。”

鄧小平說:“你們的這些計劃,我都贊成。”他抬起右手,有力地打了一個手勢。“大膽地干。每年領導層總結經驗,看到不對的就趕快改,看到問題出來了要趕快解決。不斷總結經驗,這樣,至少不會犯大錯誤。”

鄧小平看一看謝非、李灝等人虔誠、認真聽講的樣子,又說:“我剛才說了,第一條是不要怕犯錯誤,第二條是發現問題盡快改正。不要搞形式主義,更不要搞什么大規模運動。當領導的凡事要冷靜考慮,才不會耽誤工作。”

謝非、李灝馬上表示:“我們一定要認真落實小平同志的這些重要指示。”

接着,李灝抓緊向鄧小平匯報關於深圳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問題,說深圳已經辦起了保稅工業區。保稅生產資料市場,做了一些小規模的試驗,如果成功的話,將來進一步發展到整個經濟特區。要按照小平同志說的,要敢試、敢闖。

此時,車上有陪同人員說,我們很快就要到蛇口了。

鄧榕開玩笑說:“深圳是廣東的獨立王國,蛇口是深圳的獨立王國。”

謝非、李灝馬上說:“不,不,是試驗特區。我們哪敢搞獨立王國。鄧主席。”

鄧榕在老父親的耳朵邊大聲地說:“謝非、李灝同志他們說,他們沒敢搞獨立王國。”

鄧小平看看謝非和李灝,邊聽邊笑。車隊經過華僑城進入南山區時,路兩旁的荔枝樹一片接着一片。雖然還只是初春,但由於天氣溫和,陽光充足,遍地草木一派翠綠茂盛。

李灝對鄧小平說:“中國的荔枝最好的是廣東,廣東里面要數深圳南山荔枝。還有,廣東的增城、東莞的荔枝也是很好的。可是,由於荔枝的保鮮期短,運輸和投入市場都成問題。我們深圳機場如果開通日本航線,荔枝就可以銷售到日本。”

鄧榕打趣說:“不是有考證說楊貴妃被搶到日本去了嗎?到時就把荔枝送到日本給她吃嘛。”

鄧小平笑着看看女兒,說:“三峽也出產荔枝,而且離長安近。可惜三峽荔枝的品種不好。”

鄧榕說:“那么……”她故意看看自己的父親,“全世界的柚子哪里是最好的?哈哈。”

車子里面的人都給逗樂了。原來,鄧小平在家里常對兒孫們誇耀他的老家四川柚子最好吃。鄧榕就同他爭論,說廣西沙田的柚子才最好。

鄧榕模仿父親的四川口音,小聲地對車上的其他人說:“不吃辣椒不革命,不吃四川柚子沒文化。”

車上又是一陣愉快的笑聲。笑聲過後,鄧小平還是堅持己見,笑着說:“我還是說四川涼州的柚子最好。”

鄧榕說:“那是說沙田柚子好的人多,還是說四川柚子好的人多?”

鄧小平還是笑着說:“只是認識統一不起來。不爭論。”

車里面又響起一陣輕松快樂的笑聲。

由於時間充裕,深圳方面經過鄧辦同意,特別安排車隊在蛇口的“海上世界”前面停留一下。

鄧榕特別指着大輪船船頭“海上世界”幾個大字,對老父親說:“您看,這是您親自給題寫的呢。”

鄧小平順着女兒的手望過去,點點頭。

這原來是一艘報廢的萬噸客輪改裝的旅游點,8年前即1984年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題寫了“海上世界”四個大字。既肯定了特區的改革精神,又推動了特區的旅游業。

車隊還繞進赤灣港,慢慢行進,好讓鄧小平看看港口的發展情況。然後,車隊又開上一個小山坡,讓鄧小平坐在車上瞭望蛇口工業區全景。

9:30,車隊到了蛇口客運碼頭。安排鄧小平乘坐的船,是由海關的一艘大型的緝私船改裝的。鄧小平下車後,先同已經迎候多時的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握手,然後顯得既高興,又有點依依惜別,先後同一直相隨相送的深圳市領導人李灝、鄭良玉、厲有為等一一握手道別,然後在女兒鄧榕和秘書王瑞林的攙扶下,平穩地走上跳板。

鄧小平走了幾步,突然回過身,向我們走來。

李灝、鄭良玉馬上迎上去。我也立即跟在李灝他們後邊。老人家將右手抬到齊胸位置,揮一下,語重心長地說:“希望你們搞得快一點。”這實際上是鄧小平對深圳的最後囑咐。

李灝和鄭良玉都激動地表示:“我們一定會按您的指示辦。”

等鄧小平上船以後,李灝書記問我:“松營,剛才小平同志說的話你聽清楚了嗎?”

我說:“聽清楚了。他希望我們要搞得快一點。”

李灝吩咐說:“這話很重要。你一定要在記錄稿里寫出來。”

深圳特區報記者江式高則不顧危險,爬上附近的一個高墩上,把鄧小平視察深圳的最後一組珍貴照片搶拍下來。

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和深圳市委副書記厲有為也陪同上船,一直送鄧小平到珠海。

9:40,輪船離開碼頭,駛入波連濤涌的零仃洋,從珠江口的東岸向西岸進發。

鄧小平要離開深圳了。海岸邊、碼頭上的人們都深情地揮手向他告別,許多人的雙眼滾動着淚珠,直到輪船的影子越來越小……鄧小平走了,可是歷史的軌跡還在延續。

深圳人不但不能停步,而且面臨着一段更艱巨、復雜的路,要像鄧小平所說的那樣,必須勇敢地去闖。

本文標題: 84年鄧小平南方談話:誰不讓公開報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2475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中央八人小組瓦解四人幫余黨武裝叛亂
谷牧說,上海是“四人幫”長期把持的地方,現在我們對上海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所以派你們八個人先去上海,執行秘密任務:了解上海深層情況,幫派的動態,每天把上海的情況告訴北京。徐良圖,國家計委生產組副組長,“文革”期間負責北煤南運、南糧北調和海運
标签馬天水,王秀珍,武裝,徐景賢,王洪文,陳阿大
袁世凱早年發跡:朝鮮甲申兵變一戰成名
在中國近代史上,袁世凱似乎已是蓋棺論定的人物。一個世紀以來,史學界眾口一詞,對他均持否定的評價,“竊國大盜,一世奸雄”即足以涵蓋袁世凱的一生。然而,性格決定命運,袁世凱的鋒芒早在二十三歲時便已銳不可當,他發跡的地點不在中國,而在朝鮮。188
标签袁世凱,中國近代史,朝鮮歷史,朝鮮局勢,日本中國,吳長慶
毛澤東究竟是什么時候決定撤換劉少奇的
毛澤東的這一系列決定,交由周恩來傳達、布置。8月6日晚,林彪在吳法憲陪同下乘專機返京,周恩來去機場迎接時,登機同林彪單獨談話一個多小時。吳法憲只聽到一句:“主席已經決定了……”8月5日,毛澤東采取了又一個重要步驟,寫了“我的一張大字報”。毛
标签大字報,工作組,劉少奇,毛澤東,中國近代史,文革
德女子憶二戰勝利:被23名蘇軍士兵輪奸
在德國的城鎮和村庄,數萬名婦女在征服者的縱欲中死亡。家住柏林的一名女子回憶說:“被23名士兵輪奸後,我才敢去治療。從此,我再也不想與男人有任何瓜葛。”對數千萬歐洲人來說,二戰勝利日並非噩夢的結束,而是這片土地陷入原始蠻荒狀態的開端。彼時,絕
标签軍事歷史,歷史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到底保存了多少兵力
中央紅軍主力到達陝北時約7000余人;紅25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時兵力約3400余人;紅四方面軍除去犧牲的西路軍2萬余人,保存下來約1.2萬人;紅二方面軍長征勝利時人數為1.1萬余人。1934年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被迫長征。那么長
标签紅軍長征,陝北紅軍,中央軍,紅四方面軍
伊朗人眼中的美國如何從天使變成了魔鬼
投桃報李,美國擔心伊斯蘭革命會“傳染”到對美國友好的中東國家,因而把伊朗視為中東地區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和主要敵人。有人甚至把擁有核技術的伊朗的潛在威脅比作“納粹主義和希特勒主義”。二戰結束後,蘇聯想賴在伊朗不走,又支持伊朗的阿塞拜疆省和庫爾德
标签巴列維,霍梅尼,伊朗人質危機,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革命,伊朗政治